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2790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2790U
CN213742790U CN202021931519.9U CN202021931519U CN213742790U CN 213742790 U CN213742790 U CN 213742790U CN 202021931519 U CN202021931519 U CN 202021931519U CN 213742790 U CN213742790 U CN 213742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piece
latch bolt
assembly
strike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15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15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2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2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2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安装壳体、斜舌组件、触动舌组件和防插片组件。斜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触动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且与斜舌组件相间隔;防插片组件包括防插片和防插片扭簧,防插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与触动舌组件相接触,防插片扭簧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与防插片配合,防插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动舌组件部分伸出安装壳体外时,防插片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斜舌组件分离,并且防插片扭簧发生变形;触动舌组件自安装壳体外缩回时,防插片扭簧回复并带动防插片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防插片抵靠于斜舌组件。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门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已经有机械锁、密码锁、指纹锁等多种锁。但是无论何种锁,在使用时,大多需要手动拨动反锁按钮实现反锁,因此经常会出现关门后忘记反锁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外,现有的锁在反锁后,不法分子仍然可以通过拨动反锁按钮开锁,进行入室盗窃等不法行为,给用户造成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体,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包括安装壳体、斜舌组件、触动舌组件和防插片组件。斜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触动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且与斜舌组件相间隔;防插片组件包括防插片和防插片扭簧,防插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与触动舌组件相接触,防插片扭簧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与防插片配合,防插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动舌组件部分伸出安装壳体外时,防插片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斜舌组件分离,防插片扭簧发生变形;触动舌组件自安装壳体外缩回时,防插片扭簧回复并带动防插片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防插片抵靠于斜舌组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斜舌组件包括斜舌和斜舌连接件,斜舌包括连接部和配合部,连接部连接在配合部和斜舌连接件之间,防插片包括第一接触端部;触动舌组件自安装壳体外缩回时,配合部伸出至安装壳体外,连接部位于安装壳体内,防插片位于第二位置,第一接触端部与连接部接触;触动舌组件部分伸出安装壳体外时,防插片位于第一位置,第一接触端部与连接部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插片包括主体部、第一接触端部和第二接触端部,主体部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第一接触端部和第二接触端部自主体部沿不同方向延伸,第一接触端部与斜舌组件配合,第二接触端部与触动舌组件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插片还包括连接于主体部的第三接触端部,锁体还包括安装于安装壳体的解锁组件,解锁组件与第三接触端部配合,触动舌组件自安装壳体外缩回时,解锁组件带动防插片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触动舌组件包括触动舌、触动舌连接件、触动舌限位件、触动舌弹性件和触动舌拨动件,触动舌、触动舌拨动件和触动舌限位件均与触动舌连接件连接,并且自触动舌连接件沿不同方向延伸,触动舌限位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触动舌弹性件绕设于触动舌连接件,并位于触动舌限位件和触动舌拨动件之间,触动舌拨动件与第二接触端部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解锁组件,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拨片和解锁推板,解锁拨片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连接于防插片和解锁推板之间,解锁推板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并与解锁拨片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拨叉组件,拨叉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拨叉组件与解锁拨片机械连接,以带动解锁拨片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防插片包括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