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4290U - 一种岸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岸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4290U
CN213834290U CN202022368360.0U CN202022368360U CN213834290U CN 213834290 U CN213834290 U CN 213834290U CN 202022368360 U CN202022368360 U CN 202022368360U CN 213834290 U CN213834290 U CN 213834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cable
shore bridge
sea side
s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83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鹏
郭新林
刘金殿
王宝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hu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83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4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4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4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岸桥,包括:海侧立柱,该海侧立柱的上方设置梯形架,梯形架的顶部设置第一耳板;大梁,该大梁与海侧立柱连接,并沿大梁间隔设置第二耳板;拉索,连接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岸桥,能够减轻整机的重量,并降低整机的轮压,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

Description

一种岸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岸桥。
背景技术
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用来在岸边对集装箱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为了降低海运流通货物的成本,使更多的货物装载到船上,集装箱船更新换代,从第三代2500TEU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到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7000TEU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速度的加快,到目前万箱船时代。为了配合集装箱船的升级,岸桥前伸距也随之变化。从原先前伸距35米,50米,65米到目前最大前伸距80米。如果现役岸桥无法触及远离码头一侧的集装箱,无奈之下,只得让集装箱船“调个头”,这样费时又费力。因此码头方通常会购买更大前伸距的岸桥,来迎接大集装箱船的靠泊。但是在增大前伸距时,不仅会增加岸桥整机的重量,增加轮压,而且岸桥吊取集装箱工作时,由于增大前伸距,也会增加轮压,因此有些老码头由于建成时间长,承载能力有限,所以急需一种重量轻的岸桥,以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岸桥整机重量重,和整机迎风面积和风载荷大,导致轮压超出许用范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岸桥,能够减轻整机的重量,并降低整机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岸桥,包括:
海侧立柱,该海侧立柱的上方设置梯形架,梯形架的顶部设置第一耳板;
大梁,该大梁与海侧立柱连接,并沿大梁间隔设置第二耳板;
拉索,连接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整机的重量,并降低整机的轮压,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陆侧立柱,陆侧立柱与大梁连接,位于陆侧立柱的拉索的直径和/或位于大梁两端的拉索的直径大于其它拉索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大梁的梁高为1.5~2.4m,相邻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相差0~5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从所述海侧立柱朝着所述大梁的海侧远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从所述海侧立柱朝着所述大梁的海侧远端的方向的相邻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为10~18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耳板包括用于与所述拉索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孔,所述第二耳板包括用于与所述拉索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拉索由索头和索体组成,其中所述索体由高强度钢丝捻合构成。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岸桥,大梁与梯形架和立柱的连接形式为全拉索系统,由拉索系统代替常规拉杆系统,这样能够通过拉索的重量比拉杆的重量轻来减轻整机的重量,并且通过设置多根拉索以减小大梁支撑点间的跨距,从而可以降低大梁的梁高和板厚来减轻整机的重量,同时较低的大梁梁高和截面较小的拉索能够减小整机的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轮压,解决码头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岸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拉索与第二耳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拉索与第二耳板连接的右视图;
图7示出拉索与第一耳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岸桥的结构示意图。大梁2支撑于海侧立柱11和陆侧立柱12之上,梯形架13固定于海侧立柱11上。大梁2包括前大梁21和后大梁22,前大梁 21和后大梁22通过铰接相连接。梯形架13上方设置梯形架连接板14,前拉杆31、后拉杆32、梯形架后拉杆33的一端固定在大梁上,另一端与梯形架连接板14连接。其中前拉杆31与前大梁21的连接通过工字钢与连接板焊接的形式连接,后拉杆32和梯形架后拉杆33与后大梁22的连接通过圆管与连接板焊接的形式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在需要增大前伸距时,不仅会增加的大梁重量而使岸桥整机的重量增大,而且需要增大前拉杆的长度,甚至需要增加前拉杆的数量,因此也会增加整机的重量,同时还会增加整机的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从而造成整机轮压增大。另外,在岸桥吊集装箱时,也会增加海侧的轮压。因此,这种岸桥难以在承载能力低的码头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岸桥,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能够减轻岸桥整机的重量,并降低整机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从而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能够在承载能力低的码头使用。
