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2306U - 矩形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矩形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2306U
CN213782306U CN202023185758.7U CN202023185758U CN213782306U CN 213782306 U CN213782306 U CN 213782306U CN 202023185758 U CN202023185758 U CN 202023185758U CN 213782306 U CN213782306 U CN 213782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ectric connector
contact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57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磊
何文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City Jinhua Wester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City Jinhua Wester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City Jinhua Wester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City Jinhua Western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857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2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2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2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和电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插针基座和设于所述插针基座上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直径不同的多个插针,所述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孔基体和设于所述插孔基体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插针相匹配的插孔;本实用新型用于军用车辆ECU与各执行元件间的连接与分离,通过分析ECU的实际输出功率,得到每接触对的实际通过电流,根据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设计产品接触对与之对应的截面积,保证电连接器的载流能力,简化在印制板上的连接方式,减少故障点。

Description

矩形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矩形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密度多芯电连接器的设计,各接触对的直径和通过电流大小一致。该型连接器的使用环境一般是插座通过引脚焊接在印制板电路上,接触对间距十分狭小,仅为(1.15±0.1)mm。且该型连接器每接触对通过的电流较小,一般在3A左右。如果该型电连接器需要通过大电流时,就不得不将多芯并联在一起,增大接触对的截面积,提高通过电流的能力。而在印制板电路中,特别是插座想通过并联的方式以提高接触对的截面积来达到提高通过电流的能力。就变得十分困难,且布线散乱,在出现故障时,不易排查。
从而传统的电连接器需要使用多个电连接器才能完成从ECU到各执行元件的连接,占用体积较大,重量大;多个连接器的存在,延长了检测故障的时间,在安装或检修时出现错误的概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电连接器,用于军用车辆ECU与各执行元件间的连接与分离,通过分析ECU的实际输出功率,得到每接触对的实际通过电流,根据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设计产品接触对与之对应的截面积,保证电连接器的载流能力,简化在印制板上的连接方式,减少故障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形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和电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插针基座和设于所述插针基座上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直径不同的多个插针,所述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孔基体和设于所述插孔基体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插针相匹配的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插头还包括与所述插孔基体相匹配的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针、至少一个第二插针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插针,且所述第一插针的直径为0.76mm,所述第二插针的直径为1mm,所述第三插针的直径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上的倒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插针包括针脚和插针本体,所述针脚和插针本体之间通过铆钉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脚的前端为锥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本体的外围设有凸起的固定部,插针本体位于所述针脚的一端设有卡圈槽,当插针本体安装到插针基座上后,将卡圈卡入到卡圈槽内,通过所述固定部和卡圈将插针本体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防止插针本体安装在插针基座中后沿圆周方向转动的至少一个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基座、插孔基体和盖板由PBT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由铜线制成,所述插孔由锡青铜制成,且插针和插孔的表面均设有镀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满足客户不同接触对的通过电流的需要;将载流能力强的接触对和载流能力弱的接触对均安装在同一电连接器上,提高了该型电连接器的环境适应能力,简化车辆ECU与各执行元件间的连线关系,提高装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插座其中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插座另外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插针基座,2、插针,3、插孔基体,4、插孔,5、盖板,6、第一插针,7、第二插针,8、第三插针,9、倒刺,10、针脚,11、插针本体,12、铆钉,13、固定部,14、卡圈槽,15、卡圈,16、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得电连接器轻量化,缩小安装时占用的体积,避免使用多个连接器安装,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矩形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和电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插针基座1和设于所述插针基座1上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直径不同的多个插针2,所述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孔基体3和设于所述插孔基体3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插针相匹配的插孔4。
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插头还包括与所述插孔基体3相匹配的盖板5。
再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针6、至少一个第二插针7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插针8,且所述第一插针6的直径为0.76mm,所述第二插针7的直径为1mm,所述第三插针8的直径为3.5mm。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针6和第二插针7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1上的倒刺9。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插针8包括针脚10和插针本体11,所述针脚10和插针本体11之间通过铆钉12连接。
再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脚10的前端为锥面。
再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本体11的外围设有凸起的固定部13,插针本体11位于所述针脚10的一端设有卡圈槽14,当插针本体11安装到插针基座1上后,将卡圈15卡入到卡圈槽14内,通过所述固定部13和卡圈15将插针本体11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1上。
