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3970U -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3970U
CN213683970U CN202022881684.4U CN202022881684U CN213683970U CN 213683970 U CN213683970 U CN 213683970U CN 202022881684 U CN202022881684 U CN 202022881684U CN 213683970 U CN213683970 U CN 213683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hydraulic stem
block
hydraulic rod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16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in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in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in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in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16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3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3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3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具体涉及坑道钻机技术领域,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两侧均设置有外部固定机构,所述外包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放置块一侧,所述固定板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部固定机构,因底部的放置槽内部有第一液压杆,启动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进行下降,使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内部,因第一液压杆两侧有第二液压杆,启动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之间的伸缩杆,从而第二液压杆在放置槽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启动第二液压杆,使第二液压杆底部第二连接块底部的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从而对钻机本体进行底部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坑道钻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背景技术
专门用在地下巷道(坑道)内进行钻进的钻机,具有解体性好、部件轻的特点,钻孔方向能在0~360度范围内方便地调整,主要用于巷道(坑道)内进行深部地质勘探、瓦斯抽放、注排水、通风等其他工程的施工,分为螺旋差动给进式和动力头式(机械式和全液压式)两种,驱动方式可以是气动、液动和电动,钻机主要部件有动力机(组)、回转器、钻具拉送机构、钻具拧卸装置,一般不设置钻塔(桅杆)。钻机通常固定在单腿或双腿立柱上工作。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大多数只是对坑道钻机的底盘进行简单的固定,导致坑道钻机的底盘固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通过设置外部固定机构,因底部的放置槽内部有第一液压杆,启动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进行下降,使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内部,因第一液压杆两侧有第二液压杆,启动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之间的伸缩杆,从而第二液压杆在放置槽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启动第二液压杆,使第二液压杆底部第二连接块底部的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从而对钻机本体进行底部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包括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两侧均设置有外部固定机构;
所述外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放置块一侧,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液压杆顶部与放置槽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底部与第一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液压杆顶部与放置槽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与第二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与第二液压杆之间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第一液压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二液压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块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杆,所述放置块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气压杆设置在固定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杆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柱,所述底座顶部与气压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与第二固定柱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放置块一侧设置有连接槽,所述通孔内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贯穿通孔且延伸至连接槽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块顶部设置有钻机本体,所述钻机本体底部与放置块顶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块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顶部与放置块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柱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外部固定机构,因放置块外部两侧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的放置槽内部有第一液压杆,启动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进行下降,第一液压杆底部有第一连接块,使第一连接块底部的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内部,因第一液压杆两侧有第二液压杆,而第二液压杆与第一液压杆之间有伸缩杆,启动伸缩杆,伸缩杆进行左右移动,从而第二液压杆在放置槽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启动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进行下降,使第二液压杆底部第二连接块底部的第一固定柱进入地面,从而对钻机本体进行底部固定;
2、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因放置块底部有万向轮,从而便于放置块进行移动,因放置块底部的固定槽内部有气压杆,气压杆底部有底座,而底座底部有第二固定柱,从而启动气压杆,气压杆下降,使第二固定柱进入地面内部,从而对放置块进行升高固定,因放置块顶部有钻机本体,从而对钻机本体进行固定,防止钻机本体与地面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具体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附图标记为:1、放置块;2、连接板;3、放置槽;4、第一液压杆;5、第一连接块;6、第二液压杆;7、第二连接块;8、伸缩杆;9、第一固定柱;10、气压杆;11、固定槽;12、底座;13、第二固定柱;14、通孔;15、连接槽;16、限位柱;17、钻机本体;1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包括放置块1,放置块1两侧均设置有外部固定机构;