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岸桥包括:海侧立柱11,该海侧立柱11的上方设置梯形架13,该梯形架13的顶部设置第一耳板15;大梁2,该大梁与海侧立柱11连接,并沿大梁间隔设置第二耳板23;拉索4,连接第一耳板15和第二耳板23。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岸桥,拉索4连接大梁2上的第二耳板23与梯形架13上的第一耳板15,该岸桥使用拉索系统代替拉杆系统,由于拉索的重量比拉杆轻,因此能够减轻岸桥整机的重量,并且通过设置多根拉索以减小大梁支撑点的跨距,从而可以降低大梁的梁高和板厚来减轻整机的重量,同时较低的大梁梁高和截面较小的拉索能够减小整机的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轮压,使轮压在许用范围内。
更具体地,第二耳板23与大梁2通过合金浇筑固定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拉力。拉索4通过索头与第一耳板15和第二耳板23销轴连接。相比现有技术的拉杆通过与钢板焊接完成,省时省力,安装和调整方便,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还包括陆侧立柱12,位于陆侧立柱 12的拉索43的直径和/或位于大梁2两端的拉索41、42的直径大于其它拉索的直径。具体地,大梁2包括前大梁21和后大梁22,前大梁21支撑于海侧立柱11上,后大梁22支撑于陆侧立柱12上,前大梁21和后大梁22在海侧立柱11处通过铰接相连接。由于前大梁21的海侧远端21a和后大梁22的陆侧远端22a的下方没有支撑,拉索与大梁的夹角小,因此与海侧远端21a连接的拉索41、与陆侧远端22a连接的拉索42受力比较大,另外为了保持大梁2的平衡,在陆侧立柱12位置处连接的拉索43的受力也较大,所以在这些位置选用比其它位置承受力大的拉索,因此拉索41、拉索42、拉索43的直径比其它位置的拉索的直径大。
进一步地,大梁2的梁高为1.5~2.4m,相邻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相差0~5m。如果间距相差太大,不利于大梁的受力平衡。这里的梁高指的是大梁2本体的梁高H,参见图6;板厚指的是组成大梁2的板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梁高H为1.5~2.4m。具体地,与前大梁21的海侧远端21a的拉索41、与后大梁22的陆侧远端22a的拉索42、陆侧立柱 12处的拉索43连接的第二耳板23的位置固定之外,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根据大梁2 的梁高H来设定,可以设置成等间距,也可以设置成不等间距。当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设置成不等间距时,相邻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相差5m以内。当然前大梁21上设置的第二耳板23可以与后大梁22上设置的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不同。也就是说,前大梁21上设置的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相差5m以内,后大梁22上设置的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可以是等间距的。值得一提的是,附图中第二耳板23的位置只是示例性说明,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
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前大梁21上相邻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相差为零,也就是相邻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
进一步地,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前大梁21上的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从海侧立柱11朝着海侧远端21a 的方向逐渐减小。由于前大梁21的海侧远端21a下方没有支撑,因此从海侧立柱11朝着前大梁21的海侧远端21a的方向,靠海侧的拉索4的受力比靠近海侧立柱11的拉索4的受力大,因此将靠近海侧立柱11的拉索布置得跨距(即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大一点,也就是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稍大,而将靠近海侧远端21a的拉索4布置得跨距小一点,也就是第二耳板23之间的间距稍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从海侧立柱11朝着大梁2的海侧远端21a的方向第二耳板 23之间的间距为10~18m。如果间距太远,拉索的跨距太大,由于拉索的刚性小,会导致无法提供足够拉力。如果距离太近,拉索的跨距太小,拉索布置得密集,会提高整机的成本。值得说明的是,当大梁2的梁高小于1.5m时,大梁2的刚性较差,此时第二耳板23 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小,当梁高大于2.4m时,大梁2的刚性较强,此时第二耳板23 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得较大。如果在梁高小时,将拉索4之间的跨距设置得较大,那么大梁2所产生的应力就很大,就需要增加梁高和板厚,以增强大梁2的刚性,从而增加制造成本,也会增加整机的重量以及迎风面积和风载荷,因此会增加轮压。
在现有技术中,拉索已广泛使用在桥梁中。由于桥梁的两端都设有支撑,结构比较稳定,因此拉索能够被应用在桥梁中。而岸桥的支撑在中间,两端没有支撑,岸桥使用拉杆来保持大梁的受力平衡以满足大梁的刚性、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若岸桥使用拉索,由于拉索的刚性不如拉杆,影响大梁的稳定性,这也是现有技术中一直没有将拉索应用于岸桥中的原因。本申请通过设置多根拉索,从而增强大梁的稳定性。此外,由于设置多根拉索,相比现有的岸桥中,拉杆在大梁上的固定位置之间的间距,拉索之间的跨距减小,因此根据强度和疲劳计算,岸桥的大梁2的梁高和板厚也可以大幅降低,这样就减轻了整机重量的同时也减小了整机的迎风面积和风载荷,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工作和非工作轮压,解决了码头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考图5、图6和图7,图5为该岸桥的拉索与第二耳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拉索与第二耳板连接的右视图,图7为该岸桥的拉索与第一耳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耳板15包括用于与拉索4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孔15A,第二耳板23包括用于与拉索4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孔23A。