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3498U -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3498U
CN213643498U CN202021707756.7U CN202021707756U CN213643498U CN 213643498 U CN213643498 U CN 213643498U CN 202021707756 U CN202021707756 U CN 202021707756U CN 213643498 U CN213643498 U CN 213643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arrel
plate
new materi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77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w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建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建强 filed Critical 李建强
Priority to CN2020217077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3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3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3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包括连接管、电源线和开关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振动机构于筒体外侧,通过电机通电输出轴带动转板转动,并且转板通过传动板带动滑板进行水平左右移动,同时滑板带动固定连接的敲打锤进行左右移动对筒体的右端面进行敲打,从而使得筒体在受到敲打后产生较大晃动,而筒体内侧壁上沾附的大颗粒物质则更加容易向下掉落进入到筒体内侧底端面,达到了快速稳定将吸附于筒体内侧壁上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敲打掉落,为收集清理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筒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背景技术
新材料的制作是任何领域中必不可少的,新材料不仅可以带动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在新材料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这些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对人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废气进行净化之后再排出,在净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净化筒。
当净化筒在对废气进行净化时,由于部分废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大颗粒物质,造成在对废气净化时大颗粒物质会被过滤于筒体内侧,而当大颗粒物质吸附于筒体的内侧壁时,就为清理收集这些大颗粒物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该装置包括连接管、电源线、开关门和振动机构,所述连接管一端穿过保护壳右端面中部后紧固于引风机右侧输出端内侧,且另一端贯穿于筒体左端面底部,所述电源线穿过保护壳前端面后连接于引风机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门铰接于筒体后端面底部,所述保护壳左端面中部嵌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侧右端紧固于引风机左侧输入端内侧,所述筒体顶端面中部嵌入有筒体,且筒体内侧顶部和内侧中下部分别锁固有活性炭滤网和过滤网,所述振动机构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振动机构由底板、凹槽、导向杆、弹簧、固定板、支架、外壳、电机、转板和敲打机构组成,所述凹槽开设于底板顶端面后端,且凹槽内侧贴合于筒体外侧底部,所述导向杆锁合于凹槽内侧左端面,且导向杆垂直贯穿于筒体左端面底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筒体左端面底部和凹槽内侧左端面,且弹簧内侧端面与导向杆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紧固于底板顶端面右端,所述支架锁合于固定板左端面顶部,且支架顶端面锁固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底部右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后侧输出轴与转板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板左侧设置有敲打机构。
优选的,所述敲打机构由传动板、滑板、导轨、敲打锤和开口组成,所述传动板两端分别铰接于滑板后端面右端和转板后端面边沿处,所述滑板滑动安装于导轨内侧,且滑板垂直贯穿于外壳内侧左端面中部,所述敲打锤紧固于滑板左端面中部,且敲打锤贴合于筒体右端面中部,所述开口开设于导轨内侧上下两端右部。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侧后端面为镂空状,且凹槽内侧长度大于筒体底部宽度5cm。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凹槽内侧前后两端,且弹簧相对应设置有两个于导向杆外侧左端。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两个加固杆,且加固杆分别位于支架底部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面设置有防滑橡胶片,且橡胶片的厚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外壳前端面右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外壳前端面右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垂直于底板顶端面,且固定板的宽度为外壳宽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电机型号为YL-21电机。
优选的,所述敲打锤材质为乙丙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优点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振动机构于筒体外侧,通过电机通电输出轴带动转板转动敲打锤进行左右移动对筒体的右端面进行敲打,从而使得筒体在受到敲打后产生较大晃动,而筒体内侧壁上沾附的大颗粒物质则更加容易向下掉落进入到筒体内侧底端面,达到了快速稳定将吸附于筒体内侧壁上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敲打掉落,为收集清理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优点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本实用新型通过凹槽内侧后端面为镂空状,且凹槽内侧长度大于筒体底部宽度5cm,便于将开关门进行开启,同时便于筒体进行水平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筒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