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8254U - 龙头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龙头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8254U
CN213668254U CN202021996545.XU CN202021996545U CN213668254U CN 213668254 U CN213668254 U CN 213668254U CN 202021996545 U CN202021996545 U CN 202021996545U CN 213668254 U CN213668254 U CN 213668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raw water
communication
valv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65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继宗
胡霄宗
褚振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Yadong Plast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8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8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该龙头净水器包括一个控制阀和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原水进口和一个排污开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Description

龙头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头净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制原水冲洗滤芯,以提高其使用寿命的龙头净水器。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涉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净水器又称净水机,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对原水(例如,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以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生活用水的水源也受到或轻或重的影响。此外,自来水的水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及供水管道的影响。例如,自来水水源含沙过多、管网老化、自来水管质量低劣、供水管网长时间缺少清洗等,均会影响自来水的水质。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国家的自来水的质量较差和不适合直接饮用。净水器可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泥沙、胶体、铁锈、细菌、甚至是重金属离子等杂质,从而提高和改善生活用水的质量,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现有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家用净水设备,主要有厨下超滤净水器、RO膜净水器、龙头净水器等。在这些净水设备中,厨下超滤净水器、RO膜净水器等因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应用场合受到一定限制。龙头净水器因其体积小、安装和拆卸方便、可在自来水水压下自动对自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而无需电能等优点,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现有的龙头净水器也存在不少缺陷。例如,现有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缺少对滤芯进行冲洗的机构或部件,其滤芯在处理原水(如自来水)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能够控制原水(例如,自来水)对其滤芯(如一级滤芯)进行冲洗,以提高该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的使用寿命。特别地,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可控制原水对其滤芯进行顺向冲洗。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可被直接安装在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和对一级滤芯冲洗产生的污水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从而防止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污染其净化水出口。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流经的通道独立于一级滤芯生成的净化水的流经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龙头净水器,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具有第一原水开口和/或第二原水开口,以便于在其滤芯堵塞时客户可以使用原水。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原水的流经通道独立于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流经的通道,且两者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从而防止一级滤芯生成的污水污染其第一原水开口或第二原水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滤芯,其中该一级滤芯被设置能够对自来水进行过滤。优选地,该一级滤芯为陶瓷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势是提供一种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其中本实用新型用于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可控制该龙头净水器提供原水(或自来水)、向该一级滤芯提供原水和控制原水对一级滤芯进行顺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包括:
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
一个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原水进口和一个排污开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正视图。
图2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剖视图。
图3显示了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和过滤装置。
图4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的装配图。
图5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装配图。
图6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图6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6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刷子的剖视图。
图6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7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7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7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7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8A所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一种可选实施。
图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8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
图8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基座的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8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基座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
图8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基座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8G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该基座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9A所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基座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图显示了该基座的该可选实施的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自第一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一侧,第二导通通道自第二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另一侧。
图9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基座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自第一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一侧,第二导通通道自第二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另一侧。
图9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基座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
图10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立体图。
图10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0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10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11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11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11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供水部,其中该图显示了该供水部的外侧壁的凹槽。
图11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供水部的第一密封元件。
图11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供水部的第二密封元件。
图12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和阀芯的立体图。
图12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密封件被设置在密封槽。
图12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密封件被设置在密封槽。
图12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密封槽。
图12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阀体的密封槽。
图12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俯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的原水进口。
图13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立体图。
图13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剖视图。
图13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剖视图。
图13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芯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阀芯的中心轴A。
图14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14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4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4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另一剖视图。
图15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5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5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5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16A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阀体的密封部。
图16B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控制阀的密封垫。
图16C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和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不包含密封垫)。
图16D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导流板,其中该导流板被设置在该连接件。
图16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16F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阀体的密封部的立体图。
图17A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流体通道、第一导通开口、第一导流通孔和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
图17B显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基座、滤芯连接器的连接件和密封部,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二流体通道、第二导通开口、第二导流通孔和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
图18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18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导流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19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该阀体的正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限位槽。
图20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顺冲洗工作位时,形成第一连通通道。
图20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顺冲洗工作位时,形成第二连通通道。
图20C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净化工作位时,形成第三连通通道。
图20D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形成第四连通通道。
图20E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该控制阀在其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形成第五连通通道。
