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8497U -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8497U
CN213908497U CN202021862832.1U CN202021862832U CN213908497U CN 213908497 U CN213908497 U CN 213908497U CN 202021862832 U CN202021862832 U CN 202021862832U CN 213908497 U CN213908497 U CN 213908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pin
preheating
oil cu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28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楚辉
王光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nyuanc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nyuanc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nyuanch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nyuanc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28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8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8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8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工作时对待雾化的烟油进行预热及雾化,以产生烟雾供使用者吸食。雾化组件包括油杯,油杯用于盛装待雾化的烟油;预热体,预热体设于油杯内;预热体为导电材质,具有内腔;预热体用于对所述烟油预热;雾化器,雾化器至少部分设于预热体内腔,雾化器用于雾化烟油。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具有选择性预热功能,空间布局合理,预热效率高,雾化效果强。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吸烟有害健康以及吸烟影响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部分吸食卷烟的烟民为降低尼古丁等有害气体的吸入,达到保护身体健康或者戒烟的目的,便开始利用电子烟代替卷烟。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烟油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现有电子烟大多由两部分组成:供电装置及雾化器,供电装置给雾化器供电,使得雾化器雾化烟油产生大量烟雾供吸食者吸食,达到类似吸食卷烟的效果。
现有的很多电子烟元器件布局不合理,导致雾化效果不佳,使用者体验不好。因此合理布局电子烟的元器件,提高预热效率,增强雾化效果成为了提高电子烟产品性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局合理、预热预热效率高及雾化效果好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用于预热及雾化待雾化烟油,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油杯,用于盛装待雾化的烟油;
预热体,所述预热体设于所述油杯内;所述预热体为导电材质,具有内腔;所述预热体用于对所述烟油预热;及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预热体内腔,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所述烟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杆,所述雾化杆一端用于与吸嘴连通,另一端抵接所述油杯的底座;所述油杯、所述预热体、所述雾化杆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所述雾化杆朝向所述预热体的周侧壁具有绝缘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杆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周侧壁,所述雾化杆还具有导油孔及内腔,所述雾化杆的内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雾化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吸嘴,所述导油孔贯穿所述周侧壁,以连通所述油杯的内腔与所述雾化杆的内腔,以使所述油杯中的烟油经导油孔进入所述雾化杆的内腔;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杆的内腔,以雾化所述雾化杆的内腔的烟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杯的底座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预热体包括预热主体部及预热引脚部,所述预热主体部设于所述油杯的内腔,所述预热引脚部包括预热体正极引脚及预热体负极引脚,所述预热体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预热体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主体部及雾化引脚部;所述雾化引脚部包括雾化芯正极引脚及雾化芯负极引脚,所述雾化芯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雾化芯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杯的底座还设有盲孔及缺口,所述盲孔的开口的朝向与所述油杯的杯口所在方向相反,所述缺口导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经所述缺口伸入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相对于所述油杯的底座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一正极接触件、第一负极接触件、第二正极接触件及第二负极接触件,所述第一正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预热体正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预热体负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正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正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负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负极引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负极接触件和所述第二负极接触件为同一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所述电子烟包括具有任意以上特征的雾化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中环,所述中环中部设有凸