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7111U - 前置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前置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7111U
CN210097111U CN201920580310.3U CN201920580310U CN210097111U CN 210097111 U CN210097111 U CN 210097111U CN 201920580310 U CN201920580310 U CN 201920580310U CN 210097111 U CN210097111 U CN 210097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valve body
valve
valve cor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03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烈钢
赵建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YI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YI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YI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YI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03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97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7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7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固接于所述滤瓶的阀体,设于所述滤瓶内的滤芯,设于所述阀体上的进出水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阀芯,及排污组件;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出水阀体具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能够择一选择与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能够与所述滤芯连通,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二通道能够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滤瓶的瓶底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污组件连接于所述滤瓶,用于对所述通孔进行选择性封堵。本实用新型可将有进出水阀体导入的两路水流汇合成一路水流,并实现对滤芯的反向冲洗,能够实现对所述滤芯的有效清洗。

Description

前置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化设备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长距离的输水管道及水龙头锈蚀将带来铁锈,前置过滤器是对全屋用水的第一道粗过滤设备,滤除水中的颗粒性杂质,如:铁锈、泥沙、颗粒物、悬浮物、石棉纤维等物质,解决自来水在城市管网输配水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农村地下水混浊等问题,是“红水”、“黑水”、“黄水”、“水垢”等问题的克星;楼顶水箱的二次供水导致微生物滋生,前置过滤器能有效拦截“红虫”等肉眼可见微生物;是自来水二次污染的克星,前置过滤器通常安装在进水管道水表后,应用于户内水管的集中处理,可满足厨房供水、电器供水、浴室供水等全屋供水系统的净水需求。
目前,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基本上不具有反向冲洗的功能,其中部分具有反向冲洗功能的前置过滤器,并不具备多重过滤功能,由于过滤效果由滤网决定,但滤网孔径精度差,所以过滤效果差。具备多重过滤功能的前置过滤器,市场上任何一只都不具备反冲洗功能,并没有实现进水流向的改变。其冲洗功能主要依靠已经过滤的水倒流来实现,完全是正冲洗,并不属于反冲洗,其对应的反向冲击力小,达不到实际的效果,使得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在使用时,当杂质嵌在滤芯的滤网网孔内,很难实现对滤芯的彻底清洗,若要清洗干净,还是需要切断管路拆洗过滤网滤芯组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前置过滤器。
具体地,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固接于所述滤瓶的阀体,设于所述滤瓶内的滤芯,设于所述阀体上的进出水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阀芯,及排污组件;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出水阀体具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能够择一选择与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能够与所述滤芯连通,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二通道能够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滤瓶的瓶底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污组件连接于所述滤瓶,用于对所述通孔进行选择性封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包括阀芯主体,所述阀芯主体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阀体部分向外伸出,其中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阀体的部分上固接有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旋转限位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所述旋钮驱动所述阀芯主体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旋转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之间的配合切换所述阀芯主体上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出水阀体的进水接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主体外周壁上对称地开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置过滤器进一步包括阀芯挡圈,所述阀芯挡