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1015U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11015U CN213811015U CN202020645139.2U CN202020645139U CN213811015U CN 213811015 U CN213811015 U CN 213811015U CN 202020645139 U CN202020645139 U CN 202020645139U CN 213811015 U CN213811015 U CN 2138110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oom
- air inlet
- fresh air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间新风系统以及采用该房间新风系统的全屋新风系统,房间新风系统包括:分进风口,设于房间的房门门框的上方;进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分进风口上,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一端与所述分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风机;回风管,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外连通;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作用下,新风自所述分进风口、所述进风腔流入所述房间内,对所述房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经由所述回风管排出房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风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特别是住宅内部,由于需要设置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不同的家庭功能空间,原先通风采光条件良好的大尺度建筑空间被内部墙体和门窗分隔成许多个尺寸较小的单元空间;这些墙体和门窗,隔断了各个单元空间之间的气流、光线联系,各个单元空间的通风采光条件变差;同时,在建筑物特别是住宅内部,由于人和动物的呼吸与排泄、炊事过程中燃气油烟的扩散、洗浴清洁过程中水蒸汽的飘逸、各种人造材料中苯类醛类成分的挥发等等,又使室内空气污浊化;因为这些套内墙体、房门的阻隔,室内污浊空气无法扩散、稀释、外排,造成了严重的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问题。
近年来,一些房地产企业和业主,尝试用布置双向流风机风管的方法,如图1所示,将室外新鲜空气强制输入室内并将室内污浊空气导向室外,取得了很大效果;在图1中,空心箭头、实心箭头代表双向流即引入住宅的新风和排出住宅的污浊空气。
但是,在如上建筑物和住宅内大规模采用送风风管和排风风管的双向流全屋新风系统,存在着三个问题:
1.送风管二次污染
在传统双向流建筑物新风系统通风运行过程和停运阶段,风管内以及风管与包覆风管的装饰夹层内,积累起大量无法清除的粉尘,滋生细菌霉菌,还给蚊蝇、臭虫、蟑螂甚至老鼠等等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床;特别是送风管(新风管),管路内壁容易凝露,附着的湿润粉尘成为细菌微生物培养基,产生新的二次污染;送风管内累积的细菌、微生物、臭虫蟑螂粪便等等,在新风置换时随着新风吹入室内空间,带来了新的严重的居室健康卫生问题;
2.新风置换效果差
房间内新风系统的新风进风口和污浊空气排出口,如图2所示,都设置在房间天花板下的吊顶上,虽然设计施工中重视了在吊顶水平方向上拉开距离错位安装,但是竖向方向即高度方向上新风进风口和污浊空气排出口却无法错开;
由于分进风口补入的新风速度通常在2m/s左右,向下动压头很小,一部分新风气流寻找到新风进风口和污浊空气排出口之间最小阻力最短距离的路径,沿着吊顶面直奔排出口而去,并没有深度下沉参加房间新风置换,造成一部分新风气流短路,浪费了新风资源,同时又在房间底部和四角产生了大区域的通风盲区,新风置换效果差。
3.送排风管路复杂装修成本高
双向流建筑物新风系统设置两套进风排风主管路和进出各个房间末梢管路,构建经络状全屋管路系统,用正压将新风送到每一间房间并用负压将每一间房间污浊空气抽吸排出;
这些迂回曲折的送风风管和排风风管,包括主管路和各个房间末梢管路,不仅安装复杂,安装之后还要对风管进行包覆装饰以改善视觉效果,还要在室内吊顶以掩饰新风和回风风管及进出风口,材料消耗大施工工艺复杂,致使新风系统成为建筑装修成本中最高的分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送风管二次污染、新风短路置换效果差和送排风管路复杂装修成本高三大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包括:
分进风口,设于房间的房门门框的上方;
进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分进风口上,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一端与所述分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风机;
回风管,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外连通;
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作用下,新风自所述分进风口、所述进风腔流入所述房间内,对所述房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经由所述回风管排出房间。
较佳地,所述房间靠近与之相通的公共空间一侧的墙体内具有竖向延伸的空心墙柱,所述空心墙柱构成所述回风管,所述空心墙柱靠近地面的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外连通。
较佳地,所述空心墙柱设置在所述房间的房门的一侧。
