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5496U - 散热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5496U
CN213755496U CN202023083121.7U CN202023083121U CN213755496U CN 213755496 U CN213755496 U CN 213755496U CN 202023083121 U CN202023083121 U CN 202023083121U CN 213755496 U CN213755496 U CN 213755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ydroecium
heat dissipation
water chamber
cha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31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伟佳
张铁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31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5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5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5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散热组件,各所述散热组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以及连接设于所述第一水室与所述第二水室之间的若干散热盘管,且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并于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第二水室之间均设有连接组件,以由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散热组件连接于一起,由此可使得各散热组件组合成整体式结构,从而能够避免在车内散热布置多个散热部件,以便于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布置。

Description

散热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散热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是车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新能源车辆为例,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功率越来越大,电机、控制器及电池和充电机等部件的散热需求愈来愈高。由于不同部件的工作温度存在差异,也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散热回路,但若针对于不同散热回路均开发新的散热部件,无疑会造成成本的升高,且多个散热部件分散布置于车内,也会造成布置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散热装置,以能够便于在车内的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散热组件,各所述散热组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以及连接设于所述第一水室与所述第二水室之间的若干散热盘管,且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并于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第二水室之间均设有连接组件,以由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夹置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水室或两所述第二水室两相对侧的压接板,以及构成两侧的所述压接板之间紧固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穿设两侧的所述压接板设置的螺栓副。
进一步的,于所述压接板上设有凸起,对应于所述凸起,于所述第一水室或所述第二水室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嵌设卡置于相应的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水室和/或所述第二水室上设有安装支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为上下相对布置,并于所述第一水室的所述进出水口处连接有储液壶,且所述储液壶高于所述第一水室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水室的所述进出水口处连接有水泵,且所述水泵低于所述第二水室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分别通过形成于自身上的连接孔与所述散热盘管连接,且各所述散热组件中,各所述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水室之间的结构分别相同,或者,各所述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水室之间仅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和/或数量不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散热组件连接于一起,由此可使得各散热组件组合成整体式结构,从而能够避免在车内散热布置多个散热部件,以便于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布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使得散热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便于散热装置后期的更换维修,而连接组件采用夹置于两侧的压接板和用于压接板紧固的连接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成本低。同时,在压接板上设置凸起,并对应凸起设置可供其嵌设卡置的凹槽,可增加压接板夹置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柱的设置可利于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安装,储液壶的设置可用于存放冷却液以及为冷却液热胀冷缩提供缓冲空间,水泵的设置则用于驱使冷却液流动。而通过使得各第一水室与各第二水室的结构相同,或者仅是用于散热盘管连接的连接孔的孔径和/或数量不同,则能够降低水室制造成本,以有利于散热装置整体成本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采用如上的散热装置,可便于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布置,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散热组件;2、第二散热组件;3、上压接板;4、下压接板;5、凸起;6、连接件;7、储液壶;8、水泵;
101、左上水室;102、左下水室;103、第一散热盘管;104、第一上进出水口;105、第一下进出水口;106、第一安装支柱;