图21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22A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22B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的立体图。
图23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一级滤芯和刷子的立体图。
图24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刷子的立体图。
图25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刷子的剖视图。
图26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刷子的刷体的毛架和刷毛的立体图。
图27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正视图。
图28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剖视图。
图29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30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
图31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32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33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正视图。
图34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35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36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37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38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的同一侧。
图39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第一导通通道和第二导通通道在原水通道同一侧。
图40所示的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图显示了该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自第一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一侧,第二导通通道自第二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另一侧。
图41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自第一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一侧,第二导通通道自第二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另一侧。
图42是上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的该可选实施的基座的另一剖视图,其中该图显示了导流通道,第一导通通道自第一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一侧,第二导通通道自第二连通开口延伸至原水通道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20E,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龙头净水器被阐明,其中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包括一个控制阀10和一个过滤装置20,其中该控制阀10被设置用于控制水的流动,如控制原水(或自来水)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和控制该过滤装置20对原水进行处理生成或产生的净化水的提供。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包括一个外壳21和一个一级滤芯22,其中该过滤装置20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该外壳21具有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201,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其中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其中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 被设置分别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相应地,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原水通道 2101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原水可被该一级滤芯22处理和生成净化水,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的净水出口2201流出。因此,该原水通道2101位于该一级滤芯22的一侧,该净水出口2201被形成在一相对侧。换句话说,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原水侧221 和一个净水侧222,其中该原水通道2101形成在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的该原水侧221 之间,该净水出口2201形成在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侧222。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为陶瓷滤芯。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是外压式超滤滤芯。可以理解,该一级滤芯也可以是由其它材料制成的滤芯,例如,由碳纤维、PP棉或活性炭颗粒制成,或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滤芯,例如,由陶瓷、碳纤维、PP棉和活性炭颗粒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滤芯。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因此,原水可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也可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 20。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可选地,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此时,如果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不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后,在水压作用下,被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净化处理,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和被提供。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净水出口2201。另一方面,如果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后,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排出。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可选地,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此时,如果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不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 后,在水压作用下,被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净化处理,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和被提供。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净水出口2201。另一方面,如果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后,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 流出。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 和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 20的该一级滤芯22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不允许水流通过,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并进一步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生成净化水,随后,生成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和被提供。或者,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不允许水流通过,控制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 2101,并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净化状态。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时,使用者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均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并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在此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 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排出。可选地,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均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并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在此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冲洗状态。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一侧,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一相对侧,以延长原水在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流经路径和提高原水对该一级滤芯 22的冲洗效果。
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至少一个原水供应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和被其净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基座24,其中该基座24形成一个第一出水口100,其中该第一出水口100与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其中该基座24的该第一水腔2401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和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也就是说,该净水出口2201通过该第一水腔2401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基座24的该第一水腔2401被设置在该净水出口2201和该第一出水口100之间。更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包括一个基底部241和一个第一间隔部242,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并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2401。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进一步包括一个供水部245,其中该供水部245被设置自该基底部241延伸,其中该供水部245形成该第一出水口100。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均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基座24。
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以防止当该控制阀10控制该一级滤芯22过滤原水时,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原水流入该第一水腔2401。进一步地,该一级滤芯2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以使该一级滤芯22可被更换。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以使原水在该控制阀10控制该一级滤芯22过滤原水时,仅能在该原水通道2101中流动。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外壳21,该外壳21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 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外壳21,该外壳21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更优选地,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可选地,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或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设置在该外壳21。如附图之图1至图7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外壳21 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的边缘。更优选地,该外壳21与该基座24相一体成型。
如附图之图1至图6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26,其中该刷子26包括一个刷体261,其中该刷体261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之间,以使该刷体261被转动时,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朝向该外壳21的外表面。进一步地,该过滤装置20的该刷子26的该刷体261包括一个毛架2611和一组刷毛2612,其中该刷子26的该刷体261的该刷毛2612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且该刷毛2612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22,从而使该刷体261被转动时,该刷毛2612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的外表面。可以理解,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被冲洗时,转动该刷体261,则可使该一级滤芯22朝向该外壳21的外表面被清洗干净。换句话说,该刷子26结合原水对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 22的冲洗,可有效地冲洗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特别是当该一级滤芯 22为陶瓷滤芯时,使用者可以转动该刷体261来刷洗该一级滤芯22的外表面,避免了使用者必须拆卸该一级滤芯22用来清洗而带来的不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附图之图1至图6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刷子26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的该操作部262,该过滤装置20的该外壳21 具有一个操作孔211,该操作部262自该毛架2611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的该操作孔211,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如旋钮、旋转手柄等转动该操作部262,从而驱动该刷体261沿该一级滤芯22的外表面转动。可以理解,该操作部262自该毛架2611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的该操作孔211。优选地,该操作孔211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顶端,从而使该刷子26的该操作部262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顶端。相应地,该刷子26的该操作部262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远离该基座24的位置。更优选地,该刷子26的该操作部262和该第一出水口100分别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两端,该外壳21的该操作孔211和该第一出水口 100分别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两端。
