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2656U - 线状阳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状阳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2656U
CN213652656U CN202021987846.6U CN202021987846U CN213652656U CN 213652656 U CN213652656 U CN 213652656U CN 202021987846 U CN202021987846 U CN 202021987846U CN 213652656 U CN213652656 U CN 213652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pole
anode
cable
insula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87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其伟
张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nghai Anticorrosion Antifou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inghai Anticorrosion Antifou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inghai Anticorrosion Antifou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inghai Anticorrosion Antifou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87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2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2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2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vention Of Electric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状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电缆和多个阳极模组,所述阳极电缆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口,所述阳极模组包括镶嵌导电件、阳极管和绝缘管,所述镶嵌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切口中并与所述阳极电缆的芯体接触电连接,所述阳极管套在所述阳极电缆的外部,所述镶嵌导电件位于所述阳极管中并与所述阳极管接触电连接,所述绝缘管套在所述阳极管的外部,所述绝缘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实现满足对已铺设的管道进行电流防腐蚀处理,以提高防腐效果。

Description

线状阳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状阳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老厂区地下布设好的循环管道,在建设时,通常在管道的内壁设置防腐层。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管道内壁上的防腐层会逐渐脱落,进而出现管道内壁出现锈蚀。
而随着电流防腐蚀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使用通电装置进行阴极保护防腐,保护后的管道寿命可以大大延长,而且效果可监控,可调节。但因为目前通电装置上用的辅助阳极,通常都是成点状的,安装时是在管道上开孔,在管外焊接安装法兰,辅助阳极是管外安装,阳极探入管内的安装方式,这种方式也只适合建设阶段的应用,并不适合厂区地下布设好的循环管道所使用。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针对已铺设的管道进行电流防腐蚀处理,以提高防腐效果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状阳极组件,实现满足对已铺设的管道进行电流防腐蚀处理,以提高防腐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状阳极组件,包括阳极电缆和多个阳极模组,所述阳极电缆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口,所述阳极模组包括镶嵌导电件、阳极管和绝缘管,所述镶嵌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切口中并与所述阳极电缆的芯体接触电连接,所述阳极管套在所述阳极电缆的外部,所述镶嵌导电件位于所述阳极管中并与所述阳极管接触电连接,所述绝缘管套在所述阳极管的外部,所述绝缘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镶嵌导电件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阳极电缆的芯体卡在所述缺口中,所述缺口中形成焊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管与所述阳极电缆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密封住所述环形切口。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管与所述阳极电缆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模组还包括两个绝缘堵头,所述绝缘堵头开设有插孔,所述阳极电缆穿过所述插孔,所述绝缘堵头连接在所述绝缘管的对应管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管夹在两个所述绝缘堵头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堵头的外周形成有环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阳极电缆上剥皮露出芯体来安装镶嵌导电件和阳极管,以使得在同一根阳极电缆上形成多段间隔布置的阳极模组,进而满足长距离管道内壁的防腐蚀要求;而在施工时,则仅需要在管道的侧壁开设安装口,将阳极电缆经由该安装口伸入到管道内并沿着管道的延伸方向布置,进而满足已铺设管道的电流防腐蚀处理,以提高防腐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局部使用状态参考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局部使用状态参考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加工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加工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加工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状阳极组件的加工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线状阳极组件500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恒电位仪100、参比电极200、阴极线300和零阴线400配合使用,以实现对管道进行防腐蚀处理。其中,恒电位仪具有电源输出端口、检测端口、阴极端口和零阴端口,参比电极200与所述检测端口连接,阴极线300与所述接地端口连接,零阴线400与所述零阴端口连接;
线状阳极组件500包括阳极电缆1和多个阳极模组2,阳极电缆1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口11,阳极模组2包括镶嵌导电件21、阳极管22和绝缘管23,镶嵌导电件21设置在环形切口11中并与阳极电缆1的芯体10接触电连接,阳极管22套在阳极电缆1的外部,镶嵌导电件21位于阳极管22中并与阳极管22接触电连接,绝缘管23套在阳极管22的外部,绝缘管2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31,阳极电缆1的芯体与所述电源输出端口连接。
具体而言,对于已经铺设在地面以下的管道而言,由于其长度较长,则需要在管道内间隔一定的距离配置电流防腐蚀用阳极,以满足管道内壁的电流防腐蚀要求。而相比于常规技术中,在管道铺设前在外部布设电流防腐蚀用阳极,则通过在管道外部间隔一定距离固定阳极,并通过电缆依次连接实现供电。而为了在已埋在地面下方的管道而言,在安装时,仅能在管道内部布置,为此,则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管道内部的施工步骤。为此,则采用在一根阳极电缆1上采用开设环形切口11的方式来放置镶嵌导电件21,以通过镶嵌导电件21实现阳极管22与阳极电缆1的芯体电连接,而阳极管22外部再套设具有通孔231的绝缘管23,最终形成阳极模组2以对周围的管道内壁进行电流防腐蚀保护。
