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3268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3268U
CN213713268U CN202022526583.5U CN202022526583U CN213713268U CN 213713268 U CN213713268 U CN 213713268U CN 202022526583 U CN202022526583 U CN 202022526583U CN 213713268 U CN213713268 U CN 213713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groove
edge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6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6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3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3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3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管机,其中,风管机包括风道模块及换热模块,风道模块包括风道箱体及设于风道箱体内的风轮,风道箱体包括出风侧;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箱体及设于换热箱体内的换热器,换热箱体包括进风侧,进风侧与出风侧沿第一方向排布,并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拆卸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时,进风侧与出风侧能在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第一方向分离。上述风管机在安装完成后,便于拆卸。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通常安装于吊顶内,风管机安装完成后,很难再次拆卸,不便于后续清洁、维修风管机的元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管机,旨在便于拆卸安装完成后的风管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管机,包括:
风道模块,包括风道箱体及设于所述风道箱体内的风轮,所述风道箱体具有出风侧;以及
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箱体及设于所述换热箱体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箱体具有进风侧,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沿第一方向排布,并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能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所述第一方向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侧靠近所述进风侧的表面具有出风连接部,所述进风侧靠近所述出风侧的表面具有进风连接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通过所述进风连接部与所述出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所述进风连接部与所述出风连接部能沿所述第一方向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连接部包括卡槽与卡块中的一者,所述进风连接部包括卡槽与卡块中的另一者,所述卡槽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连通的第一槽及第二槽;
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槽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所述卡块能位于所述第二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第二槽拔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宽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槽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的第三槽,在所述第一槽至所述第二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槽的开口宽度逐渐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块包括勾部,所述勾部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壁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勾部的前端设置有倒角,以便于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槽插拔。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二槽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连接边缘及第二连接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出风部,所述进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配合边缘及第二配合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的进风部;
所述出风连接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上,所述进风连接部位于所述进风部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还密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边缘相对于所述出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配合边缘相对于所述进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进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外凸部设于所述内凹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下方,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凹部打螺钉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下方,所述内凹部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凹部位于所述出风侧上,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进风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还密封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另一者,所述凸起沿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的插入方向上,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在所述凹槽的开口至所述凹槽的槽底的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径逐渐减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出风侧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进风侧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边缘相对于所述出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配合边缘相对于所述进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外凸部设于所述内凹部内;
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另一者,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凸起沿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内凹部和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风道箱体与所述换热箱体中的一者上,所述外凸部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风道箱体与所述换热箱体中的另一者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箱体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边缘、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及所述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和/或
所述换热箱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及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及所述第四横梁首尾依次连接,并限定出进风口,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所述第一配合边缘,所述第三横梁包括所述第二配合边缘,所述进风部包括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四横梁、部分所述第一横梁及部分所述第三横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连接边缘及第二连接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出风部,所述进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配合边缘及第二配合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的进风部;