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滤芯之间,用于推顶所述阀芯的阀芯主体抵靠在所述阀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主体抵靠于所述阀体的一侧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阀芯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主体包裹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阀体以过瘾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瓶瓶底在所述通孔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包裹所述通孔的挡圈,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挡圈上并与所述挡圈密封配合;其中所述挡圈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污组件包括部分设于所述挡圈内的滤瓶接头,固接于所述滤瓶接头的腔底旋钮,及连接于所述滤瓶接头的排污阀;所述滤芯、所述挡圈和所述滤瓶接头依次连通,并用所述排污阀进行开闭控制;所述腔底旋钮能够驱动所述滤瓶接头旋转,以用所述滤瓶接头伸入至所述挡圈内的部分对所述通槽进行选择性封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瓶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及设于所述接头主体上的密封头部,所述密封头部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通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滤瓶接头与所述滤瓶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通槽之间的配合进行连通。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通过合理的结构,使得该前置过滤器在工作时,可将有进出水阀体导入的两路水流汇合成一路水流,并实现对滤芯的反向冲洗,能够将嵌入滤芯上的杂质冲出,并随同水流向外排出,以此实现对所述滤芯的有效清洗;同时该前置过滤器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生产成本低,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处于正常过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处于正向冲洗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处于反向冲洗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滤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阀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阀体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8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滤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旋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进出水阀体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滤瓶接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的前置过滤器中腔底旋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滤瓶;11、通孔;12、挡圈;121、通槽;13、凸圈;14、台阶配合部;20、阀体;21、阀腔;22、流动孔;30、滤芯;31、滤水通道;40、阀芯;41、阀芯主体;42、转轴;43、旋钮;401、第一通道;402、第二通道;403、第一接口;404、第二接口;410、阀芯挡圈;420、阀芯垫片;431、旋转限位部;432、限位配合部;50、进出水阀体;51、进水接头;52、出水接头;53、连接接头;54、螺纹套;60、排污组件;61、滤瓶接头;62、腔底旋钮;63、排污阀;611、接头主体;612、密封头部;613、缺口;614、台阶;621、标识;101、第一阀腔;102、第二阀腔;201、第一密封圈;202、第二密封圈;203、密封圈;204、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10,连接于所述滤瓶10的阀体20,设于所述滤瓶10内的滤芯30,设于所述阀体20上的进出水阀体50,阀芯40,及排污组件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瓶10与所述阀体20之间以螺纹方式连接,并在所述滤瓶10与所述阀体20之间的接触部位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01,用于对所述滤瓶10与所述阀体20进行装配密封。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滤瓶10由透明材料制备而成,可透过所述滤瓶10对滤芯30直接进行观测,以便对滤芯30进行及时清洗。其中,所述滤瓶10与所述滤芯30之间形成有第二阀腔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瓶10的瓶底开设有通孔11,所述排污组件60用于对所述通孔11进行选择性封堵,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使用时,能够通过所述滤瓶10上的通孔11向外排污。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滤瓶10瓶底上设置有挡圈12,所述挡圈12包裹所述通孔11设置,其中所述滤芯30抵靠于所述挡圈12,并与所述挡圈12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挡圈12与所述滤芯30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04,以此确保所述挡圈12与所述滤芯30之间的装配密封。使得所述滤芯30内的水能够途经所述挡圈12流向所述通孔11。其中,所述挡圈12上开设有通槽121,所述通槽121与所述通孔11连通,使得当所述通孔11封堵时,所述滤芯30内的水能够途经所述滤芯30的过滤网先流向所述滤瓶10第二阀芯102,然后再通过所述通槽121流向所述通孔11,以此实现该滤芯30的过滤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的通槽121设置在所述挡圈12与所述滤瓶10瓶底相连接的位置处,也就是说,所述滤瓶10第二阀腔102内的水能够无阻挡地通过所述通槽121流向所述通孔11。使得沉积在所述滤瓶10瓶底的死水能够在水流的冲洗之下顺畅地从所述通槽121流向所述通孔11,并向外排出,进而使得该前置过滤器具有去除死水,实现对滤瓶10有效冲洗的目的,而且对滤瓶10冲洗的水由经由该前置过滤器过滤后得到的水导入至所述滤瓶10实现,进一步确保对该滤瓶10清洗时的清洁度。
