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6361U -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6361U
CN213916361U CN202022504733.2U CN202022504733U CN213916361U CN 213916361 U CN213916361 U CN 213916361U CN 202022504733 U CN202022504733 U CN 202022504733U CN 213916361 U CN213916361 U CN 213916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blade
slitting
cutting die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47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友军
刘克永
李贵青
李雄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ifang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Lifang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Lifang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Lifang New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047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6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6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6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分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包括:金属护套本体,为一环形结构,金属护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一环型凹槽,凹槽沿金属护套本体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胶圈,包覆于金属护套本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主要套设在隔套的外表面,由于在隔套的外表面增加了护套,减小了护套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极片可以在护套的支撑下顺着隔套外圆周进入上下刀片咬合最佳的分切点S,从而使得极片保持稳定的入刀轨迹进入S点,达到最佳分切效果。胶圈同样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满足支撑极片的需求,还能对来料扇形或者张力不均的极片能起到展平作用,进而防止极片出现超宽和S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分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背景技术
如今,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电池极片的制备过程中,在电池极片的制作过程中,涂布完成后要进行极片分切操作,而作为锂电池重要原材料的电池极片,其品质好坏是保证锂电池质量的关键所在,而电池极片的品质好坏,很大程度地受到极片分切质量的影响。
由于对于极片尺寸的不同要求,一般在两分切刀之间设置隔套,以确定分条极片的宽度。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分条的上下刀一般使用斜角刀片的悬空刀模,上下隔套的外径一般小于刀片外径(如图2所示),由于隔套采用金属材质,如果加大隔套的外径会增加隔套与刀片的摩擦进而导致刀片损坏。然而,由于隔套的外径比刀片的外径小过多,隔套无法给极片展平功能,分切出来的极片容易产生超宽、S形问题,同时极片过刀口时会高于最佳分切点S(如图3所示)或低于最佳分切点S(如图4所示),容易产生毛刺、掉粉问题,而且调试难度大。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能够使得极片过刀口时能够进入最佳入刀分切点,并且避免产生毛刺、掉粉、超宽和S形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包括:
金属护套本体,为一环形结构,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一环型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
胶圈,包覆于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护套本体与所述胶圈的宽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的一种改进,所述胶圈的表面开设若干定位孔。其中,定位孔用于与隔套定位配合连接。定位孔中可安装螺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2~8个,所述定位孔呈圆形矩阵排列。优选的,定位孔的数量为4个,定位孔均匀地分布在胶圈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护套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环形结构,所述胶圈为一体成型的橡胶环形结构。优选的,胶圈的材质为丁晴橡胶,不但能够支撑并展平极片,还能起到对刀片保护作用,同时耐磨不产生金属屑。金属护套的材质为316不锈钢经过特殊加工完成,能够防止护套安装变形,保证定位和定宽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分条悬空刀模,包括:
上刀结构,包括上刀座轴、上刀旋组、上隔套,所述上刀旋组和所述上隔套均套设于所述上刀座轴,所述上刀旋组包括上刀片;
下刀结构,包括下刀座轴、下刀片、下隔套,所述下刀片和所述下隔套均套设于所述下刀座轴;以及
护套,设置在所述上刀片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上刀旋组匹配设置,所述护套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片的外径;和/或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下刀片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下隔套匹配设置,所述护套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刀片的外径;所述护套为说明书前文任一项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
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可咬合设置。