较佳地,所述房间靠近所述公共空间一侧墙体上具有前后两个房门,所述分进风口、所述进风模块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房门门框的上方,所述回风管靠近另一个所述房门设置。
较佳地,所述分进风口内或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风门。
较佳地,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由圆弧形出风面和垂直出风面共同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屋新风系统,用于房间群,所述房间群包括有多个房间以及与各房间连通的公共空间;其中各所述房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该全屋新风系统还包括:
总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公共空间或者其中一间所述房间墙壁上,实现该房间或公共空间与房间群外界空气的连通,各所述房间上的分进风口与所述公共空间连通;
总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公共空间或者其中一间所述房间的墙壁上;
总排风管,一端连通所述总出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回风管。
较佳地,所述总出风口设置有第二风机和/或所述总进风口设置有第三风机。
在所述第二风机和/或第三风机的作用下,外界新风通过所述总进风口直接进入到所述公共空间内或者通过设有总进风口的房间进入到所述公共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在所述房间进出风口产生压差,使得新风对所述房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在第二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经由所述房间回风管、所述总排风管管道、所述总出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充分利用房门门框上方的空间
本实实用新型充分发掘房门作为房间人和物品进出通道控制节点、房门前后空间没有家具物品阻碍、房门前后通道利于气流贯通的优势,以门框上部进风模块4作为新风气流调控手段,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住宅新风系统的大多数风管包括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风管的吊顶装修。
2、消除了送风管二次污染
在传统双向流住宅新风系统通风运行过程和停运阶段,送排风管内以及风管与包覆风管的装饰夹层内,积累起大量无法清除的粉尘,滋生细菌霉菌,还给蚊蝇、臭虫、蟑螂甚至老鼠等等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床;特别是送风管(新风管),管路内壁容易凝露,附着的湿润粉尘成为细菌微生物培养基,产生新的二次污染;送风管累积的细菌、微生物、臭虫蟑螂粪便等等,在新风置换时随着新风吹入室内空间,带来了新的严重二次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住宅新风系统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性装修,消除了送风管路二次污染问题。
4、提升新风置换效果
传统住宅新风送风口和污浊空气排风口,都设置在房间天花板下的吊顶上,由于送风口补入的新风速度通常在2m/s左右,向下动压头很小,一部分新风气流并没有深度下沉参加新风置换,而是寻找到新风正压送风口和污浊空气负压排风口之间最小阻力最短距离的路径,沿着吊顶面直奔排风口而去,造成一部分新风气流短路,浪费了新风资源,同时又在房间底部和四角产生了大区域的通风盲区,新风置换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模块对房间输送高位新风,高位新风自门头上方对房间主体空间倾泻而下,压迫污浊空气自上而下、自外墙向房间内墙底部做竖向下降横向平移的复合运动,向处在负压状态的房间回风管底部回风口汇集,被负压状态总排风管吸入之后由总排风口风机排往户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风气流高送低排的气流型态,根本改变传统新风系统中房间进出风口同处吊顶平面导致部分新风不能深度下沉而是自正压送风口寻找最短路程最小阻力直奔负压排风口的新风短路问题,提升了新风置换效果。
4、降低了住宅全屋新风系统成本
传统住宅双向流全屋新风系统设置两套进风排风主管路和进出各个房间送回风管,构建经络状全屋管路系统,用正压将新风送到每一间房间并用负压将每一间房间污浊空气抽吸排出;这些迂回曲折的送风风管和回风风管,包括主管路和房间送回风管,不仅安装复杂,安装之后还要对风管进行包覆装饰以改善视觉效果,还要在室内吊顶以掩饰新风和回风风管及进出风口,致使新风系统成为建筑装修成本中最高的分项;
本实用新型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新风系统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风管和送回风口的装修,使全屋新风系统的材料使用量、现场安装工作量大为降低,从而装修成本大为降低。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现有房间群内换风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房间群内单个房间的换风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房间内在新风置换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房间内在新风置换模式下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房间内在新风置换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房间内在新风置换模式下的截面图;