和连接片,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在垂直于安装壳体的方向间隔,连接片连接于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第一插片与触动舌组件接触,第二插片与解锁拨片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斜舌连接件、斜舌固定件、斜舌限位片和斜舌弹性件,斜舌铰接于斜舌连接件,斜舌固定件固定于安装壳体,斜舌限位片与斜舌连接件连接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斜舌连接件穿设于斜舌固定件,斜舌弹性件绕设于斜舌连接件并位于斜舌和斜舌固定件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体还包括拨叉和斜舌拨片,拨叉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斜舌拨片与拨叉机械连接,并延伸至斜舌固定件和斜舌限位片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在触动舌组件自安装壳体外缩回时,防插片抵靠住斜舌组件,实现了斜舌组件的锁死,不需手动反锁,并且在锁门后可以防止技术开锁,提升了锁体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又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插片和触动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1,包括安装壳体10、斜舌组件20、触动舌组件30和防插片组件40。斜舌组件20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触动舌组件30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并且与斜舌组件20相间隔;防插片组件40包括防插片42和防插片扭簧44,防插片4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并与触动舌组件30相接触,防插片扭簧44安装于安装壳体10并与防插片42配合,防插片4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触动舌组件30部分伸出安装壳体10外时,防插片4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斜舌组件20分离,并且防插片扭簧44发生变形;触动舌组件30自安装壳体10外缩回时,防插片扭簧44回复并带动防插片4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防插片42抵靠于斜舌组件20。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安装壳体10包括安装板11和底壳13,底壳13和安装板11均大致呈长方形,其中底壳13可以用于安装斜舌组件20和触动舌组件30等结构。安装板11连接于底壳13的一侧,安装板11可以用于将锁体1安装于门板上。
请参阅图3和图4,斜舌组件20可移动地安装于底壳13并自安装板11暴露出。斜舌组件20可以在与防插片组件40相抵时相对安装板11的位置固定,以增加锁体1的防拨性能,提升锁体1的安全性能。斜舌组件20还可以在锁体1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相对安装板11自由伸出或者缩回,防止在开门的情况下由于斜舌组件20的位置固定(伸出于安装板11)而导致不能关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斜舌组件20包括斜舌21、斜舌连接件22、斜舌固定件23、斜舌限位片24和斜舌弹性件25。
斜舌21铰接于斜舌连接件22的一端,斜舌21包括连接部213和配合部215,连接部213连接在配合部215和斜舌连接件22之间。配合部215可以伸出于安装板11外,以实现锁具结构1的上锁。配合部215在不受门框的挤压力时,可以伸出至安装壳体10外,此时连接部213位于安装壳体10内,此时防插片42可以抵靠于连接部213,以实现斜舌组件20的顶死。当连接部213与防插片组件40分离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或者锁芯实现斜舌组件20的收回。
斜舌固定件23固定于安装壳体10;斜舌连接件22大致为杆状结构,斜舌连接件22穿设于斜舌固定件23;斜舌限位片24与斜舌连接件22连接并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具体地,斜舌限位片24可以通过与开设于底壳13上的限位槽配合,并沿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移动;斜舌弹性件25绕设于斜舌连接件22并位于斜舌21和斜舌固定件23之间,当斜舌21受到门框的挤压而缩回安装壳体10内时,斜舌弹性件25受到挤压而变形;当斜舌21不受门框的挤压作用时,斜舌弹性件25回复并带动斜舌21伸出至安装壳体10外,即斜舌弹性件25为斜舌21的伸出提供了回复力。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触动舌组件30可移动地安装于底壳13并自安装板11暴露出。触动舌组件30包括触动舌32、触动舌连接件34、触动舌限位件35、触动舌弹性件37和触动舌拨动件39。触动舌32、触动舌拨动件39和触动舌限位件35均与触动舌连接件34连接,并且自触动舌连接件34沿不同方向延伸。触动舌限位件35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10,用于限制触动舌连接件34的运动方向。具体地,触动舌限位件35开设开口,触动舌连接件34穿设于开口。触动舌弹性件37绕设于触动舌连接件34,并位于触动舌限位件35和触动舌拨动件39之间,触动舌弹性件37的作用于斜舌弹性件25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触动舌拨动件39与防插片42相接触,触动舌拨动件39包括触动舌拨片391和拨动销钉393,触动舌拨片391与触动舌连接件34固定连接,拨动销钉393沿垂直于底壳13的方向延伸并至少部分延伸至触动舌拨片391外,使拨动销钉393可以与防插片42配合,从而带动防插片42转动至与斜舌组件20分离。
