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2696U -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72696U CN213872696U CN202022403854.8U CN202022403854U CN213872696U CN 213872696 U CN213872696 U CN 213872696U CN 202022403854 U CN202022403854 U CN 202022403854U CN 213872696 U CN213872696 U CN 2138726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nch pipe
- air
- gas
- air branch
- combus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涉及直立炉燃烧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直立炉炉体,直立炉炉体的一侧连接有气体混合管道,气体混合管道的一端位于直立炉炉体内部,气体混合管道另一端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支管与煤气支管,第一空气支管位于煤气支管的一侧,第一空气支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支管,第二空气支管下端连接有空气主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回火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煤气进入空气管道中,避免了系统回火现象的发生,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且通过燃烧系统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不新增动力介质,利用系统压力只能正向输送气体,可自动防止气体倒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立炉燃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内热式直立炉在煤炭中低温干馏应用广泛,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但是,其加热系统存在空气、煤气系统互相连通,无有效隔断的缺点,极易造成系统回火以及爆炸事故,进而出现人身、财产损失,现有的空气、煤气风机联锁系统不能够有效避免燃烧系统回火、爆炸的缺陷,另外现有的直立炉燃烧系统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其加热系统存在空气、煤气系统互相连通,无有效隔断的缺点,极易造成系统回火以及爆炸事故,进而出现人身、财产损失,现有的空气、煤气风机联锁系统不能够有效避免燃烧系统回火、爆炸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包括直立炉炉体,所述直立炉炉体的一侧连接有气体混合管道,所述气体混合管道的一端位于直立炉炉体内部,所述气体混合管道另一端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支管与煤气支管,所述第一空气支管位于煤气支管的一侧,所述第一空气支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支管,所述第二空气支管下端连接有空气主管道,所述煤气支管的下端连接有煤气主管道,所述第一空气支管与第二空气支管之间连接有自动止回阀,所述第一空气支管与第二空气支管通过自动止回阀连接固定;
所述自动止回阀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与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位于升降槽的上端,所述自动止回阀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位于导气槽内部,所述限位架的周侧面开设有四个过气通孔,所述自动止回阀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位于升降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所述自动止回阀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自动止回阀通过螺纹管与第一空气支管和第二空气支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位于升降槽内部,所述定位环与升降槽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煤气支管靠近气体混合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煤气旋塞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气支管靠近气体混合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空气旋塞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回火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煤气进入空气管道中,避免了系统回火现象的发生,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系统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不新增动力介质,利用系统压力只能正向输送气体,可自动防止气体倒流。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止回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止回阀内部结构闭合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止回阀内部结构开启状态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直立炉炉体;2、气体混合管道;3、第一空气支管;4、煤气支管;5、第二空气支管;6、自动止回阀;7、空气主管道;8、煤气主管道;9、煤气旋塞阀;10、空气旋塞阀;11、定位环;12、限位架;13、过气通孔;14、升降槽;15、导气槽;16、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包括直立炉炉体1,直立炉炉体1的一侧连接有气体混合管道2,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位于直立炉炉体1内部,气体混合管道2另一端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支管3与煤气支管4,第一空气支管3位于煤气支管4的一侧,第一空气支管3靠近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空气旋塞阀10,便于对空气的输送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煤气支管4靠近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煤气旋塞阀9,便于对煤气输送的开启与关闭进行控制;第一空气支管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支管5,第二空气支管5下端连接有空气主管道7,煤气支管4的下端连接有煤气主管道8,第一空气支管3与第二空气支管5之间连接有自动止回阀6,第一空气支管3与第二空气支管5通过自动止回阀6连接固定;自动止回阀6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螺纹管,自动止回阀6通过螺纹管与第一空气支管3和第二空气支管5螺纹连接,便于自动止回阀6的安装与拆卸;自动止回阀6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14与导气槽15,导气槽15位于升降槽14的上端,自动止回阀6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架12,限位架12位于导气槽15内部,限位架12的周侧面开设有四个过气通孔13,自动止回阀6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移动块16位于升降槽14内部;移动块16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环11,定位环11位于升降槽14内部,定位环11与升降槽14为间隙配合,便于移动块16的移动更加稳定,避免移动块16移动时发生偏移,导致无法复位。