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8757U -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8757U
CN213668757U CN202022663103.XU CN202022663103U CN213668757U CN 213668757 U CN213668757 U CN 213668757U CN 202022663103 U CN202022663103 U CN 202022663103U CN 213668757 U CN213668757 U CN 21366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drain pipe
air inlet
waste water
mi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31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慧慧
鲍超超
夏小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631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8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涉及船舶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分流器、固定件以及进气管,分流器具有内孔,内孔的孔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围合形成有进气孔,且进气孔与内孔同轴设置;分流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排水管上,且排水管联通内孔,进气管贯穿排水管并连通进气孔。进气管联通外部气源,混合水(洗涤水与新鲜海水的混合水)被隔板分割成多股,进气管供气,使得多股水流与空气混合并形成带有泡沫的水流,在泡沫水流进入海水后,泡沫的自身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因而泡沫向上浮动,继而加速海水与混合水的融合速度,同时,多股泡沫水流能够较为容易的与海水充分融合,从而达到排放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背景技术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0届会议,审议通过了第MEPC.280(70)号决议,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开始实施MARPOL公约附则VI关于0.5%燃油硫含量限值的规定。
湿法废气脱硫装置是满足船舶废气排放最经济的、最有效的方式,废气脱硫装置产生的洗涤水必须满足IMO通过的《废气清洗系统导则(2015)》(MEPC.259(68)决议)中所规定的排放要求,其中排放洗涤水的PH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舷外监测位置PH排放限制,是指船舶静止状态下,距离舷外排放点4m处的排放水流PH值达到6.5时的洗涤水PH值,该值作为舷外洗涤水排放限制,并记录在ETM-A或ETM-B案卷中。舷外洗涤水PH排放限制可直接测量得到,或者采用船级社批准的计算方法获得(如计算流体力学或其他科学方法建立的经验公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船舶利用海水的碱性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脱硫),大致工作原理为:船舶产生的燃煤烟气排入脱硫吸收塔内,使用大量海水(洗涤水)喷淋进吸收塔内的燃煤烟气中,使得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海水吸收,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雾、经烟气换热器加热后排放。吸收二氧化硫后的海水与大量未脱硫的海水(新鲜海水)混合后,经曝气池曝气处理,使其中的SO3 2-被氧化成为稳定的SO4 2-,再将该混合水(洗涤水与新鲜海水的混合水)排入大海,但是经该方法脱硫后排放的混合水PH值依然在3-4,即混合水排放后不能及时融入海水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具有能够将混合水与海水充分融合,从而达到排放要求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分流器、固定件以及进气管,所述分流器具有内孔,所述内孔的孔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有进气孔,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内孔同轴设置;所述分流器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排水管上,且所述排水管联通所述内孔,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排水管并连通所述进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合器高于海平面安装,即混合器并不与海水接触。进气管联通外部气源,混合水(洗涤水与新鲜海水的混合水)从排水管内流至分流器上,混合水则被隔板分割成多股,同时进气管供气,使得多股水流将空气混合并形成带有泡沫的水流(形成发泡的效果),在泡沫水流进入海水后,泡沫的自身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因而泡沫向上浮动,继而加速海水与混合水的融合速度,同时,泡沫水流在隔板处分成多股,使得混合水与能够较为容易的与海水充分融合,从而达到排放要求。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靠近所述排水管的端部设置有翻边一,所述排水管的端部具有翻边二,所述翻边二与所述翻边一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端面抵紧于所述分流器的下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与排水管可拆卸固定,固定管内的凸缘对分流器限位,排水管内的混合水通过内孔排入海中,由于混合水为酸性,对普通金属材质的分流器腐蚀较大,固定管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分流器的更换或装卸。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翻边一的端部具有翻边三,所述翻边三可拆卸连接有排泄管,所述排泄管与所述内孔联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管的下端通过排泄管伸入海水中,避免酸性的混合水与船体外壁接触而腐蚀船体。
优选的,所述排泄管与所述固定管之间设置有分流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网的设置,使得被分流器分流后的多股水流再次被分割,进一步增加水流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混合水中泡沫数量。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高度为H1,所述分流器的高度为H2,且H1<H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器的高度小于固定管的高度,便于分流器装入固定管内。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固定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的设置,减小了排水管与固定管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了排水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圈的内圈直径大于分流器的外圈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能够有效阻止分流器向排水管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了分流器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两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夹角度数为20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能够更好的将混合水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组装后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分流器与固定管的全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分流器;110、内孔;120、隔板;130、进气孔;200、固定件;210、固定管;211、翻边一;212、凸缘;213、翻边三;300、进气管;400、排水管;410、翻边二;500、排泄管;600、分流网;700、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分流器100、固定件200以及进气管300,分流器100具有内孔110,内孔110的孔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隔板120,若干隔板120围合形成有进气孔130,且进气孔130与内孔110同轴设置;分流器100通过固定件200固定于排水管400上,且排水管400联通内孔110,进气管300的一端管贯穿排水管400并连通进气孔130,进气管300的另一端连接有外部气源。外部气源可以是装有氨气的密封罐,也可以是普通的空气,即进气管300的外端高于海平面,将自然中的空气作为气源。
