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7039U - 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7039U
CN213707039U CN202021841744.3U CN202021841744U CN213707039U CN 213707039 U CN213707039 U CN 213707039U CN 202021841744 U CN202021841744 U CN 202021841744U CN 213707039 U CN213707039 U CN 213707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tating shaft
sleeved
noise reduction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17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生
张立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kou Juxin Biological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kou Juxin Biological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kou Juxin Biological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kou Juxin Biological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17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7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7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7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电机、主动轮、支撑架、轴承座、转轴、轴承、从动轮、皮带、叶轮、外壳、降噪壳、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主动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两个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面上;转轴依次穿过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同时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从动轮套设在转轴一端的外侧;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叶轮套设在转轴另一端的外侧;外壳套设在叶轮的外侧,且外壳围设成气室;降噪壳套设在外壳的外侧,且降噪壳与外壳围设成降噪腔;进风口与外壳相连接后,进风口穿过降噪壳,且进风口与气室相连通;出风口与外壳相连接,且出风口与气室相连通。

Description

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冷却装置在进行冷却时,出风口会因外壳阻挡而使吹风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冷却效率,同时冷却装置在进行冷却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因此,设计一种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冷却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电机、主动轮、支撑架、轴承座、转轴、轴承、从动轮、皮带、叶轮、外壳、降噪壳、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机包括输出轴,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主动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两个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面上;转轴依次穿过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同时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两个轴承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内;从动轮套设在转轴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叶轮套设在转轴另一端的外侧,且叶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外壳套设在叶轮的外侧,且外壳围设成气室;降噪壳套设在外壳的外侧,降噪壳同时与支撑架和外壳相连接,降噪壳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且降噪壳与外壳围设成降噪腔;进风口向远离外壳的方向凸起,进风口与外壳相连接后,进风口穿过降噪壳,且进风口与气室相连通;出风口与外壳相连接,且出风口与气室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电机固定在底座上,以提升电机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主动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以使电机能够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转动;再次,通过将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以提升支撑架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面上,以提升轴承座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转轴依次穿过两个轴承座,以提升转轴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轴承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从动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轴承嵌入轴承座内,以实现转轴的支撑作用,以避免转轴与轴承座发生干涉,从而确保转轴顺滑转动;再次,通过将从动轮套设在转轴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以使从动轮能够带动转轴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以使主动轮和从动轮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叶轮套设在转轴另一端的外侧,且叶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以使转轴能够带动叶轮同步转动,以通过叶轮转动产生气流,实现吹风冷却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外壳套设在叶轮的外侧,且外壳围设成气室,以实现外壳对叶轮的保护作用,避免叶轮损坏;再次,通过将降噪壳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且降噪壳与外壳围设成降噪腔,以实现对外壳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空腔降低声波传播的速率,以实现降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进风口与外壳相连接,进风口穿过降噪壳,且进风口与气室相连通,以使外界空气能够通过进风口进入气室内,使外部气体源源不断进入到气室内;再次,通过将出风口与外壳相连接,且出风口与气室相连通,以使气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口排出,将叶轮转动产生的气流送出,以达到冷却的目的。