请一并参阅图6、图7,所述阀体20向内形成有第一阀腔101,所述第一阀腔101和所述第二阀腔102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20上设置有腔壳21,所述腔壳21用于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连通,其中所述腔壳21在邻近与所述阀体20相连接的部分位置上开设有流道孔22,而所述阀芯40设置在所述腔壳21内,并贴合于所述腔壳21设置。使得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的待过滤的水能够直接导入至所述阀芯40内,再通过所述阀芯40选择直接导向所述阀芯30,或者通过所述腔壳21上流道孔22导向所述阀体20的第一阀腔102。
请一并参阅图8,本实施方式的滤芯30设置为折叠式滤网结构,且该滤芯30具有多层过滤网(图未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30的中部开设有供水流流动的滤水通道31,其中所述滤芯30的滤水通道31用于与所述滤瓶接头61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40上开设有第一通道401和第二通道402,其中所述第一通道401用于连通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进水接头51与所述滤芯30的滤水通道31,所述第二通道401用于连通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进水接头51与所述阀体20的第一阀腔101,且所述阀芯40上的第一通道401和第二通道402能够择一选择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的进水接头51连通。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上阀芯4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20,且所述阀芯40在所述阀体20内转动时,能够择一选择所述阀芯40上的第一通道401或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的进水接头51的导通。
请一并参阅图9-图11,本实施方式的阀芯40包括阀芯主体41,所述阀芯主体41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相对于所述阀体20部分向外伸出,其中所述转轴42伸出所述阀体20的部分上固接有旋钮4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40上的第一通道401和第二通道402设置在所述阀芯主体41上。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可用人手旋拧旋钮43,驱动所述阀芯主体41在所述阀体20内转动,以选择用所述阀芯主体41上的第一通道401或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进水接头51导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主体41外周壁上对称地开设有第一接口403和第二接口404,其中所述第一接口403与所述第一通道40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404与所述第二通道402连通。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阀芯主体41上第一通道401和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进水接头51连通的切换,能够通过驱动所述阀芯主体41转动180°来实现。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接口41和所述第二接口42在所述阀芯主体41外周壁上的位置关系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第一接口41和所述第二接口42开设在所述阀芯主体41外周壁的任意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7、图12,本实施方式的阀芯40中旋钮43上设置有旋转限位部431,所述阀体20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432,所述旋钮43能够通过所述旋转限位部431与所述限位配合部432之间的配合驱动所述阀芯主体41旋转,以切换所述阀芯主体41上第一通道401或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之间的导通,以此确保所述旋钮43对所述阀芯主体41位置调整的精确度,进而具有便于对所述阀芯主体41上第一通道401和第二通道402的切换调整。
具体地,所述旋转限位部431设置为半圆状挡板,所述限位配合部432设置为凸台,所述半圆状挡板随所述旋钮43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半圆状挡板与凸台之间的抵碰,实现所述旋转43在所述阀体20上转动角度的限位。可以理解,所述旋转限位部431和所述限位配合部432不局限于设置为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旋转限位部431设置为凸台,而所述限位配合部432对应地设置为半圆状挡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还包括阀芯挡圈410,所述阀芯挡圈410设置在所述阀芯40与所述滤芯3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和滤芯30的过滤通道31连通,使得由所述阀芯40第一通道401导入的待过滤水能够途经所述阀芯挡圈410进入至所述滤芯30的滤水通道31。其中,所述阀芯挡圈410能够推顶所述阀芯主体41抵靠在所述阀体20上,以提高所述阀芯主体41与所述阀体20接触时的压力,进而提高所述阀芯主体41与所述阀体20相互接触时形成的静摩擦,使得所述阀芯主体41受所述阀体20第一阀腔101内水流的冲击之下不会引发位移,具有提高该前置过滤器工作稳定性的作用;于此同时,所述阀芯挡圈410推顶所述阀芯主体41顶压在所述阀体20上,还能够起到提高所述阀芯主体41与所述阀体20相互装配时密封性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主体41抵靠于所述阀体20的一侧与所述阀体20之间设置有阀芯垫片420,并可用所述阀芯垫片420对所述阀芯主体41与所述阀体20进行装配密封,且通过所述阀芯垫片420的结构设置,同时能够起到提高所述阀芯挡圈410推顶所述阀芯主体41时,所述阀芯主体41与所述阀芯垫片420接触时所形成的静摩擦力的作用,以此确保所述阀芯主体41抗水流冲击力的作用。其中,所述转轴42上套接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202,所述第二密封圈202与所述阀体20抵接配合,以此确保所述阀芯40与所述阀体20之间的装配密封,进而确保该前置过滤器整体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40由塑料材质注塑而成,且在注塑后得到的半成品上包裹有橡胶层(图未示),并得到最后的阀芯40,所述阀芯40的橡胶层与所述阀体20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以此提高所述阀芯40自锁的能力,同时通过所述阀芯挡圈410适度压紧所述阀芯40,最终实现所述阀芯40合适的自锁力,使得所述阀芯40在管道内水流的冲击下不移位,同时旋钮43开关手感合适。可以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阀芯40与所述阀体20之间的配合不局限于上述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阀芯40与所述阀体20设置为间隙配合,其中所述阀芯40与所述阀体20之间的间隙量小于等于该前置过滤器中滤芯30上过滤网的网孔口径,以此确保该前置过滤器工作时对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的水进行过滤。
