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6539U -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6539U
CN213846539U CN202022555589.5U CN202022555589U CN213846539U CN 213846539 U CN213846539 U CN 213846539U CN 202022555589 U CN202022555589 U CN 202022555589U CN 213846539 U CN213846539 U CN 213846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in
input power
switch tub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55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浩江
方支剑
谢非
孙皓天
魏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225555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6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6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6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包括滤波电路一、逆变/整流电路一、谐振电路、高频变压器、逆变/整流电路二、滤波电路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控制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可以同时实现降压和升压功能,实现了较宽的工作范围,所有的开关均实现了宽范围的零电流开关,降低了开关损耗。在开关周期中加入了脉冲控制,并且脉冲可以高达谐振频率的一半,从而降低了电压波纹。该控制策略可以使系统具有线性功率传输特性,系统特性较为简单,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和电力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双向谐振变换是一种可以使直流电能进行双向流动的装置,可以成为联系电压等级不同的电力系统之间的桥梁,目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由于其拥有传输效率较高,控制方法较为简单而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中。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期间充电侧及放电侧的电压变化通常较大,双向DC-DC变换器必须具有宽增益范围。此外,DC-DC变换器不仅要在重负载下实现高效率,轻载条件下同样需要高传输效率来保证电池的充电过程。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1)变频调制和相移调制的混合调制方案(VFM+PSM),其中变频调制用于实现,相移调制用于增大变换器的增益范围。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但是在负载较轻时,这种方法的工作频率要求较高,不易于在实际应用中实现。
(2)脉冲控制,转换器通过控制开关在轻载条件下以实现高性能传输功率。
但是目前主流的脉冲控制中,脉冲频率都非常低,这会引起较大的电压波纹,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种控制便捷、轻载工况好,电压波纹小,且有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以及稳定性的双向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输入电源、第一滤波电路、第一逆变/整流电路、谐振电路、高频变压器、第二逆变/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第二输入电源、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驱动电路、以及第二驱动电路;
第一输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的反馈端与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逆变/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谐振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谐振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相连;高频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逆变/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逆变/整流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输入端相连;第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第二输入电源相连,第二滤波电路的反馈端与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第二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使直流电进行双向流动,其中,能量从第一输入电源向第二输入电源传输的工作模式为正向传输模式,能量从第二输入电源向第一输入电源传输的工作模式为反向传输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1,第一逆变/整流电路开关管S3的管脚2与开关管S4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谐振变换器第一滤波电路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1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2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负极,第一滤波电路用于在反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第一输入电源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逆变/整流电路包含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1~S4,各个开关管S1-S4的管脚1和管脚2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2,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1,开关管 S1的管脚2与开关管S2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一输入电源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3的管脚2与开关管S4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一输入电源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1用于连接第一输入电源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2与S4的管脚2用于连接第一输入电源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负极,开关管S1-S4选用的类型包括MOSFET、BJT以及IGBT。