如附图之图8A至图9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进一步具有一个导通部246,其中该导通部246形成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 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8A至图9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具有一个导流通道205,其中该导流通道205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且该导流通道205被设置自下而上地延伸,从而引导原水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向上流动和自该导流通道205的顶端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从而使得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时,原水可自该一级滤芯22的顶端向下流动和使原水能够自上而下地冲洗该一级滤芯22。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时,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均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且原水被控制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 22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均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因此,该导流通道205使原水在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时,尽量避免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而影响原水对一级滤芯22的冲洗效果。优选地,该导流通道205形成在该基座24。更优选地,该导流通道205形成在该基座24的该导通部246。可选地,该导流通道205形成在该过滤装置20的该外壳21的内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导流通道205自下而上地设置,从而具有引导原水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向上流动和自该导流通道205的顶端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的作用,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仍然可被设置不具有该导流通道205。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不具有该导流通道205时,原水可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提供,也可以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提供。在冲洗状态,废液可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排出,也可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为了尽量避免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或者尽量避免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而影响原水对一级滤芯22的冲洗效果,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优选在不同位置与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以延长原水在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流经路径和提高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的冲洗效果。如附图之图1至图7D、图9A至图9C所示,可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一侧,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另一侧。优选地,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相同侧。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进一步具有一个分别与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的导流通道205时,在冲洗状态,原水优选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
如附图之图8A至图9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进一步具有一个导流部247,其中该导流部247形成该导流通道205。优选地,该导流部247自该基座 24的该基底部241向上延伸。
附图之图10A至图11E所示的是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 的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T包括一个外壳21、一个一级滤芯22和一个基座24T,其中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第一容纳腔210内,且该一级滤芯22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T。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在净化工作状态时,可利用该过滤装置20T的该一级滤芯22对原水进行净化和得到洁净的净化水,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T的净水出口2201流出,以被提供;在顺冲洗工作状态时,可通过该过滤装置20T 的第一连通开口201或第二连通开口202向该过滤装置20T的原水通道2101提供原水,并利用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进行顺向冲洗。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T 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导通通道2461和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T,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 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自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一侧,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的一相对侧,以延长原水在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流经路径和提高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的冲洗效果。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T 的该基座24T包括一个基底部241T、一个第一间隔部242和一个供水部245,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和该供水部245被分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并自该基底部241T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围设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该供水部245形成一个第一出水口100。也就是说,该净水出口2201通过该第一水腔2401与该第一出水口100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T 的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形成一个第一导通部24621T、一个自该第一导通部24621T延伸的第二导通部24622T和一个第一导通孔24623T,其中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一导通部 24621T形成在该基底部241T,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形成在该基底部241T和该供水部245之间,该第一导通孔24623T形成在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控制原水自该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入,经过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 的该第一导通部24621T、该第二导通部24622T和该第一导通孔24623T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从而使得进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顺冲洗该一级滤芯22后产生的污水从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排出。进一步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 21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 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和该原水通道2101之间。
如附图之图10A至图11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T 的该基座24T的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且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形成在该基底部241T和该供水部245之间。优选地,该第二导通通道 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为形成在该供水部245的外侧壁的凹槽2450T,当该供水部245 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时,该供水部245的外侧壁的凹槽2450T形成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 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且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被密封在该基底部241T和该供水部245之间。更优选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为圆弧形。可选地,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也可以是形成在该基底部 241T的开口槽,该供水部245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从而使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 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被密封在该基底部241T和该供水部245之间。该基座24T的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且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 为形成在该基底部241T的开口槽或者为形成在该供水部245的外侧壁的凹槽2450T,可使该基底部241T和该供水部245可单独制造,从而显著降低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的形成难度。更优选地,该供水部245被可拆卸地螺接在该基底部241T,此时该供水部245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密封元件2451T和一个第二密封元件2452T,该第一密封元件2451T具有密封隔离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和该第一水腔2401 的作用,该第二密封元件2452T具有密封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T的该第二导通部24622T的作用。可选地,该供水部245与该基底部241T相一体成型,例如,将该供水部245设置在该基底部241T后,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该供水部245焊接在该基底部241T。
如附图之图1至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净水器包括该控制阀10和该过滤装置20,其中该控制阀10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该过滤装置20被连接在该控制阀10,其中该过滤装置20包括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其中该过滤装置20的该外壳21具有一个第一容纳腔210,该一级滤芯22被设置在该外壳21的该第一容纳腔210内,其中该外壳21和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该一级滤芯22形成一个净水出口2201,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净化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原水水源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的第一原水供应通道,以使原水可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使该过滤装置20生成的净化水可自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顺冲洗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一个分别与原水水源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的第二原水供应通道和一个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相连通的第一排污通道,以使原水可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使顺冲洗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生成的污水可依次经该过滤装置 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该第一排污通道排出。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净化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一原水供应通道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 2101。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一原水供应通道也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 相连通,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顺冲洗工作状态时,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一排污通道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使得顺冲洗该一级滤芯22后产生的污水经该原水通道2101、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排出。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也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一排污通道也可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使得顺冲洗该一级滤芯22后产生的污水经该原水通道2101、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顺冲洗工作状态时,如果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则顺冲洗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生成的污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排出;如果该控制阀10形成的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则顺冲洗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生成的污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排出。