所述进出水阀体50用于与外置管道连接,请一并参阅图13,其中所述进出水阀体50具有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所述进水接头51通过所述阀体20和所述阀芯40能够与所述滤芯30连通,所述出水接头52与所述阀体20连通。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工作时,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的待过滤水在所述阀芯40第一通道401的引导下能够进入至所述滤芯30的滤水通道31,而置于所述滤芯30滤水通道31内的待过滤水能够途经所述滤芯30的过滤网并进入至所述第二阀腔102内,再通过所述第一阀腔101由所述出水接头52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前置过滤器对待过滤水的过滤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出水阀体50设置为万向接头式结构,使得所述进出水阀体50装配在所述阀体20上时,所述进出水阀体50能够在所述阀体20做任意角度的旋转,以此便于该前置过滤器在管道上的装配。其中,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设置在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两相对侧,且所述进水接头51的中轴线和所述出水接头52的中轴线分别与所述阀体20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具体地,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用于与阀体20连接的连接接头53以螺纹方式与所述阀体20装配连接,之后再用螺纹套54将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上连接接头53锁紧在所述阀体20上,以此实现所述进出水阀体50与所述阀体20之间的装配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污组件60连接于所述滤瓶10,且所述排污组件60能够对所述通孔11和所述通槽121分别进行选择性封堵。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排污组件60包括部分设于所述挡圈12内的滤瓶接头61,连接于所述滤瓶接头61的腔底旋钮62,及连接于所述滤瓶接头61的排污阀63;所述滤芯30、所述挡圈12和所述滤瓶接头61依次连通,并用所述排污阀63进行开闭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用所述排污阀63对所述滤瓶10的通孔11进行开闭控制,所述滤瓶接头61用于对所述挡圈12的通槽121进行开闭控制。
其中,所述滤瓶接头61伸入至所述挡圈12内的部分贴合于所述挡圈12的内壁,并可用所述滤瓶接头61贴合于所述挡圈12内壁的部分对所述挡圈12上的通槽121进行封堵或者解除封堵。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瓶10瓶底的外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包裹所述通孔11的凸圈13,所述滤瓶接头61贴合于所述凸圈13,其中所述滤瓶接头61与所述凸圈1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03,以此实现所述滤瓶接头61与所述滤瓶10之间的装配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滤瓶10、所述挡圈12和所述凸圈13设为一体式结构。
请一并参与图14,本实施方式的滤瓶接头61包括接头主体611,及设于所述接头主体611上的密封头部612,其中所述密封头部612上开设有缺口613,所述缺口613与所述通槽121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滤瓶接头61和所述滤瓶10之间通过所述通槽121与所述缺口613之间的配合进行连通。也就是说,所述滤瓶接头61上密封头部612贴合所述挡圈12的内壁设置,且所述密封头部612贴合所述挡圈12的内壁旋转时,当所述密封头部612上缺口613对应所述挡圈12的通槽121设置时,所述缺口613与所述通槽121连通,以此实现所述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的封堵解除,使得所述滤瓶10上第二阀腔102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通槽121流向所述滤瓶接头61,最后再通过所述排污阀63向外排出;反之当所述密封头部612上的其它部位对应所述挡圈12的通槽121设置,以此实现所述密封头部612能够对所述通槽121进行封堵,使得所述滤瓶10上第二阀腔102内的水并不能通过所述滤瓶接头61向外排出。
其中,所述接头主体611与所述密封头部612相连接的部位形成有一台阶614,所述滤瓶10上设置有台阶配合部14,且所述滤瓶接头61与所述滤瓶10之间通过所述台阶614与所述台阶配合部14之间的配合进行装配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121和所述缺口613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通槽121和两个所述缺口613各自呈180°对称设置,具有提供所述滤瓶10排污流量的作用。可以理解,所述通槽121和所述缺口613的数量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通槽121和所述缺口613的数量均设置为1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又或者将所述通槽121的数量与所述缺口613的数量设置为不等。
所述腔底旋钮62能够驱动所述滤瓶接头61旋转,以用所述滤瓶接头61伸入至所述挡圈12内的部分对所述通槽121进行选择性封堵。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能够通过旋转腔底旋钮62,来对所述通槽121的封堵或解除封堵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腔底旋钮62套接在所述凸圈13上,其中所述腔底旋钮62设于所述滤瓶接头61上接头主体611的部分与所述接头主体611连接固定,使得人手转动所述腔底旋钮62时,所述腔底旋钮62能够带动所述滤瓶接头61旋转,进而实现所述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的选择性封堵。
