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1145U -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1145U
CN213841145U CN202021939692.3U CN202021939692U CN213841145U CN 213841145 U CN213841145 U CN 213841145U CN 202021939692 U CN202021939692 U CN 202021939692U CN 213841145 U CN213841145 U CN 213841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rotary dehumidifier
air
heat exchanger
exchang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9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炜
姚刚
姚新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939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1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1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1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包括第一热交换部件、半导体制冷组、第二热交换部件、空气换热器和转轮除湿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冷端管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入口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热端管路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分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出口与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吸附区连通,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再生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出口、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转轮除湿机可以实现双级除湿以及主风路除湿和低功耗的循环风路除湿双重除湿的功能,大大增加除湿量,还可以使将空气除湿至更低的湿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一般可分为家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制冷空调家庭中的一个小成员。转轮除湿技术是在除湿机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空气中的水份被转轮吸附后,在再生区水份被高温的再生空气带走,高温高湿的再生空气在热交换器中被空气冷却凝露,水份凝结并被接水盘收集。
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转轮除湿机的除湿量较小,且因转轮除湿再生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再生循环,需要一个大功率的加热器,所需功耗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除湿量低、功耗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该新型转轮除湿机实现双级除湿以及主风路除湿和低功耗的循环风路除湿双重除湿的功能,大大增加除湿量,且降低功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包括第一热交换部件、半导体制冷组、第二热交换部件、空气换热器和转轮除湿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冷端管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入口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热端管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分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吸附区连通,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再生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出口、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再生区的入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出口之间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选用半导体制冷器。
优选的,还包括输送风机,所述输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入口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吸附区的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入口之间设有循环风机。
优选的,还包括接液盘,所述接液盘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出液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和第二热交换部件均选用热交换器。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选用管壳式热交换器。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组的冷端管路制冷降温和第一热交换部件对空气的初步降温除湿以及配合上转轮除湿器进行双级除湿,又由于空气经过半导体制冷的冷端后温度降低,此时再对转轮除湿机的换热器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果,提高转轮除湿器中的凝结水量,进而提高转轮的再生能力,提高转轮除湿的除湿量;又通过半导体制冷组的热端管路制热所循环传输至第二热交换器的部分循环空气进行加热换热,经过转轮再生区,将被高温的再生空气进行解附,水分被再生空气带走,形成高温高湿空气,进入空气换热器中被主风路冷却,最后由吸附区输送出去,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个部件,避免投入过大功率,从而可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的第一热交换部件的其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的第二热交换部件的其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第一热交换部件;2-半导体制冷组;4-第二热交换部件;5-电加热器;6-空气换热器;7-热端管路;8-冷端管路;9-接液盘;10-输送风机;11-循环风机;12-排风机;13-转轮除湿器;14-吸附区;15-再生区;16-第一分入口;17-第一分出口;18-第二分入口;19-第三分入口;20-第三分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包括第一热交换部件1、半导体制冷组2、第二热交换部件4、空气换热器6和转轮除湿器13,所述半导体制冷组2通过冷端管路8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的第一分入口16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组2通过热端管路7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4的第二分入口18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的第一分出口17与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第一出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13的吸附区14连通,所述转轮除湿器13的再生区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4的第三分出口20、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第二入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半导体制冷组的冷端管路制冷降温和第一热交换部件对空气的初步降温除湿以及配合上转轮除湿器进行双级除湿,又由于空气经过半导体制冷的冷端后温度降低,此时再对转轮除湿机的换热器进行冷却,可以提高冷却效果,提高转轮除湿器中的凝结水量,进而提高转轮的再生能力,提高转轮除湿的除湿量;又通过半导体制冷组的热端管路制热所循环传输至第二热交换器的部分循环空气进行加热换热,经过转轮再