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5873U -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5873U
CN213785873U CN202021716315.3U CN202021716315U CN213785873U CN 213785873 U CN213785873 U CN 213785873U CN 202021716315 U CN202021716315 U CN 202021716315U CN 213785873 U CN213785873 U CN 213785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flow
reversing
air flow
divert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63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金明
肖林
叶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63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5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5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5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其中,该气流换向件包括用于引导气流并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多个换向翼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的连接件,所述多个换向翼片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换向件前的流速大于换向后的流速。具有稳定可靠的结构,且可对气流进行整流。

Description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吹风机均由手柄和机头两大部分组成,手柄和机头连接,整体呈T字型,由于吹风机需要承载风扇单元、加热组件等占用安装空间较大的零部件,吹风机整体体积偏大,占用较大的收纳空间。
现有的热风梳产品,风量和风压很小,且通常包括两部分:带气流出口(一般为多个密集布置的孔)的附件以及具有气流通路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气流沿着主体的轴线方向进入附件,气流再从附件部分吹出,通过附件的作用改变气流的方向,达到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目的。用户在使用或收纳时,需要对附件和主体进行连接或者拆装,两者为独立的部分,由于制造、装配的公差,附件和主体装配后形成完整的气流路径,由于制造、装配公差的存在,会使气流风量、风压产生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安装与头发护理器具内部的气流换向件,以及具有该气流换向件的头发护理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气流换向件,其中,包括用于引导气流并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多个换向翼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的连接件,所述多个换向翼片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换向件前的流速大于换向后的流速。
好处是,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换向翼片连接起来,换向翼片与连接件为一个整体,便于气流换向件的安装,且结构更加可靠稳定,不容易变形;多个换向翼片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能获得沿其纵向轴线方向分布的多股独立的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通过气流换向件使气流流速下降,有利于获得适合用户习惯的风压,降低风压过大使用户在使用时有压迫感。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沿平行于所述气流换向件轴线的方向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
好处是,对气流形成轴线方向的引导,通过换向翼片将气流往偏移轴线的方向进行引导,从而达到对气流进行换向的目的;有利于降低风阻,减小气流损失。
优选的,所述气流至少被所述多个换向翼片分隔成与其数量相等的多股气流。
好处是,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设于换向翼片的一端,气流被换向翼片牵引形成多股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
优选的,所述气流在所述多个换向翼片以及所述连接件的作用下将所述气流分隔成数量大于等于换向翼片数量的多股气流。
好处是,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的至少部分靠近换向翼片的中部设置,气流在换向翼片和连接件的作用下分隔成多个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
优选的,所述换向翼片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一区段,以及用于改变气流方向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平滑连接。
好处是,对气流进行缓慢变向,减小由于气流转向过急产生的湍流而导致的气流损失。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段呈弧形。
好处是,减小换向翼片对气流的风阻,降低气流的损失,实现对气流的缓慢变向。
优选的,所述多个换向翼片的形状相同。
好处是,确保由多个换向翼片换向的多股气流为大致相同的方向和角度,避免多股气流方向不同导致的涡流,从而使风量和风压产生损失。
优选的,所述换向翼片的数量为N,2≤M≤10。
好处是,既能实现换向,又能对气流进行整流但是不会造成很大的气流量损失;当M<2时,气流量较大时,风力较大所有竖直方向的气流直接冲到换向翼片上,会有部分气流被强制换向,导致气流量的损失;当M>10时,换向翼片数量过多,一是使结构复杂度提高,成本提高,二是气流被多个换向翼片分割时,也存在风阻,过多的换向翼片也会导致气流量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多个换向翼片对气流改变的角度产生大致相同的作用。