其中图5中所示的是前大梁21上的第二耳板23的第二孔23A朝向海侧立柱11弯曲,后大梁22上的第二耳板23的第二孔23A则与前大梁21 的第二耳板23方向朝向相反,但仍朝向海侧立柱11弯曲。更具体地,拉索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孔15A、第二孔23A与第一耳板15、第二耳板23销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拉索4由索头和索体组成,其中索体是由高强钢丝捻合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索体是由刚强度钢丝捻合制成,以便满足拉索4的刚性要求。另外可以在索体表面镀锌,以防海水腐蚀索体从而延长拉索4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需要拉索两端可以设置防振锤,以减轻风振对岸桥的影响,使大梁的振动限制在合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岸桥,给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选择和解决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岸桥,大梁与梯形架和立柱的连接形式为全拉索系统,由拉索系统代替常规拉杆系统,这样能够通过拉索的重量比拉杆的重量轻来减轻整机的重量,并且通过设置多根拉索以减小大梁支撑点间的跨距,从而可以降低大梁的梁高和板厚来减轻整机的重量,同时较低的大梁梁高和截面较小的拉索能够减小整机的迎风面积和风载荷,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整机的轮压,解决码头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侧立柱,所述海侧立柱的上方设置梯形架,所述梯形架的顶部设置第一耳板;
大梁,所述大梁与所述海侧立柱连接,并沿所述大梁间隔设置第二耳板;
拉索,连接所述第一耳板和所述第二耳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陆侧立柱,所述陆侧立柱与所述大梁连接,位于所述陆侧立柱的拉索的直径和/或位于所述大梁两端的拉索的直径大于其它拉索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梁的梁高为1.5~2.4m,相邻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相差0~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从所述海侧立柱朝着所述大梁的海侧远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海侧立柱朝着所述大梁的海侧远端的方向的相邻所述第二耳板之间的间距为10~1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包括用于与所述拉索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孔,所述第二耳板包括用于与所述拉索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由索头和索体组成,其中所述索体由高强度钢丝捻合构成。
CN202022368360.0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岸桥 Active CN213834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8360.0U CN21383429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岸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8360.0U CN21383429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岸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4290U true CN213834290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1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8360.0U Active CN213834290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岸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4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4053Y (zh) 桁架结构模块式超大型桅杆式起重机
CN110217698B (zh) 一种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翻转工装及翻转方法
CN210086024U (zh) 一种海上大跨地锚式悬索斜拉协作体系桥梁结构
CN104213501A (zh) 一种斜拉式可弯折开启栈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120947Y (zh) 门形框架式主桅
US5680664A (en) Bridge structure
CN210973614U (zh) 一种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翻转工装
CN107531464B (zh) 起重机塔
CN213834290U (zh) 一种岸桥
US8052350B2 (en) Sacrificial stinger impact absorber
CN212052268U (zh) 拱桥
CN112265918A (zh) 一种岸桥
CN102381438A (zh) 大型半潜船艏楼上建总段整体提拉安装方法
DK2984025T3 (en) Crane comprising longitudinal booms with weld-seamless transitions between beam cross sections
KR20130036578A (ko) 트러스 구조가 적용된 선박의 외부 계류 터렛 시스템용 캔틸레버
CN101368366A (zh) 悬梁外锚斜拉桥
CN100537404C (zh) 一种大吨位平台吊机
EP2540655A1 (en) Ship to shore crane installation with main support girder
CN210049106U (zh)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猫道承重索转向结构
CN201099587Y (zh) 一种大吨位平台吊机
CN110759233A (zh) 拉杆系统及岸桥起重机
CN206545163U (zh) 箱桁组合式浮游栈桥
CN108100168A (zh) 甲板支撑结构及牲畜船
CN215246570U (zh) 底段塔筒运输工装
CN212503657U (zh) 一种起重机主梁以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