采用此种结构,启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使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叶轮,使转轴能够带动叶轮转动,以使通过进气口进入气室的空气通过叶轮转动形成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出,实现冷却作用;通过使出风口沿外壳的切线方向设置,以使出风方向与气流的旋向一致,从而减少外壳对气流的阻碍,提高吹风效率;由于声波在气体的中传播速率小于在固体中的转播速率,通过在降噪壳与外壳之间设置空腔,以通过气体传播振动将外壳产生的振动减弱,从而实现吸音降噪的技术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具体的,可在空腔中添加吸音材料,增强空腔吸音效果,从而加强降噪静音的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冷却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出风口沿外壳的切线方向向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出风口沿外壳的切线方向向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以使因叶轮转动形成气旋的空气能够沿切线方向第一时间从出风口排出,从而提高吹风效率,以提高冷却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同时套设在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的外侧,且保护壳与支撑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保护壳同时套设在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的外侧,且保护壳与支撑架相连接,以实现保护壳对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的保护作用,避免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受到外部撞击干涉其运动,影响工作效率,并避免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因磕碰受到损坏;同时通过保护壳与支撑架的连接,以实现支撑架对保护壳的支撑作用,以提升保护壳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套设在进风口的外侧,支撑部同时与降噪壳和底座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支撑部套设在进风口的外侧,支撑部同时与降噪壳和底座相连接,以提升支撑部的稳定性,以实现和支撑架同时对外壳的支撑作用,提升外壳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保护罩与支撑架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保护罩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保护罩与支撑架相连接,以提升保护罩的稳定性,并实现对转轴的保护作用,避免外部结构干涉转轴转动,从而确保叶轮的正常运行,确保吹风冷却的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减震垫和护板;减震垫为弹性体,至少四个减震垫同时与底座的底面相连接;护板位于减震垫的下方,至少四个护板分别与至少四个减震垫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减震垫设置为弹性体,以减小装置震动的传递,避免装置工作过程中震动过大使装置损坏,保证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将四个减震垫与底座的底面相连接,以使装置的重力平均分配在四个减震垫上,避免单个减震垫因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其次,通过将护板设置在减震垫的下方,四个护板分别与四个减震垫相连接,以实现对减震垫的保护作用,避免减震垫老化粘连支撑面,难以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装置俯视图;
其中,图1至图4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2电机,14主动轮,16支撑架,18轴承座,22轴承,24 从动轮,26转轴,28叶轮,30外壳,32降噪壳,34进风口,36出风口, 38保护壳,40支撑部,42保护罩,44减震垫,46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0、电机12、主动轮14、支撑架16、轴承座18、转轴26、轴承22、从动轮24、皮带、叶轮28、外壳30、降噪壳32、进风口34和出风口36;电机12包括输出轴,电机12固定在底座 10上;主动轮14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14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支撑架16固定在底座10上;两个轴承座18固定在支撑架16的顶面上;转轴26依次穿过两个轴承座18;两个轴承22同时套设在转轴26的外侧,且两个轴承22分别嵌入两个轴承座18内;从动轮24套设在转轴26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24与转轴26无相对转动;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14和从动轮24的外侧;叶轮28套设在转轴26另一端的外侧,且叶轮28与转轴26无相对转动;外壳30套设在叶轮28的外侧,且外壳30围设成气室;降噪壳32套设在外壳30的外侧,降噪壳32同时与支撑架16和外壳30相连接,降噪壳32与外壳30之间存在间隙,且降噪壳32与外壳30围设成降噪腔;进风口34向远离外壳30的方向凸起,进风口34与外壳30相连接后,进风口34穿过降噪壳32,且进风口34与气室相连通;出风口36 与外壳30相连接,且出风口36与气室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电机12固定在底座10上,以提升电机 12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主动轮14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主动轮14 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以使电机12能够通过输出轴带动主动轮14转动;再次,通过将支撑架16固定在底座10上,以提升支撑架16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轴承座18固定在支撑架16的顶面上,以提升轴承座18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转轴26依次穿过两个轴承座18,以提升转轴26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轴承22套设在转轴26的外侧,且从动轮24与转轴26 无相对转动,轴承22嵌入轴承座18内,以实现转轴26的支撑作用,以避免转轴26与轴承座18发生干涉,从而确保转轴26顺滑转动;再次,通过将从动轮24套设在转轴26一端的外侧,且从动轮24与转轴26无相对转动,以使从动轮24能够带动转轴26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皮带同时绕设在主动轮14和从动轮24的外侧,以使主动轮14和从动轮24同步转动;再次,通过将叶轮28套设在转轴26另一端的外侧,且叶轮28与转轴26 无相对转动,以使转轴26能够带动叶轮28同步转动,以通过叶轮28转动产生气流,实现吹风冷却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外壳30套设在叶轮 28的外侧,且外壳30围设成气室,以实现外壳30对叶轮28的保护作用,避免叶轮28损坏;再次,通过将降噪壳32与外壳30之间存在间隙,且降噪壳32与外壳30围设成降噪腔,以实现对外壳30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空腔降低声波传播的速率,以实现降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进风口34与外壳30相连接,进风口34穿过降噪壳32,且进风口34与气室相连通,以使外界空气能够通过进风口34进入气室内,使外部气体源源不断进入到气室内;再次,通过将出风口36与外壳30相连接,且出风口36与气室相连通,以使气室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出风口36 排出,将叶轮28转动产生的气流送出,以达到冷却的目的。采用此种结构,启动电机12,带动主动轮14转动,通过皮带套设在主动轮14和从动轮24 的外侧,使主动轮14带动从动轮24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6转动,通过转轴26的另一端连接叶轮28,使转轴26能够带动叶轮28转动,以使通过进气口进入气室的空气通过叶轮28转动形成气流,通过出风口36排出,实现冷却作用;通过使出风口36沿外壳30的切线方向设置,以使出风方向与气流的旋向一致,从而减少外壳30对气流的阻碍,提高吹风效率;由于声波在气体的中传播速率小于在固体中的转播速率,通过在降噪壳32与外壳30之间设置空腔,以通过气体传播振动将外壳30产生的振动减弱,从而实现吸音降噪的技术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具体的,可在空腔中添加吸音材料,增强空腔吸音效果,从而加强降噪静音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冷却装置还包括:出风口36 沿外壳30的切线方向向远离外壳30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出风口36沿外壳30的切线方向向远离外壳30 的方向延伸,以使因叶轮28转动形成气旋的空气能够沿切线方向第一时间从出风口36排出,从而提高吹风效率,以提高冷却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冷却装置还包括:保护壳38;保护壳38同时套设在主动轮14、从动轮24和皮带的外侧,且保护壳38与支撑架1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保护壳38同时套设在主动轮14、从动轮24和皮带的外侧,且保护壳38与支撑架16相连接,以实现保护壳38对主动轮 