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94821U -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94821U
CN213894821U CN202022433545.5U CN202022433545U CN213894821U CN 213894821 U CN213894821 U CN 213894821U CN 202022433545 U CN202022433545 U CN 202022433545U CN 213894821 U CN213894821 U CN 213894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elevator
blocking
door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33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妍妍
张艳秋
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aoles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433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94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94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94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包括厢门和楼板,厢门的外侧位于楼板上端安装有外框,外框前表面中部位于厢门的上方处嵌入设置有轿厢距离传感器,厢门的上方临近轿厢距离传感器处还设置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包括安装于厢门上表面一端嵌入设置的受光器,楼板的侧面位于电梯井内安装有拦护装置,拦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楼板侧面的后拦护架,后拦护架的两端连接有伸缩支杆,伸缩支杆的另一端对应后拦护架处连接有前拦护架,前拦护架与后拦护架之间安装有拦护网。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将拦护网展开,形成保护,提高电梯乘坐安全系数,减少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安装简便、保护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械设备,使用电梯能够极为有效的促进人们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上下方便、运输快捷,对提升现代人们的生活自动化和智能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中使用的电梯主要是有绞车、导轨、对重装置和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以及轿厢与电梯厅门共同组成。电梯的运行方式为通过电动机的电能作用使钢丝绳摩擦传动,通过钢丝绳与绞车之间的互相摩擦来促使电梯车厢在导轨上顺畅运行。
电梯自身因素引发的事故类型有电梯的门系统出现事故,由于电梯在每次开关的过程中至少会进行两次开门以及关门动作,长此以往导致电梯的门系统频繁使用而发生老化陈旧现象,造成电梯门系统出现门锁机械以及电气保护装置无法顺利运行的现象,进而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无法顺利的开门和关门,给用户造成相应的生命安全威胁。
因此现有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绝大部分是用来进行电梯夹人事故的发生,没有专门对失足坠入井道人员的保护装置,没有达到防止坠落安全保护作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因层门未关闭或从外面能将层门打开,轿厢又不在此层,造成受害人失足从层门处坠入井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包括厢门和楼板,还包括安装于每层电梯门口的电气控制盒,所述厢门的外侧位于楼板上端安装有外框,所述外框前表面中部位于厢门的上方处嵌入设置有轿厢距离传感器,所述厢门的上方临近轿厢距离传感器处还设置有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包括安装于厢门上表面一端嵌入设置的受光器,所述楼板的侧面位于电梯井内安装有拦护装置,所述拦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楼板侧面的后拦护架,所述后拦护架的两端连接有伸缩支杆,所述伸缩支杆的另一端对应后拦护架处连接有前拦护架,所述前拦护架与后拦护架之间安装有拦护网,所述前拦护架的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限位插孔,所述后拦护架的上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插杆,所述限位插杆为一种L型结构,且限位插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插杆的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插孔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气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板,所述光电感应器还包括安装于外框内侧下表面对应受光器处的发光器,且发光器和受光器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受光器和轿厢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主控制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拦护架和后拦护架均为一种V型结构,且前拦护架与后拦护架通过伸缩支杆相连接,所述拦护网包裹于前拦护架和后拦护架的四侧面,且拦护网分别与前拦护架、后拦护架和伸缩支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支杆至少设置有三节,且每节伸缩支杆的尺寸由临近楼板侧面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递减,且每相邻的两节尺寸相适配,每节所述伸缩支杆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支杆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依靠厢门上方设计的厢门开启检测传感器(即光电感应器)、轿厢距离传感器进行厢门开启和电梯轿厢位置检测,通过电气控制盒内的主控制板分析厢门开启检测传感器、轿厢距离传感器传输回来的电信号,并作出判断,然后发出指令给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工作,来解除对拦护网的限制,使拦护网快速打开进行保护,以确保失足坠入井道人员安全,可提高电梯乘坐安全系数,减少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