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出风部与所述进风部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箱体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的风道端板,所述换热箱体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的换热端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管机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风管机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另一者;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紧固模块,所述紧固模块连接位于同一端的所述风道端板与所述换热端板,所述紧固模块与所述风道端板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紧固模块与所述换热端板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模块包括连接件及螺纹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及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风道端板插接,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换热端板插接,至少一个所述螺纹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风道端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螺纹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换热端板;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呈直角设置,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长圆孔及圆孔,所述长圆孔及所述圆孔分别与所述风道端板及所述换热端板对应设置,并分别供所述螺纹固定件穿设,所述长圆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箱体还具有回风侧,所述回风侧与所述出风侧连通;
所述回风侧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
或者,所述回风侧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风道箱体的下方。
在上述风管机中,进风侧与出风侧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时,进风侧与出风侧能在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第一方向分离,也即在拆卸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时,进风侧与出风侧能在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风管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进风侧与出风侧可拆卸连接,而在第二位置,进风侧与出风侧能沿第一方向可分离。从而当上述风管机安装于吊顶内后,在拆卸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时,可以通过形成于吊顶上的检修窗口,对风道模块或换热模块施加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风管机的位置由第一位置变换为第二位置,进而可以使得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在第一方向上分离,完成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的拆卸。上述风管机在安装完成后,还具有非常便于拆卸的特点。
其中,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在第一方向上分离后,可以通过出风侧上的出风口对风道箱体内的风轮等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也可以通进风侧上的进风口对换热箱体内的换热器、接水盘等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而且还可以将风道模块与换热模块分别自检修窗口取出至地面,以对风道箱体及换热箱体内的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卡槽与卡块装配在一起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2中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2中的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2中的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的上部的俯视图;
图11为沿图10中的G-G线的剖面图;
图12为图11中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的风道模块的中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采用后回风方式回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采用下回风方式回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61095630000061
Figure BDA000276109563000007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该风管机10包括风道模块12及换热模块14。
风道模块12包括风道箱体200及设于风道箱体200内的风轮300。也即风道箱体200内形成有第一腔室200a。风轮300设于第一腔室200a内。其中,风道箱体200具有出风侧210,出风侧210开设有与第一腔室200a连通的出风口210a,从而在风轮300的作用下,进入第一腔室200a内的气流,可以经出风口210a排出。
换热模块14包括换热箱体400及设于换热箱体400内的换热器500。也即换热箱体400内形成有第二腔室400a。换热器500设于第二腔室400a内。其中,换热箱体400具有进风侧410。进风侧410开设有与第二腔室400a连通的进风口410a,从而自出风口210a排出的气流可以经进风口410a进入第二腔室400a内,与换热器500换热后,再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沿第一方向排布,并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第一方向分离。也即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风管机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可拆卸连接,而在第二位置,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沿第一方向可分离。
在相关技术中,风管机通常安装于吊顶内,风管机安装完成后,很难再次拆卸,不便于后续清洁、维修风管机的元器件。
而在上述风管机10中,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第一方向分离,也即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以使得风管机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可拆卸连接,而在第二位置,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能沿第一方向可分离。从而当上述风管机10安装于吊顶内后,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可以通过形成于吊顶上的检修窗口,对风道模块12或换热模块14施加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得风管机10的位置由第一位置变换为第二位置,进而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在第一方向上分离,完成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拆卸。上述风管机10在安装完成后,还具有非常便于拆卸的特点。
其中,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在第一方向上分离后,可以通过出风侧210上的出风口210a对风道箱体200内的风轮300等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也可以通进风侧410上的进风口410a对换热箱体400内的换热器410、接水盘等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而且还可以将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分别自检修窗口取出至地面,以对风道箱体200及换热箱体400内的元件进行清洁、维修等。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侧210靠近进风侧410的表面具有出风连接部212。进风侧410靠近出风侧210的表面具有进风连接部412。进风侧210与出风侧410通过进风连接部212与出风连接部412可拆卸连接。其中,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在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进风连接部412与出风连接部212能沿第一方向分离。如此,对于风管机10整体而言,可以隐藏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连接部212也可以位于出风侧210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侧面或者其他侧面上。进风连接部412与出风连接部212对应设置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出风连接部212包括卡槽212。卡槽212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连通的第一槽212a及第二槽212b,也即卡槽212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进风连接部412包括卡块412。其中,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通过卡块412与第一槽212a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在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卡块412能位于第二槽212b内,并能沿第一方向自第二槽212b拔出。其中,设置卡槽212与卡块412,卡槽212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不仅便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可拆卸连接,而且还便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便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沿第一方向分离。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出风连接部212包括卡块412,而进风连接部412包括卡槽2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212a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槽212b的开口宽度。如此,当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通过卡块412与第一槽212a过盈插接而实现可拆卸连接时,第一槽212a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槽212b的开口宽度,可以实现卡块412与第二槽212b间隙插接,从而便于卡块412沿第一方向自第二槽212b拔出。而且在装配风道模块100与换热模块200时,可以先使得卡块412与第二槽212b,再使得卡块412在高度方向上移动至第一槽212a内,与第一槽212a配合。如此,更便于将卡块412装配至第一槽212a。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212还包括连通第一槽212a与第二槽211b的第三槽212c,在第一槽212a至第二槽212b的方向上,第三槽212c的开口宽度逐渐增大。第三槽212c可以对卡块412在高度方向上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更便于卡块412在高度方向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卡块412包括勾部412a。勾部412a与第一槽212a的外周壁卡接。如此,非常便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通过卡块412与第一槽212a稳定的可拆卸连接。例如,以图1所示视角为例,当卡块412插接于第一槽212a内可以限制风道箱体200相对于换热箱体40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勾部412a与第一槽212a的外周壁卡接,可以限制风道箱体200相对于换热箱体40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使得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而且当卡块412包括勾部412a时,第一槽212a的开口宽度与第二槽212b的开口宽度可以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勾部412a的前端设置有倒角412b。如此,非常便于卡块412与卡槽212插拔。