优选的,护套的外径比上刀片的外径小0.2~0.5mm,护套的外径比下刀片的外径小0.2~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刀旋组还包括挡套、刀旋内套、弹簧和卡簧,所述上刀片、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依次套设在所述刀旋内套上,所述上刀片与所述挡套抵触,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上隔套、所述挡套、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所述凹槽的内径均大于所述挡套、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的外径。其中,上刀旋组安装有弹簧、卡簧等配件,在工作状态时会旋转活动,护套的凹槽用于匹配覆盖旋转的上刀旋组,并给弹簧等配件提供活动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的一种改进,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下隔套的至少一端部,所述护套的内径大于所述下隔套的外径。护套的最小内径与起定宽作用的下隔套外径保持50μm的公差,不但方便安装并保证安装后刀模在旋转的状态下胶圈跳动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的一种改进,所述护套的外径与分条极片的厚度、以及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咬合点尺寸关系相匹配设置。优选的,护套的外径=刀片直径-刀片上下咬合尺寸-极片厚度。其中,刀片上下咬合尺寸为0.25mm,极片厚度为0.1~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均设置为斜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尤其适用于上刀片和下刀片均为斜刀的悬空刀模,主要是由于斜刀不能使用与刀片平齐的隔套,因此,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套设在上隔套或者下隔套的表面,能够展平极片,避免出现极片超宽或产生S形的问题。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包括:金属护套本体,为一环形结构,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一环型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胶圈,包覆于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主要套设在隔套的外表面,由于在隔套的外表面增加了护套,减小了护套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极片可以在护套的支撑下顺着隔套外圆周进入上下刀片咬合最佳的分切点S,从而使得极片保持稳定的入刀轨迹进入S点,达到最佳分切效果;金属护套本体设置为金属材质,能够防止安装变形,保证分条的精度。由于刀片为金属材质,在金属护套本体的外表面包覆橡胶材质的胶圈,能够减轻刀片的磨损,同时胶圈同样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满足支撑极片的需求,还能对来料扇形或者张力不均的极片能起到展平作用,进而防止极片出现超宽和S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分条悬空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极片分切点高于最佳分切点S时分条悬空刀模的侧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极片分切点低于最佳分切点S时分条悬空刀模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分条悬空刀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上刀旋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极片分切点位于最佳分切点S时分条悬空刀模的侧视图。
其中,1-护套,11-金属护套本体,111-凹槽,12-胶圈,121-定位孔,2-上刀座轴,3-上刀旋组,31-上刀片,32-挡套,33-刀旋内套,34-弹簧,35-卡簧,4-上隔套,5-下刀座轴,6-下刀片,7-下隔套,8-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1,包括:
金属护套本体11,为一环形结构,金属护套本体11的内壁开设有一环型凹槽111,凹槽111沿金属护套本体11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
胶圈12,包覆于金属护套本体1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1主要套设在隔套的外表面,由于在隔套的外表面增加了护套1,减小了护套1与刀片之间的距离,极片8可以在护套1的支撑下顺着隔套外圆周进入上下刀片6咬合最佳的分切点S,从而使得极片8保持稳定的入刀轨迹进入S点,达到最佳分切效果;金属护套本体11设置为金属材质,能够防止安装变形,保证分条的精度。由于刀片为金属材质,在金属护套本体11的外表面包覆橡胶材质的胶圈12,能够减轻刀片的磨损,同时胶圈12同样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满足支撑极片8的需求,还能对来料扇形或者张力不均的极片8能起到展平作用,进而防止极片8出现超宽和S形的问题。
进一步的,金属护套本体11与胶圈12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胶圈12的表面开设若干定位孔121。其中,定位孔121用于与隔套定位配合连接。定位孔121中可安装螺丝。
进一步的,定位孔121的数量为2~8个,定位孔121呈圆形矩阵排列。优选的,定位孔121的数量为4个,定位孔121均匀地分布在胶圈12的表面。
进一步的,金属护套本体11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环形结构,胶圈12为一体成型的橡胶环形结构。优选的,胶圈12的材质为丁晴橡胶,不但能够支撑并展平极片8,还能起到对刀片保护作用,同时耐磨不产生金属屑。金属护套1的材质为316不锈钢经过特殊加工完成,能够防止护套1安装变形,保证定位和定宽的精度。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一种分条悬空刀模,包括:
上刀结构,包括上刀座轴2、上刀旋组3、上隔套4,上刀旋组3和上隔套4均套设于上刀座轴2,上刀旋组3包括上刀片31;
下刀结构,包括下刀座轴5、下刀片6、下隔套7,下刀片6和下隔套7均套设于下刀座轴5;以及
护套1,设置在上刀片31的至少一侧且与上刀旋组3匹配设置,护套1的外径小于上刀片31的外径;和/或护套1设置在下刀片6的至少一侧且与下隔套7匹配设置,护套1的外径小于下刀片6的外径;护套1为实施例1中任一项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1;
上刀片31与下刀片6可咬合设置。
优选的,护套1的外径比上刀片31的外径小0.2~0.5mm,护套1的外径比下刀片6的外径小0.2~0.5mm。
进一步的,上刀旋组3还包括挡套32、刀旋内套33、弹簧34和卡簧35,上刀片31、弹簧34和卡簧35依次套设在刀旋内套33上,上刀片31与挡套32抵触,护套1套设于上隔套4、挡套32、弹簧34和卡簧35,凹槽111的内径均大于挡套32、弹簧34和卡簧35的外径。其中,上刀旋组3安装有弹簧34、卡簧35等配件,在工作状态时会旋转活动,护套1的凹槽111用于匹配覆盖旋转的上刀旋组3,并给弹簧34等配件提供活动空间。
进一步的,护套1套设于下隔套7的至少一端部,护套1的内径大于下隔套7的外径。护套1的最小内径与起定宽作用的下隔套7外径保持50μm的公差,不但方便安装并保证安装后刀模在旋转的状态下胶圈12跳动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
进一步的,护套1的外径与分条极片8的厚度、以及上刀片31和下刀片6咬合点尺寸关系相匹配设置。优选的,护套1的外径=刀片直径-刀片上下咬合尺寸-极片8厚度。其中,刀片上下咬合尺寸为0.25mm,极片8厚度为0.1~0.5mm。
