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2317U -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2317U
CN213782317U CN202023090051.8U CN202023090051U CN213782317U CN 213782317 U CN213782317 U CN 213782317U CN 202023090051 U CN202023090051 U CN 202023090051U CN 213782317 U CN213782317 U CN 213782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lamping
fixing device
open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0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爽
王勇
申志强
王季彦
范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3090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2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2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2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载体、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第一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载体上,适于限位接线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用于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线配合,适于限位所述接线端子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接线端子的装配和拆卸简单,耗时短;且无需额外的零部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风扇的接线端子都是通过螺钉来安装额外的连接件进行固定。装配和拆卸工时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配和拆卸工时长,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装配和拆卸简单的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包括:
载体;
第一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载体上,适于限位接线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第二卡接结构,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用于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线配合,适于限位所述接线端子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载体的周向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接线端子的装配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内部具有第一卡接空间,及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连通的装配口和走线口,所述接线端子通过装配口装配在所述第一卡接空间内,所述接线端子两端的连接线分别通过所述装配口和所述走线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空间外部。
可选地,所述走线口处设有限位部,适于防止所述接线端子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内脱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接部,每个所述卡接部均连接在所述载体上,所述第一卡接空间由两个所述卡接部限位而成。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
第一侧壁,一端与所述载体连接;
第二侧壁,与所述载体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相对的所述卡接部的方向延伸;
底壁,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载体连接,并形成所述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装配口形成于两个所述卡接部的相对的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
可选地,两个所述卡接部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个所述卡接部的所述底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并形成所述走线口。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在所述载体上。
可选地,所述载体上设有引导筋,所述引导筋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内部,并沿所述接线端子的装配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侧部下方,并包括适于所述连接线通过的、上下贯通的第二卡接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连通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一端与所述载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体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为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与所述载体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机身及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载体设于所述机身上。
可选地,所述家用电器为风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对接线端子的装配和拆卸简单,耗时短;且无需额外的零部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从不同的方向限位接线端子,以固定接线端子,防止接线端子和连接线发生晃动。第二卡接结构通过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线配合来限位接线端子,无需额外增加零部件,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第一方向为所述载体的周向方向,防止接线端子从所述载体的周向离开载体。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第二方向为接线端子的装配方向,因为接线端子装配在第一卡接结构上时装配方向需要额外的零部件进行限位,第二卡接结构通过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线配合来限位接线端子,防止接线端子从装配口脱出,无需额外增加零部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与接线端子安装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与接线端子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载体;11-引导筋;2-第一卡接结构;21-第一卡接空间;22-装配口;23-走线口;24-第一侧壁;25-第二侧壁;26-底壁;27-卡接部;3-第二卡接结构;31-第二卡接空间;32-开口;33-加强筋;4-接线端子;41-公端子;42-母端子;43-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包括载体1、第一卡接结构2和第二卡接结构3;第一卡接结构2设置在所述载体1上,适于限位接线端子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二卡接结构3设置在所述载体1上,用于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线43配合,适于限位所述接线端子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固定装置对接线端子4的装配和拆卸简单,耗时短;且无需额外的零部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第一卡接结构2和第二卡接结构3从不同的方向限位接线端子4,以固定接线端子4,防止接线端子4和连接线43发生晃动。第二卡接结构3通过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线43配合来限位接线端子4,无需额外增加零部件,节省成本。所述载体1可以为管状结构,也可以为板状结构,也可以为需要固定端子的家用电器的外壳等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载体1的周向方向。防止接线端子4从所述载体1的周向离开载体1。所述载体1为管状结构,将接线端子4固定在一定高度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接线端子4的装配方向。因为接线端子4装配在第一卡接结构2上时装配方向需要额外的零部件进行限位,第二卡接结构3通过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线43配合来限位接线端子4,无需额外增加零部件,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内部具有第一卡接空间21,及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连通的装配口22和走线口23,所述接线端子4通过装配口22装配在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所述接线端子4两端的连接线43分别通过所述装配口22和所述走线口23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外部。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可以为卡接槽,也可以为卡接孔等结构。
接线端子4为对插端子,对插端子包括公端子41和母端子42,公端子41和母端子42对插后,通过装配口22设置在第一卡接空间21内,母端子42的连接线43通过走线口23延伸到第一卡接空间21的底部,公端子41的连接线43从装配口22延伸至外部后与第二卡接结构3配合,通过第二卡接结构3限位接线端子4。
本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口23处设有限位部,适于防止所述接线端子4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脱出。所述限位部相对于所述装配口22设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的另一端。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卡接结构3通过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线43配合来限位接线端子4,防止接线端子4从装配口22脱出;限位部防止接线端子4从与装配口22相对的位置脱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接部27,每个所述卡接部27均连接在所述载体1上,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由两个所述卡接部27限位而成。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为卡接槽,卡接槽的槽侧壁凸出于载体1,且两端均与载体1连接,卡接槽的槽底壁26与载体1和槽侧壁均连接。卡接槽的槽口即为装配口22,走线口23从装配口22沿着槽侧壁延伸至槽底壁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27包括第一侧壁24、第二侧壁25和底壁26。