请一并参阅图15,所述腔底旋钮6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标识621,所述滤瓶10上设置有标识配合部(图未示),所述腔底旋钮62能够根据所述标识621与所述标识配合部之间的配合来驱动所述滤瓶接头61旋转,以带动所述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进行封堵或者解除封堵。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根据所述标识621与所述标识配合部之间的配合来调整所述腔底旋钮62时,以此确保所述腔底旋钮62对所述滤瓶接头61位置调整的精确度,进而具有便于对所述通槽121进行选择性封堵控制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标识621设置为固定在所述腔底旋钮62上的凸筋,且所述凸筋根据宽度的大小具体设置为两种不同结构,而所述标识配合部设置为固定在所述滤瓶10上的标识箭头,其中所述标识箭头指示其中一种结构的凸筋时,对应于所述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的封堵或者导通。
所述排污阀63与所述滤瓶接头6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滤瓶接头61的开闭,以此实现该前置过滤器的排污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污阀63设置为球阀,所述球阀的进口接管部以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所述滤瓶接头61的接头主体611连接固定。
由上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除了具有正常过滤水功能之外,还能够对滤芯30进出冲洗,以去除所述滤芯30上的杂质,进而实现该前置过滤器上滤芯30免拆洗的功能,且该前置过滤器冲洗时能够带动滤瓶10内的水随着排污阀63向外排出,以此去除滤瓶10瓶底死水,实现对滤瓶10的有效冲洗的目的,具有还原健康好水的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1,当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通,所述滤瓶接头61封堵所述通槽121,所述排污阀63关闭时。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待过滤的水能够途经所述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进入至所述滤芯40的滤水通道31,所述滤芯30滤水通道31内水因向外排出的通道被所述排污阀63关闭,则只能途经所述滤芯30的过滤网流向所述滤瓶10第二阀腔102,在此过程中,待过滤的水中含有的杂质即可被析出并滞留在所述滤芯30的过滤网上,而所述滤瓶10第二阀腔102内得到的过滤后的水则可流向阀体20的第一阀腔101,最后通过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出水接头52向外排出,以此实现该前置过滤器对水的过滤作用。
请一并参阅图2,当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通,所述滤瓶接头61解除对所述通槽121的封堵,所述排污阀63开启时。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待过滤的水途经所述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进入至所述滤芯30的滤水通道31,并途经所述滤瓶接头61,最后通过所述排污阀63向外排出,于此同时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出水接头52也会导入过滤后的水,依次途经所述第一阀腔101、所述第二阀腔102,所述通槽121后进入至所述滤瓶接头61,最后也通过所述排污阀63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所述滤芯30的内外两侧均由水流流过,以此实现对所述滤芯30上沉积的杂质进行正向冲洗,能够对滤芯30上杂质的有效冲洗,使得该滤芯30具有免拆洗的功能;且所述滤瓶10瓶底的死水也会跟随过滤后的水途经所述通槽121向外排出,使得该前置过滤器使用时,能够去除所述滤瓶10瓶底死水,实现对滤瓶10有效冲洗,还原健康好水的功能。于此同时还能够使滤瓶10内的水全动起来,并随着排污阀63向外排出,亦即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实现该滤瓶10内的水为活水,还原健康好水的作用。可以理解,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在使用该前置过滤器时,用阀芯40的第一通道401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通,可以先将排污阀63开启,实现对滤芯30的有效冲洗,然后根据使用的需求来选择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封堵的解除,以此实现该前置过滤器工作时对滤芯30上沉积杂质的有效冲洗,以及对所述滤瓶10内死水的有效去除。
请一并参阅图3,当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40的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通,所述滤瓶接头61解除对所述通槽121的封堵,所述排污阀63开启时。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入待过滤的水途经所述阀芯40的第二通道402进入至所述阀体20第一阀腔101,于此同时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出水接头52也会导入过滤后的水进入至所述第一阀腔101,两路水流汇合成一路水流,并途经所述第二阀腔102、所述通槽121后进入至所述滤瓶接头61,最后通过所述排污阀63向外排出,以此实现对滤芯30的反向冲洗,其中汇合成的一路水流能够由所述滤芯30上过滤网的外侧向内进入至所述滤芯30滤水通道31,能够将嵌在滤芯30上过滤网的杂质被反向运行的水流冲走,进而确保该前置过滤器工作时对所述滤芯30上杂质的有效冲洗,使得该滤芯30具有免拆洗的功能;且所述滤瓶10瓶底的死水也会跟随过滤后的水向外排出,使得该前置过滤器使用时,能够去除所述滤瓶10瓶底死水的功能。
进一步地,当本实施方式的前置过滤器中阀芯40的第二通道402与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导通,所述滤瓶接头61对所述通槽121封堵,所述排污阀63开启时。由所述进出水阀体50的进水接头51和出水接头52导入的水能够汇合一路水流,然后再反向途径所述滤芯30的过滤网进入再所述滤性30的过滤通道,最后再通过滤瓶接头61向外排出,以此实现对滤芯30上过滤网嵌入的杂质进行有效冲洗。