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1853U -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1853U
CN213651853U CN202022169081.1U CN202022169081U CN213651853U CN 213651853 U CN213651853 U CN 213651853U CN 202022169081 U CN202022169081 U CN 202022169081U CN 213651853 U CN213651853 U CN 213651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air
storage tank
gas circuit
adsorp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90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思荣
梁之灿
肖子林
李光碧
钱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90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1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1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1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智能供氧的便携式制氧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制氧模组,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储氧箱内,储氧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密封气路板内设置有与储氧箱及并联式吸附塔连通的内部气路,气路电磁阀与并联式吸附塔相连通并控制并联式吸附塔,空压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气路电磁阀连通,储氧箱的出气口通过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空压机、气路电磁阀和供氧电磁阀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制氧机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部的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含氧量较低,对于外地的人们来说可能带来不适,这时候就需要供氧设备为其提供氧气。目前,已有多种制氧供氧设备可以在固定场所提供氧气,但对于移动人群,以往的供氧装置主要有氧气袋、小型氧气瓶等。这类装置需要不断充氧,且氧气容量有限,既不方便使用,也不能保障供氧,制氧机应运而生。
大多数制氧机使用的是变压吸附(PSA)圆形吸附塔制氧机,变压吸附制氧机又称分子筛式制氧机是指以变压吸附(PSA)技术为基础,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新型设备。其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在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分离出来的未被吸附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具体工作过程为压缩空气经空气纯化干燥机净化后,通过切换阀进入吸附塔。在吸附塔内,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在圆形吸附塔顶部被聚积后进入氧气储罐,再经除异味、除尘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过滤即获得合格的氧气。然而,现有的制氧机为了提高制氧效率,其结构臃肿且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且智能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智能供氧的便携式制氧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制氧模组,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所述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所述储氧箱内,所述储氧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所述密封气路板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所述空压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气路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氧箱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所述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所述气路电磁阀和所述供氧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并联式吸附塔包括第一分子塔和第二分子塔,所述第一分子塔和第二分子塔固定在所述储氧箱的两侧且两端均设置有过滤件和密封件,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固定在所述储氧箱的两端,所述密封气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气路连通的若干个连接气口。
进一步,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空压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通过若干根硅胶棒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源仓,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仓相配合的仓盖,所述电源仓内可拆卸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片与设置在所述电源仓上的导电片相连,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供氧电磁阀与所述出氧口之间还设置有加湿器。
进一步,所述储氧箱的一侧设置有消音排氮器,所述消音排氮器与所述气路电磁阀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空压机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消音器。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网孔,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消音排氮器的一侧开设有散气网孔。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各个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制氧模组,制氧模组内设置外壳内,制氧模组主要由空压机、储氧箱、并联式吸附塔、气路电磁阀、供氧电磁阀和控制模块组成,工作时,空压机将空气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气路电磁阀将压缩后的空气引导至并联式吸附塔中进行氧氮分离,并联式吸附塔包括两个分子塔,由气路电磁阀控制实现轮换工作,以便于氮气的排放以及持续制氧供氧,制得的氧气通过供氧电磁阀连接出氧口实现出氧以供使用者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供氧电磁阀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又与控制模块配合,因此当启动本制氧机时,气压传感器检测使用者的呼吸状态,若呼吸正常则正常工作,若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使用者呼吸微弱或没有感应到呼吸,将在三十秒后自动切换为辅助供氧模组,制氧机持续制氧供氧,同时在控制面板显示警报信息;因此,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将并联式吸附塔设置在储氧箱内,储氧箱通过利用内部剩余空间储氧,空间利用率较高,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自动切换模式实现智能供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一侧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三侧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制氧模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