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8772U -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8772U
CN213758772U CN202021763080.3U CN202021763080U CN213758772U CN 213758772 U CN213758772 U CN 213758772U CN 202021763080 U CN202021763080 U CN 202021763080U CN 213758772 U CN213758772 U CN 213758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dible
joint
prosthesis
total
bisteromandi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30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驰
郑吉驷
焦子先
陈敏洁
姜闻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17630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8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8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8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所述联合假体至少包括:两个关节窝假体、一个全下颌骨假体和两个关节头假体,所述全下颌骨假体包括下颌体和两个下颌柄,各下颌柄分别连接于下颌体的两端,形成个体化仿真下颌骨形态;所述下颌柄两端分别与两个关节头假体连接;以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弯折凹面为上侧,所述下颌体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下颌体的中部为连续的多孔结构区。所述联合假体可同期个体化修复双侧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缺损中的关节运动、下颌骨形态、牙列缺损等功能,以期达到双颞下颌关节‑全下颌骨‑全牙列的联合重建。

Description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背景技术
下颌骨位于面部下三分之一,在咀嚼、语言等功能的行使以及容貌的维持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两端为髁突,与关节盘和颞骨关节窝共同构成颌面部唯一联动关节——颞下颌关节 (TMJ)。其发生在下颌骨的大范围骨性肿瘤、骨质纤维异常增殖症、粉碎性创伤等不仅侵犯整个下颌骨,导致整个下颌骨的病变或缺损,同时破坏TMJ结构和功能,这对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呼吸等功能产生巨大障碍,面部容貌发生明显畸形,甚者危及生命。基于此,如何在完成切除病变的同时对整个下颌骨和TMJ进行重建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
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及整个下颌骨重建的报道以自体骨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带蒂腓骨肌皮瓣+重建板修复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但其颞下颌关节功能无法有效恢复,牙槽骨高度恢复不足,无法完成牙种植,面型恢复欠佳,手术创伤大,取骨范围广,手术难度大,失败率高。故颞下颌关节及整个下颌骨重建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临床无法有效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不仅能够同期恢复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也能恢复下颌骨外形、牙槽骨高度,达到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全牙列联合修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所述联合假体至少包括:
两个关节窝假体、一个全下颌骨假体和两个关节头假体,所述关节窝假体包括相连的颧弓固位部和关节窝功能部,所述颧弓固位部包括颧弓贴合面,所述关节窝功能部和所述关节头假体凹凸配合形成关节运动核心区;所述全下颌骨假体包括下颌体和两个下颌柄,各下颌柄分别连接于下颌体的两端,形成个体化仿真下颌骨形态;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下颌柄两端分别与两个关节头假体连接;以全下颌骨假体的弯折凹面为上侧,所述下颌体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下颌体的中部为连续的多孔结构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其两个关节窝假体和全下颌骨假体两端的关节头假体可有效修复双侧颞下颌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患者咀嚼、言语、运动等功能。
(2)其全下颌骨假体能个性化贴合自体骨,可有效修复下颌骨的轮廓和外形、及牙槽骨高度,使的后期牙种植和牙列缺损修复提供可能。
(3)其全下颌骨假体的中部的多孔结构区,减轻假体的重量,且利于咬肌、翼内肌、下颌舌骨肌等附着,避免假体暴露、恢复患者相应的咬合力和面部外形。
(4)其全下颌骨假体内侧的多孔或粗糙表面结构能提高假体和自体骨骨结合,形成牢固的假体-骨界面。
基于此,所述联合假体可同期个体化修复双侧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缺损中的关节运动、下颌骨形态、牙列缺损等功能,以期达到双颞下颌关节-全下颌骨-全牙列的联合重建。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关节窝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2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颞关节窝假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2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关节头假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主视图。
图3b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全下颌骨假体和关节头假体的侧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全下颌骨假体和关节头假体的内侧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的全下颌骨假体的下颌体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关节窝假体
11 颧弓固位部
12 关节窝功能部
13 关节窝部骨面
14 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
2 全下颌骨假体
21 下颌体
22 下颌柄
23 多孔结构区
24 接触层
3 关节头假体
4 钉孔
5 自体骨
A 下颌体的上部
B 下颌体的中部