14、从动轮24和皮带的保护作用,避免主动轮14、从动轮24和皮带受到外部撞击干涉其运动,影响工作效率,并避免主动轮14、从动轮24和皮带因磕碰受到损坏;同时通过保护壳38与支撑架16的连接,以实现支撑架16对保护壳38的支撑作用,以提升保护壳38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冷却装置还包括:支撑部40;支撑部40套设在进风口34的外侧,支撑部40同时与降噪壳32和底座1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部40套设在进风口34的外侧,支撑部40 同时与降噪壳32和底座10相连接,以提升支撑部40的稳定性,以实现和支撑架16同时对外壳30的支撑作用,提升外壳3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冷却装置还包括:保护罩42;保护罩42套设在转轴26的外侧,且保护罩42与支撑架1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保护罩42套设在转轴26的外侧,且保护罩42 与支撑架16相连接,以提升保护罩42的稳定性,并实现对转轴26的保护作用,避免外部结构干涉转轴26转动,从而确保叶轮28的正常运行,确保吹风冷却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冷却装置还包括:减震垫44和护板46;减震垫44为弹性体,至少四个减震垫44 同时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护板46位于减震垫44的下方,至少四个护板46分别与至少四个减震垫4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减震垫44设置为弹性体,以减小装置震动的传递,避免装置工作过程中震动过大使装置损坏,保证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将四个减震垫44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以使装置的重力平均分配在四个减震垫44上,避免单个减震垫44因承受重力过大而损坏;其次,通过将护板46设置在减震垫44的下方,四个护板46分别与四个减震垫 44相连接,以实现对减震垫44的保护作用,避免减震垫44老化粘连支撑面,难以去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底座;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在底座上;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出轴无相对转动;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
转轴,所述转轴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轴承座;
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同时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两个所述轴承分别嵌入两个所述轴承座内;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一端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转轴无相对转动;
皮带,所述皮带同时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叶轮,所述叶轮套设在所述转轴另一端的外侧,且所述叶轮与所述转轴无相对转动;
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叶轮的外侧,且所述外壳围设成气室;
降噪壳,所述降噪壳套设在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降噪壳同时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降噪壳与所述外壳时间存在间隙,且所述降噪壳与所述外壳围设成降噪腔;
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凸起,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后,所述进风口穿过所述降噪壳,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外壳相连接,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气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外壳的切线方向向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
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同时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所述皮带的外侧,且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套设在所述进风口的外侧,所述支撑部同时与所述降噪壳和所述底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保护罩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
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为弹性体,至少四个所述减震垫同时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接;
护板,所述护板位于所述减震垫的下方,至少四个所述护板分别与至少四个所述减震垫相连接。
CN202021841744.3U 2020-08-28 2020-08-28 冷却装置 Active CN213707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744.3U CN21370703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1744.3U CN21370703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7039U true CN213707039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2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1744.3U Active CN213707039U (zh) 2020-08-28 2020-08-28 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7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0913U (zh) 一种电机的运行降噪装置
CN213707039U (zh) 冷却装置
CN20810167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
CN214804426U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的降噪装置
CN211288168U (zh) 一种防震变频式鼓风机
CN211059038U (zh) 一种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115234498B (zh) 一种双旋式降噪抽气设备
CN213574865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离心风机箱
CN214837132U (zh) 一种罗茨风机用隔音吸声罩
CN208518952U (zh) 一种具有消音功能的煤矿风机
CN216142940U (zh) 一种离心风机负压密封装置
CN220687632U (zh) 一种降噪音风机
CN212296957U (zh) 一种新型工业用风机
CN218062722U (zh)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离心式风机
CN213711365U (zh) —种减震型风机
CN218772772U (zh)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内散热器
CN218407948U (zh) 一种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594988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离心风机
CN214617122U (zh) 一种隔膜式低噪音鼓风机
CN217873366U (zh) 一种运行稳定耐磨性能好的离心式风机
CN220822795U (zh) 一种耐冲击防爆电机
CN213783041U (zh) 一种电机噪声处理装置
CN111550418A (zh) 一种低噪音高效率离心式鼓风机
CN217873475U (zh) 一种离心风机减振降噪装置
CN217107488U (zh) 一种气体分离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