好处是,由多个换向翼片分割的多股气流从气流换向件离开时的方向大致相同,避免多股气流离开时方向不同到时多股气流之间产生碰撞造成风量、或风压、或风量和风压的损失。
一种头发护理器具,其中,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气流换向件,所述头发护理器具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限定气流通路,所述气流换向件设于所述气流通路中。
好处是,应用该气流换向件的头发护理器具,壳体组件内部具有对气流进行换向的部件,不需要附件也可以完成对气流方向的转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应用附件才能实现气流方向转换以满足用户使用习惯带来的弊端(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由于不需要附件也可实现气流转换,本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头发护理器具即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外观效果也优于现有的需要连接附件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护理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Q所指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流换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流换向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流换向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护理器具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发护理器具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组件与气流换向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壳体组件;2、气流入口;3、气流出口;301、长边;4、气流换向件;401、换向翼片;402、连接件;403、筒体;404、第一区段;405、第二区段;5、加热组件;6、风扇单元;A-A’、壳体组件的轴线;B-B’、气流换向件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8所示,一种人体工程学头发护理器具,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限定气流通路,所述气流通路的上游具有供气流进入的气流入口2,所述气流通路的下游具有排出气流的气流出口3,所述壳体组件1内设有用于使气流从所述气流入口2进入所述壳体组件1内部的风扇单元6,其中,所述壳体组件1呈柱状,所述气流入口2和所述气流出口3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气流出口3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侧壁且所述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沿所述壳体组件1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气流通路内的气流在排出所述气流出口3前沿所述壳体组件1的轴线方向流动,所述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用于改变所述气流通路内气流流动方向的气流换向件4,所述气流通路内的气流经所述气流换向件4的作用后从所述气流出口3排出。
本技术方案有以下优点,从外观上看头发护理器具的壳体组件1呈细长的柱状,趋于简洁,体积小,便于存储和携带;壳体组件1为细长柱状,气流出口3设于壳体组件1的侧壁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且不需要对气流进行换向的附件,使用更加方便,也降低了成本;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沿壳体组件1的高度方向布置,使得在使用时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与头发生长方向保持一致(可参考普通梳子的构造),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吹,有利于对头发的造型,在对头发烘干时不容易使头发凌乱,且在使用过程中便于沿着头发的生长方向扫过,符合人体工程学;壳体组件1内设置气流换向件4,将沿壳体组件1轴线方向的气流转变方向后从位于壳体组件1侧壁的气流出口3吹出,不需要附件也可以完成对气流方向的转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应用附件才能实现气流方向转换以满足用户使用习惯带来的弊端(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由于不需要附件也可实现气流转换,本技术方案中提到的头发护理器具即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外观效果也优于现有的需要连接附件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减少了不必要的连接结构产生的配合缝隙及线条;通过气流换向件4实现对气流方向的改变,避免了气流强行改变方向产生的风量、风压、风速的损失;气流换向件4集成在壳体组件1内部,使产品的集成化更高。
本例中,气流出口3的形状可以为条形,也可以为环形,也可以多种形状的组合;当气流出口3为环形时,长边是指其高度方向。
本例中,气流出口3具有一个或多个,当具有一个时,可以为条形,或者环形等单一形状;当具有多个时,以为为多个条形、或者多个环形的组合,也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组合。
本例中,所述壳体组件1具有壁,所述壁的厚度变化,有利于对壳体组件1内部结构件的安装和固定。
本例中的气流换向件4可以是一个独立于壳体组件1的单独的构件、通过机械连接结构与壳体组件1进行装配;也可以设从壳体组件1内壁延伸出的、属于壳体组件1一部分的构件。