如附图之图1至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包括一个阀体11和一个阀芯12,其中该阀体11形成一个阀腔110、一个第一开口1101、一个第二开口1102、一个原水进口1103和一个排污开口1104,其中该阀芯12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110,其中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适于与原水水源(例如,自来水水龙头出水口)相连通。优选地,如附图之图13D所示,优选地,该阀芯12为圆柱形,且该阀芯12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A 转动。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原水进口1103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11。优选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 相邻。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导通腔120、一个第一通道101和一个第二通道102,其中该导通腔120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和该第一通道101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二通道102 与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均不连通。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进一步地,该第一通道101为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通孔,该第二通道102为设置在该控制阀 10的该阀芯12的外侧壁的开口槽,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导通腔120被设置沿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横向延伸,其中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导通腔120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101连通,该导通腔的另一端与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 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导通腔120形成一个腔主体1201、一个环形槽1202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1203,其中该环形槽1202与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该导通通孔1203分别与该腔主体1201和该环形槽1202相连通,该导通腔120的该腔主体1201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和该导通通孔1203相连通。相应地,该环形槽1202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外侧壁,以保持该环形槽1202与该原水进口1103之间的连通。因此,该导通腔120的该腔主体1201通过该导通通孔1203和该环形槽1202与该原水进口 1103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导通腔12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保持与该原水进口 1103相连通,尤其是在该控制阀10处于相应工作位时,保持与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20A和图2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具有一个顺冲洗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 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顺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 的外表面后,产生的污水流向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此时,由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 和该排污开口1104通过该第二通道102相连通,因此,原水顺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外表面产生的污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出,并依次流经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通道102和该排污开口1104,从而使原水顺向冲洗该一级滤芯22产生的污水可通过该排污开口1104排出。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1001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1002。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 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顺冲洗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3、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二开口1102形成一个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通道102和该排污开口1104形成一个污水水路,以使原水在水压作用下,顺冲洗该过滤装置20的该一级滤芯22后生成的污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排污开口1104排出。优选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邻。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3、该第一连通通道1001、该第二开口1102形成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该控制阀10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连通通道1002和该排污开口1104形成该第一排污通道,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二原水供应通道、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使污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一排污通道排出。
如附图之图20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净化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从而进一步自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流入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因为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被该阀芯12堵塞,所以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中的原水无法经过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流出,所以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的原水经该一级滤芯22过滤后,产生的净化水从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流出和被提供。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陶瓷滤芯。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1003。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三连通通道1003。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排污开口1104分别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净化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3、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一开口1101形成另一原水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原水进口1103、第三连通通道1003和该第一开口1101形成该第一原水供应通道,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一原水供应通道、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的该原水通道2101和使该过滤装置20生成的净化水通过该一级滤芯22的该净水出口2201和该第一出水口100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0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 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原水开口1105,其中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 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1004。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四连通通道1004。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排污开口1104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一原水供应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 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3、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形成一个原水供应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 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 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原水开口1106,其中该控制阀1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其中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 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原水或自来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流入,通过该第一通道101流向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从而使原水通过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被提供。换句话说,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1005。更具体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导通腔120和该第一通道101形成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和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该第五连通通道1005。优选地,当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排污开口1104和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被该阀芯12堵塞。可以理解,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被控制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被控制处于其第二原水供应状态。此时,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相连通。相应地,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原水进口1103、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形成另一个原水供应水路,以使原水可在水压作用下,通过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流出和被提供。
如附图之图13A至图13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为通孔,且其开口被设置分别朝向该导通腔120和该阀体11的内壁。如附图之图13A至图13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可以是一个开口朝向阀体11内壁的开口槽。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也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内部,且具有两个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该第一通道101的一个通道开口被设置与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另一个通道开口朝向该阀体11的内壁。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也可以是一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内部,具有两个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外表面的通道开口的通道或通孔。
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分别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适当位置,以使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二开口1102相连通,该第二通道1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该控制阀10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开口1101相连通;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 相连通;该控制阀10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12能够被转动至该第一通道101与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131,该阀体11具有一组密封槽1010,其中该密封槽1010均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该密封件131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1010,以实现该阀芯12和该阀体11内壁之间的密封。
