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21028U - 泡茶机 - Google Patents

泡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21028U
CN213821028U CN202022734853.1U CN202022734853U CN213821028U CN 213821028 U CN213821028 U CN 213821028U CN 202022734853 U CN202022734853 U CN 202022734853U CN 213821028 U CN213821028 U CN 213821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asket
piece
basket
liquid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348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纯书
李建
王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348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21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21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21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饮水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茶机。包括:壳体、底座、驱动件和滤篮。其中壳体内部设置有液体加热腔,底座和壳体连接,驱动件安装于底座内,滤篮设置于液体加热腔内,且滤篮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绕驱动件的中心轴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泡茶机的驱动件能够驱动滤篮沿着驱动件的轴向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滤篮能够带动液体加热腔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扰动,从而避免食料糊底、粘底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泡茶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饮水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茶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泡茶机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在现有技术中,泡茶机的壶体内没有搅拌部件,这样使得食料和水溶解不均匀、不充分,进而影响用户的口感;同时在使用泡茶机的过程中容易把食料烧焦,进而发生糊底、粘底的现象,导致泡茶机在后期难以清洗的问题。
因此,目前市面上亟待需要一种泡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泡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料溶解不均匀、烧焦,进而发生糊底、粘底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泡茶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液体加热腔;
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连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滤篮,所述滤篮设置于所述液体加热腔内,且所述滤篮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绕所述驱动件的中心轴转动。
本申请提供的泡茶机中,滤篮设置在液体加热腔内部,且驱动件能够驱动滤篮绕驱动件的中心轴进行转动。这样,滤篮能够带动液体加热腔内部的液体进行扰动,从而避免食料糊底、粘底的现象发生。本申请提供的泡茶机提高了饮品的口感,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滤篮与所述驱动件磁性连接。
滤篮与驱动件通过磁性相互连接,这样摒弃了传统的例如连接杆等连接形式,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磁性连接的磁力不会过大,使得滤篮在转动时能够克服磁力对液体进行搅拌。磁性连接的磁力也不会过小,这样滤篮不会在搅拌过程中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滤篮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
所述驱动件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
所述滤篮与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性连接。
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分别设置于滤篮上和转动件上,这样通过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吸附力使得滤篮和转动件进行连接,从而在驱动件驱动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能够带动滤篮一起沿着同方向运动。上述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第二磁吸件设置在转动件,无需在驱动件上增加额外的结构来与滤篮进行连接,避免了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进入到驱动件内部,不会腐蚀到驱动件,保证了驱动件能够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磁吸件嵌设在所述滤篮的内部;和/或
所述第二磁吸件嵌设在所述转动件的内部。
将第一磁吸件嵌设在滤篮内部,这样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就不会接触到第一磁吸件,进而保证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不会受到污染,同时第一磁吸件的吸附性也不会受到液体加热腔的液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滤篮与转动件的吸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沿着所述滤篮的径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磁吸件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沿着所述转动件的径向均匀分布。
第一磁吸件可以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磁吸沿着泡茶机的径向均匀分布,同时第二磁吸件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同样也是沿着泡茶机的径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滤篮和转动件可以牢固的吸附在一起,使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吸附力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滤篮和转动件上,进而能够保证滤篮和转动件在旋转时不会互相脱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泡茶机包括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底部;
所述滤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柱。
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液体加热腔的底部,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滤篮,这样使得滤篮与液体加热腔的底部预留了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滤篮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液体加热腔的底部产生摩擦,进而不会损坏滤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泡茶机还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设置在所述液体加热腔的底部。
在液体加热腔的底部设置加热盘,用于对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当泡茶机正常工作时,液体加热腔底部的液体首先被加热盘加热,也就是说靠近加热盘的液体先被加热,之后在滤篮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液体加热腔底部的液体旋转运动,进而使得远离加热盘的液体逐渐流动到加热盘底部。如此反复,使得加热盘将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逐渐全部加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盘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
所述转动件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将转动件设置于加热盘朝向底座的避让缺口内部时,使得转动件在旋转时不会与加热盘发生相对位移,同时转动件也不会与加热盘发生碰撞和摩擦,导致损坏转动件。同时转动件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泡茶机还包括滤篮盖,所述滤篮盖盖合于所述滤篮。