在本实施例中,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槽212a位于第二槽212b的下方。如此,更便于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在重力的作用下,勾部412a与第一槽212a的下方的外周壁卡接,更利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之间的连接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风管机10安装于吊顶内时,第一槽212a位于第二槽212b的下方。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以先拆卸风道模块12,且卡槽212位于出风侧210上,卡块412位于进风侧410上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于检修窗口处,先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向下拉动风道模块12,以使得第一槽212a向下移动并与卡块412分离,并使得卡块412位于第二槽212b内,然后在沿第一方向拉动风道模块12,以使得卡块412与第二槽212b分离,接着将风道模块12从检修窗口处取出至地面,最后将换热模块14从检修窗口处取出至地面。可以理解,也可以不将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从检修窗口处取出至地面,将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在第一方向上分离也能实现清洁及维修。
当第一槽212a位于第二槽212b的下方时,在上述例子,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向下拉动风道模块12,从而更便于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槽212b位于第一槽212a的下方时,在上述例子,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向上推动风道模块12,也能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出风侧210具有位于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连接边缘214及第二连接边缘216,以及连接第一连接边缘214及第二连接边缘216的出风部218。
进风侧410具有位于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配合边缘414及第二配合边缘416,以及连接第一配合边缘414及第二配合边缘416的进风部418。
其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和/或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和/或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也即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至少存在一处可拆卸连接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存在一处可拆卸连接点。此时,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或者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存在两处可拆卸连接点。此时,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且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或者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且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存在三处可拆卸连接点。此时,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且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连接部212位于出风部218上,进风连接部412位于进风部418上,也即出风部218与进风部418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边缘214及第二连接边缘216分别对应第一配合边缘414及第二配合边缘416设置。其中,出风连接部212位于出风部218上,进风连接部412位于进风部418上,更利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如此,更利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稳定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的拆卸能先于或同时于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的拆卸。从而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的可拆卸连接,不会干涉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的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如此,更利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稳定可拆卸连接。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的拆卸能先于或同时于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的拆卸。从而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的可拆卸连接,不会干涉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的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如此,更利于进风侧410与出风侧210稳定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不连接,或者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不连接;也可以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不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可以同时拆卸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拆卸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和拆卸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拆卸更简单。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1)可以先拆卸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以及拆卸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再拆卸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2)也可以先拆卸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或者先拆卸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再同时拆卸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拆卸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和拆卸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更好的将气流引入换热模块14,避免漏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密封连接是指,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大致密封连接,能确保漏风量在预设范围内即可,并不是完全不漏风。
在本实施例中,图2及图6-图13第一连接边缘214相对于出风部218倾斜设置,并与出风部218限定出内凹部219。第一配合边缘414相对于进风部418倾斜设置,并与进风部418限定出外凸部419。外凸部419设于内凹部219内。如此,既能便于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连接,又便于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密封连接,也即便于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连接边缘214相对于出风部218倾斜设置,并与出风部218限定出外凸部419,而第一配合边缘414相对于进风部418倾斜设置,并与进风部418限定出内凹部219。
在本实施例中,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连接边缘214位于第二连接边缘216的下方,外凸部419与内凹部219打螺钉固定。如此,不仅能进一步增加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可拆卸连接的稳定性,还能进一步增加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还非常便于拆装外凸部419与内凹部219之间的螺钉。
