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9520U -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29520U CN213829520U CN202022449963.3U CN202022449963U CN213829520U CN 213829520 U CN213829520 U CN 213829520U CN 202022449963 U CN202022449963 U CN 202022449963U CN 213829520 U CN213829520 U CN 213829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lower die
- upper die
- box girder
- fulcru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一上模上设有第一上模顶面、第一上模侧面;第二上模上设有第二上模顶面、第二上模侧面;下模包括第一下模、第二下模,第一下模上设有第一下模底面、第一下模侧面,第一下模侧面上端与第一上模侧面下端转动连接;第二下模上设有第二下模底面、第二下模侧面,第二下模侧面上端与第二上模侧面下端转动连接;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顶升机构、以及可拆卸的支撑杆;拆卸支撑杆后通过牵引绳实现上下模的收缩脱模。本实用新型技术目的旨在解决混凝土箱梁浇注过程中内模难拆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背景技术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体结构,因而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预制箱梁为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
目前国内在预制箱梁时,其内模大多采用分块模板通过螺栓连接,使用前手工拼装,使用完后的手工拆模,其拆装螺栓占用时间较长,而且模板都是较笨重的大结构件,造成拆、装模难度大,且操作繁琐,拆装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导致施工效率低。因此,该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以解决混凝土箱梁浇注过程中内模难拆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包括:上模,以及下模;
所述上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所述第一上模上设有第一上模顶面、第一上模侧面;所述第二上模上设有第二上模顶面、第二上模侧面;
所述下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模、第二下模,所述第一下模上设有第一下模底面、第一下模侧面,第一下模侧面上端与第一上模侧面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上设有第二下模底面、第二下模侧面,第二下模侧面上端与第二上模侧面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模顶面、第一上模侧面、第一下模侧面、第一下模底面、第二下模底面、第二下模侧面、第二上模侧面、第二上模顶面依次相接围合成内模面;
所述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之间设有顶升机构、以及可拆卸的第一支撑杆,相应地,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之间也设有所述的顶升机构、以及可拆卸的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上模上设有第一上支点,相应地,第一下模上设有第一下支点;第一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第一下支点,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收缩;
所述第二上模上设有第二上支点,相应地,第二下模上设有第二下支点;第二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第二下支点,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滑动套设的杆、杆套,以套设二者外围且使二者处于撑开的顶升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支点、第一下支点处设有用以通过第一牵引绳的滑轮,相应地,所述第二上支点、第二下支点处也设有所述的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支点、第一下支点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一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第一下支点;所述第二上支点、第二下支点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二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第二下支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第二上模、第一下模、第二下模内壁上均设有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解决混凝土箱梁浇注过程中内模难拆装的技术问题。
1、本实用新型中模板实行整体可收缩结构,脱模采用外动力出模,节省了拆装时间,减少施工工人劳动强度,大大简便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内空空间大,人力操控更灵活,结构简单但是却更稳固,使用时不易变形;
3、本实用新型中单块模板之间拼接后的拼缝更少,浇筑混凝土后成型效果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11、第一上模;111、第一上模顶面;112、第一上模侧面;12、第二上模;121、第二上模顶面;122、第二上模侧面;2、下模;21、第一下模;211、第一下模底面;212、第一下模侧面;22、第二下模;221、第二下模底面;222、第二下模侧面;3、顶升机构;31、杆;32、杆套;33、顶升弹簧;41、第一支撑杆;411、第一上支撑杆;412、第一下支撑杆;42、第二支撑杆;421、第二上支撑杆;422、第二下支撑杆;51、第一上支点;52、第二上支点;61、第一下支点;62、第二下支点;7、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包括:上模1,以及下模2;
所述上模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11、第二上模12,所述第一上模11上设有第一上模顶面111、第一上模侧面112;所述第二上模12上设有第二上模顶面121、第二上模侧面122;
所述下模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模21、第二下模22,所述第一下模21上设有第一下模底面211、第一下模侧面212,第一下模侧面212上端与第一上模侧面112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22上设有第二下模底面221、第二下模侧面222,第二下模侧面222上端与第二上模侧面122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模顶面111、第一上模侧面112、第一下模侧面212、第一下模底面211、第二下模底面221、第二下模侧面222、第二上模侧面122、第二上模顶面121依次相接围合成内模面,其通常为倒梯形状;
所述第一上模11与第一下模21之间设有顶升机构3、以及可拆卸的第一支撑杆41(可通过螺栓紧固、拆卸),相应地,第二上模12与第二下模22之间也设有所述的顶升机构3、以及可拆卸的第二支撑杆42(可通过螺栓紧固、拆卸);
所述第一上模11上设有第一上支点51,相应地,第一下模21上设有第一下支点61;第一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一上模11与第一下模21收缩;
所述第二上模12上设有第二上支点52,相应地,第二下模22上设有第二下支点62;第二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二上模12与第二下模22收缩。
