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3220U - 对拉螺栓组件 - Google Patents

对拉螺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3220U
CN213683220U CN202022518800.6U CN202022518800U CN213683220U CN 213683220 U CN213683220 U CN 213683220U CN 202022518800 U CN202022518800 U CN 202022518800U CN 213683220 U CN213683220 U CN 213683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split bolt
pipe
sleev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88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红庆
宋海涛
李忠明
陈旭东
穆庄庄
石磊
刘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88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3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3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3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对拉螺栓组件,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对拉螺栓和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固定管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端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连接管调整连接管与堵头之间的连接深度,来改变套管和堵头的总体长度,从而使套管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支模,无需切割套管,无切割废料,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节省了套管资源。

Description

对拉螺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对拉螺栓组件。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一般都使用模板进行,在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梁的厚度尺寸准确,模板一般采用内撑钢筋与对拉螺栓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支撑固定。传统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定位孔开设,采用钻孔装置在模板上钻左右两个安装对拉螺栓的安装孔;支模,按照常规支模方法对用于成型施工墙或梁的模板进行支设;对拉螺栓安装,将多个对拉螺栓分别安装在模板对应的安装孔上,并且对拉螺栓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对拉螺栓能够限制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向外的侧压力,防止墙体厚度大于预定尺寸。
但是,在对拉螺栓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对拉螺栓组件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墙体的厚度选择长度合适的套管,但是实际应用时,符合需求长度的套管很难寻找,经常需要当场进行切割,不仅浪费时间,切割下的余料也浪费了资源。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对拉螺栓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拉螺栓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对拉螺栓在使用时其外侧的套管的长度无法调整,需要通过切割不同长度的套管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或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对拉螺栓组件包括对拉螺栓和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固定管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端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将套管设置为固定管和连接管,通过转动连接管调整连接管与堵头之间的连接深度,来改变套管和堵头的总体长度,从而使套管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支模,无需切割套管,无切割废料,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节省了套管资源;而且本方案连接管和固定管转动连接,旋拧连接管的过程中,可以使固定管保持不动,保证套管和堵头在调整时能够保持与模板上供对拉螺栓贯穿的安装孔对准,且通过旋拧连接管调整连接管与堵头之间的螺接深度,可以使堵头不用因旋转而与模板之间发生摩擦,减少对模板的磨损。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的连接处套设有连接环,所述固定管设置有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沿,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沿,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二凸沿的凹槽。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连接环套在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上,在转动连接管时,其第二凸沿能够在连接环的凹槽内相对第一凸沿转动,不仅实现连接管和固定管之间的连接,而且使连接管和固定管可以相对彼此发生转动。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内花键,所述对拉螺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适配的外花键,所述外花键沿所述对拉螺栓的轴向延伸出连接有所述堵头的套管,至裸露于外部环境。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对拉螺栓穿设于套管内时,对拉螺栓上的外花键与套管的固定管内的内花键咬合适配,从而使对拉螺栓和固定管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保证整个对拉螺栓组件的稳定性;对拉螺栓的外花键裸露于外部环境的部分可以与模板上的安装孔内的花键适配,使对拉螺栓无法相对于模板转动,从而保证对拉螺栓紧固在模板上后,其两端的锁紧螺母不会因对拉螺栓的转动而松动。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另一端设置有垫板和锁紧螺母,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对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对拉螺栓背离所述止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垫板和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直接在对拉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止挡件,使对拉螺栓安装时只需将背离止挡件的一端穿过模板,并在该端拧上垫板和锁紧螺母即可,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对拉螺栓的两端旋拧锁紧螺母,简化了施工步骤,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挡件和所述垫板靠近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缓冲垫,一方面橡胶材质的缓冲垫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龙骨受到止挡件或者垫板的挤压而损伤;另一方面增大了止挡件和垫板与龙骨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对拉螺栓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两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固定管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第二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固定管两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使套管的两端均可调节与堵头的连接深度,方便灵活使用。
在上述对拉螺栓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连接有止水翼环。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墙体浇筑完成可以拆除对拉螺栓时,套管留在墙体内,套管上的止水翼环能够防止渗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组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组件的套管沿其轴向剖开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组件的对拉螺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组件的套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对拉螺栓;11、外花键;12、止挡件;13、垫板;14、锁紧螺母;15、缓冲垫;2、套管;21、固定管;211、止水翼环;212、第一凸沿;213、第一内花键;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31、第二凸沿;24、第一堵头;25、第二堵头;26、连接环;261、凹槽;3、第一模板;4、第二模板;41、安装孔;411、第二内花键;5、方木次龙骨;6、钢管主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组件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对拉螺栓组件包括对拉螺栓1和套设于对拉螺栓1外侧的套管2。套管2包括固定管21和设置于固定管21两端的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的中心轴线与固定管2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且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分别与固定管21的两端转动连接。固定管21的外侧壁连接有止水翼环211,止水翼环211位于固定管21的中间位置。第一连接管22背离固定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堵头24,第一堵头24的内壁与第一连接管22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连接管23背离固定管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堵头25,且第二堵头25的内壁与第二连接管23的外壁螺纹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与固定管21的连接处分别套设有连接环26。固定管21的两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沿212,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靠近固定管21的一端分别沿各自的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沿231,连接环26的内壁开设有容纳第一凸沿212和第二凸沿231的凹槽261,使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既能够相对固定管21进行转动,也不会脱离固定管21,三者之间一直保持为一个整体。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管21的内侧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内花键213,对拉螺栓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内花键213适配的外花键11,外花键11沿对拉螺栓1的轴向延伸出套管2两端的第一堵头24和第二堵头25,至裸露于外部环境。