振动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连接管-1、电源线-2、开关门-3、保护壳-4、进气管-5、筒体-6、排气管-7、活性炭滤网-9、过滤网-10、引风机-11、振动机构-8、底板-81、凹槽-82、导向杆-83、弹簧-84、固定板-85、支架-86、外壳-87、电机-88、转板-89、敲打机构-810、传动板-8101、滑板-8102、导轨-8103、敲打锤-8104、开口-8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包括连接管1、电源线2、开关门3和振动机构8,连接管1一端穿过保护壳4右端面中部后紧固于引风机11右侧输出端内侧,且另一端贯穿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电源线2穿过保护壳4前端面后连接于引风机11电源输入端,开关门3铰接于筒体6后端面底部,保护壳4左端面中部嵌入有进气管5,进气管5外侧右端紧固于引风机11左侧输入端内侧,筒体6顶端面中部嵌入有筒体6,且筒体6内侧顶部和内侧中下部分别锁固有活性炭滤网9和过滤网10,振动机构8设置于筒体6底部,振动机构8由底板81、凹槽82、导向杆83、弹簧84、固定板85、支架86、外壳87、电机88、转板89和敲打机构810组成,凹槽82开设于底板81顶端面后端,且凹槽82内侧贴合于筒体6外侧底部,导向杆83锁合于凹槽82内侧左端面,且导向杆83垂直贯穿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使得筒体6水平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弹簧8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和凹槽82内侧左端面,且弹簧84内侧端面与导向杆83侧表面活动连接,便于使得筒体6进行快速复位,固定板85紧固于底板81顶端面右端,支架86锁合于固定板85左端面顶部,且支架86顶端面锁固有外壳87,外壳87内侧底部右端安装有电机88,电机88后侧输出轴与转板89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转板89左侧设置有敲打机构810。
进一步的,所述敲打机构810由传动板8101、滑板8102、导轨8103、敲打锤8104和开口8105组成,所述传动板8101两端分别铰接于滑板8102后端面右端和转板89后端面边沿处,所述滑板8102滑动安装于导轨8103内侧,且滑板8102垂直贯穿于外壳87内侧左端面中部,所述敲打锤8104紧固于滑板8102左端面中部,且敲打锤8104贴合于筒体6右端面中部,所述开口8105开设于导轨8103内侧上下两端右部,便于传动板8101稳定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82内侧后端面为镂空状,且凹槽82内侧长度大于筒体6底部宽度5cm,便于讲话开关门3进行开启,同时便于筒体6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83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凹槽82内侧前后两端,且弹簧84相对应设置有两个于导向杆83外侧左端,使得筒体6进行移动的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86底部设置有两个加固杆,且加固杆分别位于支架86底部前后两端,使得支架86对外壳87的支撑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81底端面设置有防滑橡胶片,且橡胶片的厚度为1.5cm,提高了底板81与放置地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87前端面右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外壳87前端面右端,便于使得电机88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快速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85垂直于底板81顶端面,且固定板85的宽度为外壳87宽度的两倍,使得固定板85的固定安装支撑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88型号为YL-21电机,体积较小,便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敲打锤8104材质为乙丙橡胶材质,硬度适中,耐磨损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电源线2连接于外部的控制上,然后将进气管5和排气管7分别连接于外部的指定位置上;
第二,然后通过外部的控制器启动引风机11,使得将新材料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通过引风机11进行导入,并且引风机11通过连接管1将废气导入至筒体6内侧,使得废气在过滤网10的作用下降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并且通过活性炭滤网9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完成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7向外排出进入到下一道处理工序中进行处理;
第三,当需要对筒体6内侧壁沾附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是,可通过使得电机8通电输出轴带动转板89转动,并且转板89通过传动板8101带动滑板8102于导轨8103内侧进行水平左右移动,同时滑板8102带动固定连接的敲打锤8104进行左右移动对筒体6的右端面进行敲打,从而使得筒体6在受到敲打后产生较大晃动,并且通过配合导向杆83和弹簧84进行往返移动,而筒体6内侧壁上沾附的大颗粒物质则更加容易向下掉落进入到筒体6内侧底端面,并且可通过开启开关门3然后对筒体6内侧底端面上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收集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通过使得电机8通电输出轴带动转板89转动,并且转板89通过传动板8101带动滑板8102于导轨8103内侧进行水平左右移动,同时滑板8102带动固定连接的敲打锤8104进行左右移动对筒体6的右端面进行敲打,从而使得筒体6在受到敲打后产生较大晃动,并且通过配合导向杆83和弹簧84进行往返移动,而筒体6内侧壁上沾附的大颗粒物质则更加容易向下掉落进入到筒体6内侧底端面,并且可通过开启开关门3然后对筒体6内侧底端面上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收集处理,达到了快速稳定将吸附于筒体内侧壁上的大颗粒物质进行敲打掉落,为收集清理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通过凹槽82内侧后端面为镂空状,且凹槽82内侧长度大于筒体6底部宽度5cm,便于将开关门3进行开启,同时便于筒体6进行水平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包括连接管(1)、电源线(2)和开关门(3),所述连接管(1)一端穿过保护壳(4)右端面中部后紧固于引风机(11)右侧输出端内侧,且另一端贯穿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所述电源线(2)穿过保护壳(4)前端面后连接于引风机(11)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门(3)铰接于筒体(6)后端面底部,所述保护壳(4)左端面中部嵌入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外侧右端紧固于引风机(11)左侧输入端内侧,所述筒体(6)顶端面中部嵌入有筒体(6),且筒体(6)内侧顶部和内侧中下部分别锁固有活性炭滤网(9)和过滤网(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