防插片扭簧44包括扭簧体441、第一扭簧臂443和第二扭簧臂445。其中,扭簧体441绕设于固定销427,第一扭簧臂443和第二扭簧臂445分别自扭簧体441沿不同方向延伸,第一扭簧臂443固定于安装壳体10,第二扭簧臂445抵接于防插片4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插片4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斜舌组件20分离时,防插片扭簧44变形,从而为防插片4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提供动力。如图4所示,触动舌组件30自安装壳体10外缩回时,防插片扭簧44回复并带动防插片4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防插片42与斜舌组件20抵靠,斜舌组件20被顶死,无法从安装壳体10外缩回,增加了锁体1的防拨性能,提升了锁体1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3和图4,沿平行于底壳13所在平面的方向,防插片42包括主体部420、第一接触端部421、第二接触端部422和第三接触端部423。其中,主体部42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第一接触端部421、第二接触端部422和第三接触端部423均与主体部420连接,并且自主体部420沿不同方向延伸。第一接触端部421与斜舌组件20配合,具体地,触动舌组件30自安装壳体10外缩回时,配合部215伸出至安装壳体10外,连接部213位于安装壳体10内,防插片42位于第二位置,第一接触端部421与连接部213接触;触动舌组件30部分伸出安装壳体10外时,触动舌组件30的触动舌拨动件39与第二接触端部422配合,带动防插片4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使第一接触端部421与连接部213分离。第二接触端部422可以与拨动销钉393接触,使触动舌组件30伸出时,拨动销钉393可以带动防插片4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
请参阅图5,沿垂直于底壳13所在平面的方向,防插片42大致为双层结构,防插片42包括第一插片424、第二插片425和连接片426。第一插片424和第二插片425在垂直于安装壳体10的方向间隔,第一插片424和第二插片425的形状大致相同且相互平行,连接片426连接于第一插片424和第二插片425之间。第一插片424与触动舌组件30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端部422可以设置于第一插片424,第三接触端部423可以设置于第二插片425,第一接触端部421可以设置于连接片426。
防插片42还包括固定销427,固定销427为柱状结构。固定销427固定安装于安装壳体10,固定销427设置于主体部420,并且穿设于第一插片424和第二插片425,使防插片42可以通过固定销427铰接于底壳13。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锁体1还包括解锁组件50,解锁组件50安装于安装壳体10,解锁组件50与第三接触端部423配合。具体地,当触动舌组件30自安装壳体10外缩回时,解锁组件50可以与第三接触端部423相接触,并带动防插片4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
解锁组件50包括解锁拨片52和解锁推板54,解锁拨片5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并连接于防插片42和解锁推板54之间,解锁推板54可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并与解锁拨片52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推板54的移动方向垂直于触动舌组件30的移动方向。解锁拨片52与第二插片425接触。当转动解锁拨片52时,可以带动防插片42转动,使防插片42与斜舌组件20分离,此时可以通过转动把手实现斜舌21的缩回,从而实现锁体1的解锁。解锁推板54远离解锁拨片52的一端还可以与锁芯配合,当锁芯拨动解锁推板54使解锁推板54移动时,解锁推板54会带动解锁拨片52转动,亦能实现锁体1的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还包括拨叉组件60,拨叉组件6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拨叉组件60与解锁拨片52机械连接,以带动解锁拨片52转动。具体地,拨叉组件60可以由把手带动转动。拨叉组件60包括拨叉62和斜舌拨片64,拨叉6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壳体10,拨叉62与解锁拨片52机械连接,使拨片可以带动解锁拨片52转动。斜舌拨片64和解锁拨片52机械连接于拨叉62的相对两侧,斜舌拨片64还延伸至斜舌固定件23和斜舌限位片24之间,使斜舌拨片64可以带动斜舌组件20缩回。
在本实施例中,锁体1还包括主锁舌组件70,主锁舌组件70包括主锁舌72、主锁舌连接件74和主锁舌传动件76,主锁舌72与主锁舌连接件74机械连接,主锁舌传动件76机械连接于拨叉62和主锁舌连接件74之间,以在拨叉62转动时可以带动主锁舌传动件76移动,从而带动主锁舌连接件74移动,使主锁舌72可以伸出于安装板11外或者自安装板11外缩回。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体1,在触动舌组件30自安装壳体10外缩回时,防插片42抵靠住斜舌组件20,实现了斜舌组件20的锁死,不需手动反锁,并且在锁门后可以防止技术开锁,提升了锁体1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体;
斜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
触动舌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且与所述斜舌组件相间隔;及
防插片组件,包括防插片和防插片扭簧,所述防插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与所述触动舌组件相接触,所述防插片扭簧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与所述防插片配合,所述防插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触动舌组件部分伸出所述安装壳体外时,所述防插片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并与所述斜舌组件分离,所述防插片扭簧发生变形;所述触动舌组件自所述安装壳体外缩回时,所述防插片扭簧回复并带动所述防插片从所述第一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防插片抵靠于所述斜舌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和斜舌连接件,所述斜舌包括连接部和配合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配合部和所述斜舌连接件之间,所述防插片包括第一接触端部;所述触动舌组件自所述安装壳体外缩回时,所述配合部伸出至所述安装壳体外,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内,所述防插片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部与所述连接部接触;所述触动舌组件部分伸出所述安装壳体外时,所述防插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触端部与所述连接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插片包括主体部、第一接触端部和第二接触端部,所述主体