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直立炉加热用空气经由空气主管道7经第二空气支管5与第一空气支管3进入气体混合管道2中,与来自煤气主管道8的煤气经煤气支管4进入气体混合管道2进行混合,并在气体混合管道2的末端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扩散至直立炉炉体1内部,开始燃烧给直立炉提供热量,正常生产时,空气旋塞阀10以及煤气旋塞阀9均处于开启状态;在空气通过第二空气支管5进入自动止回阀6内部时,空气会先进入升降槽14,通过空气气压将移动块16吹起,使移动块16进入导气槽15内部并与限位架12底端接触,空气会经过升降槽14与导气槽15,再通过限位架12内部开设的过气通孔13进入第一空气支管3内部,最后通过第一空气支管3输送进入气体混合管道2内部与煤气进行混合,在移动块16向上移动时,定位环11会在升降槽14内跟随移动,通过定位环11的定位,避免了移动块16升起或降落时发生偏移导致无法复位的现象,当气体混合管道2内部气压较大时,气体混合管道2内部的混合气体会通过第一空气支管3进入自动止回阀6内部,在混合气体进入自动止回阀6内部后,通过较大的气压将向下吹动,使移动块16进行复位进入升降槽14内部,将进入导气槽15内部的混合气体与升降槽14内部的空隙进行隔离,通过防回火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煤气进入空气管道中,避免了系统回火现象的发生,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通过燃烧系统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不新增动力介质,利用系统压力只能正向输送气体,可自动防止气体倒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包括直立炉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炉炉体(1)的一侧连接有气体混合管道(2),所述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位于直立炉炉体(1)内部,所述气体混合管道(2)另一端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空气支管(3)与煤气支管(4),所述第一空气支管(3)位于煤气支管(4)的一侧,所述第一空气支管(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空气支管(5),所述第二空气支管(5)下端连接有空气主管道(7),所述煤气支管(4)的下端连接有煤气主管道(8),所述第一空气支管(3)与第二空气支管(5)之间连接有自动止回阀(6),所述第一空气支管(3)与第二空气支管(5)通过自动止回阀(6)连接固定;所述自动止回阀(6)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14)与导气槽(15),所述导气槽(15)位于升降槽(14)的上端,所述自动止回阀(6)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架(12),所述限位架(12)位于导气槽(15)内部,所述限位架(12)的周侧面开设有四个过气通孔(13),所述自动止回阀(6)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6),所述移动块(16)位于升降槽(1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止回阀(6)上端与下端均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自动止回阀(6)通过螺纹管与第一空气支管(3)和第二空气支管(5)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6)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环(11),所述定位环(11)位于升降槽(14)内部,所述定位环(11)与升降槽(14)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支管(4)靠近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煤气旋塞阀(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支管(3)靠近气体混合管道(2)的一端设置有空气旋塞阀(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3854.8U CN213872696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03854.8U CN213872696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72696U true CN213872696U (zh) | 2021-08-03 |
Family
ID=7707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03854.8U Active CN213872696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72696U (zh)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22403854.8U patent/CN2138726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18227A (zh) | 采用蓄热式烧嘴的端部加热炉 | |
CN213872696U (zh) | 一种直立炉燃烧系统防回火装置 | |
CN112657094A (zh) | 一种燃气管道用阻火器 | |
CN104713123A (zh) | 铝熔炼炉油气两用的蓄热分级贫氧燃烧装置 | |
CN208846409U (zh) | 降低co排放量的节能环保系统 | |
CN107062224B (zh) | 一种弥散式蓄热燃烧系统 | |
CN208186346U (zh) | 一种可控混合弥散式蓄热燃烧装置 | |
CN203454734U (zh) | 一种坩埚熔化炉 | |
CN206771339U (zh) | 一种煤气烧嘴 | |
CN204358723U (zh) | 一种氨火炬燃烧器 | |
CN208222507U (zh) | 一种防回火装置 | |
CN208332287U (zh) | 一种油田伴生气燃烧装置 | |
CN203190442U (zh) | 一种陶瓷窑炉富氧助燃节能装置 | |
CN203411563U (zh) | 一种新型的转炉煤气放散点火枪装置 | |
CN203116001U (zh) | 一种低氮粉体燃料燃烧器 | |
CN107893860A (zh) | 燃气阀及防回火灶具 | |
CN202419711U (zh) | 一种大炉膛生物质燃烧器 | |
CN205473332U (zh) | 一种玻璃熔窑燃烧系统 | |
CN201275382Y (zh) | 一种导流温感防火阀 | |
CN208108088U (zh) | 一种模块可互换式预混合燃烧器 | |
CN205279147U (zh) | 防爆装置 | |
CN203518632U (zh) | 一种高温烟气导流装置 | |
CN204187642U (zh) | 放散燃烧装置 | |
CN204665894U (zh) | 节能型快速加热炉 | |
CN204478049U (zh) | 一种燃气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