第一侧壁24,一端与所述载体1连接。
第二侧壁25,与所述载体1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2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相对的所述卡接部27的方向延伸;第二侧壁25在第一方向限位接线端子4。
底壁26,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4、所述第二侧壁25和所述载体1连接,并形成所述限位部。用于在第二方向限位接线端子4。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口22形成于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相对的所述第一侧壁24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4远离所述底壁26的一端。接线端子4可直接装配口22插接入第一卡接空间21内,方便装配。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所述第二侧壁2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所述底壁26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并形成所述走线口23。接线端子4装配构成中,母端子42的连接线43通过走线口23移动,不会发生弯折而损伤连接线43。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27一体成型在所述载体1上。成型简单,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1上设有引导筋11,所述引导筋11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部,并沿所述接线端子4的装配方向延伸。引导接线端子4的装配和拆卸,防止接线端子4便宜导致的走线口23损伤母端子42的连接线4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的侧部下方,并包括适于所述连接线43通过的、上下贯通的第二卡接空间31。母端子42的连接线43通过第二卡接结构3绕线,防止接线端子4从装配口22脱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31连通的开口32。连接线43通过开口32进入第二卡接空间3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一端与所述载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体1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为所述开口32。开口32处所述弹性卡扣与载体1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线43的外径,连接线43不会从开口32轻易脱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与所述载体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33,所述加强筋33位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31的外部。增强第二卡接结构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机身及上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载体1设于所述机身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家用电器为风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8)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1);
第一卡接结构(2),设置在所述载体(1)上,适于限位接线端子(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第二卡接结构(3),设置在所述载体(1)上,用于与接线端子(4)的连接线(43)配合,适于限位所述接线端子(4)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载体(1)的周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接线端子(4)的装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内部具有第一卡接空间(21),及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连通的装配口(22)和走线口(23),所述接线端子(4)通过装配口(22)装配在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所述接线端子(4)两端的连接线(43)分别通过所述装配口(22)和所述走线口(23)延伸至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口(23)处设有限位部,适于防止所述接线端子(4)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接部(27),每个所述卡接部(27)均连接在所述载体(1)上,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由两个所述卡接部(27)限位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27)包括:
第一侧壁(24),一端与所述载体(1)连接;
第二侧壁(25),与所述载体(1)相对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2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向相对的所述卡接部(27)的方向延伸;
底壁(26),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24)、所述第二侧壁(25)和所述载体(1)连接,并形成所述限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口(22)形成于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相对的所述第一侧壁(24)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侧壁(24)远离所述底壁(26)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所述第二侧壁(2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两个所述卡接部(27)的所述底壁(26)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并形成所述走线口(2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27)一体成型在所述载体(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上设有引导筋(11),所述引导筋(11)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空间(21)内部,并沿所述接线端子(4)的装配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2)的侧部下方,并包括适于所述连接线(43)通过的、上下贯通的第二卡接空间(3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31)连通的开口(3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为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一端与所述载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体(1)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为所述开口(32)。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3)与所述载体(1)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33),所述加强筋(33)位于所述第二卡接空间(31)的外部。
17.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载体(1)设于所述机身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为风扇。
CN202023090051.8U 2020-12-18 2020-12-18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3782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0051.8U CN213782317U (zh) 2020-12-18 2020-12-18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0051.8U CN213782317U (zh) 2020-12-18 2020-12-18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2317U true CN213782317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9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0051.8U Active CN213782317U (zh) 2020-12-18 2020-12-18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2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4204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7731543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US4634197A (en) Vacuum cleaner hose adapter
CN213782317U (zh)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9592506U (zh) 一种接线装置及空调器
CN218448607U (zh) 一种Mini Fakra连接器
ITTO980016A1 (it) Gruppo elettrovalvolare per sistemi di climatizzazione per vecioli.
JP2020035540A (ja) 電線保護カバー
CN210006648U (zh) 电开关底座及具有其的按动开关
CN112664727A (zh) 连接管组件及尘污分离装置
CN218722154U (zh) 带回水弯的空调电控盒
CN213630710U (zh) 移动空调器
CN220368181U (zh) 接线结构和吊顶电器
CN218154730U (zh) 卡扣配合式空调电控盒
CN215673924U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挂钩和家用电器
CN214170913U (zh) 固定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5637937U (zh) 排水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6251376U (zh) 接头连接组件和电机
CN211824798U (zh) 温度传感器
CN217719350U (zh) 一种便于电操拼装的重合闸
CN216120822U (zh) 多兼容连接器胶芯及对应的连接器
CN214957514U (zh) 一种轻薄型防水连接器
CN215500096U (zh) 一种模块外壳紧固结构
CN218684016U (zh) 液体分配龙头用壳体和液体分配龙头
CN216530823U (zh) 排水电机及使用该排水电机的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