外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2,连接板2设置在放置块1一侧,连接板2底部设置有放置槽3,放置槽3内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第一液压杆4顶部与放置槽3内腔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杆4底部与第一连接块5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杆4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6,第二液压杆6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7,第二液压杆6顶部与放置槽3内部活动连接,第二液压杆6底部与第二连接块7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杆4与第二液压杆6之间设置有伸缩杆8,伸缩杆8一端与第一液压杆4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8另一端与第二液压杆6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7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9。
如附图1所示的,放置块1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杆10,放置块1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1,气压杆10设置在固定槽11内部,便于放置气压杆10。
如附图1所示的,气压杆10底部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柱13,底座12顶部与气压杆10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2底部与第二固定柱13顶部固定连接,便于对气压杆10进行固定。
如附图3所示的,连接板2一侧设置有通孔14,放置块1一侧设置有连接槽15,通孔14内部设置有限位柱16,限位柱16一端贯穿通孔14且延伸至连接槽15内,便于对限位柱16进行固定。
如附图4所示的,放置块1顶部设置有钻机本体17,钻机本体17底部与放置块1顶部固定连接,便于固定钻机本体17。
如附图4所示的,放置块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18,万向轮18顶部与放置块1底部固定连接,便于对钻机进行移动。
如附图1所示的,限位柱16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便于进行使用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将放置块1放置在使用位置,因放置块1底部有万向轮18,从而便于放置块1进行移动,因放置块1底部的固定槽11内部有气压杆10,气压杆10底部有底座12,而底座12底部有第二固定柱13,从而启动气压杆10,气压杆10下降,使第二固定柱13进入地面内部,从而对放置块1进行升高固定,当第二固定柱13固定好后,因放置块1外部两侧有连接板2,连接板2底部的放置槽3内部有第一液压杆4,启动第一液压杆4,第一液压杆4进行下降,第一液压杆4底部有第一连接块5,使第一连接块5底部的第一固定柱9进入地面内部,因第一液压杆4两侧有第二液压杆6,而第二液压杆6与第一液压杆4之间有伸缩杆8,启动伸缩杆8,伸缩杆8进行左右移动,从而第二液压杆6在放置槽3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启动第二液压杆6,第二液压杆6进行下降,使第二液压杆6底部第二连接块7底部的第一固定柱9进入地面,从而对钻机本体17进行底部固定,因放置块1顶部有钻机本体17,从而对钻机本体17进行固定,防止钻机本体17与地面直接接触。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包括放置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1)两侧均设置有外部固定机构;
所述外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设置在放置块(1)一侧,所述连接板(2)底部设置有放置槽(3),所述放置槽(3)内部设置有第一液压杆(4),所述第一液压杆(4)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所述第一液压杆(4)顶部与放置槽(3)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底部与第一连接块(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外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液压杆(6),所述第二液压杆(6)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7),所述第二液压杆(6)顶部与放置槽(3)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6)底部与第二连接块(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4)与第二液压杆(6)之间设置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一端与第一液压杆(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另一端与第二液压杆(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5)与第二连接块(7)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1)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压杆(10),所述放置块(1)底部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气压杆(10)设置在固定槽(1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杆(10)底部设置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柱(13),所述底座(12)顶部与气压杆(1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底部与第二固定柱(13)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一侧设置有通孔(14),所述放置块(1)一侧设置有连接槽(15),所述通孔(14)内部设置有限位柱(16),所述限位柱(16)一端贯穿通孔(14)且延伸至连接槽(15)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1)顶部设置有钻机本体(17),所述钻机本体(17)底部与放置块(1)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1)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18),所述万向轮(18)顶部与放置块(1)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16)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CN202022881684.4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Active CN213683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1684.4U CN21368397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1684.4U CN21368397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3970U true CN213683970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1684.4U Active CN213683970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3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9570B1 (en) Self-elevating mast employing actuators
CN109488302B (zh) 劈裂装置及巷道底板卸压方法
CN109854289B (zh) 一种煤矿井下空中迈步支护及钻锚机器人
EP3470578B1 (en) Truss type hydraulic bolt lifting device
US20160102508A1 (en) Automated bootstrap quad-mast rig
CN213683970U (zh) 一种坑道钻机的底盘装置
CN201990456U (zh) 一种钻机整体平移装置
CN106869827B (zh) 一种自行走式动力猫道及其行走方法
CN106150352A (zh) 一种履带式煤岩长钻孔双孔并行钻进液压钻车
CN208934591U (zh) 一体式全套管全回转钻机
CN203756209U (zh) 纵梁交错式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支架
CN110748178A (zh) 一种隔震支座安装辅助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30002U (zh) 一种石油工程专用石油管道支撑装置
CN105756570A (zh) 一种塔式井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11889093U (zh) 拱架连接板组合式精确定位钻孔机
CN201013249Y (zh) 一种新型石油钻机起升底座
CN210798862U (zh) 一种打孔位置精准的矿用液压坑道钻机
CN210509040U (zh) 一种全方位多自由度锚杆钻机车
CN213684000U (zh) 一种注浆钻机的稳固底座
CN203412519U (zh) 一种井下钻机快速挪移固定装置
CN215169816U (zh) 一种移动式油田修井机
CN218971110U (zh) 一种石油钻机自移装置
CN205908258U (zh) 一种气动架柱式钻机
CN219241965U (zh) 一种掘进作业面支护装置
CN216277901U (zh) 一种适用于引水洞的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