进一步的,上刀片31与下刀片6均设置为斜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1尤其适用于上刀片31和下刀片6均为斜刀的悬空刀模,主要是由于斜刀不能使用与刀片平齐的隔套,因此,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套1套设在上隔套4或者下隔套7的表面,能够展平极片8,避免出现极片8超宽或产生S形的问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护套本体,为一环形结构,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一环型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一端部向另一端部延伸;
胶圈,包覆于所述金属护套本体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护套本体与所述胶圈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的表面开设若干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2~8个,所述定位孔呈圆形矩阵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护套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环形结构,所述胶圈为一体成型的橡胶环形结构。
6.一种分条悬空刀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刀结构,包括上刀座轴、上刀旋组、上隔套,所述上刀旋组和所述上隔套均套设于所述上刀座轴,所述上刀旋组包括上刀片;
下刀结构,包括下刀座轴、下刀片、下隔套,所述下刀片和所述下隔套均套设于所述下刀座轴;以及
护套,设置在所述上刀片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上刀旋组匹配设置,所述护套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刀片的外径;和/或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下刀片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下隔套匹配设置,所述护套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刀片的外径;所述护套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
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可咬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旋组还包括挡套、刀旋内套、弹簧和卡簧,所述上刀片、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依次套设在所述刀旋内套上,所述上刀片与所述挡套抵触,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上隔套、所述挡套、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所述凹槽的内径均大于所述挡套、所述弹簧和所述卡簧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套设于所述下隔套的至少一端部,所述护套的内径大于所述下隔套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外径与分条极片的厚度、以及所述上刀片和所述下刀片咬合点尺寸关系相匹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条悬空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片与所述下刀片均设置为斜刀。
CN202022504733.2U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Active CN213916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4733.2U CN21391636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4733.2U CN21391636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6361U true CN213916361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4733.2U Active CN213916361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63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0093A (zh) * 2023-10-26 2023-12-01 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勃姆石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0093A (zh) * 2023-10-26 2023-12-01 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勃姆石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17140093B (zh) * 2023-10-26 2023-12-29 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勃姆石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5377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分条刀具
CN213916361U (zh) 一种分条悬空刀模用护套、分条悬空刀模
CN208945257U (zh) 一种延长型玉米铣刀
CN202144082U (zh) 一种用于薄膜切边的切刀装置
CN217343860U (zh) 极片辊及辊切机构
CN203460205U (zh) 一种旋转式剃须刀
CN202726190U (zh) 双向刃刀具
CN109127027B (zh) 一种锂电池撕碎机的制造工艺
CN212734217U (zh) 一种改进型发动机缸盖座圈、导管孔加工刀具
CN213918580U (zh) 一种分切刀用隔套、分切刀组件、分切机
CN207997029U (zh) 一种剥离圆柱形电池外壳的刀具
CN208019505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裁切装置
CN209867491U (zh) 用于孔背面反铣环槽成型的反铣刀具
CN201586998U (zh) 一种食物切刀
CN201317057Y (zh) 一种斜齿锯片
CN215615160U (zh) 一种组合刀具
CN214392532U (zh) 一种裁切刀结构
CN220127167U (zh) 一种废料回收切断装置
CN214920951U (zh) 一种锂电池用极片分切机
CN204019560U (zh) 一种刀体可旋转的修剪器
CN218487291U (zh) 钢用铣刀
CN219987686U (zh) 一种剃毛器
CN217667246U (zh) 一种应用于电池极耳激光切割的斜形口收废料装置
CN220638102U (zh) 一种减少掉粉的电池极片分切刀、分切刀组及分切机
CN219788413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头的理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