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7255U -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7255U
CN213687255U CN202022807785.7U CN202022807785U CN213687255U CN 213687255 U CN213687255 U CN 213687255U CN 202022807785 U CN202022807785 U CN 202022807785U CN 213687255 U CN213687255 U CN 213687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assembly
zones
ventilation
filter screen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077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077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7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7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7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其中,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通气区,各个所述通气区内具有多个滤孔,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至少两个通气区的平面视图,限定了通过滤孔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且使滤孔分布复杂化,从而在滤网表面产生轻微的空气扰动,吸入的尘埃的运动相应产生紊乱,使尘埃变得容易与滤网接触。

Description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室内机吸入室内空气,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并将调节了温度的空气返回室内,但是吸入空气时,会与空气一起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尘埃会附着在室内机的风扇、热交换器、排水盘等部件上,不仅会使室内机的性能下降,而且尘埃产生的霉菌也有可能造成用户健康受损的问题。为此,通常在空气的吸入口设置滤网,防止尘埃进入机内。但现有的滤网存在拦截概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滤网组件,以提高尘埃的拦截概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滤网组件的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通气区,各个所述通气区内具有多个滤孔,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改变至少两个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从而限定了通过滤孔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另外,由于改变了至少两个通气区内的平面视图,使滤孔分布复杂化,从而在滤网表面产生轻微的空气扰动,吸入的尘埃的运动相应产生紊乱,使尘埃变得容易与滤网接触,进一步提高滤网对尘埃的被拦截概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通气区的风阻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内的所述滤孔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和/或,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内的所述滤孔的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意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通气区沿所述滤网组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组件由多个滤网单元连接形成,所述滤网单元构造成对应的所述通气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件,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均具有间隔设置的镂空区和滤孔区,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叠置,以使一个所述构件的镂空区与另一个所述构件的对应的所述滤孔区叠合,以形成所述通气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滤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件,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均具有多个滤孔区,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多个所述滤孔区交错叠置,以形成多个所述通气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风阻相同,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网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了上述滤网组件,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并且不会因增加滤网而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因而不会对空调器的效率造成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网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滤网组件,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并且不会因增加滤网而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因而不会对空调器的效率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滤网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滤网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滤网组件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滤网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滤网组件装配后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
滤网组件100、通气区110、滤孔111、滤网单元120、构件130、镂空区131、滤孔区132、基材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网组件100,如图所示,滤网组件100包括多个通气区110,各个通气区110内具有多个滤孔111,且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
具体地,如图1所示,滤网组件100包括基材140,基材140上多个通气区110,每个通气区110具有多个滤孔111,滤孔111沿基材140的厚度方向贯穿基材,气体可以通过滤孔111穿过滤网组件100,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通过调整各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使能够通过某一通气区110的尘埃能够被另一不同平面视图的通气区110拦截,由此,通过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不同平面视图分布,从而限定了通过滤孔111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另外,由于改变了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使滤孔111分布复杂化,从而在滤网表面产生轻微的空气扰动,吸入的尘埃的运动相应产生紊乱,使尘埃变得容易与滤网接触,进一步提高滤网对尘埃的被拦截概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通气区的平面视图形状为矩形,另一个通气区的平面视图形状设置为斜纹方格形状。可以理解的是,至少两个通气区的平面视图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的形状,在此不作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区110的风阻配置为相同,由此,即使滤网的滤孔111分布变得复杂,也不会因增加滤网而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因而不会对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组件100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效率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风压力和风速确定的情况下,通气区110的风阻通常是由构成该通气区110的多个滤孔111开口面积及滤网的厚度决定的,在滤网厚度确定后,风阻的主要决定因素取决于通气区110的开口面积,也就是说,上述所称的各通气区110的风阻相同,可以认为各通气区110的开口面积相同,在滤网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通过某个区域的开口面积来确定该区域的风阻,在此不作详述。
参照图1,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具体地,与平面视图形状为矩形的通气区110相邻的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设置为斜纹方格形状,从而通过改变任意相邻的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从而限定了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由此提高尘埃的被拦截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视图形状为矩形的通气区110和平面视图为斜纹方格形状的通气区110的开口面积需要尽量保持相同,平面视图形状为矩形的通气区110和平面视图为斜纹方格形状的通气区110的风阻需要尽量保持相同,以避免因风阻不同造成各通气区110产生较大的风速差,以避免因风阻不同造成各通气区110产生较大的风速差,从而避免对吸入的尘埃产生较大的扰动,以防止尘埃穿过高风速的通气区110,避免造成尘埃拦截概率的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不改变任意相邻两个通气区110内滤孔111横截面形状的前提下,可通过改变任意相邻的两个通气区110内滤孔111的数量,来实现任意相邻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将改变任意相邻两个通气区110内的滤孔111横截面形状和改变任意相邻两个通气区110内滤孔111的数量结合起来,以实现任意相邻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通气区110内滤孔11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采用任意的形状,如圆形、矩形、三角形、斜纹方格形等等,只要满足使任意相邻的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的要求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滤网组件100的任意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图中未示出),为使任意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均不相同,可以将任意两个通气区110内的滤孔111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均不相同,或者,将任意两个通气区110内的滤孔111的横截面形状和数量设置为均不相同,从而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更为复杂,使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更容易被限定,由此进一步提高尘埃的被拦截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为满足滤网组件100在特定环境中的需要,多个通气区110沿滤网组件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通气区110还可以沿滤网组件100的宽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3,需要说明的是,滤网组件100可以由多个滤网单元120连接形成,至少两个滤网单元120的平面视图不同,滤网单元120构造成对应的通气区110,由此,使滤网组件100的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通过像拼图一样将多个滤网单元120拼接成滤网组件100,从而可以调整滤网组件100的尺寸,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所的需要,并且,需要更换维护滤网组件100时,可以只更换对应的滤网单元120,无须对整个滤网组件100进行更换,从而最小限度地降低维护材料的用量,节省滤网组件100的维护成本。