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111、一个第二通孔112、一个第三通孔113和一个第四通孔114,其中该第一通孔111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通孔11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该第三通孔113分别与该原水进口1103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第四通孔114与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换句话说,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通过该第一通孔111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通过该第二通孔112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通过该第三通孔113与原水水源相连通。如附图之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五通孔115和一个第六通孔116,其中该第五通孔115与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 相连通,第六通孔116与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原水进口1103、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 相隔开地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该阀体11的内壁。更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可视为该第一通孔111的通孔开口,该第二开口1102可视为该第二通孔112的通孔开口,该原水进口1103 可视为该第三通孔113的通孔开口,该排污开口1104可视为该第四通孔114的通孔开口,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可视为该第五通孔115的通孔开口,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可视为该第六通孔116的通孔开口。最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邻,从而使得当该控制阀10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12的该第二通道102可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7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14,其中该滤芯连接器14包括一个连接件140、一个第一导通管路141和一个第二导通管路142,其中该连接件140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1402,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分别与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集成了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二开口1102(或该第一通孔111和该第二通孔112)相连通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更易于安装在该控制阀10和使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便于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二开口1102(或该第一通孔111和该第二通孔112)相连通。相应地,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通过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通过该第二导通管路142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与该过滤装置20 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进一步地,该连接件140形成一个套接腔1400,其中该套接腔1400被设置以使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与该控制阀10相安装在一起时,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该导通部246通过该套接腔1400被套接在该连接件140,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直接,或通过一个导流板 30分别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分别与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 和该第二开口1102(或该第一通孔111和该第二通孔112)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该过滤装置20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第二开口1102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 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滤芯连接器 14。如附图之图4和图16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密封垫132,其中该密封垫132被设置在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18之间。优选地,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18一体成型,可以理解的是,该滤芯连接器14和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18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以焊接一体成型,此时,该控制阀10可以不需要该密封垫132。更优选地,该滤芯连接器14、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 18和该阀体11一体成型。
如附图之图15A至图17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1451和一个第二流体通道1452,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一导通管路141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该第二导通管路142相连通。进一步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具有一个第一进水端14511和一个自该第一进水端14511延伸的第一出水端14512,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具有一个第二进水端14521和一个自该第二进水端14521延伸的第二出水端14522,其中该第一进水端14511与该第一导通管路141相连通,该第一出水端14512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二进水端14521与该第二导通管路142相连通,该第二出水端14522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的该第一进水端1451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和该密封部18之间,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的该第二进水端1452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和该密封部18之间。可选地,该第一流体通道1451的该第一进水端14511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内部,该第二流体通道1452的该第二进水端14521 形成在该连接件140内部。
如附图之图16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滤芯连接器14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紧固部145,其中该第一紧固部145被设置在该连接件140,以使该连接件140与该过滤装置20相紧固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第一紧固部145 可以是将该连接件140与该过滤装置20卡接在一起的卡扣结构,也可以是将该连接件140与该过滤装置20螺接在一起的螺纹结构或其他连接方式。
如附图之图14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阀体11的形成一个第一侧1111 和一个第二侧1112,该阀腔110具有一个阀腔开口1100,其中该连接件140被设置在该阀体 11的该第一侧1111,该阀腔开口1100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第二侧1112。优选地,该阀体 11的该第一侧1111和该第二侧1112被设置彼此相对。
如附图之图4和图12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组件的该阀体11包括一个主体部1160、一个密封部18和一个开口部1170,其中该主体部1160被设置在该密封部18 和该开口部1170之间,且该主体部1160、该密封部18和该开口部1170围设成该阀腔110,该开口部1170形成该阀腔开口1100。相应地,该阀体11的该密封部18形成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该阀体11的该开口部1170形成该阀体11的该第二侧1112。优选地,该主体部1160和该密封部18相一体成型。更优选地,该主体部1160、该密封部18和该开口部1170 相一体成型。优选地,该第一开口1101、该第二开口1102、该原水进口1103、该排污开口 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和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的内壁。更优选地,该原水进口1103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顶部1161。
如附图之图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龙头连接器15,其中该龙头连接器15包括一个转接件151和一个紧固件152,其中该转接件 151具有一个适于连接在水龙头的连接端1511和一个自该连接端1511延伸的转接端1512,该紧固件152具有一个保持端1521和一个适于固定连接在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顶部 1161的紧固端1522,其中该转接件151形成一个适于分别与水龙头和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的连通腔1510,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形成一个套接开口15210,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形成一个与该套接开口15210相连通的紧固腔15220,其中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且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 1512的外径不大于该紧固腔15220的内径,且大于该套接开口15210的内径,从而使得当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自该紧固件152的该套接开口15210穿出时,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可被保持在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腔15220。进一步地,当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在水龙头时,可将该紧固件152的该保持端1521套接在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并将该连接端1511固定在水龙头,然后将该紧固件152通过其紧固端1522固定在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顶部1161,从而使该转接件151的该连通腔1510分别与该水龙头和该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原水进口1103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自来水水龙头,甚至是自来水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紧固件152的该紧固端1522可通过螺接、接驳或其它任何便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原水进口1103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通的方式,安装或固定在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顶部11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连接端1511与该水龙头之间,本实用新型龙头连接器15的该转接件151的该转接端1512与该阀体11的该主体部1160的顶部1161之间设有密封垫或密封圈,以防止水发生泄漏。
如附图之图4、图13A至图14D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 10的该阀芯12包括一个操作端121和一个自该操作端121延伸的控制端122,其中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11形成的该阀腔110,且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 形成该导通腔120、该第一通道101和该第二通道102,其中该第一通道101与该导通腔120 相连通,且该第一通道101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11内壁的通道开口,该第二通道102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11的内壁的通道开口。可以理解,当该第二通道102具有一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同时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相连通。此时,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在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的外表面。当该第二通道102具有两个通道开口时,该第二通道102的该通道开口适于分别与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 相连通。此时,该第二通道102形成在该阀芯12的该控制端122的内部。可以理解,该阀芯 12的该控制端122被设置在该阀腔110内,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自该阀腔开口1100穿出,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如附图之图13A至图13C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控制阀阀芯12,其中该阀芯12形成一个导通腔120、一个第一通道101和一个第二通道102,且该导通腔120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一通道101和该控制阀10的阀体11的该原水进口1103相连通,其中该第二通道102具有至少一个通道开口,且该第二通道102的该通道开口均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外表面。
如附图之图17A至图18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导流板30,其中该导流板30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控制阀10的该连接件140 之间,其中该导流板30具有一个第一导流通孔301和一个第二导流通孔302,其中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具有一个第一导流口3011和一个第二导流口3012,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具有一个第三导流口3021和一个第四导流口3022,其中该导流板30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侧面31和一个第二侧面32,其中该第一导流口3011和该第三导流口3021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该第二导流口3012和该第四导流口3022被设置在该导流板30的该第二侧面32,其中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侧面31被设置朝向该控制阀10的该滤芯连接器14的该连接件140,该第二侧面32被设置朝向该基座24。进一步地,该第一导流口3011被设置适于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被设置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 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被设置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换句话说,该导流板 30的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优选地,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优选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同一侧,以便于该导流板30的该第一导流通孔301和该第二导流通孔302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更优选地,该导流板30由密封材料制成,以能够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控制阀10之间,从而起到水密封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控制阀10的该连接件140之间的作用。