生区,将被高温的再生空气进行解附,水分被再生空气带走,形成高温高湿空气,进入空气换热器中被主风路冷却,最后由吸附区输送出去,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个部件,避免投入过大功率,从而可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和第二热交换部件4均选用热交换器,通过热管交换器的第一热交换部件和第二热交换部件可以再进一步地提高热交换部件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提高除湿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再生区15的入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4的第三分出口20之间设有电加热器5,由于第二热交换部件将可循环再生的气体经过半导体制冷组热端管理的热量进行预热,预热完成后再进入电加热器加热,可以降低电加热器的功率,进而提高循环再生除湿的速度,同时可以提高循环再生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组2选用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半导体制冷器可以实现操作简单,易于进行冷量调节的功能,进而可以快速向第一热交换器进行降温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还包括输送风机10和排风机12,所述输送风机10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1的第二入口连通,所述排风机12的入风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13的吸附区14的出口连通,通过输风机能够提高主风路输送除湿风的速度以及通过排风机能够提高对主风路排放除湿后的空气的速度,进而可以提高整体运转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4的第三分入口19连通,通过空气换热器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相互连通可以充分利用了除湿机内部的资源和能源,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4的第三分入口19之间设有循环风机11,通过循环风机可将循环空气快速地输送至第二热交换部件,为后续的再生空气的流程做准备,提高运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1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还包括接液盘9,所述接液盘9与所述空气换热器6的出液口连通,通过接液盘快速地将再生空气中水分凝结成液体水收集,保障除湿机内部的清洁度,避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不同地方在于:如图2-3所示的新型转轮除湿机,所述热交换器选用管壳式热交换器,通过管壳式热交换器可以再进一步地提高对主风路的输送风和循环风路的循环风的换热效率,提高除湿效率。
工作原理:主风路:将半导体制冷组的冷端管路连接热管换热器,对主风路进风空气进行第一轮除湿,增加了除湿量,降温后的主风路空气接下来进入空气换热器对较为高温高湿的再生空气进行冷凝,由于主风路空气温度更低,可以有效提高再生空气中的气态水凝结成液体的能力,因此也提高了除湿量,最后再由排风机排放出去;
再生空气循环风路:转轮吸附区对主风路空气中的水进行吸附,水分被旋转的转轮将水带到转轮再生区,然后被高温的再生空气进行解附,水分被再生空气带走,形成高温高湿空气,其进入空气换热器中被主风路冷却,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液体水,最终被排走收集,同时除湿的空气经空气换热器、转轮吸附区排放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热交换部件、半导体制冷组、第二热交换部件、空气换热器和转轮除湿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冷端管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入口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通过热端管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分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一分出口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吸附区连通,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再生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出口、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区的入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出口之间设有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组选用半导体制冷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风机,所述输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转轮除湿器的吸附区的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三分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第二热交换部件的第二入口之间设有循环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液盘,所述接液盘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出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件和第二热交换部件均选用热交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选用管壳式热交换器。
CN202021939692.3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Active CN213841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9692.3U CN2138411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9692.3U CN2138411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1145U true CN213841145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9692.3U Active CN21384114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1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6187A (zh)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CN106705300B (zh) 复合型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TWI351500B (en) Low power dehumidifier
CN202993416U (zh) 一种冷凝热回用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CN102226552B (zh) 一种采用固体吸湿剂的新风除湿机
CN102553402A (zh) 吸附干燥机
CN103292392A (zh) 一种带有辅助排热的多级转轮除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1471954B1 (ko) 건식 제습기
CN102721133B (zh) 自冷式固体干燥剂降温除湿空调系统
CN108826506A (zh) 一种吸附除湿再生节能装置
CN202581587U (zh) 一种低湿高温再生节能除湿系统
CN109107351B (zh) 转轮除湿装置及家用干燥储存设备
CN201866867U (zh) 带热回收功能的转轮除湿装置
CN213841145U (zh) 一种新型转轮除湿机
CN113041779A (zh) 一种恒温紧凑型叉流式固体吸附除湿方法及除湿床
CN210441356U (zh) 一种热泵溶液与转轮复合式深度除湿装置
CN104613560B (zh) 一种低温热源和电联合驱动的双级溶液除湿系统
CN116255747A (zh) 一种全热回收型冷热联供除湿装置及方法
CN114777227A (zh) 一种多方式再生加热节能的转轮除湿机
CN106765698A (zh) 一种机房除湿机构的使用方法
CN204513625U (zh) 一种冷却塔式热力再生溶液除湿机组
CN209819745U (zh) 一种节能型锂电池生产环境处理系统
CN102777983A (zh) 冷冻与转轮吸附耦合运行的除湿装置
CN203196515U (zh) 蒸汽压缩式热泵与转轮吸附除湿耦合运行干燥机
CN211575345U (zh)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