参照图4、图5,需要说明的是,滤网组件100包括两个构件130,每个构件130均具有间隔设置的镂空区131和滤孔区132,两个构件上的滤孔区132的风阻相同,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的平面视图不同,两个构件130叠置在一起,使一个构件130的镂空区131与另一个构件130对应的滤孔区132叠合,从而形成功能完全的滤网组件100,并且,一个构件130的多个镂空区131与另一个构件130对应的多个滤孔区132叠合,从而形成滤网组件100的多个通气区110,由于两个构件130上的滤孔区132的平面视图不同,因而,由两个构件130构成的滤网组件100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从而限定了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由此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而且,采用两个构件130叠置形成滤网组件100,方便滤网组件100的制作。
可以理解的是,滤网组件100还可以由三个或多个构件130叠置而成,每个构件130上的镂空区131与对应构件的滤孔区132叠合,同样可以实现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从而限定了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的目的。
参照图6、图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滤网组件100包括两个构件130,两个构件130均具有多个滤孔区132(滤孔区内的滤孔未示出),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交错叠置,以形成多个通气区110,并且多个通气区110的风阻相同,也就是说,多个通气区110开口面积相同。并且,其中一个构件130在另一个构件130上的正投影位于另一个构件130内,即,其中一个构件130的尺寸大于另一个构件130的尺寸,从而使两个构件130能够交错叠置而使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由于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交错叠置,每个通气区110内的滤孔111的分布发生变化,使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因而,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从而限定了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由此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的滤孔111可以采用相同的横截面形状和数量,只要在将两个构件130交错叠置时,使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即可,因而方便了滤网组件100的制作。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的风阻相同的前提下,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的平面视图不同,即,两个构件130的滤孔区132的滤孔111可采用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和/或不同的数量,在此不作详述。
将两个构件130叠置使用,单个构件130的滤孔111大小可以适当提升,两个构件130叠置后通气区110的风阻与采用滤孔111较小的单层滤网的滤网组件100的风阻相同,因此不会对滤网组件100的使用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滤网组件100还可以由三个或多个构件130叠置而成,每个构件130上的滤孔区132与对应构件的滤孔区132交错叠置,同样可以实现使滤网组件100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从而限定了通过滤网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滤网组件100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树脂、金属或无纺布等等材料制成,在此不作详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网组件1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滤网组件100,提高了尘埃的拦截概率,并且不会因增加滤网而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因而不会对空气处理装置的效率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装置是指可以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或洁净度等进行调节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风扇、空气机、空调室内机、空调一体机、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等。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但不限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竖挂机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滤网组件100,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不同,由此,通过将至少两个通气区110的平面视图设置为不同,从而限定了通过滤孔111的尘埃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提高了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另外,由于至少两个通气区110内的平面视图不同,相应改变了至少两个通气区110内的滤孔111的分布,使滤孔111分布复杂化,从而在滤网表面产生轻微的空气扰动,吸入的尘埃的运动相应产生紊乱,使尘埃变得容易与滤网接触,进一步提高滤网对尘埃的被拦截概率。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滤网组件100的多个通气区110的风阻配置为相同,即,各通气区110的开口面积相同,即使滤网的滤孔111变得复杂,也不会因增加滤网而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因而不会对空调器的效率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多个通气区,各个所述通气区内具有多个滤孔,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区的风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内的所述滤孔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和/或,至少两个所述通气区内的所述滤孔的数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通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气区沿所述滤网组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由多个滤网单元连接形成,所述滤网单元构造成对应的所述通气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件,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均具有间隔设置的镂空区和滤孔区,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叠置,以使一个所述构件的镂空区与另一个所述构件的对应的所述滤孔区叠合,以形成所述通气区。
9.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构件,所述至少两个构件均具有多个滤孔区,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多个所述滤孔区交错叠置,以形成多个所述通气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风阻相同,所述至少两个构件的所述滤孔区的平面视图不同。
1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滤网组件。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滤网组件。
CN202022807785.7U 2020-11-26 2020-11-26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687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7785.7U CN213687255U (zh) 2020-11-26 2020-11-26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07785.7U CN213687255U (zh) 2020-11-26 2020-11-26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7255U true CN213687255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07785.7U Active CN213687255U (zh) 2020-11-26 2020-11-26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7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2119B1 (ko) 열교환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열교환기 및 열교환 환기장치
JP6712585B2 (ja) 気流整流装置および気流整流システム
CN213687255U (zh) 滤网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JPH094269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716762B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JP2008070070A (ja) 全熱交換器
CN210425270U (zh) 过滤精度可变的空调
CN205878402U (zh) 出风网罩、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JPH11108580A (ja) 熱交換素子
JP5191877B2 (ja) 全熱交換器
JP6822517B2 (ja) 全熱交換素子
JP2015132425A (ja) 空気調和機
JP6890666B2 (ja) 加湿体ユニット及び加湿装置
JP441762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熱交換器
JPH1126456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3758592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H03156221A (ja) 空気調和機
EP1918658A2 (en) Air conditioner
JP5790600B2 (ja) 熱交換素子
CN100449249C (zh) 通风系统的热交换器
JP2009198049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566015U (zh) 一种前出风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JP4431525B2 (ja) 全熱交換器
CN210373867U (zh) 甲醛过滤网和空气处理装置
JP7389514B1 (ja) 熱交換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