如附图之图16D至图18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30进一步具有一个定位凸起33,其中该定位凸起33优选被设置在该第一侧面31,其中该定位凸起 33被设置能够与设置在该连接件140的定位槽34相啮合,从而帮助该导流板30被正确地设置在该控制阀10的该连接件140和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之间。可以理解,当该导流板 30的该定位凸起33正确地与被设置在该连接件140的该定位槽34相啮合在一起时,该第一导流口3011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该第二导流口3012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导流板30将明显降低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连接件140的制造难度。如附图之图16D至图18B所示,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被集成在该连接件140,以分别与该第一导通管路141和该第二导通管路142相连通。而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可能较不规则,导致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互配合和连通时,较为困难。此外,如果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与该连接件140直接相连通,则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决定了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在其基座24上的分布和形状,这将导致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制造难度明显增加。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被设置在其第一侧面31的该第一导流口3011适于与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相连通,该第三导流口3021适于与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连通,被设置在其第二侧面32的该第二导流口3012适于与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相连通,该第四导流口3022适于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相连通的结构,方便该过滤装置20的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与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相互配合和连通。此外,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采用的该导流板30的上述结构,也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和该控制阀10的该连接件140可被分开制造,且该过滤装置20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在该基座24的分布和形状不受该连接件140的该第一导通开口1401和该第二导通开口1402在该连接件140的分布和形状的限制。这降低了该过滤装置20的该基座24的制造难度。
如附图之图4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进一步包括一个驱动件16,其中该驱动件16被设置在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以便于使用者旋转该驱动件16,从而转动该阀芯12的该操作端121,和控制该控制阀10处于相应工作位。可以理解,该驱动件16可是任何能够用于驱动该控制阀10的该阀芯12相对该阀体11转动的机构或部件。示例性地,该驱动件16可以是一个旋钮、一个驱动手柄或一个驱动杆。
如附图之图4、图19和图20B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 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50,其中该定位组件50具有一个限位元件5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的复位元件52,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的弧形限位槽501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121的操作室160,其中该限位元件51和该复位元件52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160 内,且该复位元件52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51和该操作端121之间,从而使得当该操作端121 被转动时,且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时,该限位元件51将在该复位元件52的复位力(或弹力)的作用下,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此时,当该操作端121被继续转动,以致该阀体11的该限位槽501压迫该限位元件5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缩回该操作室160内时,该操作端121能够很容易地被转动和使该限位元件51在该阀体11的限位槽501的压迫下,保持缩回在该操作室160。可以理解,该操作端121被转动,以致该限位元件51正对该限位槽501,从而使该限位元件51移动进入该限位槽501时,该控制阀10被保持在一个相应的工作位,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簧。可选地,该复位元件52是一个复位弹片。优选地,该限位元件51被设置能够与该限位槽501相啮合,以使该限位元件51在缺少适当外力驱动该驱动件16转动时,能够被稳稳地保持在该限位槽501内。
值得注意的是,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从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向该第二侧1112的该阀腔开口1100看过去),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四个工作状态逆时针分布,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和净化状态之间、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之间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顺冲洗状态至净化状态时,仅需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该阀芯12的第二通道102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二开口1102和该第四开口1104;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净化状态至第一原水供应状态时,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两个工位角度,以使该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第一原水供应状态至第二原水供应状态时,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该阀芯12的每个工位角度可优选地被设置为45度。
值得注意的是,如附图之图20A至图20E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被以此顺序逆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从该阀体11的该第一侧1111向该第二侧1112的该阀腔开口1100看过去),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四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顺冲洗状态至净化状态时,仅需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或其连通开口)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一开口1101;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净化状态至第一原水供应状态时,仅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该阀芯12的该第一通道101正对该阀体11 的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当使用者需要切换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自第一原水供应状态至第二原水供应状态时,需再次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以使该阀芯 12的该第一通道101正对该阀体11的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的结构使得该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四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可以理解,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该阀芯12的每个工位角度可被设置为60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顺冲洗状态、净化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和第二原水供应状态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方式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不易使使用者在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时,因转动角度不同,而导致错误切换工作状态。可选地,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第二开口1102、该第一开口1101和该排污开口1104、该第一原水开口1105、该第二原水开口1106被以此顺序顺时针设置在该阀体11的内壁,以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二原水供应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净化状态和顺冲洗状态四个工作状态连续分布,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第二原水供应状态、第一原水供应状态、净化状态和顺冲洗状态的相邻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仅需要逆时针转动该阀芯12一个工位角度即可实现。
如附图之图21至图4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的另一种可选实施,其中该过滤装置20C包括一个外壳21C和一个一级滤芯22C,其中该过滤装置20C具有一个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202C,该外壳21C具有一个第一容纳腔210C,该一级滤芯22C具有一个净水出口2201C,其中该一级滤芯22C被设置在该外壳21C的该第一容纳腔210C内,其中该外壳21C和该一级滤芯22C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2101C,其中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设置分别与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相应地,当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C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原水可被该一级滤芯22C处理和生成净化水,净化水在水压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 22C的净水出口2201C流出。因此,该原水通道2101C位于该一级滤芯22C的一侧,该净水出口2201C被形成在一相对侧。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C为陶瓷滤芯。可选地,该一级滤芯 22C是外压式超滤滤芯。可以理解,该一级滤芯也可以是由其它材料制成的滤芯,例如,由碳纤维、PP棉或活性炭颗粒制成,或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复合滤芯,例如,由陶瓷、碳纤维、PP棉和活性炭颗粒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复合滤芯。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分别与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 相连通。因此,原水可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也可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C。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可选地,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C。此时,如果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不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后,在水压作用下,被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净化处理,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2201C流出和被提供。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净水出口2201C。另一方面,如果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原水通道2101C后,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出。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和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出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 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 排出。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可选地,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 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C。此时,如果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不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后,在水压作用下,被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净化处理,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通过该净水出口2201C流出和被提供。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产生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净水出口2201C。另一方面,如果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则原水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后,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出。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和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出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排出。