进一步地,所述的谐振电路采用包含电感和电容的串联LC谐振电路,串联 LC谐振电路包含一个谐振电感Lr和一个谐振电容Cr,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第一逆变/整流电路的开关管S1的管脚2,另一端串联谐振电感Lr,Lr的另一端同开关管S3的管脚2连接高频变压器原边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频变压器为高频隔离变压器,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一端连接谐振电感Lr和开关管S3的管脚2,原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端,在第一逆变/整流电路输出方波电压的激励下,谐振电路的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等效励磁电感产生近似正弦的高频谐振电流,通过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传输到其副边。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逆变/整流电路共有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5~S8,各个开关管S5-S8的管脚1和管脚2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2,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1,开关管 S5的管脚2与开关管S6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输入电源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7的管脚2与开关管S8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输入电源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1与管脚2用于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S5和S7的管脚1用于连接第二输入电源和滤波电容C2的正极,S6和S8的管脚2用于连接第二输入电源和滤波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S5-S8的类型包括MOSFET、BJT以及IGBT。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2,第二逆变/整流电路开关管S7的管脚2与开关管S8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滤波电路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1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正极,开关管S6与S8的管脚2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负极,第二滤波电路用于在正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第二输入电源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向DC-DC串联谐振变换器同时实现了升压和降压功能,实现了宽增益范围;变换器在半个开关周期内的运行分为工作状态和静默状态,在工作状态下,高脉冲频率能有效减小电压波纹,静默状态下,谐振网络在工作状态中所储存的能量产生脉冲控制震荡,将能量释放给负载,从而抑制了震荡。所有的开关均在谐振电流为零时导通或关断,使得设备实现宽范围的零电流开关,降低了开关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在升压模式下的开关管驱动信号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在降压模式下的开关管驱动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的原理图以及一实施例的电路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可以使直流电能进行双向流动,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输入电源1、第一滤波电路2、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谐振电路4、高频变压器5、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第二滤波电路7、第二输入电源8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第一控制器101、第二控制器102、第一驱动电路11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112;
第一输入电源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2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2 的反馈端与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 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101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器10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111,第一驱动电路1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
第一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谐振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的输出端相连,谐振电路4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5的输入端相连;高频变压器5输出端与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逆变/整流电路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7输入端相连;第二滤波电路7的输出端用于与第二输入电源8相连,第二滤波电路7的反馈端与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器10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入端,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第二输入端相连。
所述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使直流电进行双向流动,其中,能量从第一输入电源1向第二输入电源8传输的工作模式为正向传输模式,能量从第二输入电源8向第一输入电源1传输的工作模式为反向传输模式。
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2和第二滤波电路7包括:LC型滤波电路、CL型滤波电路以及LCL型滤波电路。
所述的谐振电路4采用包含电感和电容的谐振电路,包括: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串并联型谐振电路、LLC型谐振电路、CLC型谐振电路以及LCL 型谐振电路。
所述的高频变压器5包括高频隔离变压器、高频自耦变压器以及带中心抽头高频变压器。
所述的滤波电路一2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1,逆变/整流电路一3开关管S3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4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反向传输模式滤波电路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①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②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负极,滤波电路一2用于在反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输入电源一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逆变/整流电路一3采用全桥电压型变换器,用于根据驱动电路11输出的驱动信号将输入电源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周期性变化的正负半周期对称的方波电压,输入电源一1的电压V1的范围为240V-480V,额定电压为400V,电流I1的范围为0-2.5A。