由于多个阳极模组2均一体形成在同一根阳极电缆1上,这样,在实际施工时,则仅需要牵引阳极电缆1在管道内布线即可,而无需在管道内进行阳极模组2之间的连接。并且,由于在同一根阳极电缆1上形成阳极模组2,形成以整体结构,在管道内液体流动过程中,提高了线状阳极组件500的耐冲刷、耐磨的性能,减小电缆机械破坏隐患的发生,更有利于提高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可靠的将镶嵌导电件21固定连接在阳极电缆1上,并实现两者之间可靠的电连接。则在镶嵌导电件21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未标记),阳极电缆1的芯体卡在所述缺口中,所述缺口中形成焊接部(未标记)。具体的,在实际组装线状阳极组件500的过程中,在对阳极电缆1进线剥皮处理,以形成环形切口11后,镶嵌导电件21则通过缺口卡在环形切口11中暴露的芯体上,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缺口焊接形成焊接层,以使得阳极电缆1的芯体与镶嵌导电件21更加牢固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其中,对于恒电位仪100与参比电极200、阴极线300、零阴线400和线状阳极组件500之间则通过线缆进行连接,或者,恒电位仪100配置有接线箱101,而参比电极200、阴极线300、零阴线400和线状阳极组件500分别通过线缆与接线箱101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
其中,为了提高使用可靠性,阳极管22与阳极电缆1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24,绝缘材料24密封住环形切口11。具体的,为了提高阳极电缆1芯体的使用可靠性,则通过在阳极管22中填充绝缘材料24,以使得环形切口11被绝缘材料24密封包裹住。在使用时,管道内流动的液体被绝缘材料24阻挡在阳极管22的外部,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液体对阳极电缆1的芯体造成腐蚀,而出现在环形切口11处发生断裂,提高了线状阳极组件500的使用寿命。其中,对于绝缘材料24的具体材料成分,则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等常规的材料。
又进一步的,阳极模组2还包括两个绝缘堵头25,绝缘堵头25开设有插孔(未标记),阳极电缆1穿过所述插孔,绝缘堵头25连接在绝缘管23的对应管口上。
具体的,为了使得绝缘管23更加牢固可靠的安装在阳极管22的外部,则可以通过在绝缘管23的两端部分别布置绝缘堵头25,其中,绝缘堵头25能够将阳极管22夹紧,然后,绝缘堵头2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绝缘管23的对应端部,以使得绝缘管23与阳极管22牢固可靠的组装在一起。
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为了方便的将阳极模组2固定在管道的内壁上,则可以在绝缘堵头25的外周形成有环形凹槽251。具体的,阳极模组2在固定在管道内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卡箍31的方式卡在环形凹槽251中,以通过卡箍将阳极模组2固定安装在管道的内壁。在实际安装时,对于阳极模组2而言,线状阳极组件500还包括第一安装座3,所述第一安装座则焊接在管道的内壁,然后,通过卡箍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优选地,由于管道的长度较长,并且采用同一根阳极电缆1来组装阳极模组2,则需要对延伸的阳极电缆1也在管道内进行固定。为此,线状阳极组件50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4;所述第二安装座同样的也焊接在在管道内壁,而阳极电缆1也可以采用卡箍41的方式固定在对应的第二安装座4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阳极电缆上剥皮露出芯体来安装镶嵌导电件和阳极管,以使得在同一根阳极电缆上形成多段间隔布置的阳极模组,进而满足长距离管道内壁的防腐蚀要求;而在施工时,则仅需要在管道的侧壁开设安装口,将阳极电缆经由该安装口伸入到管道内并沿着管道的延伸方向布置,进而满足已铺设管道的电流防腐蚀处理,以提高防腐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电缆和多个阳极模组,所述阳极电缆上设置有多个环形切口,所述阳极模组包括镶嵌导电件、阳极管和绝缘管,所述镶嵌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切口中并与所述阳极电缆的芯体接触电连接,所述阳极管套在所述阳极电缆的外部,所述镶嵌导电件位于所述阳极管中并与所述阳极管接触电连接,所述绝缘管套在所述阳极管的外部,所述绝缘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导电件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阳极电缆的芯体卡在所述缺口中,所述缺口中形成焊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与所述阳极电缆之间填充有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密封住所述环形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与所述阳极电缆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模组还包括两个绝缘堵头,所述绝缘堵头开设有插孔,所述阳极电缆穿过所述插孔,所述绝缘堵头连接在所述绝缘管的对应管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管夹在两个所述绝缘堵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状阳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堵头的外周形成有环形凹槽。
CN202021987846.6U 2020-09-12 2020-09-12 线状阳极组件 Active CN213652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846.6U CN213652656U (zh) 2020-09-12 2020-09-12 线状阳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87846.6U CN213652656U (zh) 2020-09-12 2020-09-12 线状阳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2656U true CN213652656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87846.6U Active CN213652656U (zh) 2020-09-12 2020-09-12 线状阳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2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83417A1 (en) Test station assemblies for monitoring cathodic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701493B (zh) 海底有中继海缆传输系统单极缆单端供电的实现方法
CN213652656U (zh) 线状阳极组件
US20120094516A1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connection parts between power apparatuses
CN111769511B (zh) 接头连接装置
CN112195473B (zh) 管道内壁用通电保护装置、施工方法及加工方法
CN114883890A (zh)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US7189312B2 (en) Under water cable system having an earthing electrode
KR101171059B1 (ko) 배전선 접지장치
US10074932B2 (en) Secondary transformer bushing with integral sealing legs
CN212569014U (zh) 一种用于布设过程中检测海光缆导电性能的接头盒
KR101480781B1 (ko) 매설 배관의 입상 방식전위 측정함
JP5813714B2 (ja) 電力ケーブルの終端接続部
CN201942751U (zh) 电流防腐蚀保护装置及离心泵
CN202103252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4150985U (zh) 一种保护效果好的电池检测装置
CN219143833U (zh) 一种环保型地埋电线
CN212304581U (zh) 一种集成多根阳极管的辅助阳极结构
CN214850429U (zh) 一种注胶式冷缩电缆中间接头
CN214479526U (zh) 中间接头结构和电缆连接箱
CN220122152U (zh) 一种防漏电的电接头
CN210744333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18182482U (zh) 一种临时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结构
CN216430799U (zh) 一种保温管的外护管绝缘构件
RU2633440C1 (ru)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ы подземных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сооружен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