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890A -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890A
CN114883890A CN202210582289.7A CN202210582289A CN114883890A CN 114883890 A CN114883890 A CN 114883890A CN 202210582289 A CN202210582289 A CN 202210582289A CN 114883890 A CN114883890 A CN 114883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able
main cable
center terminal
terminal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22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文浩
胡上茂
景茂恒
刘刚
彭翔
贾磊
肖翔
廖民传
崔彦捷
张义
黎卫国
冯瑞发
胡泰山
吴泳聪
梅棋
刘浩
祁汭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CS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5822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8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2583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26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3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between cables or wires an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engaging or disengaging the two parts of a coupl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地极技术领域,公开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本发明对于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的接地极,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并将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本发明改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提升铠装层与主电缆直接的沿面绝缘能力,有效解决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的环流问题。

Description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地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接地极作为直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入地电流和不平衡电流提供通路。现有的接地极有浅埋接地极、垂直接地极和深井接地极。
建设接地极时,一般将馈电元件埋设在地下3~5m,在馈电元件附近的电缆井内,通过引流电缆将馈电元件与主电缆连接,进而由主电缆汇集至导流中心终端塔,其中在电缆井内通过金属连接板将引流电缆与主电缆连接。主电缆将导流中心终端塔的电流输送至电缆井内,再由引流电缆将电流输送至各馈电元件。
主电缆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以铜导体制成的缆芯(即导体层)。在进行接地极工程设计和建设期间,为了保证接地极运维人员的安全,一般在导流中心终端塔处,将主电缆的铠装层进行就地接地,在电缆井内保持主电缆铠装层对地绝缘。为了防止主电缆铠装层与地连通,通常将主电缆、金属连接板、引流电缆放置在一个预制的混凝土结构内,并在混凝土结构内填充环氧树脂,利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水,防止主电缆铠装层通过水与大地形成连通。在工程施工阶段,通常将主电缆一端的缆芯剥离出来并进行放热焊接至金属连接板上,其中从主电缆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的断面与缆芯形成“┛”结构。而主电缆的另一端通过电缆接头连接在导流中心终端塔的母线,主电缆的铠装层通过电缆接头引下线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的接地网。
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缆井埋设在地下2~3m位置,电缆井内容易积水,积水会影响电缆井内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导致主电缆铠装层通过水与大地形成连通,使得主电缆铠装层在电缆井和导流中心终端塔形成两点接地。这种情况下,接地运行时地表电位将被抬升,所产生的地表电位差将使得铠装层内流过电流,严重威胁主电缆的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其针对电缆井内环氧树脂损坏时,主电缆因铠装层在电缆井和导流中心终端塔形成两点接地而导致出现环流的情况,改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解决了如何降低主电缆铠装层的环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所述接地极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所述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层,所述连接方法包括:
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
将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包括:
对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和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并使所露出的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或导体层的长度不小于20m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包括:
将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截断。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将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截断,包括:
使主电缆另一端铠装层的截断长度不小于300mm。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还包括:
通过电缆接头将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所述接地极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所述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层,所述连接结构为:
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逐层剥离成台阶状断面,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台阶状断面处所露出的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或导体层的长度不小于20m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被截断。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被截断的长度不小于300mm。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通过电缆接头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对于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的接地极,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并将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本发明改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提升了铠装层与主电缆直接的沿面绝缘能力,能够有效解决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的环流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现有主电缆剥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主电缆剥离成台阶状断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保护层;2-铠装层;3-内屏蔽层;4-内绝缘层;5-导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用于解决如何降低主电缆铠装层的环流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接地极中,导流中心终端塔通过主电缆连接引流电缆,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1、铠装层2、内屏蔽层3、内绝缘层4和导体层5。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主电缆铠装层2与地连通,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式为:
将主电缆、金属连接板、引流电缆放置在一个预制的混凝土结构内,并在混凝土结构内填充环氧树脂,利用环氧树脂进行防水,防止主电缆铠装层2通过水与大地形成连通。在工程施工阶段,通常将主电缆一端的缆芯剥离出来并进行放热焊接至金属连接板上,其中从主电缆外保护层1至内绝缘层4的断面与缆芯形成“┛”结构,如图1所示。
这种结构下,电缆井内的积水会影响电缆井内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导致主电缆铠装层2通过水与大地形成连通,使得主电缆铠装层2在电缆井和导流中心终端塔形成两点接地。这种情况下,接地运行时地表电位将被抬升,所产生的地表电位差将使得铠装层2内流过电流,严重威胁主电缆的运行安全。
为降低或避免铠装层2的环流情况,本发明申请对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1至内绝缘层4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1至内绝缘层4进行逐层剥离时,可具体执行:
对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1、铠装层2、内屏蔽层3和内绝缘层4进行逐层剥离,并使所露出的铠装层2、内屏蔽层3、内绝缘层4和/或导体层5的长度不小于20mm。
作为优选,对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1、铠装层2、内屏蔽层3和内绝缘层4进行逐层剥离时,可使得所露出的铠装层2、内屏蔽层3、内绝缘层4和导体层5的长度皆为20mm。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主电缆一端剥离成台阶状断面,提升了铠装层2与主电缆直接的沿面绝缘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2的环流问题。