所述的逆变/整流电路一3包含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1~S4,各个开关管S1-S4的管脚①和管脚②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②,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①,开关管S1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2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输入电源一1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3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4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输入电源一1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①用于连接输入电源一1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2与S4的管脚②用于连接输入电源一1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负极,开关管S1-S4选用的类型包括MOSFET、BJT以及IGBT。
所述的谐振电路4采用包含电感和电容的串联LC谐振电路,用于在方波电压的激励下产生的高频谐振电流,谐振电感Lr=50μH,谐振电容Cr=12nF,谐振频率为200kHz;串联LC谐振电路包含一个谐振电感Lr和一个谐振电容Cr,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逆变/整流电路一3的开关管S1的管脚②,另一端串联谐振电感Lr,Lr的另一端同开关管S3的管脚②连接高频变压器5原边的一端。
所述的高频变压器5为高频隔离变压器,用于放大或缩小高频谐振电压和电流,变比为8:1;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一端连接谐振电感Lr和开关管S3的管脚②,原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端,在逆变/ 整流电路一3输出方波电压的激励下,谐振电路4的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等效励磁电感产生近似正弦的高频谐振电流,通过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传输到其副边。
所述逆变/整流电路二6采用全桥电路,在正向传输模式下作为全波整流电路,用于将高频谐振电流变换为直流电流,次级侧电压;在反向传输模式下作为全桥电压型变换器,用于根据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将输入电源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周期性变化的正负半周期对称的方波电压,次级侧电压V2的范围为 24-56V,额定电压为48V,电流I2的范围为0-20A。
所述的逆变/整流电路二6共有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5~S8,各个开关管S5-S8的管脚①和管脚②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②,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①,开关管S5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6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输入电源二2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7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8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输入电源二2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①与管脚②用于连接高频变压器5的输出端,S5和S7的管脚①用于连接输入电源二8和滤波电容C2的正极,S6和S8的管脚②用于连接输入电源二8和滤波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S5-S8的类型包括 MOSFET、BJT以及IGBT。
所述的滤波电路二7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2,逆变/整流电路二6开关管S7的管脚②与开关管S8的管脚①相连后用于连接在滤波电路二7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①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正极,开关管S6与S8的管脚②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负极,滤波电路二7用于在正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输入电源二8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请参考图3,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方法,用于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采集输入电源一1的电压值V1、逆变/整流电路一3输出的电流值I1,以及输入电源二8的电压值V2、逆变/整流电路二6输出的电流值I2,通过控制器计算得到逆变/整流电路一3输出的功率P1和逆变/整流电路二6输出的功率 P2
(2)判断参考功率Pref的正负,若Pref>0,变换器正向工作,转步骤(3), Pref<0,变换器反向工作,转步骤(4),其中,Pref为输出功率设定值;
(3)判断V1和nV2的大小关系,若V1≤nV2,变换器正向升压,转步骤(5),若V1>nV2,变换器正向降压,转步骤(7);
(4)判断V1和nV2的大小关系,若V1≤nV2,变换器反向降压,转步骤(8),若V1>nV2,变换器反向升压,转步骤(6);
(5)根据公式fs=Kp1e1+Ki1×(∫e1dt+C1)获得工作频率指令fs,生成占空比为0.5,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1、S2,S5-S8,同时根据D=fs/fr生成占空比为D,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3和S4,其中,S1和S5同相位,S2和S6同相位,S8相对S2滞后Tr时间;S1、S2相位互补、S5、S6相位互补、S7、S8相位互补,在一个工作周期Ts中,前半周期内,S4相对S2超前 Tr时间,S3和S2同相位;后半周期内,S3相对S1超前Tr时间,S4和S1同相位,转步骤(9);
其中,fr为谐振频率,Tr为谐振周期,Tr=1/fr;Ts为工作周期,Ts=1/fs;e1为功率误差,e1=Pref-P2,Kp1和Ki1分别为输出功率比例系数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t为时间,C1为积分常数,当前拍计算下的C1值为上一拍计算的积分∫e1dt+C1的值,第一次计算时C1=0,Pref为输出功率设定值,P2为逆变/整流电路二的输出功率值;
(6)根据公式fs=Kp1e1+Ki1×(∫e1dt+C1)获得工作频率指令fs,生成占空比为0.5,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1-S4,S5、S6,同时根据D=fs/fr生成占空比为D,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7和S8;其中,S5和S1同相位,S6和S2同相位,S4相对S6滞后Tr时间;S5、S6相位互补、S1、S2相位互补、S3、S4相位互补,在一个工作周期Ts中,前半周期内,S8相对S6超前 Tr时间,S7和S6同相位;后半周期内,S7相对S5超前Tr时间,S8和S5同相位,转步骤(9);
其中,fr为谐振频率,Tr为谐振周期,Tr=1/fr;Ts为工作周期,Ts=1/fs;e1为功率误差,e1=Pref-P1,Kp1和Ki1分别为输出功率比例系数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t为时间,C1为积分常数,当前拍计算下的C1值为上一拍计算的积分∫e1dt+C1的值,第一次计算时C1=0,Pref为输出功率设定值,P1为逆变/整流电路一的输出功率值;
