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2784U -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2784U
CN213832784U CN202022310151.0U CN202022310151U CN213832784U CN 213832784 U CN213832784 U CN 213832784U CN 202022310151 U CN202022310151 U CN 202022310151U CN 213832784 U CN213832784 U CN 213832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afety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101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丹丹
张阿山
吴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im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im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im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iming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101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2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2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2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包括塞体,塞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紧槽和通孔导流槽,并且塞体的底部开设有曲面凹槽,优选的,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密封片均匀固定连接有曲面凹槽内壁的四周,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通过设置四个弹性密封片,使得只有当给药器插入安全内塞中才能抽取瓶内液体,当给药器取出后,安全内塞关闭,就算瓶子倒了液体也不会流出,安全内塞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倾倒使药液流出浪费,同时可防止儿童误食。

Description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保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背景技术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可以分为固态气态或者液态三种形式存在。
在现有技术中,液体药品用瓶子包装,多为简单的瓶子加盖子,这种包装没有内塞,使用过程容易倾倒使药液流出浪费,且在使用过程中易污染,部分的包装有内塞,配合给药器使用定量给药,由于内塞没有防泄漏的功能,也会在使用过程容易倾倒使药液流出浪费,易污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解决了药瓶在使用时倾倒会导致药液流出产生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包括:安全内塞,所述安全内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紧槽和通孔导流槽,并且塞体的底部开设有曲面凹槽,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密封片均匀固定连接有曲面凹槽内壁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塞。
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塞体的顶部,所述塑料塞和所述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上设置有塑料珠子,所述固定套件和所述塑料珠子相适配,所述固定套件固定于所述通孔导流槽内壁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受压弹簧,所述受压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所述第一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T 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
优选的,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收紧槽的内部,所述第一T型杆和所述第二T型杆分别贯穿所述套筒的两侧且延伸至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和所述收紧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通过设置四个弹性密封片,使得只有当给药器插入安全内塞中才能抽取瓶内液体,当给药器取出后,安全内塞关闭,就算瓶子倒了液体也不会流出,安全内塞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倾倒使药液流出浪费,同时可防止儿童误食。
附图说明
图1安全内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安全内塞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安全内塞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安全内塞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安全内塞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伸缩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全内塞,11、塞体,12、收紧槽,13、通孔导流槽,14、曲面凹槽,2、密封弹性片,3、第一密封组件,31、凹槽,32、复位弹簧,33、塑料塞,34、固定套,4、第二密封组件,41、固定套件,42、塑料珠子,5、伸缩组件,51、套筒,52、受压弹簧,53、第一T型杆,54、第二T型杆, 55、第一定位板,56、第二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安全内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 3为图2所示安全内塞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安全内塞的俯视图。防泄漏安全内塞包括:安全内塞1,所述安全内塞1包括塞体11,所述塞体11的顶部开设有收紧槽12和通孔导流槽13,并且塞体11的底部开设有曲面凹槽14;
所述安全内塞1上设置有弹性密封片2,所述弹性密封片2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密封片2均匀固定连接有曲面凹槽14内壁的四周。
通过收紧槽12方便将安全内塞1装入到药瓶之中,使得内壁可以挤压塞体11,使得塞体11向收紧槽12内部收缩,更好的卡入到药瓶之中,通过通孔导流槽13方便取药器进行取药,曲面凹槽14可以使得药瓶内部的药液可以更好的流向通孔导流槽13,避免堵塞。
通过四个弹性密封片2可以对通孔导流槽13的底部进行封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取药时,将取药器插入到通孔导流槽13之中,取药器会挤压四个弹性密封片2并向下展开四个弹性密封片2,方便通过取药器进行取药,当拔出取药器后,四个弹性密封片2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对通孔导流槽13的底部进行封堵。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四个弹性密封片2,使得只有当给药器插入安全内塞1中才能抽取瓶内液体,当给药器取出后,安全内塞1关闭,就算瓶子倒了液体也不会流出,安全内塞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不会发生倾倒使药液流出浪费,同时可防止儿童误食。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泄漏安全内塞所述安全内塞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3,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 包括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2,所述复位弹簧 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塞33。