在本实施例中,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连接边缘214位于第二连接边缘216的下方,内凹部219的下侧面与第一方向平行。如此,利于风管机10整体的下侧面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内凹部219位于出风侧210上,外凸部419位于进风侧4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更好的将气流引入换热模块14,避免漏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密封连接是指,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大致密封连接,能确保漏风量在预设范围内即可,并不是完全不漏风。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边缘216具有凸起216a。第二配合边缘416沿第一方向向外延伸,第二配合边缘416具有凹槽416a。凸起216a沿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插设于凹槽416a内。如此,既能便于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连接,又便于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密封连接,也即便于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二连接边缘216沿第一方向向外延伸,第二连接边缘216具有凹槽416a,而第二配合边缘416具有凸起216a;也可以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均沿第一方向向外延伸,第二连接边缘216具有凸起216a与凹槽416a中的一者,第二配合边缘416具有凸起216a与凹槽416a中的另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在凸起216a插入凹槽416a的插入方向上,凸起216a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在凹槽416a的开口至凹槽416a的槽底的方向上,凹槽416a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内径逐渐减小。如此,更便于拆装凸起216a与凹槽416a。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16a具有第一导向斜面2162,凹槽416a的内壁具有与第一导向斜面2162对应设置的第二导向斜面4162。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16a与凹槽416a过盈配合。如此,不仅能进一步增加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可拆卸连接的稳定性,还能进一步增加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并密封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并密封连接。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更好的将气流引入换热模块14,避免漏风。
在本实施例中,内凹部219和凸起216a位于出风侧210上,外凸部419和凹槽416a位于进风侧410上。如此,既能实现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可拆卸并密封连接,且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可拆卸并密封连接,还能实现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内凹部219和凸起216a位于进风侧410上,而外凸部419和凹槽416a位于出风侧210上。如此,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可以同时拆卸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拆卸第二连接边缘216与第二配合边缘416和拆卸出风连接部212与进风连接部4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风道箱体200包括中隔板210。中隔板210包括第一连接边缘214、第二连接边缘216及出风部218。出风口210a开设于出风部218上。其中,第一连接边缘214与第一配合边缘414通过连接孔214a打螺钉固定。可以理解,出风侧2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出风侧210可以包括两块间隔设置的板状件,出风口210a位于两块板状件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箱体400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及第四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及第四横梁首尾依次连接,并限定出进风口410a。第一横梁包括第一配合边缘414。第三横梁包括第二配合边缘416。进风部418包括第二横梁、第四横梁、部分第一横梁及部分第三横梁。可以理解,进风侧4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进风侧410可以包括板状件,进风口410a开设于板状件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的一端与第二横梁通过两个螺钉固定连接,第一横梁的另一端与第四横向也通过两个螺钉固定连接。第三横梁的一端与第二横梁先卡扣固定,再进行螺钉固定,第三横梁的另一端与第四横梁也先卡扣固定,再进行螺钉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风道箱体200还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的风道端板220,风道端板220用于围合形成第一腔室200a。换热箱体400还具有位于第二方向上的换热端板420,换热端板420用于围合形成第二腔室400a。其中,第一方向为风管机10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一者,第二方向为风管机10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另一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风管机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风管机10的长度方向。
风管机10还包括紧固模块16。紧固模块16连接位于风管机10同一侧的风道端板220与换热端板420,紧固模块16与风道端板220可拆卸连接和/或紧固模块16与换热端板420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可拆卸连接更稳定。而且由于紧固模块16位于风管机10的端部,从而在拆卸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时,可以先拆卸紧固模块16,再拆卸出风侧210与进风侧410。
在本实施例中,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紧固模块16更靠近第一连接边缘214及第一配合边缘414,也即在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紧固模块16靠近上方设置。如此,可以使得风管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上方连接更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端板220与换热端板420均为两个。紧固模块16大于等于两个,位于风管机10同一侧的风道端板220与换热端板420至少通过一个紧固模块1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模块16包括连接件600及螺纹固定件。连接件600包括第一插接板610、第二插接板620及连接第一插接板610与第二插接板620的固定板630,第一插接板610与风道端板220插接,第二插接板620与换热端板420插接,至少一个螺纹固定件连接固定板630与风道端板220,且至少一个螺纹固定件连接固定板630与换热端板420。上述结构的连接件600与螺纹固定件配合连接风道端板220与换热端板420,更利于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可拆卸连接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610同时插接于风道端板220与出风侧210上。第二插接板620同时插接于换热端板420与进风侧410上。如此,可以使得风道模块12与换热模块14的可拆卸连接更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板610与固定板630呈钝角设置。第二插接板620与固定板630呈直角设置。固定板630开设有长圆孔632及圆孔634,长圆孔632及圆孔634分别与风道端板220及换热端板420对应设置,并分别供螺纹固定件穿设。其中,长圆孔632沿第一方向延伸。
在安装风管机10的过程中,一般先安装换热模块14,然后再安装风道模块12。设置第一插接板610与固定板630呈钝角设置,同时设置与风道端板220对应的长圆孔632,在定位换热模块14后,可以不改变换热模块14的位置,而微调风道模块12的位置,使得风道模块12向换热模块14移动至预设位置,完成风管机1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箱体200具有回风侧230。回风侧230开设有与第一腔室200a连通的回风口230a。在风轮300的作用下,气流经回风口230a进入第一腔室200a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回风侧230位于第一方向上。也即回风侧230与出风侧210相对设置。此时,风管机10的回风方式为后回风。此类风管机安装于吊顶内后,通常需要同时吊顶上形成检修窗口和回风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回风侧230位于风管机10的高度方向上,并位于风道箱体200的下方。此时,风管机10的回风方式为下回风。此类风管机安装于吊顶内后,检修窗口与回风窗口可以为同一窗口,此时只需要在吊顶上形成检修窗口或回风窗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模块,包括风道箱体及设于所述风道箱体内的风轮,所述风道箱体具有出风侧;以及
换热模块,包括换热箱体及设于所述换热箱体内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箱体具有进风侧,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沿第一方向排布,并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能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沿所述第一方向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靠近所述进风侧的表面具有出风连接部,所述进风侧靠近所述出风侧的表面具有进风连接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通过所述进风连接部与所述出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所述进风连接部与所述出风连接部能沿所述第一方向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连接部包括卡槽与卡块中的一者,所述进风连接部包括卡槽与卡块中的另一者,所述卡槽包括在高度方向上连通的第一槽及第二槽;
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槽可拆卸连接;
其中,在拆卸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时,在所述进风侧与所述出风侧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后,所述卡块能位于所述第二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方向自所述第二槽拔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槽的开口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的第三槽,在所述第一槽至所述第二槽的方向上,所述第三槽的开口宽度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包括勾部,所述勾部与所述第一槽的外周壁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部的前端设置有倒角,以便于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槽插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二槽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连接边缘及第二连接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出风部,所述进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配合边缘及第二配合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的进风部;