(7)根据公式fs=Kp2e2+Ki2×(∫e2dt+C2)获得工作频率指令fs,生成占空比为0.5,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1-S4,S5、S6,同时根据D=fs/fr生成占空比为D,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7和S8,其中,S1和S5同相位,S2和S6同相位,S4相对S2超前Tr时间;S1、S2相位互补、S3、S4相位互补、S5、S6相位互补,在一个工作周期Ts中,前半周期内,S8和S4同相位, S7和S6同相位;后半周期内,S7和S3同相位,S8和S1同相位,转步骤(9);
其中,fr为谐振频率,Tr为谐振周期,Tr=1/fr;Ts为工作周期,Ts=1/fs;e2为功率误差,e2=Pref-P2,Kp2和Ki2分别为输出功率比例系数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t为时间,C2为积分常数,当前拍计算下的C2值为上一拍计算的积分∫e2dt+C2的值,第一次计算时C2=0,Pref为输出功率设定值,P2为逆变/整流电路二的输出功率值;
(8)根据公式fs=Kp2e2+Ki2×(∫e2dt+C2)获得工作频率指令fs,生成占空比为0.5,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1、S2,S5-S8,同时根据D=fs/fr生成占空比为D,工作频率为fs的PWM信号,用于控制开关S3和S4,其中,S5和S1同相位,S6和S2同相位,S8相对S6超前Tr时间;S5、S6相位互补、S7、S8相位互补、S1、S2相位互补,在一个工作周期Ts中,前半周期内,S4和S8同相位, S3和S2同相位;后半周期内,S3和S7同相位,S4和S5同相位,转步骤(9)。
其中,fr为谐振频率,Tr为谐振周期,Tr=1/fr;Ts为工作周期,Ts=1/fs;e2为功率误差,e2=Pref-P1,Kp2和Ki2分别为输出功率比例系数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t为时间,C2为积分常数,当前拍计算下的C2值为上一拍计算的积分∫e2dt+C2的值,第一次计算时C2=0,Pref为输出功率设定值,P1为逆变/整流电路一的输出功率值;
(9)将PWM信号送给相应的开关管,待传输过程完成后结束工作。
所述输出功率比例系数Kp1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Ki1的确定过程为:
(1)将Ki1初始值取为0;
(2)先调试Kp1,查看此时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形是否振荡,是则降低Kp1直至波形振荡消除,转过程(3);否则,则转过程(2)继续调试Kp1
(3)固定Kp1值,调试Ki1,查看此时输出功率波形是否波动,是则降低Ki1直至波形振荡消除;否则,则转过程(3)继续调试Ki1
(4)将Kp1和Ki1的最终值作为输出功率比例系数Kp1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Ki1
所述输出功率比例系数Kp2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Ki2的确定过程为:
(1)将Ki2初始值取为0;
(2)先调试Kp2,查看此时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形是否振荡,是则降低Kp2直至波形振荡消除,转过程(3);否则,则转过程(2)继续调试Kp2
(3)固定Kp2值,调试Ki2,查看此时输出功率波形是否波动,是则降低Ki2直至波形振荡消除;否则,则转过程(3)继续调试K2
(4)最终得到输出功率比例系数Kp2和输出功率积分系数Ki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电源(1)、第一滤波电路(2)、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谐振电路(4)、高频变压器(5)、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第二滤波电路(7)、第二输入电源(8)、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第一控制器(101)、第二控制器(102)、第一驱动电路(111)、以及第二驱动电路(112);
第一输入电源(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2)的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2)的反馈端与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器(101)的输入端,第一控制器(10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电路(111),第一驱动电路(1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的第一输入端;
第一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谐振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的输出端相连,谐振电路(4)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5)的输入端相连;高频变压器(5)输出端与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输出端与第二滤波电路(7)输入端相连;第二滤波电路(7)的输出端用于与第二输入电源(8)相连,第二滤波电路(7)的反馈端与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电压电流采集电路(9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控制器(102)的输入端,第二控制器(10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入端,第二驱动电路(112)的输出端与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第二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使直流电进行双向流动,其中,能量从第一输入电源(1)向第二输入电源(8)传输的工作模式为正向传输模式,能量从第二输入电源(8)向第一输入电源(1)传输的工作模式为反向传输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滤波电路(2)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1,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开关管S3的管脚2与开关管S4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谐振变换器第一滤波电路(2)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1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2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1的负极,第一滤波电路(2)用于在反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第一输入电源(1)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包含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1~S4,各个开关管S1-S4的管脚1和管脚2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2,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1,开关管S1的管脚2与开关管S2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一输入电源(1)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3的管脚2与开关管S4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一输入电源(1)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1与S3的管脚1用于连接第一输入电源(1)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正极,开关管S2与S4的管脚2用于连接第一输入电源(1)和反向滤波电容C1的负极,开关管S1-S4选用的类型包括MOSFET、BJT以及IGB