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0734U -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0734U
CN213640734U CN202021532551.XU CN202021532551U CN213640734U CN 213640734 U CN213640734 U CN 213640734U CN 202021532551 U CN202021532551 U CN 202021532551U CN 213640734 U CN213640734 U CN 21364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sm
backpack
cavity
air intake
top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25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春方
殷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d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d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d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d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25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0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包式吸尘器,包括机体、靠背和进风装置,机体的第一侧面通过连接机构与靠背连接,机体内部设置有横向的隔板,隔板将机体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内安装有电机,上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尘袋的袋架,进风装置包括软管接头、位于上腔体内的进风口以及连接软管接头和进风口的连接中转部,连接中转部内设置有通风槽,机体的侧面上部向外延伸有容纳腔,软管接头设置在容纳腔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包式吸尘器,布局合理,采用尘袋式吸尘的方式,同时进风装置位于容纳腔和机体内,降低了吸尘器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用户背负。

Description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通过电机的叶片高速旋转,使吸尘器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吸取灰尘的设备。目前主流的吸尘器是卧式吸尘器,及吸尘器的机体放置在地面上。当需要清理的区域很大时,卧式吸尘器需要用户多次移动,操作不方便。因此,可以背在用户背上的背包式吸尘器逐渐得到重视。但是,目前背包式吸尘器在横向方向上的厚度、宽度大,用户在移动时容易撞击到墙面或者其他电器上,吸尘器容易损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背包式吸尘器重量重,用户长期使用后会非常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包式吸尘器,其目的是降低背包式吸尘器的体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包式吸尘器,包括机体、靠背和进风装置,所述机体的第一侧面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横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体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上穿设有连通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通道,所述下腔体内安装有电机,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尘袋的袋架,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软管接头、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进风口以及连接所述软管接头和所述进风口的连接中转部,所述连接中转部内设置有通风槽,所述机体的侧面上部向外延伸有容纳腔,所述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底座和顶盖,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卡钩,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钩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槽的顶部为开口,所述顶盖的内壁封闭所述通风槽的顶部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装置与所述顶盖的内壁连接,所述进风口从所述连接中转部向下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袋架安装在所述进风装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袋架包括架体、枢转连接轴,所述架体通过枢转连接轴与所述进风口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窗口,所述进风口穿过所述窗口。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的第二侧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凸块支撑所述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上方安装有过滤盘,所述过滤盘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过滤从所述上腔体进入所述下腔体的气体中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包式吸尘器,布局合理,采用尘袋式吸尘的方式,不需要额外设置尘筒,同时进风装置位于容纳腔和机体内,降低了吸尘器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用户在使用该吸尘器时撞击到其他物件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包式吸尘器,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用户背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体和靠背分离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体的分解图;
图4为机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进风装置和袋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进风装置和袋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袋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体,11.壳体,12.底座,13.顶盖,14.隔板,141过滤盘,142.过滤器,15.上腔体,16.下腔体,17.容纳腔,2.靠背,3.进风装置,31.软管接头,32.进风口,321.支撑凸块,33.连接中转部,331.通风槽,4.连接机构,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5.手柄,6.电机,7.袋架,71.架体,711.连接片,712.卡块,72.枢转连接轴,8.卡钩,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包式吸尘器,包括机体1、靠背2和进风装置3。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1的形状接近长方体,但是其每个面上均有曲面弧度,而且机体1的高度大于其长度和宽度。机体1包括壳体11、底座12和顶盖13,而壳体11又由前盖和后盖组成。机体1的内部为中空的,以用于容纳吸尘器的其他装置。壳体11的顶部与顶盖13连接,壳体11的底部与底座12连接,如此机体1容易拆卸和安装。
靠背2位于机体1的后侧,其后侧面用于贴靠用户的背部,靠背2上还设置有条形孔以用于连接背带,用户通过背负背带将该背包式吸尘器背起。机体1的第一侧面(后侧面)通过连接机构4与靠背2连接。连接机构4包括设置在机体1上的第一连接件41和设置在靠背2上的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卡接。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1的端部设置有插槽,第二连接件42的端部设置有插块,插块插接在插槽内,如此将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连接在一起,将靠背2安装在机体1上简单方便。为了保证靠背2与机体1的连接稳固可靠,连接机构4有多个。
