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1009U -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1009U
CN213871009U CN202022800610.3U CN202022800610U CN213871009U CN 213871009 U CN213871009 U CN 213871009U CN 202022800610 U CN202022800610 U CN 202022800610U CN 213871009 U CN213871009 U CN 213871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sg motor
edge
pulley
whe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0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凡
汪自稳
洪育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Daya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Daya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Daya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Dayang Electric Dr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06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1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1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1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带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有转子轴用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包括基础孔和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处于轮体安装时的外侧;所述避让孔内径大于基础孔内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穿接孔结构,通过避让孔和基础孔的配合使用,可以避免带轮与转子轴连接后发生横向移动的问题,也就是更好的保证了带轮与转子轴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带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背景技术
BSG电机是利用皮带传动兼顾启动和发电的一体机,位于发动机的前端,可以随时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并作为发电机将发动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在现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BSG电机的广泛应用,BSG电机的问题也逐步出现,BSG电机包括带轮,带轮用来连接皮带,从而实现后续的发电和启动操作;但是传统带轮与转子轴端部连接时,因为传统带轮一般是使用一个光孔直接与转子轴上的直纹段直接压装,传统带轮光孔长度较大,造成转子轴的直纹段压装不到位,同时过长的光孔也不方便操作人员判别带轮与转子轴装配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而带轮与转子轴如果装配不到位,在后期使用时,带轮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与转子轴发生错位,造成带轮脱落,严重时会造成生产事故。
所以为了避免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型带轮结构是现在所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装配的带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有转子轴用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包括基础孔和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处于轮体安装时的外侧;所述避让孔内径大于基础孔内径。
所述避让孔与基础孔连接处采用弧形面过渡。
所述基础孔靠近避让孔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基础孔上呈环形分布。
所述轮体上设有避让沉槽;所述避让沉槽通过避让孔与基础孔相连通。
所述轮体端部设有限位衬边;所述限位衬边包括内衬边和外衬边;所述内衬边和外衬边相对分布在轮体的两端;并且所述内衬边和外衬边内径均大于轮体外径。
所述外衬边高度大于内衬边高度。
所述外衬边上设有导向环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穿接孔结构,通过避让孔和基础孔的配合使用,可以避免带轮与转子轴连接后发生横向移动的问题,也就是更好的保证了带轮与转子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轮体,2、穿接孔,21、基础孔,22、避让孔,3、限位衬边;4、避让沉槽、5、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包括轮体1,轮体1是一个基础结构,传统带轮都具有轮体1,本实用新型轮体1可以采用类似传统带轮的轮体1结构,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同时,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体1上设有转子轴用的穿接孔2;所述穿接孔2包括基础孔21和避让孔22,所述避让孔22处于轮体1安装时的外侧;所述避让孔22内径大于基础孔21内径;这里避让孔22尺寸较大,所以在转子轴上直纹与基础孔21连接时,转子轴上直纹可以外露在基础孔21外侧,可以保证转子轴装配到位,避免传统转子轴装配不到位的问题,从而保证带轮与转子轴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避让孔22与基础孔21连接处采用弧形面过渡;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避让孔22与基础孔21连接处出现棱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基础孔21长度,降低转子轴与带轮的装配难度,同时棱边的减少,可以保证穿接孔2内壁光滑;方便实际使用。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础孔靠近避让孔一侧设有限位凸起5;所述限位凸起5在基础孔上呈环形分布;限位凸起5的设置使得基础孔21与避让孔22连接处具有更大的强度,避免了基础孔21与转子轴端部连接后,带轮与转子轴运动时,带轮与转子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容易造成基础孔21靠近避让孔22一侧边缘处崩裂或者损伤的问题;同时增加转子轴端部直纹段与基础孔21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保证带轮与转子轴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体1上设有避让沉槽4;所述避让沉槽4通过避让孔22与基础孔21相连通;避让沉槽4主要作用是起到一个减重作用,降低带轮的整体重量,同时避让沉槽4也起到一个观察口的作用,方便观察带轮与转子轴装配是否到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体1端部设有限位衬边3;所述限位衬边3包括内衬边32和外衬边31;所述内衬边32和外衬边31相对分布在轮体1的两端;并且所述内衬边32和外衬边31内径均大于轮体1外径;限位衬边3的设置,起到一个限位的设置,避免后续皮带与带轮的脱离。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衬边31高度大于内衬边32高度;外衬边31高度较大,可以更好的实现皮带的限位,内衬边32的高度不进行限制,因为带轮内侧还连接有其他部件,即使不设置内衬边32,皮带也不能从带轮内侧脱离;当然这里设置内衬边32,是起到隔绝作用,也就是皮带后期发生偏移后,也不会磨损到带轮周边的部件。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衬边31上设有导向环槽;这里导向环槽起到一个减重作用,同时减少了外衬边31外侧的棱边,减少了刮伤操作人员的风险;同时导向环槽的设置,使得外衬边31上出现一个倾斜的外侧面,这样方便后续装配定位,同时也方便后续皮带的套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上设有转子轴用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包括基础孔和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处于轮体安装时的外侧;所述避让孔内径大于基础孔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与基础孔连接处采用弧形面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孔靠近避让孔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在基础孔上呈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上设有避让沉槽;所述避让沉槽通过避让孔与基础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端部设有限位衬边;所述限位衬边包括内衬边和外衬边;所述内衬边和外衬边相对分布在轮体的两端;并且所述内衬边和外衬边内径均大于轮体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边高度大于内衬边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边上设有导向环槽。
CN202022800610.3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Active CN213871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0610.3U CN21387100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0610.3U CN21387100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1009U true CN213871009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0610.3U Active CN213871009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1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0654U (zh) 一种驱动电机输出轴通用联轴器
EP2574808A2 (en) One-piece coupling for a wind turbine drive shaft
CN213871009U (zh) 一种bsg电机用的带轮结构
CN103770610B (zh) 电动车动力总成
CN20801052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紧凑型传动链结构
CN213744447U (zh) 一种换挡拉索总成用星型护套
CN216009286U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连接法兰
CN206878565U (zh) 一种电机冲片及电机
CN216555217U (zh) 一种易于拼接组装的谐波减速器
CN203939527U (zh) 一种转子联轴器螺栓连接结构
CN212338093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皮带轮装置
CN206041725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轴结构
CN201112849Y (zh) 一种螺纹同轴连接器的外壳
CN210599817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发动机转子轴
CN205371488U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双行星机构变速器
CN210890038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
CN216751413U (zh) 一种电机轴引接线的密封结构
CN208311420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三四档齿座
CN220248888U (zh) 太阳轮连接结构
CN212908886U (zh) 一种集成式油冷动力总成的线束直连穿缸件旋变一体结构
CN212744954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离合器输入接口装置
CN216904575U (zh) 一种紧凑型电机驱动装置
CN219124020U (zh) 一种密封装置以及车辆
CN211343772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锁紧盘
CN110486468B (zh) 汽车传动轴固定端的防尘结构及防尘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