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电路(4)采用包含电感和电容的串联LC谐振电路,串联LC谐振电路包含一个谐振电感Lr和一个谐振电容Cr,谐振电容Cr的一端连接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的开关管S1的管脚2,另一端串联谐振电感Lr,Lr的另一端同开关管S3的管脚2连接高频变压器(5)原边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频变压器(5)为高频隔离变压器,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一端连接谐振电感Lr和开关管S3的管脚2,原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开关管S3和第四开关管S4的连接端,在第一逆变/整流电路(3)输出方波电压的激励下,谐振电路(4)的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与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的等效励磁电感产生近似正弦的高频谐振电流,通过高频隔离变压器原边传输到其副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共有四个相同的开关管S5~S8,各个开关管S5-S8的管脚1和管脚2之间分别连接一组并联的二极管和缓冲电容,其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2,阴极连接对应开关管的管脚1,开关管S5的管脚2与开关管S6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输入电源(8)的两输出端之间,开关管S7的管脚2与开关管S8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输入电源(8)的两输出端之间;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1与管脚2用于连接高频变压器(5)的输出端,S5和S7的管脚1用于连接第二输入电源(8)和滤波电容C2的正极,S6和S8的管脚2用于连接第二输入电源(8)和滤波电容C2的负极,开关管S5-S8的类型包括MOSFET、BJT以及IGB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滤波电路(7)为一个直流滤波电容C2,第二逆变/整流电路(6)开关管S7的管脚2与开关管S8的管脚1相连后用于连接在第二滤波电路(7)的两端,其中,开关管S5与S7的管脚1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正极,开关管S6与S8的管脚2用于连接滤波电容C2的负极,第二滤波电路(7)用于在正向传输模式中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的电流中的谐波,为第二输入电源(8)提供平稳的直流能量。
CN202022555589.5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Active CN213846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589.5U CN213846539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589.5U CN213846539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6539U true CN213846539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5589.5U Active CN213846539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6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598A (zh) * 2022-02-22 2022-05-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恒流转恒压变换拓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89159A (zh) * 2022-12-09 2023-01-10 惠州市乐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电路、多模式控制方法及双向谐振变换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598A (zh) * 2022-02-22 2022-05-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恒流转恒压变换拓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89159A (zh) * 2022-12-09 2023-01-10 惠州市乐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电路、多模式控制方法及双向谐振变换器
CN115589159B (zh) * 2022-12-09 2023-03-14 惠州市乐亿通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电路、多模式控制方法及双向谐振变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0711B (zh) 一种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调制方法
CN112311245B (zh)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436728B (zh) 一种双向谐振变换器的高效率控制方法
WO2021184603A1 (zh) 一种可预充电的dcdc变换电路
CN108964474B (zh) 一种基于llc谐振变换器的三模态整流拓扑结构
CN101902129A (zh) 一种电流型多谐振直流变换器
CN213846539U (zh) 一种双向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频间歇控制系统
CN111200309A (zh) 一种双向直流充电机电路
CN217545885U (zh) 一种应用于宽电压范围的双向cllc变换器装置
CN114039482A (zh) 一种具有无桥结构的单级谐振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12838766A (zh) 一种高降压比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17817A (zh) 三电平双向全桥llclc多谐振变换器拓扑
CN113765358A (zh) 单级交错并联ac-dc谐振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78826A (zh) 一种直流升压电路的逆变电源
CN111786582A (zh) 一种使用低复杂度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串联型12脉波整流器
CN112421734A (zh) 一种单级式高阶补偿恒流恒压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16961399A (zh) 基于输出反向的反激与降压单元的无桥降压型pfc变换器
CN109347345B (zh) 一种正弦波逆变器
CN115811241A (zh) 单级无桥交错并联Boost-LLC AC-DC变换器混合控制方法
CN110729906A (zh) 一种零电压转换cll谐振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92753A (zh) 一种带储能电感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等效控制方法
CN113452259B (zh) 一种两电感电流型变换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10724569U (zh) 一种零电压转换cll谐振dc-dc变换器
CN112751498B (zh) 一种直流-交流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
US20230322105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charg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