继续参阅图4,其中,对拉螺栓1的右端设置有止挡件12、左端设置有垫板13和锁紧螺母14。止挡件12与对拉螺栓1固定连接。垫板13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对拉螺栓1的左端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对拉螺栓1的左端与垫板13和锁紧螺母14螺纹连接。止挡件12和垫板13靠近彼此的一侧面分别设置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为橡胶材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1和图5所示,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支设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的外侧均设置有方木次龙骨5,方木次龙骨5的外端设置有钢管主龙骨6,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上均开设有供对拉螺栓1穿过的安装孔41,安装孔41的内壁开设有与对拉螺栓1上的外花键11适配的第二内花键411。本实施例的对拉螺栓1组件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将连接有第一堵头24和第二堵头25的套管2放置于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之间,先将第一堵头24对准第一模板3上的安装孔41,旋拧第二连接管23,调整第二连接管23旋入第二堵头25内的深度,至第二堵头25对准第二模板4上的安装孔41并抵靠于第二模板4,如果仅靠第二连接管23和第二堵头25的调整不足以使套管2的长度满足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之间的距离,再将第二堵头25抵靠于第二模板4上的安装孔41,去旋拧第一连接管22,调整第一连接管22旋入第一堵头24内的深度;在套管2安装完成之后,在对拉螺栓1上穿入缓冲垫15,使缓冲垫15抵靠于止挡件12,将对拉螺栓1背离止挡件12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4上的安装孔41,使对拉螺栓1上的外花键11与安装孔41内的第二内花键411和固定管21内的第一内花键213咬合适配,在止挡件12挤压缓冲垫15抵靠于第一模板3外侧的钢管主龙骨6之后,在对拉螺栓1位于第二模板4的一端穿入缓冲垫15、旋拧垫板13和锁紧螺母14,使垫板13挤压缓冲垫15抵靠于第二模板4外侧的钢管主龙骨6,完成对拉螺栓1组件的安装。
本方案的对拉螺栓组件通过转动连接管调整连接管与堵头之间的连接深度,来改变套管和堵头的总体长度,从而使套管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的支模,无需切割套管,无切割废料,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节省了套管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固定管只有一端设置有连接管。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分别通过第二凸沿、连接环和第一凸沿与固定管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固定管两端的外周开设有环形凹槽,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靠近固定管的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适配的环形滑块,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通过环形滑块沿环形凹槽转动实现与固定管的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拉螺栓上的外花键延伸出套管两端的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至裸露于外部环境,在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对拉螺栓上的外花键延伸出套管两端其中一个堵头至裸露于外部环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拉螺栓和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外侧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固定管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端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管的连接处套设有连接环,所述固定管设置有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一凸沿,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沿其周向向外延伸有第二凸沿,所述连接环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二凸沿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内花键,所述对拉螺栓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适配的外花键,所述外花键沿所述对拉螺栓的轴向延伸出连接有所述堵头的套管,至裸露于外部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另一端设置有垫板和锁紧螺母,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对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垫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对拉螺栓背离所述止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垫板和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垫板靠近所述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管两端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固定管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堵头包括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第二连接管背离所述固定管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拉螺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壁连接有止水翼环。
CN202022518800.6U 2020-11-04 2020-11-04 对拉螺栓组件 Active CN213683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8800.6U CN213683220U (zh) 2020-11-04 2020-11-04 对拉螺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8800.6U CN213683220U (zh) 2020-11-04 2020-11-04 对拉螺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3220U true CN213683220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8800.6U Active CN213683220U (zh) 2020-11-04 2020-11-04 对拉螺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3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44226U (zh) 一种脚手架斜拉式工字钢悬挑梁
CN213683220U (zh) 对拉螺栓组件
CN201460221U (zh) 一种分体止水对拉螺栓
CN102304919A (zh) 可设置于锚杆锚固段或/和自由段杆体上的器件及锚杆
CN108412134B (zh) 一种混合型灌浆套筒及其预制剪力墙
CN202227340U (zh) 可设置于锚杆锚固段或/和自由段杆体上的器件及锚杆
CN112196266A (zh) 一种对拉螺栓组件
CN106592872B (zh) 钢筋机械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01704954U (zh) 用于浇筑防水墙体的模板对拉装置
CN216239723U (zh) 一种免对拉结构模板加固件
CN214942375U (zh) 用于室内隔墙止水台铝合金模板抗浮装置
CN216041932U (zh) 一种剪力墙接缝处的防漏浆装置
CN209838309U (zh) 一种用于钻斗的防摆装置
CN214772815U (zh) 一种用于预制盖梁预留孔道定位装置
CN212641435U (zh) 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
CN206289876U (zh) 一种钢筋机械连接结构
CN219281249U (zh) 一种卫生间用倒角铝合金模板型材
CN2138067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柱柱面凹陷修复装置
CN210263990U (zh) 预制构件斜支撑固定工装
CN219080346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8862116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电缆沟预埋件连接构件
CN114197465B (zh) 一种预制式预应力锚杆施工结构
CN215588990U (zh) 立体式螺栓紧固装置
CN220335977U (zh) 一种基于加筋复合注浆法的桩基加固系统
CN215256264U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的锚杆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