气流通路内的气流在经过气流换向件4后,沿着偏离其原来运动方向的方向从气流出口3吹出,偏离壳体组件1轴线的角度取决于气流出口3与壳体组件1轴线的位置关系。进一步的,所述气流经所述气流换向件4作用后沿大体垂直于所述壳体组件1轴线A-A’的方向从所述气流出口3排出。好处是,气流出口3的在壳体组件1上的设置方向,壳体组件1的形状,使气流从气流出口3排出的角度与壳体组件1轴线A-A’的角度有多种可能性,而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气流沿大体垂直于所述壳体组件1轴线A-A’的方向从气流出口3排出,更加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也就意味着气流出口3与所述壳体组件1的轴线A-A’平行,从气流出口3排出的气流能同时到达头发表面,符合人体工程学,且有利于提高干发的均均匀度。另外,本技术方案也有助于获得结构简单的气流换向件4,降低结构复杂度。
如图2、6、7所示,所述气流换向件4将所述气流引导至所述气流出口3。好处是,气流在气流换向件4的引导下改变方向,确保气流换向成功,使气流沿着预设的轨道到达气流出口3并从气流出口3排出,能降低气流换向件4与气流出口3之间的配合缝隙导致的气流扩散或者损失。优选气流换向件4的部分与限定气流出口3的壳体组件1的内壁相抵靠,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气流损失,且形成为对气流出口3的部分遮挡,使手指或外物从气流出口3处不容易触及内部带电零部件。
所述气流换向件4的轴线B-B’与所述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平行。好处是,尽可能使经过气流换向件4作用后的气流通过最短的距离和最小的阻碍从气流出口3排出,减小气流损失。
所述气流换向件4的轴线B-B’与所述壳体组件1的轴线A-A’平行。好处是,一方面便于气流换向件4在壳体组件1中的装配;另一方面,使气流通过最短路径进入气流换向件4成为可能,尽可能降低气流进入所述气流换向件4时产生的损失;且使气流换向件4能在壳体组件1内延伸足够的长度对气流进行缓慢换向,降低换向过急产生的湍流。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换向件4与所述壳体组件1同心设置,即二者的轴线相同,一方面便于气流换向件4在壳体组件1中的装配;另一方面,使气流通过最短路径进入气流换向件4,尽可能降低气流进入所述气流换向件4时产生的损失;且使气流换向件4能在壳体组件1内延伸足够的长度对气流进行缓慢换向,降低换向过急产生的湍流;而且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的内部空间,使结构紧凑,有利于使壳体组件1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外表面凸起。
如图2至5、以及图7所示,所述气流换向件4包括用于改变所述气流流向的多个换向翼片401,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沿所述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方向间隔设置。好处是,通过多个换向翼片401达到改变气流方向的目的,结构趋于简单;由于气流出口3的长边301是沿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本技术方案多个换向翼片401的设置方式,有利于使壳体组件1内的气流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从气流出口3排出,即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出风量,降低换向翼片401与气流出口3配合结构的复杂度。尤其是,壳体组件1呈柱状,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流出口3的宽度不会很大,如果多个换向翼片401是沿气流出口3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可能会导致部分被换向翼片401换向的气流不能从气流出口3排出,造成风量的损失;且还可能会限制换向翼片401的数量,达不到想要的换向效果。更加具体的,换向翼片401的横边与气流换向件4的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优选换向翼片401的横边与气流换向件4的长度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换向翼片401的横边横跨气流出口3的宽度方向,且一部分与限定气流出口3的壳体组件1的内壁相抵靠,通过换向翼片401对气流出口3的部分形成遮挡,可以防止从气流出口3处能够触及内部带电元器件,更加安全;且使得气流出口3不需要出风网,降低产品的结构复杂度以及成本。
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从所述气流出口3处是可观察的。好处是,通过多个换向翼片401内部带电的元器件进行遮挡,使壳体内部带电的元器件从气流出口3处是不会被触及,提高器具的安全的性能,满足安规要求。
如图7所示,所述气流出口3的长度h2大于等于最后一个换向翼片401顶部与第一个换向翼片401基部之间的距离h1。好处是,确保经过换向翼片401换向后的气流从气流出口3吹出,尽量避免气流被壳体组件1阻挡产生气流损失。每个换向翼片401均具有沿气流换向件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趋势(即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出口3的端部与其靠近气流入口2的端部具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换向翼片401呈舌状。好处是,降低气流经过换向翼片401时产生的损失,使气流沿着换向翼片401表面的牵引从气流出口3排出。所述换向翼片401朝向气流入口3的面是光滑的,该面是气流经过的的面,能够降低气流经过换向翼片401时产生的损失。
所述气流换向件4还包括连接件402,所述连接件402沿平行于所述气流换向件4轴线的方向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好处是,使气流换向件4为一个单独的件,便于气流换向件4在壳体组件1的安装,降低装配误差产生的对气流产生的阻碍因素。连接件402可以与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入口2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悬空,也可以连接相邻换向翼片401的中部。或者将多个换向翼片401连接起来的其他方式。
当连接件402均连接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入口2的端部时,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被分隔成N股气流,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