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前置过滤器能够实现滤瓶内的水全动起来,并向外排出,其不仅能够实现对滤芯上杂质的清洗,而且滤瓶瓶底上的死水能够随同滤瓶内的水向外排出,具有去除滤瓶瓶底死水的功能,以此避免二次污染;同时该前置过滤器用过滤后的水对滤瓶瓶底的死水进行冲洗,进一步确保该前置过滤器滤瓶的清洁,能够有效防止滤瓶瓶底滋生细菌的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连接于所述滤瓶的阀体,设于所述滤瓶内的滤芯,设于所述阀体上的进出水阀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阀芯,及排污组件;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进出水阀体具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能够择一选择与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其中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一通道能够与所述滤芯连通,通过所述阀芯的第二通道能够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出水接头与所述阀体连通;所述滤瓶的瓶底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污组件连接于所述滤瓶,用于对所述通孔进行选择性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阀芯主体,所述阀芯主体的中轴线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阀体部分向外伸出,其中所述转轴伸出所述阀体的部分上固接有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上设置有旋转限位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限位配合部,所述旋钮驱动所述阀芯主体旋转时,能够通过所述旋转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配合部之间的配合切换所述阀芯主体上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与所述进出水阀体的进水接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外周壁上对称地开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过滤器进一步包括阀芯挡圈,所述阀芯挡圈设置在所述阀芯与所述滤芯之间,用于推顶所述阀芯的阀芯主体抵靠在所述阀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抵靠于所述阀体的一侧与所述阀体之间设置有阀芯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包裹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阀体以过瘾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瓶底在所述通孔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包裹所述通孔的挡圈,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挡圈上并与所述挡圈密封配合;其中所述挡圈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包括部分设于所述挡圈内的滤瓶接头,固接于所述滤瓶接头的腔底旋钮,及连接于所述滤瓶接头的排污阀;所述滤芯、所述挡圈和所述滤瓶接头依次连通,并用所述排污阀进行开闭控制;所述腔底旋钮能够驱动所述滤瓶接头旋转,以用所述滤瓶接头伸入至所述挡圈内的部分对所述通槽进行选择性封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及设于所述接头主体上的密封头部,所述密封头部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通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滤瓶接头与所述滤瓶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通槽之间的配合进行连通。
CN201920580310.3U 2019-04-25 2019-04-25 前置过滤器 Active CN210097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310.3U CN210097111U (zh) 2019-04-25 2019-04-25 前置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0310.3U CN210097111U (zh) 2019-04-25 2019-04-25 前置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7111U true CN21009711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0310.3U Active CN210097111U (zh) 2019-04-25 2019-04-25 前置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71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515A (zh) * 2019-04-25 2019-06-14 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置过滤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6515A (zh) * 2019-04-25 2019-06-14 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置过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3744U (zh) 前置过滤器
CN212631934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WO2020020108A1 (zh) 一种洁身器用的分水阀及带有该分水阀的便器盖板
CN201593626U (zh) 滤网清洗阀
CN210097111U (zh) 前置过滤器
CN209934245U (zh) 前置过滤器
CN203269685U (zh) 一种正反冲洗式净水器装置
CN104906850B (zh) 双向强力喷洗前置过滤器
CN208975241U (zh) 一种过滤器、净饮机及智能马桶
CN210583944U (zh) 前置过滤器
CN101254374A (zh) 净水过滤阀
CN201070553Y (zh) 滤水器的滤芯及其清洗装置
CN214233100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3644655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淋浴阀
CN213433319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4389124U (zh) 前置过滤器反冲洗旋转喷洗装置
CN214344899U (zh) 前置过滤器双刮洗装置
CN212536756U (zh) 一种可反冲洗的过滤球阀
CN208778763U (zh) 一种五通球阀及净水系统
CN209138138U (zh) 一种水过滤器
CN106110728A (zh) 流体方向转换控件及反冲洗前置过滤器
CN112642197A (zh) 前置过滤器反冲洗旋转喷洗装置
CN219848523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的阀路结构
CN201157723Y (zh) 净水过滤阀
CN209985039U (zh) 过滤器及其排污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