固定件200包括固定管210,固定管210靠近排水管400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翻边一211,排水管400靠近固定管210的端部具有翻边二410,翻边二410与翻边一21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固定管210远离排水管400的内壁设置有环状的凸缘212,凸缘212的上端面能够抵紧于分流器100的下端面。
固定管210远离翻边一211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翻边三213,翻边三21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排泄管500,排泄管500与内孔110联通。
作为优选,排泄管500与固定管210之间设置有分流网600。固定管210的高度为H1,分流器100的高度为H2,且H1<H2。
排水管400与固定管210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700,且橡胶垫圈700的内圈直径大于分流器100的外圈直径,即橡胶垫圈700对分流器100轴向限位。
两相邻隔板120之间的夹角度数为20度。作为其他方案,两相邻隔板120之间的夹角度数可以为15至40度。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的工作原理:
混合器高于海平面安装,即混合器并不与海水接触;进气管300联通外部气源,混合水(洗涤水与新鲜海水的混合水)从排水管400内流至分流器100上,混合水则被隔板120分割成多股,同时外部气源为进气管300供气,使得多股水流将空气混合并形成带有泡沫的水流(形成发泡的效果),进一步的,泡沫水流在分流网600上再次被分割,使得泡沫水流分割更多股泡沫水流,在泡沫水流进入海水后,泡沫的自身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因而泡沫向上浮动,继而加速海水与混合水的融合速度,同时,多股泡沫水流能够较为容易的与海水充分融合,从而混合水排放后达到排放要求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8)

1.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包括分流器(100)、固定件(200)以及进气管(300),所述分流器(100)具有内孔(110),所述内孔(110)的孔壁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隔板(120),若干所述隔板(120)围合形成有进气孔(130),且所述进气孔(130)与所述内孔(110)同轴设置;所述分流器(100)通过固定件(200)固定于排水管(400)上,且所述排水管(400)联通所述内孔(110),所述进气管(300)贯穿所述排水管(400)并连通所述进气孔(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0)包括固定管(210),所述固定管(210)靠近所述排水管(400)的端部设置有翻边一(211),所述排水管(400)的端部具有翻边二(410),所述翻边二(410)与所述翻边一(21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管(210)远离所述排水管(400)的内壁设置有凸缘(212),所述凸缘(212)的上端面抵紧于所述分流器(100)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10)远离所述翻边一(211)的端部具有翻边三(213),所述翻边三(213)可拆卸连接有排泄管(500),所述排泄管(500)与所述内孔(110)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管(500)与所述固定管(210)之间设置有分流网(6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10)的高度为H1,所述分流器(100)的高度为H2,且H1<H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00)与所述固定管(210)之间设置有橡胶垫圈(7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圈(700)的内圈直径大于分流器(100)的外圈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其特征在于:两相邻所述隔板(120)之间的夹角度数为20度。
CN202022663103.X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Active CN21366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3103.XU CN2136687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3103.XU CN2136687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8757U true CN21366875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3103.XU Active CN213668757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8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4370B1 (ko) 선외 배출수 확산장치
CN104492210B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上的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一体化装置
JP5296735B2 (ja) NOx低減装置を配備した船舶
CN103933845A (zh) 一种用于处理船舶排放废气的系统
KR20190004474A (ko) 선박의 운항해역의 해수 염도를 고려한 배기가스 정화시스템, 정화방법, 및 그 배기가스 정화시스템을 구비하는 선박
CN107921365A (zh) 用于多个来源的废气洗涤器系统
KR102134371B1 (ko) 선외 배출수 확산장치
CN205435389U (zh) 一体式海水脱硫脱氮尾气处理装置
CN105464763A (zh) 一种用于中小型船舶scr系统的尿素强效混合装置
CN213668757U (zh) 一种船舶脱硫废水混合器
CN203291707U (zh) 适用于大中型船舶柴油机含硫废气处理的海水脱硫系统
EP3904649A1 (en) Reactive cyclic in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llutants in marine diesel exhaust
CN111888905A (zh) 一种船用混合式脱硫系统及方法
CN206129365U (zh) 环保型船舶湿式排气消音器
CN111013388A (zh) 一种具备直排功能的船舶尾气洗涤塔
CN210522217U (zh)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净化设备
EP3909920A1 (en) Seagoing vessel clean sailing method and vessel
CN212354295U (zh) 一种洗涤塔排舷外管
CN209292083U (zh) 一种微纳米推流曝气机
CN205297697U (zh) 一种尿素强效混合系统
CN204320010U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上的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0303224U (zh) 一种扩散器
CN112844045A (zh) 一种半开式船舶废气清洗系统
CN111249874A (zh) 一种环保船舶
KR102284118B1 (ko) 선외 배출수 확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