201、右上水室;202、右下水室;203、第二散热盘管;204、第二上进出水口;205、第二下进出水口;206、第二安装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用于车辆上,且例如可为用于新能源车辆上,以作为车辆中诸如电机、控制器及电池和充电机等部件的散热部分,从而保证各部件能够于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整体构成上,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散热组件,各散热组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以及连接设于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之间的若干散热盘管,且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并于相邻的两散热组件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第二水室之间均设有连接组件,以由该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散热组件之间的连接。
而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此时,具体以散热组件为并排布置的两个为例进行说明,且为便于描述,两个散热组件也分别称之为第一散热组件1和第二散热组件2。
其中,同样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性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组件1和第二散热组件2中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均为上下相对布置的,且对应地,第一散热组件1与第二散热组件2也便是左右相邻地并排设置。而以一侧的第一散热组件1为例,该第一散热组件1中相对布置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以及连接于两水室之间的散热盘管即分别被称为左上水室101、左下水室102和第一盘管103。
如前所述的,在左上水室101上即设置有第一上进出水口104,在左下水室102上则设置有第一下进出水口105,且第一上进出水口104与第一下进出水口105在第一散热组件1中为如图1示出的呈对角布置,以可使得冷却液在第一散热组件1内具有更佳的流动组织形式。
此外,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上进出水口104和第一下进出水口105两者中其一用作整体散热组件的进水口,而另一相应地用作出水口便可,其根据车辆内的管路布置情况进行设置便可,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除了用于冷却液进出的进出水口,在左上水室101和右下水室102上也分别设置有外凸的安装支柱106,该安装支柱106具体为用于构成散热组件、也即整体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安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相对布置的左上水室101与右下水室102上均设置安装支座106,当然仅在其中一侧的水室上设置有安装支座106也是可以的。但此时在进行散热装置于车内的安装时,未设置安装支架106的那一侧水室则需要采用其它常规的卡接等固定形式进行固定。
仍如图1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组件1中也进一步于左上水室101的第一上进出水口104处连接有储液壶7,且储液壶7也为高于左上水室101设置。与此同时,左下水室102的第一下进出水口105处亦连接有水泵8,而水泵8也为低于第二水室设置。
此时,通过储液壶7的设置可用于存放冷却液,以及为冷却液热胀冷缩提供缓冲空间,而水泵8的设置则用于驱使冷却液流动,实现对车内各部件的散热。
本实施例中,另一侧的第二散热组件2的结构与以上所述第一散热组件1大致相同,且具体的,该第二散热组件2中的相对布置的两水室,以及连接于两水室之间的散热盘管被称之为右上水室201、右下水室202和第二散热盘管203。同时,右上水室201上设有第二上进出水口204,右下水室202上设有第二下进出水口205,在右上水室201和右下水室202上也分别设有第二安装支座206。
而进一步地,在第二上进出水口204处亦连接有储液壶7,第二下进出水口205处则连接有水泵8,并且该侧的储液壶7也为高于右上水室201,该侧的水泵8即低于右下水室202。其中,关于第二散热组件2中的第二上进出水口204、第二下进出水口205以及第二安装支座206等的具体设计也参见以上对第一散热组件1的描述便可。
本实施例在具体制备时,散热组件中的各水室及散热盘管一般均可采用铝质材料制成,且其可采用铝制型材制得,而作为通过的实施方式,各散热组件中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可分别通过形成于自身上的连接孔与散热盘管连接。
此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出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在各散热组件中,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第二水室之间的结构可设置为分别相同的,或者,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第二水室之间也可设置为仅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和/或数量不同。
如此,当散热组件中的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第二水室之间的结构分别相同时,各散热盘管的结构也便是相同的,这样能够使得成本得到最大的降低,但此时各散热组件的散热效能是基本一致的。
而当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第二水室之间仅为连接孔的孔径和/或数量不同时,其中一种形式也即如图1所示的,连接孔的孔径不同,其也即各散热组件中的散热盘管的管径有所不同。这样虽然相比于上述全部相同的情形在成本上有所上升,但其却能够使得各散热组件有着不同的散热效能,可提升整体散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第二水室之间为连接孔的数量不同时,以及连接孔的孔径和数量均不同时的情况,与以上图1所示的仅孔径不同时相仿,在此将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针对于前述的由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散热组件之间的连接,该连接可为实现相邻散热组件之间的不可拆固连。不过,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为具体形成相邻散热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此时,作为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形式,结合图2所示的,其包括夹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水室或两个第二水室两相对侧的压接板,以及构成两侧的压接板之间紧固连接的连接件6。具体而言,两侧的压接板分别称之为上压接板3和下压接板4,两者采用相同的结构便可,而上述的连接件6一般采用穿设两侧的上压接板3及下压接板4设置的螺栓副即可。