图7为实施例2中进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房间内在新风置换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提供的全屋新风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包括分进风口8、进风模块和回风管5;分进风口8设于房间2的房门门框的上方;进风模块4设置在分进风口8上,进风模块包括有壳体,壳体内具有一进风腔,进风腔一端与分进风口8连通,另一端与房间2内连通;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风机;回风管5一端与房间内2连通,另一端与房间外(例如作为公共空间的通道1)连通;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新风自分进风口8、进风腔流入房间2内,对房间2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经由回风管5排出房间,最终可通过总排风管3排送到外界环境中去。
本实施例提供的房间新风系统,分进风口8和进风模块4设置于房门门框的上方,本实施例充分发掘房门作为房间人和物品进出通道控制节点、房门前后空间没有家具物品阻碍、房门前后通道利于气流贯通的优势,以门框上部进风模块4作为新风气流调控手段,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住宅新风系统的大多数风管包括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风管的吊顶装修。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与房间2内连通的出口7靠近房间的顶部设置,回风管5与房间内连通的进口6靠近房间的底部设置。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房间内新风气流高送低排的气流型态,根本改变传统新风系统中房间进风口/出风口同处吊顶平面导致部分新风不能沉底而是自正压分进风口寻找最小阻力最短路程直奔负压排风口的新风短路问题;
进一步的,进风腔与房间2内连通的出口7、回风管与房间内连通的进口6在水平方向上相互远离设置;上述设计有利于进一步的实现房间内空气在横向上的复合运动,大幅度减少了房间内部通风盲区,新风资源利用率高,新风置换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分进风口内或进风腔内设置有风门,风门用于控制分进风口的通断,当需要对该房间进行通风的时候,打开该风门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房间新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房门门框上方的空间
本实实用新型充分发掘房门作为房间人和物品进出通道控制节点、房门前后空间没有家具物品阻碍、房门前后通道利于气流贯通的优势,以门框上部进风模块4作为新风气流调控手段,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住宅新风系统的大多数风管包括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风管的吊顶装修。
2、消除了送风管二次污染
在传统双向流住宅新风系统通风运行过程和停运阶段,送排风管内以及风管与包覆风管的装饰夹层内,积累起大量无法清除的粉尘,滋生细菌霉菌,还给蚊蝇、臭虫、蟑螂甚至老鼠等等滋生繁衍提供了温床;特别是送风管(新风管),管路内壁容易凝露,附着的湿润粉尘成为细菌微生物培养基,产生新的二次污染;送风管累积的细菌、微生物、臭虫蟑螂粪便等等,在新风置换时随着新风吹入室内空间,带来了新的严重二次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住宅新风系统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性装修,消除了送风管路二次污染问题。
4、提升新风置换效果
传统住宅新风送风口和污浊空气排风口,都设置在房间天花板下的吊顶上,由于送风口补入的新风速度通常在2m/s左右,向下动压头很小,一部分新风气流并没有深度下沉参加新风置换,而是寻找到新风正压送风口和污浊空气负压排风口之间最小阻力最短距离的路径,沿着吊顶面直奔排风口而去,造成一部分新风气流短路,浪费了新风资源,同时又在房间底部和四角产生了大区域的通风盲区,新风置换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模块对房间输送高位新风,高位新风自门头上方对房间主体空间倾泻而下,压迫污浊空气自上而下、自外墙向房间内墙底部做竖向下降横向平移的复合运动,向处在负压状态的房间回风管底部回风口汇集,被负压状态总排风管吸入之后由总排风口风机排往户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风气流高送低排的气流型态,根本改变传统新风系统中房间进出风口同处吊顶平面导致部分新风不能深度下沉而是自正压送风口寻找最短路程最小阻力直奔负压排风口的新风短路问题,提升了新风置换效果。
4、降低了住宅全屋新风系统成本
传统住宅双向流全屋新风系统设置两套进风排风主管路和进出各个房间送回风管,构建经络状全屋管路系统,用正压将新风送到每一间房间并用负压将每一间房间污浊空气抽吸排出;这些迂回曲折的送风风管和回风风管,包括主管路和房间送回风管,不仅安装复杂,安装之后还要对风管进行包覆装饰以改善视觉效果,还要在室内吊顶以掩饰新风和回风风管及进出风口,致使新风系统成为建筑装修成本中最高的分项;
本实用新型以公共空间和需要置换新风房间作为风道,撤销传统新风系统全部新风送风管以及相应的掩饰风管和送回风口的装修,使全屋新风系统的材料使用量、现场安装工作量大为降低,从而装修成本大为降低。
实施例2
参照图5-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总排风管3布置在通道的顶部,房门的一侧具有竖向延伸的空心墙柱10;空心墙柱10构成回风管5;空心墙柱10上端与总排风管3连通,下端具有与房间连通的进口6;该空心墙柱10设置在房间靠近通道一侧的墙体的任意位置处。本实施例充分利用空心门柱的空间来构成回风管5,无需再加设管件,节约了传统外置回风管占用的室内空间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腔的出口7由圆弧形出风面701和垂直出风面702共同构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自第一风机输出的空气能够充分的扩散。