步骤S2,将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5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时,将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2截断,进而通过电缆接头将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5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具体地,对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2进行截断时,可以将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2和外保护层1剥离,使主电缆露出内屏蔽层3。其中,主电缆另一端铠装层2的截断长度不小于300mm。
需要说明的是,将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5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的操作可以根据现有的操作方式进行,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于此。
通过对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2进行截断,可以防止主电缆的铠装层2在导流中心终端塔处接地,从而有效避免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2出现环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为:
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1至内绝缘层4逐层剥离成台阶状断面,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5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其中,主电缆剥离成台阶状断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台阶状断面处所露出的铠装层2、内屏蔽层3、内绝缘层4和/或导体层5的长度不小于20mm。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2被截断。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2被截断的长度不小于300mm。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5通过电缆接头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改进了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提升了铠装层2与主电缆直接的沿面绝缘能力,能够有效解决接地极主电缆铠装层2的环流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所述接地极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所述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
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形成台阶状断面;
将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包括:
对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和内绝缘层进行逐层剥离,并使所露出的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或导体层的长度不小于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包括:
将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截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主电缆另一端的铠装层截断,包括:
使主电缆另一端铠装层的截断长度不小于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还包括:
通过电缆接头将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
6.一种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所述接地极通过主电缆连接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所述主电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保护层、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
所述主电缆一端的外保护层至内绝缘层逐层剥离成台阶状断面,所述台阶状断面处露出的导体层与连接有所述引流电缆的金属连接板连接;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连接至导流中心终端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状断面处所露出的铠装层、内屏蔽层、内绝缘层和/或导体层的长度不小于2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被截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的另一端的铠装层被截断的长度不小于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缆另一端露出的导体层通过电缆接头连接至所述导流中心终端塔。
CN202210582289.7A 2022-05-26 2022-05-26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Pending CN114883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2289.7A CN114883890A (zh) 2022-05-26 2022-05-26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PCT/CN2022/122583 WO2023226267A1 (zh) 2022-05-26 2022-09-29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2289.7A CN114883890A (zh) 2022-05-26 2022-05-26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890A true CN114883890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7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2289.7A Pending CN114883890A (zh) 2022-05-26 2022-05-26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890A (zh)
WO (1) WO20232262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267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7721B2 (ja) * 2013-02-15 2016-09-0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CN109830332B (zh) * 2019-02-21 2020-05-26 苏州冠韵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中频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1859565U (zh) * 2020-05-07 2020-11-0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信号电缆成端接续柜
CN111916972A (zh) * 2020-09-17 2020-11-10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信号电缆接地方法和系统
CN114883890A (zh) * 2022-05-26 2022-08-09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267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6267A1 (zh)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3136B (zh) 用于与电网相连的风轮机
Hoerauf Considerations in wind farm grounding designs
CN114883890A (zh) 接地极导流中心终端塔和引流电缆间的连接方法及结构
CN105604812A (zh) 接闪器、叶片防雷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
CA2735589C (en) High-speed current shunt
US8044297B2 (en) Ground electrode
KR20090027190A (ko) 고전압 전력 케이블 종단 장치
CN211654347U (zh) 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
CN111446032A (zh) 一种可防止10kV电力线路雷击断裂的架空绝缘导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9029896U (zh) 一种绕包式中间接头
CN205722924U (zh) 一种防腐蚀阻水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JP4103259B2 (ja) 避雷用リード線および避雷システム
Kehl et al. Cross-bonding for MV cable systems: advantages and impact on accessories design
Lei et al. Analysis of an accident caused by current mismatch in the grounding structure of a high-voltage single-core submarine cable
CN208478009U (zh) 一种拧绞型农用地埋电缆
JP3942204B2 (ja) 接地電極
CN205960230U (zh) 一种柔性石墨防雷接地体引下线
JP5168680B1 (ja) シールド接地線
CN205960229U (zh) 一种柔性石墨防雷接地体复合接地引下线
JPS5855728B2 (ja) 送電線鉄塔立上りケ−ブルの接地方法
CN213070882U (zh) 一种防雷变压器
CN203632182U (zh) 一种20kV架空线路的防雷装置
CN210489845U (zh) 一种高压输电系统的杂散电流危害防护装置
Shulzhenko et al. Modeling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tower base of wind turbine
CN213652656U (zh) 线状阳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