当连接件402均连接相邻换向翼片401的中部,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被分隔成N股气流,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2或者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
N的数量取决于连接件402与换向翼片401的配合方式。当连接件402横向延伸至换向翼片402的靠近气流出口3的一端时,此时,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2;当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出口3的一端与连接件402的纵向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即,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束的数量存在由2*换向翼片401股变为换向翼片401的过程,且在前述间隙处混合。
从气流出口3排出的独立气流束的数量存在n=1,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n=换向翼片的数量*2三种情况。当n=1时,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出口3的端部与限定气流出口3的侧壁具有一定间隙且连接件402的纵向端面与气流出口3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或者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2均可;当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被分隔成N=换向翼片401的数量且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出口3的端部与限定气流出口3的侧壁相抵靠;当n=换向翼片的数量*2时,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被分隔成N=换向翼片401*2的数量,且换向翼片401靠近气流出口3的端部与限定气流出口3的侧壁抵靠,且连接件402延伸到气流出口3处时(即其连接件402的纵向端面与气流出口3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连接件402为挡板,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分别设于所述挡板的两侧。好处是,挡板可以对气流进行牵引,经过气流换向件4的气流至少被其两个面牵引,有利于对气流的方向进行引导和变换以及有利于气流的集聚;挡板会增大与换向翼片401与其的接触面积,能提高换向翼片401与其的连接强度,使气流换向件4不容易变形,降低由于气流换向件4的变形对气流参数产生的影响。
所述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用于加热气流通路中气流的加热组件5,所述加热组件5与气流换向件4的轴线B-B’平行。通过加热组件5的设置,使的从气流出口3吹出的气流为热气流,便于快速的烘干头发,而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壳体组件1呈细长的柱状,如何合理壳体内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才能达到第一项所述的设计要求,使加热组件5与气流换向件4的轴线平行,既能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的内部空间,获得设计紧凑、体积小的头发护理器具,又能降低气流通路中的气流经过布置在壳体组件1内的各部件时的损失。
本例中,加热组件5的下游至少与其中一个换向翼片401的底部端部相抵靠,使得从加热组件5流出的气流直接经过换向翼片4,降低气流损失。可以理解的,加热组件5的下游可以与所有的换向翼片401的底部端部相抵靠。
本例中,加热组件5与风扇单元6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防止风扇单元6被加热组件5产生的辐射热量损坏。
优选,所述加热组件5与所述气流换向件4同心设置,即二者的轴线相同;尽可能降低气流通路中的气流经过布置在壳体组件1内的各部件时的损失,同时获得较紧凑的结构布局,能够尽量克服在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不希望有的鼓包、凸起。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气流换向件4与所述壳体组件1同心设置,即二者的轴线相同;壳体组件1限定气流通路,本例中,气流换向件4、加热组件5、壳体组件1三者同心设置,一方面尽可能降低气流通路中的气流经过布置在壳体组件1内的各部件时的损失,同时获得较紧凑的结构布局,能够尽量克服在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不希望有的鼓包、凸起。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风扇单元6与所述气流换向件4同心设置,即二者的轴线相同。当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与加热组件5轴线平行的其他部件时,本技术方案可以使的各部件的布置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内的空间,克服由于前述部件的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不希望有的鼓包、凸起。
本例中,所述加热组件5位于所述气流换向件4的上游。气流经过加热组件5后被加热,再经过气流换向件4从气流出口3排出,使被加热的气流在经过气流出口3前有一段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热点。
所述风扇单元6位于所述加热组件5的上游。风扇单元6包括电机和扇叶,本方案确保冷气流先通过风扇单元6,再经过加热组件5,防止热气流导致电机损坏。
所述气流换向件4包括引导气流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的轴向引流段,以及改变气流运动方向的转向段,所述转向段延伸至所述气流出口3处。使气流沿着预设的轨道到达气流出口3并从气流出口3排出,能降低气流换向件4与气流出口3之间的配合缝隙导致的气流扩散或者损失。