另外,为提高通过压接板压接相连时的连接可靠性,本实施例在各压接板上也设置有凸起5,并对应于凸起5,在第一水室或第二水室上也设有置凹槽,凸起5即嵌设卡置于相应的凹槽内,且随连接件6的紧固和对应侧的水室咬合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将凸起5设置于压接板上,并将凹槽设于水室上,担任将凸起和凹槽的设置位置进行互换也是可以的。此外,除了使得各散热组件中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为上下相对布置,并由此使得相邻的散热组件为左右并排布置。当然,设计使得散热组件中的两个水室为左右相对布置,且由此使相邻的散热组件之间变为上下并排的,其也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除了使得不同散热组件中的散热盘管的管径为不同的,当然也能够通过对各散热组件中的散热盘管的数量,以及散热盘管的壁厚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的散热效能。而且为满足在诸如轿车及SUV等不同车型上的应用需求,本实施例的散热盘管的高度也能够基于车型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使用时,不同的散热组件可根据所连接的散热部件的散热需求的不同,采用对应管径及数量的散热盘管,且将储液壶7一端及水泵8一端通过管路和散热部件处的散热结构相连便可。
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的散热组件连接于一起,使得各散热组件组合成整体式结构,由此能够避免在车内散热布置多个散热部件,而可便于其在车内的布置,且通过使得相邻散热组件中各第一水室与各第二水室的结构相同,或者仅是用于散热盘管连接的连接孔的孔径不同,亦能够实现水室的模块化生产,降低水室的制造成本,有利于散热装置整体成本的降低,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在该车辆上即设置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散热装置。具体实施时,散热装置通过各安装支柱安装固定于车辆内便可,而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散热装置,可便于散热装置在车内的布置,以有着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个散热组件,各所述散热组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以及连接设于所述第一水室与所述第二水室之间的若干散热盘管,且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上分别设有进出水口,并于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的第一水室之间以及第二水室之间均设有连接组件,以由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相邻的两所述散热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夹置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水室或两所述第二水室两相对侧的压接板,以及构成两侧的所述压接板之间紧固连接的连接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为穿设两侧的所述压接板设置的螺栓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压接板上设有凸起(5),对应于所述凸起(5),于所述第一水室或所述第二水室上设有凹槽,所述凸起(5)嵌设卡置于相应的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水室和/或所述第二水室上设有安装支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为上下相对布置,并于所述第一水室的所述进出水口处连接有储液壶(7),且所述储液壶(7)高于所述第一水室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水室的所述进出水口处连接有水泵(8),且所述水泵(8)低于所述第二水室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室和所述第二水室分别通过形成于自身上的连接孔与所述散热盘管连接,且各所述散热组件中,各所述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水室之间的结构分别相同,或者,各所述第一水室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二水室之间仅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和/或数量不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
CN202023083121.7U 2020-12-18 2020-12-18 散热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3755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3121.7U CN213755496U (zh) 2020-12-18 2020-12-18 散热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3121.7U CN213755496U (zh) 2020-12-18 2020-12-18 散热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5496U true CN213755496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3121.7U Active CN213755496U (zh) 2020-12-18 2020-12-18 散热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5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67631A1 (zh)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和电动车辆
WO2018090857A1 (zh) 动力电池底托以及动力电池模组
CN100577456C (zh) 用于低结构高度的电加热装置
CN11260667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分层集成结构
CN213483829U (zh) 一种液冷板、电池液冷系统及具有该电池液冷系统的车辆
KR20130067099A (ko) 차량용 통합형 열교환기
CN117177871A (zh) 集成冷却模块
CN116435655A (zh) 液冷装置、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
CN213755496U (zh) 散热装置及车辆
CN115692935A (zh) 电池换热集成结构及热管理系统
EP3452771B1 (en)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JP2008267721A (ja) 冷凍空調装置
JP2014115059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
JP2014129907A (ja) 複合型熱交換器
CN101251344A (zh) 叠片式汽车散热器
CN210346452U (zh) 散热器单层模块化连接结构
TWI707116B (zh) 液冷散熱裝置
CN217685884U (zh) 供热水箱设备
CN215372765U (zh) 水力模块底盘组件、水力模块及空调热水器
CN212645427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用水水中冷器
CN211455896U (zh) 电池液冷结构和动力电池
CN214625172U (zh) 一种适用于方形动力电池的液冷装置
CN220374224U (zh) 冷媒侧组件、热管理集成装置和车辆
CN218287429U (zh) 电池包冷却器集成模块及车辆
CN218498650U (zh) 一种除湿降温装置的冷腔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