具体地,支模时,第一上模11与第一下模21在顶升机构3的作用下处于最大开度,相应地,第二上模12与第二下模22在顶升机构3的作用下处于最大开度,(左右)合为一体后,再分别安装上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最后安装左右连接板固定(如图中虚线所示),整个内模支设完成;拆模时,先分别拆除第一支撑杆41、第二支撑杆42,通过绞磨机分别拉动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使得第一上、下模,第二上、下模收缩,最后从端部将整个内模拖出即可,可以理解地,整个内模非常易拆装,节约工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滑动套设的杆31、杆套32,以套设二者外围且使二者处于撑开的顶升弹簧33。图中,杆31上端与上模1铰接,杆套32下端与下模2铰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处设有用以通过第一牵引绳的滑轮,相应地,所述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处也设有所述的滑轮。减少磨损。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一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所述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二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模11、第二上模12、第一下模21、第二下模22内壁上均设有肋板7。对模板进行加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5)
1.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以及下模(2);
所述上模(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模(11)、第二上模(12),所述第一上模(11)上设有第一上模顶面(111)、第一上模侧面(112);所述第二上模(12)上设有第二上模顶面(121)、第二上模侧面(122);
所述下模(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模(21)、第二下模(22),所述第一下模(21)上设有第一下模底面(211)、第一下模侧面(212),第一下模侧面(212)上端与第一上模侧面(112)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模(22)上设有第二下模底面(221)、第二下模侧面(222),第二下模侧面(222)上端与第二上模侧面(122)下端绕水平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上模顶面(111)、第一上模侧面(112)、第一下模侧面(212)、第一下模底面(211)、第二下模底面(221)、第二下模侧面(222)、第二上模侧面(122)、第二上模顶面(121)依次相接围合成内模面;
所述第一上模(11)与第一下模(21)之间设有顶升机构(3)、以及可拆卸的第一支撑杆(41),相应地,第二上模(12)与第二下模(22)之间也设有所述的顶升机构(3)、以及可拆卸的第二支撑杆(42);
所述第一上模(11)上设有第一上支点(51),相应地,第一下模(21)上设有第一下支点(61);第一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一上模(11)与第一下模(21)收缩;
所述第二上模(12)上设有第二上支点(52),相应地,第二下模(22)上设有第二下支点(62);第二牵引绳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其受力拉紧时,用以使第二上模(12)与第二下模(22)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滑动套设的杆(31)、杆套(32),以套设二者外围且使二者处于撑开的顶升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处设有用以通过第一牵引绳的滑轮,相应地,所述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处也设有所述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一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一上支点(51)、第一下支点(61);所述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设置成组,并沿内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多组,所述第二牵引绳沿连续Z字型依次通过第二上支点(52)、第二下支点(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11)、第二上模(12)、第一下模(21)、第二下模(22)内壁上均设有肋板(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49963.3U CN213829520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49963.3U CN213829520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29520U true CN213829520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12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49963.3U Active CN213829520U (zh) | 2020-10-29 | 2020-10-29 |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29520U (zh) |
-
2020
- 2020-10-29 CN CN202022449963.3U patent/CN2138295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47736B (zh) | 融合吊具的劲性骨架一体化装置及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 | |
CN112064510B (zh) | 一种现浇桥面板组装式吊模结构 | |
CN109267491B (zh) | 一种移动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660925B (zh) | 一种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 | |
CN106042173A (zh) | 桥梁生产系统 | |
CN114575589B (zh) | 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 | |
CN213829520U (zh) | 一种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
CN113417219A (zh) | 一种桥梁悬浇挂篮箱室液压内模异步走行系统及走行方法 | |
CN205638491U (zh) | 多功能台车 | |
CN113650138B (zh) | 一种易拆装型收缩式浇注混凝土箱梁内模 | |
CN211340444U (zh) | 变截面箱梁整体脱模式模板 | |
CN108582431A (zh) | 一种预制箱梁芯模及其使用后的拆卸方法 | |
CN209890066U (zh) | 一种箱梁底腹板钢筋吊装工具 | |
CN211621272U (zh) | 一种排水箱涵浇筑支护结构 | |
CN209760038U (zh) |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t梁顶板钢筋整体吊装桁架 | |
CN208122869U (zh) | 管廊施工用模板台车 | |
CN111074800A (zh) | 一种排水箱涵浇筑支护结构 | |
CN214939360U (zh) | 一种提高混凝土箱梁外观质量的移动模架 | |
CN115142667B (zh) | 一体化自爬升电梯井井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8715040U (zh) | 一种现浇框架结构模块化施工体系 | |
CN215666730U (zh) | 一种大体积预制块快速施工小车 | |
CN218562116U (zh) | 基于施工挂篮的轻型抽屉式内模 | |
JPH0681314A (ja) | コンクリート主塔の築造方法 | |
CN115094836B (zh) | 一种造槽机及造槽方法 | |
CN215256222U (zh) |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多模板式二衬台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