市面电梯不具有故障自动拦网装置,而且本实用新型改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保护效果好,具有较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且有着广大的潜在市场,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中拦护装置展开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的电气线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厢门;2、外框;3、楼板;4、前拦护架;5、步进电机;6、电气控制盒;7、受光器;8、轿厢距离传感器;9、主控制板;41、伸缩支杆;42、限位插孔;43、拦护网;44、限位插杆;45、后拦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包括厢门1和楼板3,还包括安装于每层电梯门口的电气控制盒6,厢门1的外侧位于楼板3上端安装有外框2,外框2前表面中部位于厢门1的上方处嵌入设置有轿厢距离传感器8,厢门1的上方临近轿厢距离传感器8处还设置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包括安装于厢门1上表面一端嵌入设置的受光器7,电气控制盒6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板9,光电感应器还包括安装于外框2内侧下表面对应受光器7处的发光器,且发光器和受光器7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受光器7和轿厢距离传感器8的输出端均与主控制板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接,该光电感应器是用于检测电梯厢门1(指每层电梯的层门)开启状况,其是由发光器和受光器7组成,利用发光器将光线由透镜将之聚焦,经传输而至受光器7受光器7收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讯号后,转变成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到电气控制盒6内的主控制板9上,方便主控制板9根据所接收的信号发出相应指令,当厢门1处于闭合状态时,受光器7可以接收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当厢门1处于开启状态时,受光器7与发光器不在同一竖直水平线上,即受光器7无法接收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进而会传输信号给主控制板9;
进一步的,轿厢距离传感器8是利用“飞行时间法”的原理来实现测距离,“飞行时间法”是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其用来检测该层对应的电梯井内是否存在电梯厢;
楼板3的侧面位于电梯井内安装有拦护装置,拦网装置是安装在每层的厢门1(即每一楼层的电梯门)下的楼板3上,安装位置略低于楼板3,直接用膨胀螺栓将V形后拦护架45固定到楼板3上即可,拦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楼板3侧面的后拦护架45,后拦护架45的两端连接有伸缩支杆41,伸缩支杆41的另一端对应后拦护架45处连接有前拦护架4,前拦护架4与后拦护架45之间安装有拦护网43,前拦护架4的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限位插孔42,后拦护架45的上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5,前拦护架4和后拦护架45均为一种V型结构,且前拦护架4与后拦护架45通过伸缩支杆41相连接,拦护网43包裹于前拦护架4和后拦护架45的四侧面,且拦护网43分别与前拦护架4、后拦护架45和伸缩支杆41固定连接,伸缩支杆41至少设置有三节,且每节伸缩支杆41的尺寸由临近楼板3侧面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递减,且每相邻的两节尺寸相适配,每节伸缩支杆41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且每相邻的两个伸缩支杆41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需要说明的是,每相邻两节伸缩支杆41是无法分离的,在较大的一节内腔端部会存在对较小的一节的限位,使得尺寸较小的一节会在较大的一节内部滑动,但不会滑出,同时配合其内部的弹簧作用,当前拦护架4与后拦护架45靠近时,是将伸缩支杆41进行收缩,进而使得其内部的弹簧呈压缩状态,然后利用限位插杆44插入到限位插孔42内,对前拦护架4进行限位固定,防止伸缩支杆41受其内部弹簧的复位能力伸出;
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插杆44,限位插杆44为一种L型结构,且限位插杆44的一端与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限位插杆44的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插孔42的尺寸相适配,当检测到厢门1和电梯轿厢不在同一层时,主控制板9会控制步进电机5工作,进而步进电机5会带动限位插杆44翻转,即限位插杆44会由限位插孔42内移出,此时,伸缩支杆41会受其内部呈压缩状态的弹簧影响,伸缩复位,从而会带动拦护网43快速伸展开,形成保护,需要说明的是,拦护网43展开后的宽度略大于厢门1的宽度,以确保全面实现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厢门1上表面设置的受光器7和外框2下表面对应受光器7设计的发光器形成一个可以检测厢门1是否开启的检测装置(即光电感应器),当厢门1处于开启状态时,受光器7会与发光器产生错位,即无法接收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此时,受光器7会传输信号给主控制板9,同时外框2前表面设置的轿厢距离传感器8也会检测此时该层所对应的电梯井内是否有电梯轿厢的存在,并将检测到信号也传递给主控制板9;主控制板9根据收到由光电感应器和轿厢距离传感器8同时传输回来的信号,进行判断厢门1和电梯轿厢是否在同一层,当检测它们不在同一层时,主控制板9会控制步进电机5正向转动,此时步进电机5正向转动会将限位插杆44由限位插孔42内移出,伸缩支杆41会受其内部呈压缩状态的弹簧影响,伸缩复位,从而会带动拦护网43快速伸展开,形成保护,同时主控制板9还会发给电梯控制系统(即整层电梯的总控制系统)一个停止指令,防止其他楼层人员按楼层按钮,造成电梯轿厢移动对坠入井道人员的二次伤害,这样可以对失足坠入井道人员进行安全拦护,减少人员伤亡事故;