所述出风连接部位于所述出风部上,所述进风连接部位于所述进风部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还密封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缘相对于所述出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配合边缘相对于所述进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进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外凸部设于所述内凹部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下方,所述外凸部与所述内凹部打螺钉固定。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下方,所述内凹部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位于所述出风侧上,所述外凸部位于所述进风侧上。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还密封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另一者,所述凸起沿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的插入方向上,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外径逐渐减小,在所述凹槽的开口至所述凹槽的槽底的方向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径逐渐减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过盈配合。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出风侧上,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进风侧上。
2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缘相对于所述出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配合边缘相对于所述进风部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出风部限定出外凸部与内凹部中的另一者,所述外凸部设于所述内凹部内;
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中的至少一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具有凸起与凹槽中的另一者,在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凸起沿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内凹部和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风道箱体与所述换热箱体中的一者上,所述外凸部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风道箱体与所述换热箱体中的另一者上。
2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箱体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边缘、所述第二连接边缘及所述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和/或
所述换热箱体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及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三横梁及所述第四横梁首尾依次连接,并限定出进风口,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所述第一配合边缘,所述第三横梁包括所述第二配合边缘,所述进风部包括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四横梁、部分所述第一横梁及部分所述第三横梁。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连接边缘及第二连接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缘及所述第二连接边缘的出风部,所述进风侧具有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的第一配合边缘及第二配合边缘,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及所述第二配合边缘的进风部;
所述第一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一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边缘与所述第二配合边缘可拆卸连接;和/或
所述出风部与所述进风部可拆卸连接。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箱体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的风道端板,所述换热箱体包括位于第二方向上的换热端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风管机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风管机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的另一者;
所述风管机还包括紧固模块,所述紧固模块连接位于同一端的所述风道端板与所述换热端板,所述紧固模块与所述风道端板可拆卸连接和/或所述紧固模块与所述换热端板可拆卸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模块包括连接件及螺纹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及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板的固定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风道端板插接,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换热端板插接,至少一个所述螺纹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风道端板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螺纹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换热端板;
其中,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呈直角设置,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长圆孔及圆孔,所述长圆孔及所述圆孔分别与所述风道端板及所述换热端板对应设置,并分别供所述螺纹固定件穿设,所述长圆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箱体还具有回风侧,所述回风侧与所述出风侧连通;
所述回风侧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
或者,所述回风侧位于所述风管机的高度方向上,并位于所述风道箱体的下方。
CN202022526583.5U 2020-11-04 2020-11-04 风管机 Active CN213713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583.5U CN213713268U (zh) 2020-11-04 2020-11-04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6583.5U CN213713268U (zh) 2020-11-04 2020-11-04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3268U true CN213713268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6583.5U Active CN213713268U (zh) 2020-11-04 2020-11-04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3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6124B1 (en) Indoor unit of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and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CN106594883B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26331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713268U (zh) 风管机
US5163505A (en) Heater core retaining system
CN215490286U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过滤网安装结构及其空调柜机
CN112455186A (zh) 底盘组件、空调器和车辆
CN215336767U (zh) 阀板组件和空调外机
CN2062913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186866U (zh) 饮水机
CN215178012U (zh) 连接件及其液位传感器
CN210247224U (zh) 通讯插箱
EP3786538B1 (en)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CN220931174U (zh) 集成灶
CN218119968U (zh) 水箱及空调器
CN213395503U (zh) 风箱组件及集成灶
CN2164482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296016U (zh) 水箱及空调器
CN211781503U (zh) 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20017538U (zh) 换热器支架、空调外机和空调器
CN117404694A (zh) 一种烟机箱体组件及其吸油烟机
CN208075198U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215637937U (zh) 排水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8154763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11592172U (zh) 一种新型蒸发器装配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