凹槽31和通孔导流槽13相连通。
所述凹槽31开设于所述塞体11的顶部,所述塞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34,所述塑料塞33和所述固定套34相适配。
固定套34的顶部有开口,通过塑料塞33可以对固定套34的开口封堵,避免液体泄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给药器插入到安全内塞1之中,给药器下压塑料塞33,使得塑料塞33不再和固定套34抵触,此时即可通过给药器抽取药液,取下给药器后,复位弹簧32向上推动塑料塞33再次进行封堵,避免泄漏。
第三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7和图8,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第三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三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泄漏安全内塞所述安全内塞1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4,所述第二密封组件4 包括固定套件41,所述固定套件41上设置有塑料珠子42,所述固定套件41 和所述塑料珠子42相适配,所述固定套件41固定于所述通孔导流槽13内壁的一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固定套件41和塑料珠子42上有异性磁铁,可以将塑料珠子42吸附在固定套件41的底部,避免液体泄漏,当插入取药器时,取药器推动塑料珠子42 使得塑料珠子42不再对固定套件41封堵,方便进行取药,取下取药器后,塑料珠子42再次吸附在固定套件41上,再次进行封堵,防止药液泄漏。
第四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第四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四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泄漏安全内塞所述安全内塞1上设置有伸缩组件5,所述伸缩组件5包括套筒 51,所述套筒51的内部设置有受压弹簧52,所述受压弹簧5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杆53和第二T型杆54,所述第一T型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55,所述第二T型杆5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56。
通过第一T型杆53和第二T型杆54的T型设计,保证第一T型杆53和第二T型杆54不会脱离套筒51。
所述套筒51设置于所述收紧槽12的内部,所述第一T型杆53和所述第二T型杆54分别贯穿所述套筒51的两侧且延伸至套筒51的外部,所述第一定位板55和所述第二定位板56分别和所述收紧槽12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第一定位板55和第二定位板56的弧度收紧槽12内壁的弧度一致,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收紧槽1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将安全内塞1装入药品时,药瓶会相对挤压塞体11,使得塞体11通过第一定位板55和第一T型杆53挤压受压弹簧52,不过阻碍到塞体11的收缩,将取下安全内塞1时,受压弹簧52复位推动第一T型杆53和第一定位板55,使得塞体11快速恢复原状,避免长期挤压导致塞体11变形,同理在给药器挤压塞体11时,塞体11也可进行收缩,取出给药器后,受压弹簧52推动第二 T型杆54和第二定位板56,使得塞体11快速恢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受压弹簧52可以使得伸缩组件5在收紧槽12的伸缩,既不会阻碍到药瓶或者给药器挤压塞体11使得塞体11收缩,又可以在取出药瓶或者给药器时通过受压弹簧52的复位使得塞体11恢复到原状,避免塞体11长时间受到挤压而产生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内塞,所述安全内塞包括塞体,所述塞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紧槽和通孔导流槽,并且塞体的底部开设有曲面凹槽;
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弹性密封片均匀固定连接有曲面凹槽内壁的四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塑料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塞体的顶部,所述塑料塞和所述凹槽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上设置有塑料珠子,所述固定套件和所述塑料珠子相适配,所述固定套件固定于所述通孔导流槽内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内塞上设置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受压弹簧,所述受压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杆和第二T型杆,所述第一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T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泄漏安全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收紧槽的内部,所述第一T型杆和所述第二T型杆分别贯穿所述套筒的两侧且延伸至套筒的外部,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和所述收紧槽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CN202022310151.0U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Active CN213832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0151.0U CN21383278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10151.0U CN21383278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2784U true CN213832784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9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10151.0U Active CN213832784U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2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24163C (en) Flow restrictor
KR890014135A (ko) 유체용기
JP2015517378A (ja) 保護キャップ
WO2022126811A1 (zh) 一种防污染瓶盖
CN213832784U (zh) 一种防泄漏安全内塞
CN214232080U (zh)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莪术醇口服液装置
CN111164021B (zh) 用于具有将耶巴马黛茶或类似物与水混合的容器的抽吸装置的结构布置
US20190117952A1 (en) Connecting element
CN204972238U (zh) 防泄漏开塞露瓶
RU200332U1 (ru) Дозатор жидких моющих средств
JPH0619502Y2 (ja) 2種の収納物を混合するための容器
CN208726273U (zh) 一种带混药器的双接口输液软袋
US2837251A (en) Dispensing device
CN209739731U (zh) 一种预封式溶液盖子及便携式亲水性导尿管
CN215740505U (zh) 一种便捷取药器
CN202637485U (zh) 带两单接口的输液袋
CN210762046U (zh) 一种气密性好的医用胶塞
CN216169215U (zh) 自封穿刺器
CN2913221Y (zh) 一种密封液瓶
CN2437334Y (zh) 螺旋盖式真空采液管
JPH0613717Y2 (ja) 薬液バッグ
CN205234946U (zh) 一种非pvc输液软袋
CN2280063Y (zh) 一种可盛装物料的瓶盖
CN209834534U (zh) 一种凝胶剂承装容器
CN213414829U (zh) 一种防放置泄漏三滚珠式软管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