CN213920093U -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 Google Patents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0093U
CN213920093U CN202022288750.7U CN202022288750U CN213920093U CN 213920093 U CN213920093 U CN 213920093U CN 202022288750 U CN202022288750 U CN 202022288750U CN 213920093 U CN213920093 U CN 213920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main body
touch
tear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87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利
杨荣利
胡金
揭海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87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0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0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0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模组,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触控模组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保护层包括主体部与至少一撕手部,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连接且所述撕手部伸出所述主体部。通过在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至少一一体成型的撕手部,一方面可以很方便判断出所述第三保护层是否撕除,另一方面可以很方便地将所述第三保护层撕除,大大提高撕除外部保护层的良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制备所述触控组件的刀模组件。

Description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背景技术
在触控模组生产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多片产品叠放在一起导致多片产品之间相互吸引无法轻易分离问题。现有方法会在触控模组接触机器平台的一面使用双层保护膜贴覆,另一面使用单层保护膜。
但如此容易造成两个问题:
1、撕除双层保护膜的最外层保护膜比较困难,很容易将内层保护膜带起,
导致面内气泡、脏污等不良,影响产品良率;
2、不容易判断双层保护膜的最外层保护膜是否撕除,容易漏撕。
以上两个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产品出货,为企业生产带来较大的不必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组件,包括:触控模组,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触控模组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保护层包括主体部与至少一撕手部,触控模组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连接且所述撕手部伸出所述主体部。
通过在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一突出于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撕手部,一方面能够很方便地判断所述双层保护层的最外层保护层(即第三保护层)是否被撕除,一方面又能通过所述撕手部较为轻松地将所述第三保护层与其他层分离,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为矩形,所述撕手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所述撕手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可以更便于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而避免将其他层连带撕除。
进一步地,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的两边同时相交。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的两边同时相交,即说明所述撕手部不是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角落处的同一侧,如此可以更方便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撕除。
进一步地,所述撕手部为沿所述主体部对角线伸出的长条。可以理解的,沿所述主体部对角线方向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是最方便撕除的。
进一步地,所述撕手部在所述主体部对角线对称分布。同理,所述撕手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对角线对称分布,能够使得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时受力更均匀,更便于撕除。
进一步地,所述撕手部为矩形、梯形或弧形。所述撕手部可以为一些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一些无规则形状,但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产品的美观与撕除效率等因素,通常将所述撕手部设置成规则形状,如矩形、梯形或弧形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保护层是离型层。所述第三保护层为离型层,能被更方便地撕除且不易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一同撕下。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以及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触控模组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模组重合。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保护层以及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触控模组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模组重合,能够方便在制备所述触控组件时进行冲切,节约制程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模组、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轮廓为矩形。所述触控模组、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轮廓为矩形,同样能够更方便在制备过程中进行冲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所述触控组件的的刀模组件,所述刀模组件至少包括一高低刀,所述高低刀的高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外部轮廓相同,在对应于所述撕手部具有一缺口,所述低刀部分对应所述缺口,且所述低刀部分与高刀部分的形状组合与所述主体部的轮廓相对应。通过所述高低刀对于所述触控组件的冲切,能够将所述触控屏、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所述主体部冲切成一样形状,但是保留所述撕手部,避免将所述撕手部也冲切掉。
进一步地,所述高刀部分与所述低刀部分的刀刃冲切深度差为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厚度。如此,能够将所述触控屏、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所述主体部冲切成一样形状,并且将所述触控屏、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完全冲切,同时将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所述主体部轮廓也冲切出来,但是保留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所述撕手部,避免将所述撕手部也冲切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组件的制备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三保护层的正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模组件的平刀刀刃结构的仰视图;
图11是图10中平刀沿AA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模组件的高低刀刀刃结构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2中高低刀沿BB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组件100,包括:触控模组50,所述触控模组5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保护层20,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保护层40,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第三保护层60,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40远离所述触控模组50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保护层60包括主体部62与至少一撕手部64,所述撕手部64与所述主体部62一体连接且所述撕手部64伸出所述主体部62。
在所述触控模组50的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贴覆单层保护层(即所述第一保护层20)与双层保护层(即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可以使得所述触控模组50在出货时不会被刮花以及受到污染,且所述双层保护层还能够避免所述触控组件100在周转时由于吸附作用导致产品无法正常分离,或者机械分离导致保护层脱落、起边等不良问题。