滤篮盖盖合于滤篮,这样使得滤篮在旋转搅拌的过程中,滤篮内部的食料和食料渣不会被滤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甩出,进而保证了液体加热腔中的液体口感,使得用户在饮用时不会喝到食料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滤篮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滤篮。
滤篮盖与滤篮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使得用户在添加食料时,可以便捷地将滤篮盖打开,进而对滤篮内进行添加食料。同时在后期需要清洗、更换滤篮或滤篮盖时,同样也可以便捷地对滤篮盖进行拆卸。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泡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3的零部件图;
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壳体;
11-液体加热腔;
2-底座;
21-驱动件;
3-滤篮;
31-第一磁吸件;
32-滤篮盖;
4-转动件;
41-第二磁吸件;
5-固定柱;
6-加热盘;
61-避让缺口;
7-连接器;
71-上连接器;
72-下连接器;
8-连接座;
9-电子板固定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泡茶机,包括:壳体1、底座2、驱动件21和滤篮3。其中壳体1内部设置有液体加热腔11,底座2和壳体1连接,驱动件21安装于底座2内,滤篮3设置于液体加热腔11内,且滤篮3能够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绕驱动件12的中心轴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以泡茶机用于煮奶茶为例进行阐述。滤篮3设置在液体加热腔11内部,且驱动件21能够驱动滤篮3进行绕驱动件21的中心轴进行转动,这样,滤篮3能够带动液体加热腔11内部的液体进行扰动,从而避免食料糊底、粘底的现象发生。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泡茶机提高了饮品的口感,改善了用户的体验。
具体地,滤篮3设置于液体加热腔11内部,滤篮3的侧壁设置有通孔,这样滤篮3内部的食料能够通过通孔进入到液体加热腔11中,进而食料可以与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行混合。滤篮3能够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沿着驱动件21的轴向进行转动,进而滤篮3能够带动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行扰动,使得滤篮3中的食料与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均匀,从而避免了食料糊底的现象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滤篮3既可以实现过滤食料残渣,同时在驱动件21的驱动下也可以实现对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的功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食料糊底、粘底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液体加热腔11中液体的口感,改善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2所示,滤篮3与驱动件21磁性连接。
滤篮3与驱动件21通过磁性相互连接,这样摒弃了传统的连接杆的连接形式,使结构更加简单。而且,磁性连接的磁力不会过大,使得滤篮3在转动时能够克服磁力对液体进行搅拌。磁性连接的磁力也不会过小,这样滤篮3不会在搅拌过程中脱落。
具体地,可以在滤篮3内部和驱动件21内部设置带有磁性的零部件,通过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作用,使得滤篮3和驱动件21吸附连接,进而使得驱动件21转动时,能够带动滤篮3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对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滤篮3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31,驱动件21连接有转动件4,转动件4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41。滤篮3与转动件4通过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磁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分别设置于滤篮3上和转动件4上,这样通过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之间的吸附力使得滤篮3和转动件4进行连接,从而在驱动件21驱动转动件4转动的过程中,转动件4能够带动滤篮3一起沿着同方向运动。上述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而且第二磁吸件41设置在转动件4上,无需在驱动件21上增加额外的结构来与滤篮3进行连接,避免了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入到驱动件21,不会腐蚀到驱动件21,进而保证了驱动件21能够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为异名磁极,这样通过异名磁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得滤篮3和转动件4连接在一起,驱动件21连接转动件4,在驱动件21正常工作时,驱动件21能够驱动转动件4旋转,从而转动件4可以带动滤篮3旋转,进而实现滤篮3既可以旋转,又可以搅拌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第一磁吸件31嵌设在滤篮3的内部,和/或第二磁吸件41嵌设在转动件4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磁吸件31嵌设在滤篮3内部,这样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就不会接触到第一磁吸件31,进而保证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不会受到污染,同时第一磁吸件31的吸附性也不会受到液体加热腔11的液体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滤篮3与转动件4的吸附连接。
具体地,第一磁吸件31嵌设于滤篮3内部,第二磁吸件41可以嵌设于转动件4的内部,这样在使用泡茶机的过程中,使得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均不会与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接触,进而保证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不会受到污染,保证饮品的口感。而且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的吸附力也不会受到高温液体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磁吸件3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31沿着滤篮3的径向均匀分布;和/或第二磁吸件4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41沿着转动件4的径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可以设置多个,且所有第一磁吸沿着泡茶机的径向均匀分布,同时第二磁吸件41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磁吸件41同样也是沿着泡茶机的径向均匀分布。这样使得滤篮3和转动件4可以牢固的吸附在一起,使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之间的吸附力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滤篮3和转动件4上,进而能够保证滤篮3和转动件4在旋转时不会互相脱离。
具体地,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的数量是相对应的,例如当第一磁吸件31数量为4个时,第二磁吸件41数量也是4个。这样能够使得吸附力均匀地分布于滤篮3和转动件4上,进而保证滤篮3在转动过程中不会被驱动件21的扭力甩出。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5所示,泡茶机包括固定柱5。固定柱5固定于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滤篮3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柱5。
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滤篮3,这样使得滤篮3与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预留了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滤篮3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产生摩擦,进而不会损坏滤篮3。
具体地,固定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另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滤篮3的底部,这样滤篮3能够围绕着固定柱5进行旋转,同时在转动过程中滤篮3不与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接触,进而提高了滤篮3的转动性能。第一磁吸件31和第二磁吸件41的相互吸附作用,保证了滤篮3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从固定柱5上脱离,进而可以延长滤篮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5所示,泡茶机还包括加热盘6,加热盘6设置在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