所述储氧箱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制氧模组,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设置在所述储氧箱3内,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8,所述密封气路板8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3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5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连通,所述储氧箱3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6连接出氧口10,所述供氧电磁阀6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7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电磁阀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外壳1对所述制氧模组起保护作用,所述制氧模组集成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制氧模组用于制氧供氧,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由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组成;所述空压机2为空气压缩机,用于对空气进行压缩,以便于后续氮氧分离工作的进行;所述储氧箱3用于在氮氧分离工作之后对氧气进行储存,以便于在制氧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供氧,在出气口连接气管连通出氧口10实现出氧;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采用两个分子塔并联而成,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氮氧分离;所述气路电磁阀5用于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的工作以及气流的流向,通过所述气路电磁阀5,可以将所述并联式吸附塔5的两个分子塔进行轮换工作,当其中一个需要释放氮气时,即可换成另一个工作,实现持续制氧供氧;所述供氧电磁阀6位于所述储氧箱3和所述出氧口10之间,用于控制氧气输出量的大小,实现供氧量可控;所述气路电磁阀5还起到气流中转作用,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连接所述气路电磁阀5再连接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第一气管9为散热铝管,能够将压缩后的热空气进行散热;所述控制模块7用于控制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电磁阀6的工作,以实现智能化制氧供氧,所述供氧电磁阀6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用于感应供氧时,供氧气管内的气压变化状态,由此判别使用者的呼吸状态,若使用者呼吸正常则正常工作,若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使用者呼吸微弱或没有感应到呼吸,将在三十秒后自动切换为辅助供氧模组,制氧机持续制氧供氧,同时在发出警报信息。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设置在所述储氧箱3内,所述储氧箱3通过利用内部剩余空间储氧,因此空间利用率较高,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制氧效率高,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呼吸强度自动切换模式实现智能供氧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包括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所述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且两端均设置有过滤件43和密封件44,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的内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45,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端,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气路连通的若干个连接气口11。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由所述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组成,两个分子塔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内并且之间隔有间隙,该间隙作为所述储氧箱3的储氧空间使用;所述过滤件43和所述密封件44用于保证两个分子塔的密封性及氮氧分离工作,所述压缩弹簧45用于将所述过滤件43和所述密封件44紧紧贴合在两个分子塔的两端,以保证紧密的配合;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对所述储氧箱3和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起到密封作用,通过所述连接气口11将所述气路电磁阀5与所述储液罐3和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连通,从而令所述气路电磁阀5起控制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空压机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安装架13通过若干根硅胶棒14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2上。所述支撑板12设置在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从而使得安装架13悬空,所述安装架13通过四根所述硅胶棒14固定,从而获得固定减震效果,所述空压机2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3上能够减缓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减少晃动,消除异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源仓15,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仓15相配合的仓盖16,所述电源仓15内可拆卸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片与设置在所述电源仓15上的导电片相连,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仓15用于供电电源的放置,所述仓盖16用于供电电源的更换,所述供电电源采用可拆卸设置能够实现快速更换,从而保证持续工作,另外,所述供电电源可充电重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同样可插电使用;所述导电片用于导通所述供电电源,使得所述供电电源供电至所述控制模块7,从而给整个设备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电磁阀6与所述出氧口10之间还设置有加湿器17。通过所述加湿器17,可以对供氧的氧气进行加湿,所述加湿器17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可以通过所述控制模块7进行控制,实现加湿可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氧箱3的一侧设置有消音排氮器18,所述消音排氮器18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管路连接。所述消音排氮器18用于氮气的排放,通过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连接从而在所述气路电磁阀5的控制下对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进行氮气排放,并且在排放的过程中具有消音效果,降低工作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压机2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消音器19。所述进气消音器19用于进气消音,在所述空压机2进行空气吸取时能够降低吸取噪声,保证工作安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20,所述控制面板20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10,能够对所述控制模块7进行控制,并且控制面板20能够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方便使用者实时查看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网孔21,所述外壳1靠近所述消音排氮器18的一侧开设有散气网孔22。