另外,所述第三保护层60具有所述撕手部64,一方面能够标记出所述第三保护层60,便于在使用时分辨所述第三保护层60是否撕除;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所述撕手部64,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需要人工用手将所述第三保护层60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分离,容易造成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不慎将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一并撕除,或者说将所述第二保护层40撕除毛边,所述撕手部64能够方便使用时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
可以理解的,所述撕手部64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如图2、图3与图6)、弧形(如图4)、梯形(如图5)等。可以理解的,所述撕手部6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几种实施例中的形状,任何其他满足本实用新型对于所述撕手部64的描述的形状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继续参考图2与图3,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位于所述主体部62的一边,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位于所述主体部62的角落处。可以理解的,相对于将所述撕手部64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2的一侧边缘,将所述撕手部64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2的角落处更能使得所述第三保护层60在撕除的时候直接通过撕拉所述撕手部64即可轻松将所述主体部62的角落处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分离而不会带起所述第二保护层40,然后再将所述撕手部64顺着所述主体部62方向使用较为柔和轻缓的力道即可将所述第三保护层60轻松完整撕除。
请继续参考图3与图6,图3与图6所示出的两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62为矩形,所述撕手部64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2的角落处。但不同的是,图6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仅与所述主体部62的一边直接相交,如此,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只能沿垂直于所述撕手部64伸出所述主体部62的方向用力才能很好地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否则依旧存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将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一并撕除的风险。而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与所述主体部62的角落处的两边同时相交,可以理解的,如此设置能够在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可以朝多个方向用力,能够更方便地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
可以理解的,上述描述同样适用于其他形状的撕手部64的实施例中。
请参考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撕手部64为沿着所述主体部62的对角线S伸出的长条。将所述撕手部64设置成沿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对角线S伸出,能够更加方便撕除所述撕手部64,由力学作用原理可以得知,沿对角线撕除所述撕手部64所需的力最小。
进一步地,所述撕手部64可以在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对角线S对称分布。如此,除上述能够更加方便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以外,所述触控组件100最终成型时产品外形也能够更为美观。
可以理解的,所述长条不应仅理解为矩形长条,其可以为任何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沿所述对角线S延伸出的所述撕手部6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保护层60为离型层。如此能够在需要撕除所述第三保护层60时更便于撕除,且能避免撕除时所述第三保护层60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之间结合太紧导致将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一并撕除或者导致所述第二保护层40的边缘处起毛边引起外观不良。
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与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在所述触控模组50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模组50重合,即,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与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所述触控模组50的外轮廓线平齐。如此,能方便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刀模进行冲切,节约制备工序及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50、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的外轮廓为矩形。可以理解的,当前大部分的触控模组50的外轮廓皆为矩形,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的目的在于保护所述触控模组50,因而上述各保护层的外轮廓应当与所述触控模组50适配,即,当所述触控模组50的外轮廓为矩形时,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的外轮廓也应当为矩形。如此,一方面各所述保护层能够很好地保护所述触控模组50,另一方面也能在制备过程中更方便使用刀模进行冲切节约制程工序成本。
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触控模组50也能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与所述触控模组50的外轮廓也可以为圆形或一些其他形状。应当理解的是,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思想基础上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作出的简单的方案变换也应当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请同时参考图8与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触控组件10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所述触控模组50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保护层20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再在所述第二保护层40远离所述触控模组50的一侧表面贴合所述第三保护层60;
S2、使用一平刀沿所述第三保护层60到所述第一保护层20的方向冲切出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
S3、使用一高低刀沿所述第一保护层20到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方向冲切出所述主体部62的外轮廓,所述高低刀的高刀部分对应所述主体部62的第一段621,所述低刀部分对应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段622,其中,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段621指所述主体部62不与所述撕手部64重合的部分的外轮廓,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第二段622指所述主体部62与所述撕手部64重合的部分的外轮廓。
在所述触控模组50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贴合所述第一保护层20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再在所述第二保护层40远离所述触控模组50的一侧表面贴合所述第三保护层60,便于接下来使用刀模进行冲切。
使用一平刀沿所述第三保护层60到所述第一保护层20的方向冲切出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使用平刀将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先行冲切出来,便于后续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主体部62后将所述触控组件100分离出来。
使用一高低刀沿所述第一保护层20到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方向冲切出所述主体部62的外轮廓,所述高低刀的高刀部分对应所述主体部62的第一段621,所述低刀部分对应于所述主体部62的第二段622。使用所述高低刀冲切所述触控组件100,冲切时由于所述高低刀的所述高刀部分与所述低刀部分具有高度差,可以将所述高低差设定为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厚度,如此,在冲切时能一步完成所述主体部62的冲切,节约工序。