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抵接于所述中环的凸缘上;所述第一壳体套设所述油杯,且所述第一壳体外壁设有可视窗口;所述油杯抵接所述中环;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电芯电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预热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咪头及咪头座,所述咪头座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中环的一端抵接;所述咪头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触控开关及温控单元,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预热体对所述烟油加热至预设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烟,通过将预热体设置内腔,雾化组件设于预热体的内腔内,以使雾化组件能够占用预热体内部的空间,进而使得雾化组件与预热体的位置布局更加合理,整体所占用的空间更小;还可以使得预热体对雾化组件周侧的烟油进行预热,以使雾化组件周侧的烟油均匀升温,从而提高雾化效率。
通过电路板的温控单元、触控开关及气动开关的连接配合作用,电子烟能实现一定程度下的预热可控,使用者可选择多样化启动雾化器,不受限,若使用时周围温度高,则无需预热,可直接雾化吸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100外观形状呈长条圆柱状,以使使用者体验感更强。该电子烟100设有可视窗口,方便使用者观察烟油的使用情况,以在烟油量不够时及时添加烟油。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烟100包括第一壳体1、中环2、第二壳体3、吸嘴4及连接环11、雾化组件10及电芯组件30。
第一壳体1、中环2、第二壳体3依次连接,以形成电子烟的外壳。具体的,第一壳体1的下端抵接中环2,第二壳体3的上端抵接中环2,以形成电子烟100 的壳体。
雾化组件10设于第一壳体1内。雾化组件10用于预热及雾化待雾化的烟油。雾化组件10的一部分通过连接环11连接吸嘴4,其连接为固定密封连接。吸嘴4用于导通雾化组件10,提供烟雾流通出口。
电芯组件30设于第二壳体3内。电芯组件30用于给雾化组件10供电,同时电芯组件30还控制雾化组件10的运行。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10包括油杯12、预热体13及雾化器20。
油杯12具有内腔。预热体13至少部分设于油杯12内。预热体13为导电体,预热体13具有内腔。
请参阅图3,预热体13包括预热主体部130及预热引脚部131。本实施例中,预热主体部130可全部置于油杯12内,以减小雾化器20与预热体13所占据的空间,使烟油与预热体13接触面积更多,预热效率更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热主体部130可部分设于油杯12内。换言之,预热主体部130的一部分设于油杯12内,预热主体部130另一部分嵌入油杯12的底座中,以使油杯12可储存的烟油量更多,可减少烟油更换的次数,提高电子烟100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预热主体部130可呈中空筒状。预热主体部130筒壁可为实心或网格状。预热主体部130的材质可为电发热效率较高的金属材质,以增加预热体13的发热效率,进而提高预热体13的预热效率。
雾化器20的至少部分设于预热体13的内腔。请参阅图2,雾化器20包括雾化杆14及雾化芯15。雾化杆14远离油杯12的底座的一端设于预热体13内腔,雾化杆14靠近油杯12的底座的一端嵌入油杯12的底座中,以使空间布局更合理,雾化组件10占用的空间更小,雾化效果更好。
可选的,雾化芯15的材质可为电发热效率较高的金属材质,以增加雾化芯 15的发热功率,进而增强雾化效果,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好。
油杯12用于盛装待雾化的烟油,以达到装一次烟油能进行多次雾化。预热体13为导电体,用于对油杯12中的烟油进行预热,以增强烟油的流动性。雾化器20用于对烟油加热,以使油杯12中已经预热的烟油雾化,从而形成烟雾。
通过合理布局雾化组件10,油杯12套设在预热体13的外围,预热体13套设在雾化器20的外围,形成双层嵌套结构,使得电子烟100体积变小,同时,通过设置预热体13对烟油进行预热,雾化效果更好,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呈中空管状,第一壳体1远离中环2的一端与吸嘴4的上端相连接。连接环11设于第一壳体1内。进一步的,连接环11 的外壁贴合第一壳体1的内壁。
请参阅图4,第一壳体1靠近中环2的一端抵接中环2的凸缘22的一侧。
第一壳体1套设于雾化组件10的外围,整个油杯12设在第一壳体1内腔。第一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视窗口,以方便使用者观察油杯12内烟油的量,使用者能在烟油不足时及时添加烟油,防止干烧的情况出现。可视窗口的高度以能观察到油杯12内部烟油的高度为标准。
请参阅图4,油杯12远离油杯12的底座的一端与吸嘴4通过连接环11固定密封连接,油杯12靠近油杯12的底座的一端与中环2的环体21抵接。
请参阅图3,电子烟100包括壳体底座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3 呈中空管状,第二壳体3远离壳体底座34的一端与中环2的凸缘22抵接,第二壳体3靠近壳体底座34的一端连接壳体底座34。
第二壳体3套设于电芯组件30的外围,请参阅图2,电芯组件30包括电芯 31、咪头座32、咪头33及壳体底座34。整个电芯31设在第二壳体3的内腔,电芯31的远离壳体底座34的一端与接触件16电连接,电芯31靠近壳体底座 34的一端与咪头33及壳体底座34电连接。
请参阅图3,壳体底座34包括电路板35及触控开关36。触控开关36与电路板35电连接,且触控开关36设有充电接口361。电路板35包括温控单元,温控单元储存的程序控制电芯31向预热体13供电。可选的,温控单元存储的程序控制预热体13预热15秒左右,进而使得烟油保持在60~80℃。若环境温度较高,可通过触控开关36和气动开关直接控制雾化组件10,无需预热体13对烟油预热,直接对烟油进行雾化,便可产生烟雾。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器20包括雾化杆14。雾化杆 14远离油杯12的底座的一嵌入吸嘴4中,且雾化杆14的内腔与吸嘴4连通,以构成烟雾出气通道。雾化杆14远离吸嘴4的一端嵌入油杯12的底座内,以构成烟雾进气通道。油杯12、预热体13、雾化杆14由外至内依次套设,且雾化杆14朝向预热体13的表面设有绝缘层。雾化杆14将油杯12分为两个腔,雾化杆14外表面与油杯12构成烟油预热腔,预热主体部130设于预热腔内,雾化杆14内表面与油杯12的底座构成雾化腔,雾化芯15设于雾化腔内。
可选的,绝缘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特氟龙、环氧树脂等,防止雾化杆14 碰到预热体13而引起短路,以使电子烟100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
请参阅图3及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杆14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141、第二端面142及连接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2的周壁侧143。雾化杆14具有内腔,且雾化杆14的内腔贯穿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2。雾化杆 14远离油杯12的底座的一端嵌入吸嘴4的出气通道内,雾化杆14远离吸嘴4 的一端嵌入油杯12的底座的进气通道中。