机构(8),所述振动机构(8)设置于筒体(6)底部,所述振动机构(8)由底板(81)、凹槽(82)、导向杆(83)、弹簧(84)、固定板(85)、支架(86)、外壳(87)、电机(88)、转板(89)和敲打机构(810)组成,所述凹槽(82)开设于底板(81)顶端面后端,且凹槽(82)内侧贴合于筒体(6)外侧底部,所述导向杆(83)锁合于凹槽(82)内侧左端面,且导向杆(83)垂直贯穿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所述弹簧(8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筒体(6)左端面底部和凹槽(82)内侧左端面,且弹簧(84)内侧端面与导向杆(83)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85)紧固于底板(81)顶端面右端,所述支架(86)锁合于固定板(85)左端面顶部,且支架(86)顶端面锁固有外壳(87),所述外壳(87)内侧底部右端安装有电机(88),所述电机(88)后侧输出轴与转板(89)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板(89)左侧设置有敲打机构(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打机构(810)由传动板(8101)、滑板(8102)、导轨(8103)、敲打锤(8104)和开口(8105)组成,所述传动板(8101)两端分别铰接于滑板(8102)后端面右端和转板(89)后端面边沿处,所述滑板(8102)滑动安装于导轨(8103)内侧,且滑板(8102)垂直贯穿于外壳(87)内侧左端面中部,所述敲打锤(8104)紧固于滑板(8102)左端面中部,且敲打锤(8104)贴合于筒体(6)右端面中部,所述开口(8105)开设于导轨(8103)内侧上下两端右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2)内侧后端面为镂空状,且凹槽(82)内侧长度大于筒体(6)底部宽度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3)对称设置有两个于凹槽(82)内侧前后两端,且弹簧(84)相对应设置有两个于导向杆(83)外侧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6)底部设置有两个加固杆,且加固杆分别位于支架(86)底部前后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1)底端面设置有防滑橡胶片,且橡胶片的厚度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7)前端面右端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外壳(87)前端面右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5)垂直于底板(81)顶端面,且固定板(85)的宽度为外壳(87)宽度的两倍。
CN202021707756.7U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Active CN213643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7756.7U CN213643498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7756.7U CN213643498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3498U true CN213643498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2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7756.7U Active CN213643498U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3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522A (zh) * 2022-09-27 2022-12-27 浙江威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维生素k2提纯过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8522A (zh) * 2022-09-27 2022-12-27 浙江威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维生素k2提纯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3A (zh) 具有消音机构的真空吸尘器
CN213643498U (zh) 一种新材料制作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筒
CN211598733U (zh) 一种煤矿掘进巷道降尘装置
CN209967921U (zh) 一种快速集尘式环保空气过滤装置
CN216677411U (zh) 一种木制品加工生产用环保型除尘装置
CN110975492A (zh) 一种自动除尘设备
CN215692966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设备
CN111013765A (zh) 一种建筑垃圾高效处理装置
CN217057738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的新风过滤装置
CN208320225U (zh) 一种清灰方便的降噪袋式除尘器
CN215585756U (zh) 一种高炉上料布袋除尘器
CN207667729U (zh) 一种金属锶粉碎设备
CN216457825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布袋脉冲除尘器
CN206449771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16259734U (zh) 一种工业灰尘净化用多级滤筒除尘器
CN212369845U (zh) 一种便于对内部灰尘进行清理的免拆式空气净化器
CN205391988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
CN208244373U (zh) 一种脉冲滤筒除尘设备
CN216572296U (zh) 一种化工环保用废气净化装置
CN213912786U (zh) 一种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挤塑板的粉尘回收装置
CN219572190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用筛网过滤结构
CN219765454U (zh) 一种陶粒破碎输送除尘装置
CN212603306U (zh) 一种用于塑料管生产的热塑机排气结构
CN217393265U (zh) 一种新能源生物质颗粒加工用除尘设备
CN215355246U (zh) 一种棉布生产碎屑吸附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5

Address after: No. 399, Huaide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centralized registration place)

Patentee after: Coswa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54, Xihu, Luoshan village, Xiaoyi Tow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100

Patentee before: Li Jian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