C 下颌体的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至少包括:
两个关节窝假体1、一个全下颌骨假体2和两个关节头假体3,所述关节窝假体包括相连的颧弓固位部11和关节窝功能部12,所述关节窝假体包括相连的颧弓固位部11和关节窝功能部12,所述颧弓固位部11包括颧弓贴合面,所述关节窝功能部12和所述关节头假体3凹凸配合形成关节运动核心区;所述全下颌骨假体2包括下颌体21和两个下颌柄22,各下颌柄22分别连接于下颌体的两端,形成个体化仿真下颌骨形态;所述全下颌骨假体2的下颌柄22两端分别与两个关节头假体3连接;如图5所示,以全下颌骨假体2的弯折凹面为上侧,所述下颌体2分为上部A、中部B、和下部C,所述下颌体21的中部为连续的多孔结构区 23。
如图5所示,所述下颌体的上部弯折且能与自体骨个体化贴合。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下颌体的下部的横断面为倒锥形。所述横断面是指,以全下颌骨假体2的弯折凹面的垂直方向进行剖切所形成的面。所述倒锥形结构是指所述下颌体下部的横断面的侧边由上至下均匀收缩,直至到达底部交叉为点。所述下颌体的下部为实心,是人体下颌下缘仿真设计,有利于面部的外形修复。
所述颧弓贴合面用于与自体颧弓贴合。
本发明所述的“个体化”的含义是指使用者的自体骨的形状不同,所述联合假体或所述联合假体的部件是按照使用者骨骼结构定制。可以通过CT扫描等技术扫描使用者的自体骨,然后建立三维模型和设计假体原型,通过3D打印和5轴精加工获得所述联合假体或所述联合假体的部件。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关节窝功能部12包括能够与自体骨贴合的关节窝部骨面13 和用于与关节头假体3凹凸配合的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14,所述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14为弧面。所述关节窝部骨面13为个性化贴合人体关节窝设计,用于贴合人体的关节窝骨面;所述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14与关节头假体相互配合,所述关节头可以在所述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14进行相对运动。所述关节窝部运动功能面14的弧度可以为5°-30°。
所述关节窝功能部用于恢复双侧颞下颌关节运动功能区。所述颧弓固位部用于固定关节窝功能部,所述关节头假体用于修复人体的双侧髁突。
所述多孔结构区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假体重量和利于肌肉张入,恢复部分咬合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和下部为实心。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颌柄22的上部和下部为实心。所述下颌柄22的中部设有连续的多孔结构区23。
可选的,所述下颌体21的中部设有连续的多孔结构区23,且与所述下颌柄22的多孔结构区相连续。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结构区23包括若干相互贯通的孔状结构,各个孔的孔径大小为400-800μm。所述多孔结构区的各个孔的形状不限,例如可以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例如四边形孔,五边形孔,六边形孔,八边形孔等。所述下颌体21的多孔结构区占全下颌骨假体的体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全下颌骨假体体积的1/3。保证减轻假体重量和利于肌肉张入,恢复部分咬合力。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上部可个体化贴合自体骨5,以所述全下颌骨假体贴合自体骨5的面为内侧面,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的内侧面为接触层24,所述接触层 24为多孔结构或粗糙的表面结构。所述接触层24可使得假体与自体骨形成牢固的骨整合。
所述接触层24可通过喷砂等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也可通过3D打印直接打印。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下颌柄22的内侧面包括接触层24。
可选的,所述接触层24的厚度为0.5-1mm。利于假体与自体骨形成牢固的骨整合。
可选的,当所述接触层24为多孔结构时,所述多孔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贯通的孔状结构,各个孔的孔径大小为400-800μm。
当所述接触层为粗糙的表面时,是指所述接触层为凹凸不平的表面,Ra为1.5-3.0μm之间。
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下颌体的上部为能够个体化贴合自体骨的形状。
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下颌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和上部内侧的自体骨共同恢复下颌骨高度,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充足的骨高度和骨宽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颧弓固位部11和关节窝功能部12呈一体式连接,所述颧弓固位部11为钛合金材质,所述关节窝功能部12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具体可以参考201620127314.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颧弓固位部11和关节窝功能部12呈一体式连接,且均为聚乙烯材质。
如图3所示,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设有用于与自体骨5固定的钉孔4。
所述下颌柄22设有用于与自体骨5固定的钉孔4。
可选的,如图2a所示,所述颧弓固位部上设有用于与颧弓固定的钉孔4。
可选的,所述联合假体上的钉孔4的总数量为8-14个。
所述下颌体21的横断面的下部为倒锥形。为仿真下颌体设计。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关节头假体为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
所述关节头假体直径可以为8-12mm;高度可以为10-14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关节头假体3为中空结构,以所述关节头假体3与下颌柄连接端为底端,所述关节头假体3的中空腔的底面面积大于所述关节头假体上面的面积,内腔锥度可以为8-10°,用于与下颌柄两端牢固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关节头假体和所述下颌柄端部嵌套连接,可以利用锥度连接。
使用时,将颧弓固位部与人体颧弓贴合通过钉孔插入骨钉固定,将关节头假体与全下颌骨假体两端通过锥度连接,利用全下颌骨假体的钉孔将自体骨固定于假体内侧面。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假体至少包括:
两个关节窝假体(1)、一个全下颌骨假体(2)和两个关节头假体(3),所述关节窝假体包括相连的颧弓固位部(11)和关节窝功能部(12),所述颧弓固位部(11)包括颧弓贴合面,所述关节窝功能部(12)和所述关节头假体(3)凹凸配合形成关节运动核心区;所述全下颌骨假体(2)包括下颌体(21)和两个下颌柄(22),各下颌柄(22)分别连接于下颌体的两端,形成个体化仿真下颌骨形态;所述下颌柄(22)两端分别与两个关节头假体(3)连接;以全下颌骨假体(2)的弯折凹面为上侧,所述下颌体(21)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下颌体(21)的中部为连续的多孔结构区(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和下部为实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柄(22)的中部设有连续的多孔结构区(23)。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区(23)包括若干相互贯通的孔状结构,各个孔的孔径大小为400-800μ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体(21)的中部的多孔结构区(23)与所述下颌柄(22)的多孔结构区(23)相连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下颌骨假体的上部可个体化贴合自体骨(5),以所述全下颌骨假体贴合自体骨(5)的面为内侧面,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的内侧面为接触层(24),所述接触层(24)为多孔结构或粗糙的表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柄(22)的内侧面包括接触层(24)。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所述接触层(24)的厚度为0.5-1mm;
2)当所述接触层(24)为多孔结构时,所述多孔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贯通的孔状结构,各个孔的孔径大小为400-800μm;
3)当所述接触层(24)为粗糙的表面时,是指所述接触层为凹凸不平的表面,Ra为1.5-3.0μ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所述下颌体(21)的上部设有用于与自体骨(5)固定的钉孔(4);
2)所述下颌柄(22)设有用于与自体骨(5)固定的钉孔(4);
3)所述颧弓固位部(11)上设有用于与颧弓固定的钉孔(4);
4)所述下颌体(21)的横断面的下部为倒锥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假体上的钉孔(4)的总数量为8-14个。
CN202021763080.3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Active CN213758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3080.3U CN21375877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3080.3U CN21375877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8772U true CN213758772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3080.3U Active CN213758772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8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5250B2 (en) Biocompatible form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Zlotolow et al. Osseointegrated implants and function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in microvascular fibula free flap reconstructed mandibles
US8166627B2 (en) Temporomandibular prosthetic implant, and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ethod
US20190192302A1 (en) Prosthesis for a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CN110613533A (zh) 用于下颌骨体箱状缺损修复的pekk个性化植入体设计制作方法及植体
Xu et al. A custom-mad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prosthesis for fabrication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O2014079178A1 (zh) 颌骨修复体
Martinez-Lage et al. Condylar reconstruction by oblique sliding vertical–ramus osteotomy
CN213963774U (zh) 一种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联合假体
CN111938875A (zh) 一种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联合假体
CN208769907U (zh) 个性化全颞下颌关节置换截骨定位导板
CN213758772U (zh) 一种双颞下颌关节及全下颌骨联合假体
CN110251275B (zh) 一种个性化髁突假体的设计方法
AU2012100561B4 (en) The Melbourne TMJ Prosthesis
Hakan Tuna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an edentulous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 with a soft palate defect using a bar-retained, implant-supported speech-aid prosthesis: a clinical report
Porwal et al. Neutral zone approach for rehabilitation of severely atrophic ridge
JP2003504153A (ja) エキソプロテーゼ用の大腿断端エンドプロテーゼ
US20220409376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lacement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WO2022036900A1 (zh) 一种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联合假体
Schaaf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s 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
CN210749670U (zh) 一种个性化髁突假体
Rossi et al. Reimplantation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 in cases of intraoral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ndible
CN210749669U (zh) 一种定制化髁突假体
CN103690274B (zh) 骨缺失修复装置
CN213346174U (zh) 一种自定位型颞下颌关节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