请参阅图5,雾化杆14周侧壁143设有至少一个导油孔144,该导油孔144 连通雾化杆14内腔及预热体13所在的预热腔。
油杯12内的烟油在预热体13的作用下预热,预热后的烟油经导油孔144 流入雾化杆14的内腔,烟油与雾化芯15接触后雾化形成烟雾,烟雾在吸嘴4 的吸力作用下沿烟雾出气通道内流出。
可选的,导油孔14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四个导油孔144,四个导油孔144沿雾化杆14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使烟油流入雾化杆14内,烟油均匀流向在雾化芯15,使得雾化效果更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油杯12的底座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所述预热体包括预热主体部及预热引脚部,所述预热主体部设于所述油杯的内腔,所述预热引脚部包括预热体正极引脚及预热体负极引脚。所述预热体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预热体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
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主体部及雾化引脚部;所述雾化引脚部包括雾化芯正极引脚及雾化芯负极引脚,所述雾芯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雾化芯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
油杯的底座还设有盲孔及缺口,所述盲孔的开口的朝向与所述油杯的杯口所在方向相反,所述缺口导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经所述缺口伸入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相对于所述油杯的底座固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6,油杯12的底座设有相间隔的第一正极通孔123、第一负极通孔124、第二通孔122、第一盲孔125、第二盲孔126、第一缺口127 及第二缺口128。第一盲孔125及第二盲孔126的开口方向与油杯12的杯口开口方向相反。第一缺口127及第二缺口128设于油杯12的底座远离油杯12的杯口侧。第一缺口127连通第一盲孔125与第二通孔122,第二缺口128连通第二盲孔126与第二通孔12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预热主体部130呈中空筒状,且预热主体部130的筒壁上设有相间隔的通槽。预热体正极引脚132和预热体负极引脚133 分别设于预热主体部130的两侧,且预热体正极引脚132和预热体负极引脚133 分别连接在预热主体部130的两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雾化芯15包括雾化主体部150及雾化引脚部151。雾化引脚部151包括雾化芯正极引脚152及雾化芯负极引脚153。雾化芯正极引脚15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引脚、第二段引脚及第三段引脚,第一段引脚与第三段引脚相对设置。
雾化芯负极引脚153的结构与雾化芯正极引脚152的结构相同并相反设置。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10还包括接触件16,接触件16包括第一正极接触件161、第一负极接触件162、第二正极接触件163 及第二负极接触件164。
请参阅图3及图6,第一正极接触件161设于第一正极通孔123内,第一负极接触件162设于第一负极通孔124内。预热体正极引脚132穿过第一正极通孔123与第一正极接触件161连接;预热体负极引脚133穿过第一负极通孔124 与第一负极接触件162连接。
可选的,第一正极通孔123与第一负极通孔124可为同一通孔。换言之,预热体正极引脚132与预热体负极引脚133可从同一通孔穿过,该通孔内同时设有第一正极接触件161与第一负极接触件162,预热体正极引脚132与预热体负极引脚133分别与第一正极接触件161及第一负极接触件连接162。
请参阅图4及图6,第二正极接触件163设于第一盲孔125内,第二负极接触件164设于第二盲孔126内。雾化芯正极引脚152经第一缺口127伸入第一盲孔125内与第二正极接触件163连接,雾化芯负极引脚153经第二缺口128 伸入第二盲孔126内与第二负极接触件164连接。
具体的,对于雾化芯正极引脚152而言,第一段引脚设于第二通孔内121,第二段引脚设于第一缺口127内,第三段引脚设于第一盲孔125内,且第三段引脚紧贴第一盲孔125的内壁。同样的,雾化芯负极引脚152与雾化芯正极引脚152对称设置,以使雾化芯15相对油杯12的底座固定。
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负极接触件162和第二负极接触件164为同一结构,以使电子烟的结构简单化。换言之,油杯12的底座只设置一个盲孔和两个缺口。第一个缺口连通第二通孔122与仅有的一个盲孔,第二个缺口连通第二通孔122 与第一负极通孔124。雾化芯正极引脚152穿过第二通孔122经第一个缺口伸入仅有的一个盲孔内。雾化芯负极引脚153穿过第二通孔122经第二个缺口伸入第一负极通孔124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油杯,用于盛装待雾化的烟油;
预热体,所述预热体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油杯内;所述预热体为导电体,且具有内腔;所述预热体用于对所述烟油预热;及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预热体内腔,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所述烟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杆,所述雾化杆一端用于与吸嘴连通,另一端抵接所述油杯的底座;所述油杯、所述预热体、所述雾化杆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所述雾化杆的周侧壁具有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杆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周侧壁;所述雾化杆还具有导油孔及内腔,所述雾化杆的内腔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雾化杆的内腔连通所述吸嘴;所述导油孔贯穿所述周侧壁,连通所述油杯的内腔与所述雾化杆的内腔,以使所述油杯中的烟油经导油孔进入所述雾化杆的内腔;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杆的内腔,以雾化所述雾化杆的内腔的烟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的底座设有相间隔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所述预热体包括预热主体部及预热引脚部,所述预热主体部设于所述油杯的内腔,所述预热引脚部包括预热体正极引脚及预热体负极引脚,所述预热体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预热体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
