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89873U -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89873U
CN213889873U CN202022912035.6U CN202022912035U CN213889873U CN 213889873 U CN213889873 U CN 213889873U CN 202022912035 U CN202022912035 U CN 202022912035U CN 213889873 U CN213889873 U CN 213889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ection
hole
flared
screw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20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120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89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89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898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上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种工具组装技术,具体是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套筒,通常一个套筒只有一种型号,针对汽车上不同型号的螺丝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来满足需求,当携带不同型号的套筒时需要一个工具箱或布袋来装不同型号的套筒,汽车本身空间狭小,不同型号的套筒越多,那么工具箱或布袋就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向刀杆螺丝刀刀头外径减小,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套筒无扩口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同,第二通孔与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和形状相同。
所述尾盖锥形的相对面设有朝内的导槽,导槽深度大于螺丝刀刀头长度,导槽直径大于螺丝刀刀头外径,尾盖上还设有与导槽轴心线垂直的安装孔。
所述螺帽外径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阶梯部的内径相同。
所述刀杆外径小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第三套筒外径大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安装时,刀杆螺丝刀刀头端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伸入,第三套筒的朝内面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的端面接触,刀杆的第二段部分伸出第二套筒的扩口端,将螺帽与刀杆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完成第一组件的组装。
所述第二套筒外径小于第一套筒内径,第二套筒扩口端外径大于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端端部内径,安装时,第一组件的第三套筒扳手端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伸入,螺丝刀刀头伸入尾盖的导槽,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螺丝刀刀头的凹弧通过机括从尾盖的安装孔固定,完成组装。
所述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为型号一的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的两端端部分别为型号二和型号三的套筒。
所述第三套筒无螺丝刀的一端为型号四的套筒。
尾盖的锥形可作为尖锤使用。
当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时,将组装的组件拆开,将第二套筒装入第一通孔,即可获得型号一、型号二和型号三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二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二套筒中装入第三套筒,使用型号二或型号三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中装入第三套筒;将第三套筒装入第二通孔,即可获得型号一和型号四的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三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将第三套筒一段,部分伸入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使用型号四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中装入第二套筒。
所述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组装完成后形成可伸缩的连杆状。
当需要组装携带多个套筒时,在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几个型号套筒,具体操作如下:将第二套筒长度缩短,选择可套入第一套筒内腔的多种型号套筒加工成第二套筒相近形状,形成套中套,套连套的状态,同时第三套筒和第二通孔修改对应尺寸,使得第三套筒可伸入添加的最小型号的套筒中进行组装即可,当套装多种型号套筒时,在第一套筒上对应开设与多种型号套筒尺寸对应的通孔,将多种型号的套筒套入第一套筒对应的通孔,即可获得第一套筒作为多种型号套筒的力臂使用,或在第一套筒非凸起端套入第二套筒,第二通孔套入第三套筒,即可获得第三套筒作为第二套筒的力臂使用或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作为第三套筒的力臂使用,其他型号套筒亦可进行类似操作。