所述高刀部分的冲切深度为所述触控组件100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50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厚度;所述低刀部分的冲切深度为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50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触控模组50与所述第二保护层40的厚度之和,即,所述低刀部分不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如此,冲切时所述高刀部分将所述触控组件的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第一段621所对应的部分全部冲切,所述低刀部分不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结合上一步骤冲切出的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正好配合冲切形成所述触控组件100。
所述平刀的冲切深度为所述第三保护层60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50的所述第一表面方向上的厚度。所述平刀只用于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
所述平刀的外形轮廓可以是矩形、梯形或弧形。所述平刀的外形轮廓决定冲切出的所述撕手部64的外形轮廓,在实际制备工序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不同外形轮廓的平刀进行冲切。
请参考图10至图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如上所述的触控组件100的刀模组件,所述刀模组件包括至少一平刀240与一高低刀220。
请参考图10,所述平刀240用于冲切所述触控组件100的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撕手部64的外形轮廓(即图10中实线部分),即所述平刀240的刀刃轮廓与所述撕手部64的外轮廓相同。本实施例中仅示出所述撕手部64为弧形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平刀240的刀刃结构的仰视图也可以是矩形(一侧未封口)、梯形(一侧未封口)等其他形状,在实际设计中可根据所需的撕手部64的具体形状设计相应的平刀240。
请继续参考图9与图11,所述平刀240的所述刀刃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即所述平刀240的冲切深度处处相等。在实际冲切过程中,所述平刀240被设计成冲切深度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厚度相同,如此可以避免在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时候切断所述第二保护层40造成不良。
请参考图12,所述高低刀220用于冲切所述触控层50、所述第一保护层20、所述第二保护层40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主体部62。
所述高低刀220的整体为与所述触控模组50边缘对应的形状,在所述主体部62对应所述撕手部64处(即,如图9中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第二段622)为低刀224,其他部位(即,如图9中所述主体部62的所述第一段621)为高刀222。如此在冲切时可将所述触控组件100的整体外形冲切出来,但是不会冲切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撕手部64所对应的部位,避免将所述撕手部64冲切断。如此,结合所述平刀240冲切出的所述撕手部64的外部轮廓,即可形成带有一体成型的撕手部64的所述触控组件100。
请继续参考图13,所述高低刀220的高刀222与低刀224之间在冲切时的冲切深度具有深度差ΔD,在实际设计时可将所述ΔD设计成与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厚度相等,如此可实现冲切时高刀222冲切出所述触控组件100的整体轮廓但保留所述第三保护层60的所述撕手部64对应部位。
在实际设计所述刀模组件的所述平刀240与所述高低刀220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冲切的触控组件100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所述刀模组件的设计原理,不应理解为对所述刀模组件的具体限制,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原理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制造的用于冲切所述触控模组100的刀模组件,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模组,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
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
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第三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触控模组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三保护层包括主体部与至少一撕手部,
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连接且所述撕手部伸出所述主体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为矩形,所述撕手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手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角落处的两边同时相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手部为沿所述主体部的对角线伸出的长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手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对角线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手部为矩形、梯形或弧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保护层及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触控模组的正投影与所述触控模组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模组、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轮廓为矩形。
9.一种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组件的刀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组件至少包括一高低刀,
所述高低刀的高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外部轮廓相同,在对应于所述撕手部具有一缺口,所述低刀部分对应所述缺口,且所述低刀部分与高刀部分的形状组合与所述主体部的轮廓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刀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触控模组的方向上,所述高刀部分与所述低刀部分的刀刃冲切深度差为所述第三保护层的厚度。
CN202022288750.7U 2020-10-14 2020-10-14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Active CN213920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8750.7U CN213920093U (zh) 2020-10-14 2020-10-14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8750.7U CN213920093U (zh) 2020-10-14 2020-10-14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0093U true CN213920093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3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8750.7U Active CN213920093U (zh) 2020-10-14 2020-10-14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0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4356A (zh) 拼板在一起整板贴胶板的led灯带分切方法及led灯带
CN112297587A (zh) 触控组件及制作方法、刀模组件
CN213920093U (zh)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CN113573475B (zh) 软硬结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8004585U (zh) 一种覆盖件修边模具
CN109605479A (zh) 一种应用剖刀治具的模切产品的制造方法
CN204263620U (zh) 适合于制作软包硬化压痕的钢底模
CN108098926A (zh) 平板电脑组装用pi单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及所用成型刀具
JP4724209B2 (ja) 抜型の製造方法
CN101152909A (zh) 纸箱附免刀拆封箱胶带的装置
CN208250221U (zh) 一种防止反离型的模切产品
CN215395663U (zh) 一种触摸屏保护膜刀模
JP6240355B1 (ja) 緩衝材用フィルム、緩衝材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緩衝材用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CN104552398B (zh) 多重半切割刀具及使用其来裁切电路板的方法
CN110012603A (zh) 柔性电路板的冲切方法和柔性电路板
CN204313014U (zh) 分切的注塑led标识模组
CN205630841U (zh) 模切结构
KR101829696B1 (ko) 4분할 배면테이프가 일체화된 필름 제작방법
CN213863509U (zh) 一种保护膜及保护膜组件
CN113733708B (zh) 一种铜箔模切件的制作方法
CN205283930U (zh) 一种局部无胶补强片成型设备
CN210126124U (zh) 斜边模切刀具
US5517880A (en) Bottom die for a stamping tool for producing cardboard blanks
CN106144717A (zh) 两段胶带的无缝对接工艺及其对应的应用
CN208454101U (zh) 一种用于导电布折叠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