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主体部及雾化引脚部;所述雾化引脚部包括雾化芯正极引脚及雾化芯负极引脚,所述雾化芯正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雾化芯负极引脚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电芯的负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的底座还设有盲孔及缺口,所述盲孔的开口的朝向与所述油杯的杯口所在方向相反,所述缺口导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经所述缺口伸入所述盲孔;所述雾化引脚部相对于所述油杯的底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第一正极接触件、第一负极接触件、第二正极接触件及第二负极接触件,所述第一正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预热体正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预热体负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正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正极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负极接触件设于所述盲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负极引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接触件和所述第二负极接触件为同一结构。
8.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中环,所述中环中部设有凸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抵接于所述中环的凸缘上;所述第一壳体套设所述油杯,且所述第一壳体外壁设有可视窗口;所述油杯抵接所述中环;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电芯电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预热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咪头及咪头座,所述咪头座与所述电芯远离所述中环的一端抵接;所述咪头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电子烟还包括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触控开关及温控单元,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芯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预热体对所述烟油加热至预设温度。
CN202021862832.1U 2020-08-28 2020-08-28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Active CN213908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2832.1U CN213908497U (zh) 2020-08-28 2020-08-28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2832.1U CN213908497U (zh) 2020-08-28 2020-08-28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8497U true CN213908497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2832.1U Active CN213908497U (zh) 2020-08-28 2020-08-28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84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834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左根生 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其操作方法
WO2023103449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834A (zh) * 2021-11-03 2022-02-08 左根生 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其操作方法
CN114009834B (zh) * 2021-11-03 2022-06-14 深圳市雷霆风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其操作方法
WO2023103449A1 (zh) * 2021-12-08 2023-06-15 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72604B2 (ja) 超音波電子タバコ用の霧化器
US11832649B2 (en) Atomizer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that is simple in assembly, safe and reliable,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CN213908497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17206211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WO2014032275A1 (zh) 电子烟及电子烟装置
CN21020336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20336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0143675A1 (zh) 电加热发烟系统
EP3957200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210114048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0747225U (zh) 一种电子烟烟雾器及电子烟
CN212117062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782932U (zh) 电加热发烟系统
CN209983527U (zh) 一次性电子烟
CN212065687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129735U (zh) 双气道电子烟
CN219741866U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双发烟弹及电子烟
CN216220186U (zh) 一种烟弹及其雾化式电子烟
RU2788414C1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980713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电子烟
RU2788374C1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3604391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682007U (zh) 独立气道的雾化设备
CN216776106U (zh) 模组化雾化芯及使用其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0809274U (zh) 混合型烟雾发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