再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3上设有防止插针本体11安装在插针基座1中后沿圆周方向转动的至少一个扁面16。
传统焊接在印制板上的弯式电连接器的插针或插孔的与印制板焊接的部位,是通过自动数控车床加工先经过小数控车床加工出插针的头部和尾部后,利用专用模具折弯成型,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使得电连接器在焊接在印制板上后,电连接器引脚与印制板垂直。
第三插针8由于直径较大,靠传统方式进行折弯显得十分困难,且弯折后尺寸不易保证,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将第三插针8设计成分体式,具体地,第三插针8的构成由φ3.5mm的针脚10、铆钉12和φ3.5mm的插针本体11构成,通过组合件的方式降低第三插针8的加工难度。具体可以在插针本体11上设计一段可以与针脚10上的孔配合的轴,针脚10上设计有可以与插针本体11得轴配合的孔,在装配时,将插针本体11上的轴装入到针脚10上的孔内,再用铆钉12将两者铆接在一起,构成整体。保证了第三插针8的电连续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加工的难度,该方式可以很好保证弯折过后的尺寸精度,且外观优于相同直径直接弯折的插针。
针脚10前端设计成锥面,利于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插针本体11上设计有两个扁面16和一个卡圈槽14,两个扁面16可以使得插针本体11安装到插针基座1中后防止圆周方向的转动,安装到位后可以用卡圈15卡入到卡圈槽14内,实现第三插针8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基座1、插孔基体3和盖板5由PBT材料制成。该材料适用于制作耐高电压的零部件,由于熔融状态的流动性好,适合注射加工复杂结构的电器零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能使得插针的结构简化,将第一插针6和第二插针7设计成倒刺结构后期装配压入到插针基座中,既保证了可靠性又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产品经济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2由铜线制成,所述插孔4由锡青铜制成,且插针2和插孔4的表面均设有镀金层。插孔4是由符合GB/T 14955-94规定的锡青铜QSn4-3-Y制成;插针2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954-94的黄铜H62-Y2的铜线制成。插针2、插孔4均按国家军用标准GJB 1941镀金,镀金层厚度1.27μm。以上材料均为国产常用的电接触基体材料。
使用方式:
该型插座通过引脚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达到节约印制板空间的目的。插头尾部的插孔焊线杯焊接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和执行元件相连。
该型电连接器要求能通过电流3A的接触对数量42个、5A的接触对数量8个、10A的接触对数量1个。为了满足上述方案的实施,查GJB1216-1991《电连接器接触件总规范》可得,能满足通过3A的接触对直径为0.76mm、5A的接触对直径为1mm,10A的接触对直径为3.5mm。为了满足电连接器的高耐电压和绝缘电阻要求,选用介电常数和电阻率大的PBT材料,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接触件采用自动数控车床加工后打弯,对于接触对直径为3.5mm的插针需要通过分体式设计才能达到焊接在印制板上的目的。
该电连接器工作时,通过插针基座上所安装的插针和插孔基体上的插孔相啮合和分离,实现电路的导通和断开。该型电连接器高度集成化,一次插拔就能实现电连接器51对接触件的的插合和分离,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在安装和使用时,相对于多个连接器极大地缩短了安装和插拔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矩形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插座和电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插座包括插针基座和设于所述插针基座上的插针组件,所述插针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直径不同的多个插针,所述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孔基体和设于所述插孔基体上的插孔组件,所述插孔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插针相匹配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插头还包括与所述插孔基体相匹配的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针、至少一个第二插针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插针,且所述第一插针的直径为0.76mm,所述第二插针的直径为1mm,所述第三插针的直径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上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上的倒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针包括针脚和插针本体,所述针脚和插针本体之间通过铆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的前端为锥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本体的外围设有凸起的固定部,插针本体位于所述针脚的一端设有卡圈槽,当插针本体安装到插针基座上后,将卡圈卡入到卡圈槽内,通过所述固定部和卡圈将插针本体固定在所述插针基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防止插针本体安装在插针基座中后沿圆周方向转动的至少一个扁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基座、插孔基体和盖板由PBT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由铜线制成,所述插孔由锡青铜制成,且插针和插孔的表面均设有镀金层。
CN202023185758.7U 2020-12-25 2020-12-25 矩形电连接器 Active CN213782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758.7U CN213782306U (zh) 2020-12-25 2020-12-25 矩形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5758.7U CN213782306U (zh) 2020-12-25 2020-12-25 矩形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2306U true CN213782306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0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5758.7U Active CN213782306U (zh) 2020-12-25 2020-12-25 矩形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2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7670B2 (en) Plug adapter having plug side ends with dissimilar mechanical interface geometries
US6808395B2 (en) Coaxial cable terminatio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90280439A1 (en) Connector
CN102347575A (zh)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和插座
CN106785744A (zh) 一种模块化印制板式矩形混装插头连接器
CN112736523A (zh) 矩形电连接器
CN213782306U (zh) 矩形电连接器
CN205543433U (zh) 一种嵌装模块式高低频混装电连接器
CN207426291U (zh) 磁吸式弹簧针连接器对接结构改良
CN101820110B (zh) 线缆连接器
CN114128058A (zh) 诊断插入式连接件、诊断头及诊断系统
CN114374108B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3942032U (zh) 电连接器
CN105958256A (zh) 矩形高压电插座连接器
CN207967405U (zh) 曲线簧电连接器母座
CN205406926U (zh) 母头接插件和公头接插件
CN212810615U (zh) Ffc/fpc连接器、电池包及车辆
CN218513716U (zh) 适于装配于印制电路板的导电端子和相应印制电路板组件
CN219535110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9286703U (zh) 一种印制板连接器
CN21764194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0607744U (zh) 一种可拆装内芯的obd公头连接器
CN220914609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CN216355179U (zh) 一种微型电连接器
CN216872382U (zh) 一种模块化pcb板连接结构及其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