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被用于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C控制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不允许水流通过,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并进一步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C处理后,生成净化水,随后,生成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流出和被提供。或者,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C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不允许水流通过,控制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 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向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并在水压的作用下,经该一级滤芯22C处理后,生成的净化水在水压的作用下自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流出和被提供。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净化状态。进一步地,当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C时,使用者通过该控制阀10C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均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并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出。在此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排出。可选地,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C控制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均允许水流通过和控制原水流向该过滤装置 20C的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原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入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原水通道2101C,并在水压作用下,自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出。在此过程中,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排出。相应地,此时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处于一个冲洗状态。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一个第二导通通道2462C,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 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C的一侧,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自该第二连通开口 202C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C的一相对侧,以延长原水在该原水通道2101C中的流经路径和提高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C的冲洗效果。
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还具有至少一个原水供应状态,其中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处于该原水供应状态时,使用者可通过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直接流向一个原水出口,以被提供,而不再经过该过滤装置20C和被其净化处理。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进一步包括一个基座24C,其中该一级滤芯22C被设置在该基座24C,且该基座24C形成一个第一水腔2401C,其中该基座24C的该第一水腔2401C与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的该净水出口2201C相连通。优选地,该一级滤芯22C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C,且该第一水腔2401C形成在该一级滤芯22C和该基座24C之间。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均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C的基座24C。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一级滤芯22C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C,以防止当该控制阀10C控制该一级滤芯22C 过滤原水时,该原水通道2101C中的原水流入该第一水腔2401C。进一步地,该一级滤芯22C 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基座24C,以使该一级滤芯22C可被更换。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C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外壳21C,以使原水在该控制阀10C控制该一级滤芯22C过滤原水时,仅能在该原水通道2101C中流动。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C被可拆卸地设置在该外壳21C,该外壳21C被水密封地设置在该基座24C。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C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C。可选地,该一级滤芯22C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外壳21C,该外壳21C被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该基座24C。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基座24C包括一个基底部241C和一个第一间隔部242C,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C被设置在该基底部241C并自该基底部241C延伸,其中该第一间隔部242C围设形成该第一水腔 2401C。更优选地,该第一间隔部242C为环形。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优选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C。更优选地,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均被设置在该基座24C。可选地,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或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设置在该外壳21C。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外壳21C优选被设置在该基座24C的边缘。更优选地,该外壳21C与该基座24C相一体成型。
如附图之图27至图3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的该基座24C进一步包括一个供水部245C,其中该供水部245C被设置自该基底部241C延伸,其中该供水部245C形成一个与该净水出口2201C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00C。也就是说,该净水出口2201C通过该第一水腔2401C与该第一出水口100C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C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22A至图28所示,进一步地,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26,其中该刷子26包括一个刷体261,其中该刷体261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21C和该一级滤芯22C之间,以使该刷体261被转动时,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C朝向该外壳21C的外表面。进一步地,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刷子26的该刷体261包括一个毛架2611和一组刷毛2612,其中该刷子26的该刷体261的该刷毛2612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且该刷毛2612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22C,从而使该刷体261被转动时,该刷毛2612能够刷洗该一级滤芯22C的外表面。可以理解,当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被冲洗时,转动该刷体261,则可使该一级滤芯22C朝向该外壳21C的外表面被清洗干净。换句话说,该刷子26结合原水对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的冲洗,可有效地冲洗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特别是当该一级滤芯22C为陶瓷滤芯时,使用者可以转动该刷体261来刷洗该一级滤芯22C的外表面,避免了使用者必须拆卸该一级滤芯22C用来清洗而带来的不便,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附图之图22A至图28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 20C的该刷子26进一步具有一个被设置在该毛架2611的该操作部262,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外壳21C具有一个操作孔211C,该操作部262自该毛架2611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C的该操作孔211C,从而使使用者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如旋钮、旋转手柄等转动该操作部262,从而驱动该刷体261沿该一级滤芯22C的外表面转动。可以理解,该操作部262自该毛架2611 延伸,并穿过该外壳21C的该操作孔211C。
如附图之图33至图4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C进一步具有一个导通部246C,其中该导通部246C形成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其中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分别与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分别与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被设置在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原水通道2101C之间,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被设置在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和该原水通道2101C之间。优选地,该第一出水口100C包括多个出水孔。
如附图之图33至图4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 进一步具有一个导流通道205C,其中该导流通道205C被设置分别与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 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且该导流通道205C被设置自下而上地延伸,从而引导原水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向上流动和自该导流通道205C的顶端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C,从而使得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C时,原水可自该一级滤芯22C的顶端向下流动和使原水能够自上而下地冲洗该一级滤芯22C。相应地,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控制阀10C控制原水冲洗该过滤装置20C 时,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均被控制允许水流通过,且原水被控制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C,原水在水压作用下,对该过滤装置20C的该一级滤芯22C进行冲洗,生成的废水通过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排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的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均与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因此,该导流通道205C 使原水在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C时,尽量避免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C 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出而影响原水对一级滤芯22C 的冲洗效果。优选地,该导流通道205C形成在该基座24C。更优选地,该导流通道205C形成在该基座24C的该导通部246C。可选地,该导流通道205C形成在该过滤装置20C的该外壳21C的内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导流通道205C自下而上地设置,从而具有引导原水自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向上流动和自该导流通道205C的顶端流向该原水通道2101C的作用,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仍然可被设置不具有该导流通道205C。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不具有该导流通道205C时,原水可通过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提供,也可以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提供。在冲洗状态,废液可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排出,也可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排出。为了尽量避免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C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一连通开口 201C流出(或者尽量避免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流入该原水通道2101C的原水直接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流出)而影响原水对一级滤芯22C的冲洗效果,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和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优选在不同位置与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以延长原水在该原水通道2101C中的流经路径和提高原水对该一级滤芯22C的冲洗效果。更优选地,该第一导通通道2461C自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C的一侧,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 自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延伸至该原水通道2101C的另一侧。优选地,该第一连通开口201C 和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设置在该过滤装置20C相同侧。当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过滤装置20C进一步具有一个分别与该第二导通通道2462C和该原水通道2101C相连通的导流通道205C时,在冲洗状态,原水优选通过该第二连通开口202C被提供给该过滤装置20C。