本实施例中的房间新风系统的其他结构均可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此处不做限制。
实施例3
参照图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房间靠近通道一侧墙体上具有前后两个房门(房门11和房门12),分进风口8、进风模块4设置在其中一个房门11门框的上方,回风管5靠近另一个房门12设置,具体的可直接由房门12左侧的空心墙柱13构成。
本实施例进一步的将分进风口8、进风模块4,与回风管5的及风口6间隔开来设置,大幅度减少了房间内部通风盲区,新风资源利用率高,新风置换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该房间新风系统的其他结构均可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此处不做限制。
实施例4
参照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屋新风系统,用于房间群内的换新风,其中房间群包括有多个房间以及与各房间连通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括与各个房间连通的厅堂和通道等;
其中房间内设置有实施例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
该全屋新风系统还包括总进风口14、总出风口15和总排风管3;其中总进风口14设置在通道1或者其中一间房间2外墙上,实现该房间或通道与房间群外界空气的连通;分进风口8设置在各房间上实现各房间2与通道1的连通;总出风口 15设置在通道1或者其中一间房间2外墙上,总排风管3与总出风口15连通,且总排风管3还与各国房间的回风管5连通。
其中,总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公共空间上,这种情况下,外界新风直接通过总进风口进入到公共空间内,再经由各房间上的分进风口进入到各个房间内进行新风置换;
或者,总进风口选择设置在其中一间房间内,外界新风先进入到该房间内,再从该房间的门或者分进风口进入到公共空间内;新风进入公共空间内后再经由各房间上的分进风口进入到各个房间内进行新风置换;
或者,总进风口、总出风口可选择相同的一个房间设置或者选择不同的两个房间设置;这种情况下,外界新风先进入到设有总进风口的房间内,再从该房间的门或者分进风口进入到公共空间内;新风进入公共空间内后再经由各房间上的分进风口进入到各个房间内进行新风置换;
上述,总进风口、总出风口的设置位置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房屋系统,例如居民住宅、办公楼、酒店旅馆等场所,此处不做限制。
当需要实现新风置换的时候,启动所述第二风机和/或第三风机,在所述第二风机和/或第三风机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自总进风口14直接进入到通道内或者先进入到其中一房间内再进入到通道内;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道内的新风自分进风口8、进风模块4进入到各个房间2内,进行新风置换,污浊空气再经过回风管5、总排风管3、第二风机、总出风口15排出到房间群外,从而完成新风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总进风口14和总出风口15上可分别加设有进风模块16和出风模块17;进风模块16和出风模块17具体可以包括有风机、风门等,进风模块 11内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有过滤装置、换热器等装置,此处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出风模块17内包括有第二风机,进风模块16内包括有第三风机。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Claims (8)
1.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进风口,设于房间的房门门框的上方;
进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分进风口上,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一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一端与所述分进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风机;
回风管,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外连通;
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作用下,新风自所述分进风口、所述进风腔流入所述房间内,对所述房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经由所述回风管排出房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间靠近与之相通的公共空间一侧的墙体内具有竖向延伸的空心墙柱,所述空心墙柱构成所述回风管,所述空心墙柱靠近地面的一端与所述房间内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房间外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墙柱设置在所述房间的房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间靠近所述公共空间一侧墙体上具有前后两个房门,所述分进风口、所述进风模块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房门门框的上方,所述回风管靠近另一个所述房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进风口内或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风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由圆弧形出风面和垂直出风面共同构成。