本技术方案还可以依据需要,将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尾盖组装形成不伸缩的状态,此时螺帽需加长并配相应带垫片螺杆,尾盖的导槽穿通,尾盖的导槽直径小于第三套筒无螺丝刀的端部外径,或不使用尾盖以相应平垫代替,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然后将尾盖与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从尾盖的导槽伸入,加长的螺帽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伸入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若使用平垫,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将平垫盖住第一套筒第一凸起端端面,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穿过平垫从第一套筒的凸起端伸入,加长的螺帽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伸入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完成组装。
这种套筒成本低,省力,便携,占用空间小,还可以扩展携带其他不同功能的车载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伸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作为力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尾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第三套筒4.螺帽 5.尾盖 6.第一凸起 7.第一通孔 8.第二通孔 9.刀杆 10.第一段 11.第二段 12.螺丝刀刀头 13.凹弧 14.导槽 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3、螺帽4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5,如图4所示,第一套筒1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6,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1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1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如图5所示,第二套筒2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如图6所示,第三套筒3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9,刀杆9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10、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11和螺丝刀刀头12,刀杆第一段10的外径向刀杆螺丝刀刀头12外径减小,螺丝刀刀头12上设有环状的凹弧13,螺帽4与刀杆第二段11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5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
所述第一通孔7与第二套筒2无扩口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同,第二通孔8与刀杆第一段10的外径和形状相同。
如图7所示,所述尾盖5锥形的相对面设有朝内的导槽14,导槽14深度大于螺丝刀刀头12长度,导槽14直径大于螺丝刀刀头12外径,尾盖5上还设有与导槽14轴心线垂直的安装孔15。
如图8所示,所述螺帽4外径与第二套筒2无扩口端阶梯部的内径相同。
所述刀杆9外径小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第三套筒3外径大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安装时,刀杆螺丝刀刀头端从第二套筒2无扩口端伸入,第三套筒3的朝内面与第二套筒2无扩口端的端面接触,刀杆的第二段11部分伸出第二套筒2的扩口端,将螺帽4与刀杆第二段11的螺纹旋钮连接,完成第一组件的组装,如图3所示。
所述第二套筒2外径小于第一套筒1内径,第二套筒2扩口端外径大于第一套筒1无第一凸起端端部内径,安装时,第一组件的第三套筒扳手端从第一套筒1的第一凸起端伸入,螺丝刀刀头12伸入尾盖5的导槽14,尾盖5的螺纹与第一套筒1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螺丝刀刀头12的凹弧13通过机括从尾盖5的安装孔15固定,完成组装。
所述第一套筒1无第一凸起的端部为型号一的套筒,本例为M22型号的套筒。
所述第二套筒2的两端端部分别为型号二和型号三的套筒,本例无扩口端为M14和扩口端M19的套筒。
所述第三套筒3无螺丝刀的一端为型号四的套筒,本例为M17的套筒。
尾盖5的锥形可作为尖锤使用。
当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套筒时,将组装的组件拆开,将第二套筒2装入第一通孔7,即可获得型号一、型号二和型号三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二套筒2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二套筒2中装入第三套筒3,如图9所示,使用型号二或型号三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1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1中装入第三套筒3;将第三套筒3装入第二通孔8,即可获得型号一和型号四的扳手功能,使用型号一扳手功能时,第三套筒3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将第三套筒3一段,部分伸入第二套筒2无扩口端,使用型号四扳手功能时,第一套筒1作为力臂,若需增加力臂可在第一套筒1中装入第二套筒2。
所述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3、螺帽4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5组装完成后形成可伸缩的连杆状。
当需要组装携带多个套筒时,在本例4种型号套筒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几个型号套筒,具体操作如下:将第二套筒2长度缩短,选择可套入第一套筒1内腔的多种型号套筒加工成第二套筒2相近形状,形成套中套,套连套的状态,同时第三套筒3和第二通孔8修改对应尺寸,使得第三套筒3可伸入添加的最小型号的套筒中进行组装即可,当套装多种型号套筒时,在第一套筒1上对应开设与多种型号套筒尺寸对应的通孔,将多种型号的套筒套入第一套筒1对应的通孔,即可获得第一套筒1作为多种型号套筒的力臂使用,或在第一套筒非凸起端套入第二套筒2,第二通孔8套入第三套筒3,即可获得第三套筒3作为第二套筒2的力臂使用或第一套筒1和第二套筒2作为第三套筒3的力臂使用,其他型号套筒亦可进行类似操作。
实施例2:
本例还可以依据需要,将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1、第二套筒2、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3、螺帽4和尾盖5组装形成不伸缩的状态,如图10所示,此时螺帽4需加长并配相应带垫片螺杆,如图11所示,尾盖5的导槽14穿通,尾盖5的导槽14直径小于第三套筒3无螺丝刀的端部外径,或不使用尾盖5以相应平垫代替,使用尾盖5的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然后将尾盖5与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从尾盖5的导槽14伸入,加长的螺帽4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若使用平垫,组装过程为: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从第一套筒非凸起端伸入,将平垫盖住第一凸起端端面,第三套筒的螺丝刀端穿过平垫,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伸入,加长的螺帽从第二套筒扩口端与第三套筒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将配备带垫片的螺杆与螺帽旋钮固定,其中带垫片的螺杆的垫片尺寸大于第二套筒扩口端的内径,完成组装。

Claims (6)

1.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带螺丝刀的第三套筒、螺帽和带螺纹的锥形尾盖,第一套筒一端端头部外围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部设有贯穿第一套筒壁的交错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心线均与第一套筒轴心线垂直,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的端部内壁设有台阶,第一凸起端端头内壁设有螺纹,第二套筒一端端部设有向外呈喇叭状的扩口,扩口端向另一端的内径呈阶梯状减小,第三套筒设有呈阶梯状的刀杆,刀杆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段、外壁带螺纹的第二段和螺丝刀刀头,螺丝刀刀头上设有环状的凹弧,螺帽与刀杆第二段上的螺纹旋钮连接,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端头的螺纹旋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套筒无扩口部分的外径和形状相同,第二通孔与刀杆第一段的外径和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锥形的相对面设有朝内的导槽,导槽深度大于螺丝刀刀头长度,导槽直径大于螺丝刀刀头外径,尾盖上还设有与导槽轴心线垂直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外径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阶梯部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外径小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第三套筒外径大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内径,安装时,刀杆螺丝刀刀头端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伸入,第三套筒的朝内面与第二套筒无扩口端的端面接触,刀杆的第二段部分伸出第二套筒的扩口端,将螺帽与刀杆第二段的螺纹旋钮连接,完成第一组件的组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外径小于第一套筒内径,第二套筒扩口端外径大于第一套筒无第一凸起端端部内径,安装时,第一组件的第三套筒扳手端从第一套筒的第一凸起端伸入,螺丝刀刀头伸入尾盖的导槽,尾盖的螺纹与第一套筒第一凸起端的螺纹旋钮连接,螺丝刀刀头的凹弧通过机括从尾盖的安装孔固定,完成组装。
CN202022912035.6U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89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2035.6U CN21388987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2035.6U CN21388987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89873U true CN213889873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0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20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889873U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89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89873U (zh) 一种内置便携式多功能扳手
CN210060919U (zh) 一种夹缝处用扳手装置
CN202462020U (zh) 一种沉头螺栓或螺钉加工用夹具
CN205928408U (zh) 套筒扳手的套筒头
CN204893788U (zh) 一种按压式自动选择螺丝刀头的螺丝刀
JP3141314U (ja) センタリング機能付きドリル
CN210649548U (zh) 加工薄壁圆锥内孔的工装
CN211332998U (zh) 一种用于安装插销螺套的工具
CN109462122B (zh) 一种用于密集型推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拆卸工具
CN206864835U (zh) 一种smp转接器取出工具
CN215201822U (zh) 一种全浸胶电池用手工取帽装置
CN219685365U (zh) 批头快速更换装置和伺服电批
CN210046314U (zh) 一种机床调节螺杆
CN203438547U (zh) 一种铝扣打扣机
CN212704831U (zh) 一种攻丝稳定的丝锥
CN216372046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工具
CN214321665U (zh) 多功能拉铆螺母枪
CN211727633U (zh) 莫氏锥套
CN211101974U (zh) 一种车床套丝装置
CN204893807U (zh) 一种按压式自动选择螺丝刀头的螺丝刀
CN202684316U (zh) 电点焊电极
CN211709214U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
CN218534373U (zh) 一种挡圈安装装置
CN215617744U (zh) 一种带钢珠的可弯式批头接头
CN219581766U (zh) 一种气钻卡盘缓冲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