透气网孔21用于空气流通,两侧均设置能够促进空气循环,保证透气性,从而使得制氧效果更佳,所述散气网孔22能够保证氮气排放,并且设置侧面不同,减少排放氮气再次进入空压机2的几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各个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各个侧面采用圆弧过渡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外型圆滑,携带式不会磕伤、碰伤人,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空压机2吸取空气,进气消音器19消除吸取声音,空气进行到空压机2内压缩被压缩,然后经第一气管9进入气路电磁阀4,气路电磁阀4控制空气进入第一分子塔41中进行氮氧分离工作,分离出的氧气进入储氧箱3内储存,供氧时,氧气从储氧箱3通过出气口流出,经供氧电磁阀6、加湿器17后从出氧口10流出实现供氧;当第一分子塔41需要排氮时,气路电磁阀控制空气进入第二分子塔42进行氮氧分离工作,同时控制氮气经消音排氮器18,以此实现持续制氧工作;供氧时,气压传感器供氧气管内的气压变化状态,由此判别使用者的呼吸状态,若使用者呼吸正常则正常工作,若所述气压传感器感应到使用者呼吸微弱或没有感应到呼吸,制氧机将在三十秒后自动切换为辅助供氧模组,制氧机持续制氧供氧,同时发出警报信息。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制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组包括空压机(2)、储氧箱(3)、并联式吸附塔(4)、气路电磁阀(5)、供氧电磁阀(6)和控制模块(7),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设置在所述储氧箱(3)内,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气路板(8),所述密封气路板(8)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氧箱(3)及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连通的内部气路,所述气路电磁阀(5)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相连通并控制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所述空压机(2)通过第一气管(9)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连通,所述储氧箱(3)的出气口通过所述供氧电磁阀(6)连接出氧口(10),所述供氧电磁阀(6)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7)相配合的气压传感器,所述空压机(2)、所述气路电磁阀(5)和所述供氧电磁阀(6)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式吸附塔(4)包括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所述第一分子塔(41)和第二分子塔(42)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侧且两端均设置有过滤件(43)和密封件(44),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的内侧均设置有压缩弹簧(45),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固定在所述储氧箱(3)的两端,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气路连通的若干个连接气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密封气路板(8)上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空压机(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3)上,所述安装架(13)通过若干根硅胶棒(14)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的下端设置有电源仓(15),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源仓(15)相配合的仓盖(16),所述电源仓(15)内可拆卸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片与设置在所述电源仓(15)上的导电片相连,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电磁阀(6)与所述出氧口(10)之间还设置有加湿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箱(3)的一侧设置有消音排氮器(18),所述消音排氮器(18)与所述气路电磁阀(5)管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2)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消音器(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20),所述控制面板(20)与所述控制模块(7)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透气网孔(21),所述外壳(1)靠近所述消音排氮器(18)的一侧开设有散气网孔(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各个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CN202022169081.1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Active CN213651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9081.1U CN21365185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9081.1U CN21365185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1853U true CN213651853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9081.1U Active CN21365185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1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6132B (zh) 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便携式制氧机
CN202829572U (zh) 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便携式制氧机
CN209630469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过滤气囊隔尘口罩装置
JP5495766B2 (ja) 酸素濃縮装置
CN109019519A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CN206587294U (zh) 一种空气净化杀菌防雾霾口罩
CN103738925B (zh) 一种制氧机
CN213651853U (zh) 一种便携式制氧机
WO2010007742A1 (ja) 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酸素濃縮装置
CN207962846U (zh) 一种自带增氧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1946265U (zh) 一种小型大流量制氧机
CN211675800U (zh) 一种能够自动制氧的呼吸机
CN203417382U (zh) 用于微型医用制氧装置的脉冲供氧装置
CN209872354U (zh) 一种制氧机
CN112573486A (zh) 一种便携式应急制氧机
CN208265776U (zh) 便携式制氧装置
CN214597793U (zh) 一种节能医用制氧机
JP2011143023A (ja) 酸素濃縮装置
CN207094842U (zh) 节能净化装置
CN203513275U (zh) 微型医用制氧装置
CN214399819U (zh) 分体式制氧机
CN218687906U (zh) 便携式氧氮分离装置
CN210030047U (zh) 一种吸附式制氧机
CN111481849A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过滤气囊隔尘口罩装置
CN103423811A (zh) 一种新型家用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