7.一种全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房间群,所述房间群包括有多个房间以及与各房间连通的公共空间;其中各所述房间设置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房间新风系统;该全屋新风系统还包括:
总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公共空间或者其中一间所述房间墙壁上,实现该房间或公共空间与房间群外界空气的连通,各所述房间上的分进风口与所述公共空间连通;
总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公共空间或者其中一间所述房间的墙壁上;
总排风管,一端连通所述总出风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回风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屋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出风口设置有第二风机和/或所述总进风口设置有第三风机;
在所述第二风机和/或第三风机的作用下,外界新风通过所述总进风口直接进入到所述公共空间内或者通过设有总进风口的房间进入到所述公共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在所述房间进出风口产生压差,使得新风对所述房间内的污浊空气进行置换,污浊空气再在第二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经由所述房间回风管、所述总排风管管道、所述总出风口排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45139.2U CN213811015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645139.2U CN213811015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11015U true CN213811015U (zh) | 2021-07-27 |
Family
ID=7693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645139.2U Active CN213811015U (zh) | 2020-04-24 | 2020-04-24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11015U (zh) |
-
2020
- 2020-04-24 CN CN202020645139.2U patent/CN2138110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65526A (zh) | 一种新风置换与内循环二合一的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
CN111678237A (zh)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
CN113432197A (zh) | 一种采用无送风管双向流局域新风系统建筑物 | |
CN215892566U (zh) | 一种采用无送风管双向流局域新风系统建筑物 | |
CN206191842U (zh) | 一种运用踢脚线送风的送风装置及其新风输送系统 | |
CN101097081A (zh) | 利用热交换装置的综合换气系统 | |
CN111678205A (zh) | 外新风与内循环二合一的风机盘管装置及全屋新风置换系统 | |
CN109440890A (zh) | 一种厕所便器排风系统及厕所 | |
CN112268333A (zh) | 一种采用房门排风的压风式新风系统 | |
CN111412547A (zh) | 一种送风排风模块一体化全屋新风系统 | |
CN213810867U (zh) | 一种新风置换与内循环二合一的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
CN213687026U (zh) | 一种送风排风模块一体化全屋新风系统 | |
CN213811015U (zh) | 一种房间新风系统及全屋新风系统 | |
CN105674414A (zh) |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 |
CN205596821U (zh) | 一种新型猪舍通风设备 | |
CN205261827U (zh) | 一种卫生间换新风装置 | |
CN213810865U (zh) | 外新风与内循环二合一的风机盘管装置及全屋新风置换系统 | |
CN106196313A (zh) | 一种窗式除霾新风空气净化器 | |
CN213687024U (zh) | 一种热量中心结构及全屋新风置换系统 | |
CN213811014U (zh) | 一种全屋新风置换系统 | |
KR100598130B1 (ko) | 여과환기시스템 | |
CN209670005U (zh) | 一种厕所便器排风系统及厕所 | |
CN207990871U (zh) | 新风系统顶部与地面双重复合送风结构 | |
CN207797316U (zh) | 智能气流导引系统 | |
CN2807105Y (zh) | 公厕、卫生间空气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7 Address after: Room R21-A124, Room 403, No. 1, Mingzhu 1st Street, Hengli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66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Wan'erme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building 1, No. 23 and 33, Lane 466, Yindu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OHAN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