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6574U -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6574U
CN213666574U CN202020974411.1U CN202020974411U CN213666574U CN 213666574 U CN213666574 U CN 213666574U CN 202020974411 U CN202020974411 U CN 202020974411U CN 213666574 U CN213666574 U CN 213666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ide frame
supporting
hook
trans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44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玲
陈亚丹
蒋静
何正坤
张玉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9744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6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6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6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架体、输液杆及支撑板;架体包括侧架、连接杆及加强杆,侧架上部设置手抓部,侧架中部设置支撑杆,侧架下部形成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腿,侧架包括第一侧架及与第一侧架相对的第二侧架,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上部,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上部,连接杆中部设置按摩头,加强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中部,加强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中部;输液杆铰接设置于侧架上,输液杆上设置挂钩;支撑板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支撑杆,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即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传统的助行器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手抓部,使用时,双手握在手抓部上,两脚齐平,提起助行器,轻轻放在身体前方,再支撑身体向前移动,向前循序渐进,锻炼腿部肌肉,使其逐渐恢复行走功能。
然而,传统的助行器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有恢复行走的功能,从而使得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其功能多样,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架体、输液杆及支撑板;
架体包括侧架、连接杆及加强杆,侧架上部设置手抓部,侧架中部设置支撑杆,侧架下部形成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腿,侧架包括第一侧架及与第一侧架相对的第二侧架,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上部,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上部,连接杆中部设置按摩头,加强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中部,加强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中部;
输液杆铰接设置于侧架上,输液杆上设置挂钩;
支撑板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支撑杆,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支撑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使用时,双手握在手抓部上,两脚齐平,提起助行器,轻轻放在身体前方,再支撑身体向前移动,向前循序渐进,锻炼腿部肌肉,满足正常的恢复行走的功能。且病人可以手抓连接杆中部的按摩头,帮助病人锻炼手部肌肉;病人走累时,可以坐在支撑板上休息,背部可以靠在连接杆及加强杆上。同时,输液杆的挂钩可以挂输液瓶,方便病人行走或者休息时输液,输液杆可以旋转,方便调节输液瓶的角度,方便输液。因此,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支撑腿包括内管及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螺纹连接,转动外管调节支撑腿的高低。
进一步,输液杆的挂钩包括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第一挂钩设置在输液杆一侧,第二挂钩设置在输液杆另一侧。
进一步,输液杆纵截面大致呈弧形。
进一步,支撑板上设置软垫。
进一步,加强杆形状呈长条形,加强杆上设置背靠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架体1 侧架11
手抓部111 支撑杆112
支撑腿113 内管1131
外管1132 第一侧架114
第二侧架115 连接杆12
按摩头121 加强杆13
输液杆2 挂钩21
第一挂钩211 第二挂钩212
支撑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架体1、输液杆2及支撑板3;架体1包括侧架11、连接杆12及加强杆13,侧架11上部设置手抓部111,侧架11中部设置支撑杆112,侧架11下部形成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腿113,侧架11包括第一侧架114及与第一侧架114相对的第二侧架115,连接杆12一端连接第一侧架114的上部,连接杆12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115的上部,连接杆12中部设置按摩头121,加强杆13一端连接第一侧架114的中部,加强杆13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115的中部;输液杆2铰接设置于侧架11上,输液杆2上设置挂钩21;支撑板3一端连接第一侧架114的支撑杆112,支撑板3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115的支撑杆112。
使用时,双手握在手抓部111上,两脚齐平,提起助行器,轻轻放在身体前方,再支撑身体向前移动,向前循序渐进,锻炼腿部肌肉,满足正常的恢复行走的功能。且病人可以手抓连接杆12中部的按摩头121,帮助病人锻炼手部肌肉;病人走累时,可以坐在支撑板3上休息,支撑板3上可以设置软垫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病人背部可以靠在连接杆12及加强杆13上。同时,输液杆2的挂钩21可以挂输液瓶,方便病人行走或者休息时输液,输液杆2可以旋转,方便调节输液瓶的角度,方便输液。因此,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
调节支撑腿113高低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其中一种示例,支撑腿113包括内管1131及外管1132,内管1131设置在外管1132内,内管1131与外管1132螺纹连接,转动外管1132调节支撑腿113的高低,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节支撑腿113至不同的高度,使其适应各种身高不一致的病人。当然,调节支撑腿113高低也可以在内管1131上设置弹性销,外管1132上设置多个销孔,弹性销插入销孔而固定,其跟雨伞的结构类似。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输液杆2的挂钩21包括第一挂钩211及第二挂钩212,第一挂钩211设置在输液杆2一侧,第二挂钩212设置在输液杆2另一侧,本示例中,第一挂钩211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二挂钩212可以设置为三个,其中,第一挂钩211的体积大于第二挂钩212的体积。第一挂钩211及第二挂钩212可以分别挂不同的输液瓶,提高实用性。
在一些示例中,输液杆2纵截面大致呈弧形,以方便输液杆2旋转及悬挂输液瓶。需要说明的是,输液杆2紧紧铰接于侧架11上,旋转输液杆2需要一定的力气,使得输液瓶悬挂在挂钩21后不易掉落。当不需要输液时,可将输液杆2旋转至底部,减少空间。
可选地,加强杆13形状可以呈长条形,加强杆13上设置背靠部,背靠部面积较大,病人走累坐在支撑板3上休息时,病人背部可以靠在连接杆12及加强杆13的背靠部上,背靠部进一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输液杆及支撑板;
架体包括侧架、连接杆及加强杆,侧架上部设置手抓部,侧架中部设置支撑杆,侧架下部形成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腿,侧架包括第一侧架及与第一侧架相对的第二侧架,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上部,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上部,连接杆中部设置按摩头,加强杆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中部,加强杆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中部;
输液杆铰接设置于侧架上,输液杆上设置挂钩;
支撑板一端连接第一侧架的支撑杆,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侧架的支撑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腿包括内管及外管,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螺纹连接,转动外管调节支撑腿的高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输液杆的挂钩包括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第一挂钩设置在输液杆一侧,第二挂钩设置在输液杆另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输液杆纵截面大致呈弧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置软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加强杆形状呈长条形,加强杆上设置背靠部。
CN202020974411.1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Active CN213666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4411.1U CN21366657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4411.1U CN21366657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6574U true CN213666574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4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4411.1U Active CN21366657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6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4178B (zh) 倒立健身装置
CN102026608B (zh) 协助分娩的装置
CN213666574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213249847U (zh) 一种可穿戴座椅
CN111494105A (zh) 一种辅助老人上下床装置
CN207412627U (zh) 一种中风康复锻炼椅
CN216125143U (zh) 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CN207306810U (zh) 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02236156U (zh) 一种矫正康复床
CN213250858U (zh) 孕妇胸膝卧位操辅助垫
CN212592961U (zh) 多功能分娩球椅
CN206355200U (zh) 颈椎腰椎悬吊牵引装置
CN205322570U (zh) 一种上托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
CN112022604A (zh) 多功能分娩球椅
CN210631476U (zh) 卒中学步车
CN209610101U (zh) 如厕拐杖椅
CN209645372U (zh) 一种恢复护理用助行器
CN210302257U (zh) 一种可调整卧垫角度的倒立机
CN205586449U (zh) 一种运动健身器材
JP6628926B1 (ja) 腹筋鍛錬器
CN215425915U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CN204380126U (zh) 一种能均衡支撑体重的倒立机
CN215132599U (zh) 一种医用分娩凳
CN213373131U (zh) 一种适用于腿部石膏固定患者使用的轮椅
CN220213355U (zh) 防跌倒助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