在解除危险后,将前拦护架4向后拦护架45拉近,使伸缩支杆41进行收缩,进而使得其内部的弹簧呈压缩状态,然后控制步进电机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限位插杆44插入到限位插孔42内,对前拦护架4进行限位固定,防止伸缩支杆41受其内部弹簧的复位能力伸出,从而实现拦护装置的收缩,以便再次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包括厢门(1)和楼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每层电梯门口的电气控制盒(6),所述厢门(1)的外侧位于楼板(3)上端安装有外框(2),所述外框(2)前表面中部位于厢门(1)的上方处嵌入设置有轿厢距离传感器(8),所述厢门(1)的上方临近轿厢距离传感器(8)处还设置有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包括安装于厢门(1)上表面一端嵌入设置的受光器(7),所述楼板(3)的侧面位于电梯井内安装有拦护装置,所述拦护装置包括安装于楼板(3)侧面的后拦护架(45),所述后拦护架(45)的两端连接有伸缩支杆(41),所述伸缩支杆(41)的另一端对应后拦护架(45)处连接有前拦护架(4),所述前拦护架(4)与后拦护架(45)之间安装有拦护网(43),所述前拦护架(4)的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限位插孔(42),所述后拦护架(45)的上表面安装有步进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插杆(44),所述限位插杆(44)为一种L型结构,且限位插杆(44)的一端与步进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插杆(44)的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插孔(42)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盒(6)的内部设置有主控制板(9),所述光电感应器还包括安装于外框(2)内侧下表面对应受光器(7)处的发光器,且发光器和受光器(7)在竖直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所述受光器(7)和轿厢距离传感器(8)的输出端均与主控制板(9)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拦护架(4)和后拦护架(45)均为一种V型结构,且前拦护架(4)与后拦护架(45)通过伸缩支杆(41)相连接,所述拦护网(43)包裹于前拦护架(4)和后拦护架(45)的四侧面,且拦护网(43)分别与前拦护架(4)、后拦护架(45)和伸缩支杆(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杆(41)至少设置有三节,且每节伸缩支杆(41)的尺寸由临近楼板(3)侧面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递减,且每相邻的两节尺寸相适配,每节所述伸缩支杆(41)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伸缩支杆(41)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CN202022433545.5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Active CN213894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3545.5U CN213894821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33545.5U CN213894821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94821U true CN213894821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6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33545.5U Active CN213894821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94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2340C2 (ru) Страх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латформы
EP1110900B2 (en) Shaft safety system for an elevator
US8136637B2 (en) Safety device for securing minimum spaces at the top or bottom of an elevator shaft being inspected, and elevator having such safety devices
CA2727014C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bottom tensioning means
CN205367437U (zh) 电梯防踏空及轿厢井道防坠落伤害系统
CN213894821U (zh)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CN107285160A (zh) 电梯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12429612A (zh) 一种电梯故障开门自动拦网装置
CN103332551B (zh) 配重内置式施工升降机
CN108298401A (zh) 一种电梯防冲顶及蹲底的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932827U (zh) 一种电梯防冲顶及蹲底的保护装置
JP4844410B2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類の引っ掛り検知装置
CN102381316B (zh) 地铁站台屏蔽门止跌防夹自动填隙板及安装方法
CN211712386U (zh) 一种用于护脚的家用电梯保护装置
IT201800003252A1 (it) Impianto di elevatore, guide per detto elevatore, kit di monitoraggio di detto impianto e metodi di monitoraggio ed utilizzazione del medesimo
CN107500074B (zh) 一种简易可靠的电梯防溜车系统及方法
CN204324653U (zh) 无明轨电梯
CN207194578U (zh) 基于立体车库的车辆保护装置
CN102765645B (zh) 电梯异常运行的监测保护装置
CN215248891U (zh) 一种电梯检修机构
CN211338410U (zh) 一种电梯轿厢门下方防坠网装置
CN215626007U (zh) 一种电梯底坑积水监测及报警装置
CN218598150U (zh) 一种底坑爬梯
CN206960682U (zh) 移动抓棉小车坦克链光电保护装置
CN216190252U (zh) 一种伸缩护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3

Address after: 253000 No. 8, 1st floor, business building, No. 928, KangBo Avenue, Changhe sub district office, De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zhou aoles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68, Daxue East Road, De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HUAY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