如图8所示,所述气流换向件4还包括筒体403,所述筒体403与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连接,提高气流换向件4的强度,使气流换向件4不容易变形,降低由于气流换向件4的变形对气流参数产生的影响;所述加热组件5位于所述气流换向件4的上游,气流经过加热组件5后被加热,再经过气流换向件4从气流出口3排出,使被加热的气流在经过气流出口3前有一段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气流,能够有效降低热点。
所述加热组件5部分伸入所述筒体403内。好处是,一方面,经过加热组件5的气流全部进入筒体403内,筒体403对气流进行集聚及整流,从而能够使气流已聚拢的形式经过换向翼片401,便于换向翼片401对气流的整流和换向;另一方面,筒体403的外周壁形成其安装在壳体组件1内时的定位,提高气流换向件4的安装可靠性;第三,加热组件5和气流换向件4成为一个组件,然后装入壳体组件1内,提高装配便捷性,加热组件5和气流换向件4互相给另一方一个轴向的力,提高装配的可靠性。
本例中的轴线引流段包括筒体403部分,以及多个换向翼片401的第一区段404;转向段包括多个换向翼片401的第二区段404。
实施例2:
本例主要介绍一种气流换向件4,用于安装于头发护理器具内部改变器具内气流的流向,具体如下所述。
如图3至5所示,一种气流换向件4,其中,包括用于引导气流并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多个换向翼片40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的连接件402,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换向件4前的流速大于换向后的流速。好处是,通过连接件402将多个换向翼片401连接起来,换向翼片401与连接件402为一个整体,便于气流换向件4的安装,且结构更加可靠稳定,不容易变形;多个换向翼片401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能获得沿其纵向轴线方向分布的多股独立的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通过气流换向件4使气流流速下降,有利于获得适合用户习惯的风压,降低风压过大使用户在使用时有压迫感。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换向件4前的流速大于换向后的流速。通过气流换向件4使气流流速下降,有利于获得适合用户习惯的风压,降低风压过大使用户在使用时有压迫感。
所述连接件402沿平行于所述气流换向件4轴线的方向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好处是,对气流形成轴线方向的引导,通过换向翼片401将气流网偏移轴线的方向进行引导,从而达到对气流进行换向的目的;有利于降低风阻,减小气流损失。
所述气流至少被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分隔成与其数量相等的多股气流。好处是,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402设于换向翼片401的一端,气流被换向翼片401牵引形成多股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
所述气流在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以及所述连接件402的作用下将所述气流分隔成数量大于等于换向翼片401数量的多股气流。好处是,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402的至少部分靠近换向翼片401的中部设置,气流在换向翼片401和连接件402的作用下分隔成多个气流,对气流进行整流。具体示例,已经在实施例1中有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换向翼片401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一区段404,以及用于改变气流方向的第二区段405,所述第一区段404与第二区段405平滑连接。好处是,对气流进行缓慢变向,减小由于气流转向过急产生的湍流而导致的气流损失。
所述第二区段405呈弧形。好处是,减小换向翼片401对气流的风阻,降低气流的损失,实现对气流的缓慢变向。
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的形状相同。好处是,确保由多个换向翼片401换向的多股气流为大致相同的方向和角度,避免多股气流方向不同导致的涡流,从而使风量和风压产生损失。
所述换向翼片401的数量为M,2≤M≤10。好处是,既能实现换向,又能对气流进行整流但是不会造成很大的气流量损失;当M<2时,气流量较大时,风力较大所有竖直方向的气流直接冲到换向翼片401上,会有部分气流被强制换向,导致气流量的损失;当M>10时,换向翼片401数量过多,一是使结构复杂度提高,成本提高,二是气流被多个换向翼片401分隔时,也存在风阻,过多的换向翼片401也会导致气流量的损失。优选M=4。
所述多个换向翼片401对气流改变的角度产生大致相同的作用。好处是,由多个换向翼片401分隔的多股气流从气流换向件4离开时的方向大致相同,避免多股气流离开时方向不同到时多股气流之间产生碰撞造成风量、或风压、或风量和风压的损失。
如图1、2、6至8所示,当本例中的气流换向件4应用于头发护理器具中时,气流换向件4与该器具的各部件的配合及位置关系参考实施例1中的描述的相关内容。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所述的气流换向件4可以是与壳体组件1一体设置的换向叶片,换向叶片与头发护理器具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位置关系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组件5与所述壳体组件1不同心设置,加热组件5与所述气流换向件4同心设置。本例中也隐含了气流换向件4和壳体组件1是不同心设置的。
当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与加热组件5轴线平行的其他部件时,本技术方案可以使的各部件的布置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内的空间,克服由于前述部件的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不希望有的鼓包、凸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风扇单元6与所述壳体组件1不同心设置,所述加热组件5与所述气流换向件4同心设置。当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与风扇单元6轴线平行的其他部件时,本技术方案可以使的各部件的布置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内的空间,克服由于前述部件的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不希望有的鼓包、凸起。