另外,该背包式吸尘器还包括手柄5。手柄5的作用是提放该背包式吸尘器便于用户持握。为了节省空间,手柄5的位于机体1和靠背2之间,手柄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机构4一体设置,手柄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机构4一体设置。
机体1内部设置有横向的隔板14。隔板14将机体内部分为上腔体15和下腔体16。隔板14上穿设有连通上腔体15和下腔体16的通道。下腔体15内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与隔板14上的通道相通。电机6启动时,使上腔体16内形成负压以吸取灰尘。
进风装置3包括软管接头31、位于上腔体15内的进风口31以及连接软管接头31和进风口32的连接中转部33。软管接头31为圆环结构,其作用是连接吸尘器软管,而软管则用于连接地拖。软管、地拖为吸尘器领域的公知常识,故本实施例中不展开做详细描述。进风口31则是圆管。连接中转部33的一端与进风口32连接,连接中转部33的另一端与软管结构31连接。机体的右侧面上部向外延伸有容纳腔17,容纳腔17的底部开口。软管接头设置在容纳腔17内部。连接中转部33内设置有通风槽331,通风槽331的顶部为开口,顶盖13的内壁封闭通风槽331的顶部开口。通过上述设计,使进风装置3均在机体1和容纳腔17的内部,在保证进风顺畅和软管连接方便的情况下,降低了该背包式吸尘器占据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进风装置3与顶盖13的内壁连接,进风口32从连接中转部33向下延伸。
上腔体15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尘袋的袋架7。进一步的,袋架7安装在进风装置3上。袋架包括架体71、枢转连接轴72。架体71通过枢转连接轴72与进风口32的第一侧(后侧)转动连接,架体71的中部设置有窗口,进风口32穿过窗口。进风口32的第二侧设置有支撑凸块321。架体71上设置有连接片711,连接片711上设置有卡块712,支撑凸块321支撑卡块712。袋架7安装在进风装置3上,不需要在机体1内设置其他用于支撑袋架7的结构,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背包式吸尘器的重量,另外如此设计可以避免进风装置3撞击袋架7。
隔板14的上方安装有过滤盘141,过滤盘141上安装有过滤器142,过滤器142过滤从上腔体15进入下腔体16的气体中的灰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壳体11上转动安装有卡钩8,顶盖13上设置有卡槽9,卡钩8卡接在卡槽9内使顶盖13固定在壳体11上。旋转卡钩8可取消卡钩8对卡槽9的固定效果,此时可以将顶盖13和壳体11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靠背和进风装置,所述机体的第一侧面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靠背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横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体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隔板上穿设有连通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的通道,所述下腔体内安装有电机,所述上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尘袋的袋架,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软管接头、位于所述上腔体内的进风口以及连接所述软管接头和所述进风口的连接中转部,所述连接中转部内设置有通风槽,所述机体的侧面上部向外延伸有容纳腔,所述软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靠背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底座和顶盖,所述壳体的顶部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卡钩,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钩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顶盖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的顶部为开口,所述顶盖的内壁封闭所述通风槽的顶部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与所述顶盖的内壁连接,所述进风口从所述连接中转部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架安装在所述进风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架包括架体、枢转连接轴,所述架体通过枢转连接轴与所述进风口的第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窗口,所述进风口穿过所述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第二侧设置有支撑凸块,所述架体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凸块支撑所述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包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方安装有过滤盘,所述过滤盘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过滤从所述上腔体进入所述下腔体的气体中的灰尘。
CN202021532551.X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Active CN21364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2551.XU CN213640734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2551.XU CN213640734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0734U true CN213640734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2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2551.XU Active CN213640734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7674B (zh) 手持式吸尘器
US20180177363A1 (en) Rod handheld two-in-one split-type vacuum cleaner having independent dust-air separation and dust storage device
CN107773151A (zh) 一种无线手持吸尘器
CN110974087A (zh) 一种吸尘器挂架组件
WO2020015250A1 (zh) 手持吸尘器
US20040134026A1 (en) Air-flow routing in the bottom part of a vacuum cleaner
CN110403517B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5959668U (zh) 一种风道水箱组合结构、便携式清洁装置和表面清洁设备
CN213640734U (zh) 一种背包式吸尘器
CN216060388U (zh) 吸尘、清洗、手持三合一干湿两用多功能立式吸尘器
CN208837795U (zh) 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CN210330462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WO2023083006A1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CN211187033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5838813U (zh) 一种便携式清洁装置和表面清洁设备
CN212346403U (zh) 一种桌面吸尘器
CN205458415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2011212044A (ja) 携帯用掃除機
CN115227156A (zh) 一种洗地机
CN211270502U (zh) 一种吸尘器主机挂架放置组件
CN212346396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CN216854552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主机结构及吸尘器
CN217907592U (zh) 一种尘杯组件和吸尘器
CN220937889U (zh) 手持吸尘装置
CN215405218U (zh) 一种具有吸风的手持熨烫机的风路结构及手持熨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