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第一接触端部和所述第二接触端部自所述主体部沿不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接触端部与所述斜舌组件配合,所述第二接触端部与所述触动舌组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插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三接触端部,所述锁体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的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与所述第三接触端部配合,所述触动舌组件自所述安装壳体外缩回时,所述解锁组件带动所述防插片从所述第二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舌组件包括触动舌、触动舌连接件、触动舌限位件、触动舌弹性件和触动舌拨动件,所述触动舌、所述触动舌拨动件和所述触动舌限位件均与所述触动舌连接件连接,并且自所述触动舌连接件沿不同方向延伸,所述触动舌限位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触动舌弹性件绕设于所述触动舌连接件,并位于所述触动舌限位件和所述触动舌拨动件之间,所述触动舌拨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端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拨片和解锁推板,所述解锁拨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并连接于所述防插片和所述解锁推板之间,所述解锁推板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并与所述解锁拨片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拨叉组件,所述拨叉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拨叉组件与所述解锁拨片机械连接,以带动所述解锁拨片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插片包括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和连接片,所述第一插片和所述第二插片在垂直于所述安装壳体的方向间隔,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第一插片和所述第二插片之间,所述第一插片与所述触动舌组件接触,所述第二插片与所述解锁拨片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舌组件包括斜舌、斜舌连接件、斜舌固定件、斜舌限位片和斜舌弹性件,所述斜舌铰接于所述斜舌连接件,所述斜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斜舌限位片与所述斜舌连接件连接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斜舌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斜舌固定件,所述斜舌弹性件绕设于所述斜舌连接件并位于所述斜舌和所述斜舌固定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拨叉和斜舌拨片,所述拨叉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所述斜舌拨片与所述拨叉机械连接,并延伸至所述斜舌固定件和所述斜舌限位片之间。
CN202021931519.9U 2020-09-07 2020-09-07 锁体 Active CN213742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1519.9U CN213742790U (zh) 2020-09-07 2020-09-07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1519.9U CN213742790U (zh) 2020-09-07 2020-09-07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2790U true CN213742790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4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1519.9U Active CN213742790U (zh) 2020-09-07 2020-09-07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2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3968B2 (en) Reach out lock
RU2509855C2 (ru) Верхняя система запирания пассивной дверной створки двустворчатой двери
CN111566299B (zh) 车辆门闩锁装置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CN212478850U (zh) 全自动锁
CA2895850C (en) Latch mechanism for an exit device
AU2011202865B2 (en) Lock device with switchable blocking mechanism
CN213742790U (zh) 锁体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213742791U (zh) 锁体
CN212336953U (zh) 锁具的斜舌机构以及锁具
CN113153009A (zh) 锁体和门
CN217681088U (zh) 具有防插功能的锁体
KR100387951B1 (ko) 자동 시정형 모티스 잠금 시스템
CN212154436U (zh) 锁具结构
CN214246953U (zh) 锁体
CN219754289U (zh) 锁体
KR200288731Y1 (ko) 현관용 도어록의 상자앗세이
CN215717902U (zh) 锁体和门
CN216641738U (zh) 一种门锁
CN216866291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锁
US20210131152A1 (en) Latchbolt mechanism and latchbolt accommodating mechanism
CN215485265U (zh) 锁具的机械解锁机构以及锁具
CN213774902U (zh) 一种箱柜锁
CN219471770U (zh) 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 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