本例中包含了如下几种情况,加热组件5、气流换向件4、风扇单元6同心设置,即三者均与壳体组件1不同心;加热组件5、气流换向件4与壳体组件1同心设置,风扇单元6与壳体组件1不同心设置;加热组件5、气流换向件4、风扇单元6与壳体组件1均不同心,加热组件5、气流换向件4与风扇单元6也不同心,但是加热组件5与气流换向件4同心设置。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流出口3的长边垂直于外壳组件1的轴向A-A’设置。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引导气流并改变气流流动方向的多个换向翼片,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的连接件,所述多个换向翼片沿其纵向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气流经过所述气流换向件前的流速大于换向后的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平行于所述气流换向件轴线的方向连接所述多个换向翼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至少被所述多个换向翼片分隔成与其数量相等的多股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在所述多个换向翼片以及所述连接件的作用下将所述气流分隔成数量大于等于换向翼片数量的多股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翼片包括用于引导气流沿其轴线方向运动的第一区段,以及用于改变气流方向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向翼片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翼片的数量为M,2≤M≤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换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向翼片对气流改变的角度产生大致相同的作用。
10.一种头发护理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流换向件,所述头发护理器具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限定气流通路,所述气流换向件设于所述气流通路中。
CN202021716315.3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Active CN213785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6315.3U CN213785873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6315.3U CN213785873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5873U true CN213785873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0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6315.3U Active CN213785873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5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3368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3368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63006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CN213785873U (zh)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JP3598928B2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GB2548617A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CN214047876U (zh) 一种低损耗头发护理器具
CN213785870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头发护理器具
JP7439176B2 (ja) ヘアカール用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するヘアスタイリング装置
CN110772155A (zh) 一种具有低噪增速功能的出风结构及智能马桶用烘干装置
CN114073368A (zh) 一种气流换向件及具有其的头发护理器具
JPS6027284B2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114073365A (zh) 一种低损耗头发护理器具
CN114073366A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头发护理器具
CN111306581B (zh) 烤箱
CN210539519U (zh) 用于手持式器具的附件
WO2019239091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WO2019239090A1 (en)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JPH01130099A (ja) トンネル換気装置
CN213487440U (zh) 一种气流倍增头发护理器具
CN213487444U (zh) 一种气流倍增头发护理器具
CN111248767B (zh) 烤箱
CN110150824B (zh) 卷发组件及具有其的卷发棒
CN112833048A (zh) 一种蜗壳、风机以及烟机
CN110566520A (zh) 带加热功能的无叶风扇
CN216203534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集成灶风机系统
CN220631356U (zh) 一种多功能头发造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