如附图之图33至图42所示,依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该龙头净水器的该基座24C进一步具有一个导流部247C,其中该导流部247C形成该导流通道205C。优选地,该导流部 247C自该基座24C的该基底部241C向上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绝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甚至可能是所有现有实际应用的龙头净水器,均无法实现除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如过滤或超滤)和原水供应之外的功能,例如,难以控制实现对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22的顺冲洗。这跟现有龙头净水器采用的控制阀的结构有关。由于龙头净水器体积较小,应用场合往往也受到限制,因此,现有绝大多数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结构简单,无法控制实现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如过滤或超滤)和原水供应之外的复杂功能。而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控制阀10经过有目的性的设计,其特殊结构可控制实现对本实用新型龙头净水器的一级滤芯22顺冲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或第六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不同部件(或元件)的命名和使本实用新型的不同部件、元件和结构之间产生区分,其本身不具有次序或数目多少的含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0)

1.一种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过滤装置,其中该过滤装置形成一个第一连通开口和一个第二连通开口;和
一个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包括一个阀体和一个阀芯,其中该阀体形成一个阀腔、一个第一开口、一个第二开口、一个原水进口和一个排污开口,其中该阀芯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阀腔,其中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适于与原水水源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和一个一级滤芯,其中该外壳形成一个第一容纳腔,其中该一级滤芯被设置在该外壳的该第一容纳腔内,且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形成一个位于两者之间的原水通道,该一级滤芯具有一个净水出口,其中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均与该原水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顺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和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原水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原水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原水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控制阀的该阀芯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原水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形成一个导通腔、一个第一通道和一个第二通道,其中该导通腔分别与该阀体的该原水进口和该第一通道相连通,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该顺冲洗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第一通道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相连通,从而使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该第一连通通道;该阀芯的该第二通道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从而使该第二通道形成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连通的该第二连通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净化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第一通道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相连通,从而使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三连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一原水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第一通道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原水开口相连通,从而使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一原水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四连通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的该阀体进一步具有一个第二原水开口,其中当该控制阀处于一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芯的该第一通道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原水开口相连通,从而使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形成一个分别与该阀体的该第二原水开口和该原水进口相连通的第五连通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7、8、9或1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通孔、一个第二通孔、一个第三通孔和一个第四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通孔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三通孔分别与该原水进口和原水水源相连通,该第四通孔与该排污开口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原水进口和该排污开口相隔开地形成在该阀体的内壁。
13.根据权利要求7、8、9或1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为设置在该阀芯的通孔,该第二通道为设置在该控制阀的该阀芯的外侧壁的开口槽,该阀芯的该导通腔被设置沿该控制阀的该阀芯横向延伸,其中该阀芯的该导通腔的一端与该第一通道连通,该导通腔的另一端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第二通道与该导通腔和该第一通道均不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7、8、9或1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的该导通腔形成一个腔主体、一个环形槽和至少一个导通通孔,其中该环形槽与该原水进口相连通,该导通通孔分别与该腔主体和该环形槽相连通,该腔主体分别与该第一通道和该导通通孔相连通,其中该环形槽被设置在该阀芯的外侧壁。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该净化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一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和该排污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处于该第二原水供应工作位时,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排污开口和该第一原水开口分别被该阀芯堵塞。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和该排污开口相邻。
19.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体包括一个主体部、一个密封部和一个开口部,其中该主体部被设置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之间,且该主体部、该密封部和该开口部围设成该阀腔,该开口部形成该阀腔的阀腔开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原水进口被设置在该阀体的该主体部的顶部,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原水进口和该排污开口被设置在该阀体的该主体部的内壁。
21.根据权利要求6、10或17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组密封件,该阀体具有一组密封槽,其中该密封槽均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和分别围绕该阀体的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该第一原水开口、该第二原水开口和该排污开口,该密封件被设置适于啮合在该密封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滤芯连接器,其中该滤芯连接器包括一个连接件、一个第一导通管路和一个第二导通管路,其中该连接件形成一个第一导通开口和一个第二导通开口,其中该第一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一开口和该第一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管路分别与该第二开口和该第二导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一导通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一连通开口相连通,该第二导通开口适于与该过滤装置的该第二连通开口相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进一步形成一个第一流体通道和一个第二流体通道,其中该第一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一导通开口和该第一导通管路相连通,该第二流体通道分别与该第二导通开口和该第二导通管路相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包括一个操作端和一个自该操作端延伸的控制端,其中该阀芯的该控制端适于被设置在该阀体形成的该阀腔,且该阀芯的该控制端形成该导通腔、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导通腔相连通,且该第一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内壁的通道开口,该第二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朝向该阀体的内壁的通道开口。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进一步包括一个定位组件,其中该定位组件具有一个限位元件、一个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的复位元件、一组被设置在该阀体的内壁的弧形限位槽和一个被设置在该操作端的操作室,其中该限位元件和该复位元件均被设置在该操作室内,且该复位元件被设置在该限位元件和该操作端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个刷子,其中该刷子包括一个刷体,其中该刷体被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外壳和该一级滤芯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刷体包括一个毛架和一组刷毛,其中该刷子的该刷体的该刷毛被设置在该毛架,且该刷毛被设置朝向该一级滤芯。
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阀为柱形阀,且当该控制阀处于一净化工作位时,该控制阀形成一个分别与原水水源和该过滤装置的该原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原水供应通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阀处于一顺冲洗工作位时,该控制阀形成一个分别与原水水源和该过滤装置的该原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原水供应通道和一个与该过滤装置的该原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排污通道。
30.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阀芯为圆柱形,且该阀芯被设置能够绕其中心轴转动。
CN202021996545.XU 2020-04-03 2020-09-11 龙头净水器 Active CN21366825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88883 2020-04-03
CN2020204888836 2020-04-03
CN2020211042901 2020-06-12
CN202021104290 2020-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8254U true CN213668254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31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0945.5U Active CN213433319U (zh) 2020-04-03 2020-08-21 龙头净水器
CN202021996545.XU Active CN213668254U (zh) 2020-04-03 2020-09-11 龙头净水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0945.5U Active CN213433319U (zh) 2020-04-03 2020-08-21 龙头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343331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1965A (zh) * 2021-06-29 2022-12-30 杭州九阳净水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龙头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33319U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12250U (zh)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13668254U (zh) 龙头净水器
CN110681209A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及前置过滤器冲洗转换装置
CN213643364U (zh) 龙头净水器及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
CN210764689U (zh) 水处理机
CN214233100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0583944U (zh) 前置过滤器
CN214158784U (zh) 滤芯可更换且可清洗的水龙头净水装置
CN214389124U (zh) 前置过滤器反冲洗旋转喷洗装置
WO2021008509A1 (zh)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CN215855151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7041641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0764693U (zh) 水处理机
CN112642197A (zh) 前置过滤器反冲洗旋转喷洗装置
WO2021008510A1 (zh) 净水器及用于净水器的控制阀
KR200391700Y1 (ko) 정수기용 필터카트리지 연결구조
CN210097111U (zh) 前置过滤器
CN211847172U (zh) 净水系统
CN113149246A (zh)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和水路控制装置
CN213865605U (zh) 软水机
CN213433317U (zh) 用于龙头净水器的过滤装置和用于过滤装置的刷子
JP4292572B2 (ja) 浄水器付湯水混合水栓及び浄水器専用湯水混合水栓
CN212609857U (zh) 用于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水路控制器和水路控制装置
CN213643369U (zh) 滤芯可更换且可清洗的水龙头净水器
CN209899114U (zh) 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直饮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