在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设置加热盘6,用于对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当泡茶机正常工作时,液体加热腔11底部的液体首先被加热盘6加热,也就是说靠近加热盘6的液体先被加热,之后在滤篮3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液体加热腔11底部的液体旋转运动,进而使得远离加热盘6的液体逐渐流动到加热盘6底部。如此反复,使得加热盘6将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逐渐全部加热。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5所示,加热盘6朝向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61,转动件4的至少部分容纳在避让缺口61内。
在本实施例中,将转动件4设置于加热盘6朝向底座2的避让缺口61内部时,使得转动件4在旋转时不会与加热盘6发生相对位移,同时转动件4也不会与加热盘6发生碰撞和摩擦,进而保证了转动件4的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转动件4的旋转性能,使得转动件4的转动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5所示,泡茶机还包括滤篮盖32,滤篮盖32盖合于滤篮3。
在本实施例中,滤篮盖32盖合于滤篮3,这样使得滤篮3在旋转搅拌的过程中,滤篮3内部的食料和食料渣不会被滤篮3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甩出,进而保证液体加热腔11中的液体口感,使得用户在饮用时不会喝到食料渣。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5所示,滤篮盖32可拆卸地连接于滤篮3。
在本实施例中,滤篮盖32与滤篮3可拆卸地连接,这样使得用户在添加食料时,可以便捷地将滤篮盖32打开,进而对滤篮3内进行添加食料。同时在后期需要清洗、更换滤篮3或滤篮盖32时,同样也可以便捷地对滤篮盖32进行拆卸。
具体地,滤篮盖32与滤篮3可以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在拆卸时,只需要用户解除滤篮3与滤篮盖32之间的卡接连接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拆卸。
如图1~3所示,泡茶机还包括连接座8和连接器7,驱动件21可以容纳于连接座8内,连接座8连接在壶体的底部,且连接座8通过连接器7与底座2相连接。
驱动件21安装于连接座8内部,很好地利用了空间,使得泡茶机小型化且更便捷。连接座8的一端连接在壶体的底部,且连接座8能通过连接器7与底座2相连接。连接座8通过连接器7与底座2互相连接,在用户将底座2通电后,泡茶机即可正常使用。
具体地,连接器7包括上连接器71和下连接器72,上连接器71连接于连接座8内部,下连接器72连接于底座2,泡茶机还包括电子板固定件9,用来固定支撑电子零部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泡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液体加热腔(11);
底座(2),所述底座(2)和所述壳体(1)连接;
驱动件(21),所述驱动件(21)安装于所述底座(2)内;
滤篮(3),所述滤篮(3)设置于所述液体加热腔(11)内,且所述滤篮(3)能够在所述驱动件(21)的驱动下,绕所述驱动件(21)的中心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3)与所述驱动件(21)磁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3)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31);
所述驱动件(21)连接有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41);
所述滤篮(3)与所述转动件(4)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31)和所述第二磁吸件(41)磁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31)嵌设在所述滤篮(3)的内部;和/或
所述第二磁吸件(41)嵌设在所述转动件(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3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31)沿着所述滤篮(3)的径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第二磁吸件(4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41)沿着所述转动件(4)的径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机包括固定柱(5);
所述固定柱(5)固定于所述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
所述滤篮(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柱(5)。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机还包括加热盘(6),所述加热盘(6)设置在所述液体加热腔(1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6)朝向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缺口(61);
所述转动件(4)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茶机还包括滤篮盖(32),所述滤篮盖(32)盖合于所述滤篮(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泡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篮盖(3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滤篮(3)。
CN202022734853.1U 2020-11-23 2020-11-23 泡茶机 Active CN213821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4853.1U CN2138210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泡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34853.1U CN2138210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泡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21028U true CN213821028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34853.1U Active CN213821028U (zh) 2020-11-23 2020-11-23 泡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21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43382C2 (ru) Вспениватель молока
EP2882320B1 (en) Milk frothing device
EP2152127A1 (en) Appliance for conditioning a milk-based liquid
US11684199B2 (en) Apparatus for beverage brewing
CN206080173U (zh) 磁铁吸附和侧壁加热搅拌装置
CN213821028U (zh) 泡茶机
US202201330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brewing
US2022013307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brewing
CN2105407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US202200471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brewing
US202200469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brewing
CN214017134U (zh) 泡茶机
CN209789534U (zh) 搅拌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7165824B2 (ja) 飲料淹出機
CN209610926U (zh)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CN213820967U (zh) 养生壶
JP2001299260A (ja) 豆乳製造器
CN214208075U (zh) 过滤搅拌装置和奶茶机
CN213786865U (zh) 泡茶机
CN105559516A (zh) 全自动电炒锅
CN213786866U (zh) 泡茶机
CN220675824U (zh) 一种双面煎烤电饼铛
CN214230883U (zh) 料理机
CN215016225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406932U (zh) 一种茶叶杀青用烘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