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0570U -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0570U
CN213630570U CN202022606023.0U CN202022606023U CN213630570U CN 213630570 U CN213630570 U CN 213630570U CN 202022606023 U CN202022606023 U CN 202022606023U CN 213630570 U CN213630570 U CN 213630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device
energy recovery
air inlet
hea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60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kai Jia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kai Jia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kai Jia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kai Jia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60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0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0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0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包括集热装置,集热装置的外侧端装配有换热箱,集热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圆锥形集热器,集热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空气交换的进气口,换热箱包括外壳,外壳的顶端装配有换热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集热装置和换热箱的基于能量回收用的加热装置,在应用时,装配在灶台的外围处使用,将燃气灶外围处的热量回收,利用热交换液循环在换热器的内部,将热量不断地交换到水箱的内部辅助加热器加热水箱内部的水,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灶台结构外围热量流失较多造成的能源浪费,采用辅助加热的方式免去直接加热对水质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能量回收就是将不能储存再利用的将浪费掉的能量形式,比如热能、机械能、光能等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再利用,比如太阳能回收,车辆振动能量回收,地热能回收等,现有的灶台结构外围热量流失较多造成的能源浪费,而使用了内设水管循环水流加热水的回收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水质会受到管道内部锈蚀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导致回收热能产生的热水水质变差,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包括集热装置,所述集热装置的外侧端装配有换热箱,所述集热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圆锥形集热器,所述集热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空气交换的进气口,所述换热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装配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表面装配有水箱,所述换热器的下表面装配有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集热器的底端装配有底座,所述集热器的顶端装配有托举环。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开设在集热器的顶端,所述第二进气口开设在集热器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集热器的前表面由右至左分别装配有进热管和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后端装配有输入管,所述液泵的左端装配有抽液管,所述外壳的后表面开设有安装孔,位于左端的所述安装孔内表面装配有输出管,所述输入管装配在位于右端的安装孔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和抽液管的前端通过耐高温管路连接至换热器的外侧端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集热装置和换热箱的基于能量回收用的加热装置,在应用时,装配在灶台的外围处使用,将燃气灶外围处的热量回收,利用热交换液循环在换热器的内部,将热量不断地交换到水箱的内部辅助加热器加热水箱内部的水,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灶台结构外围热量流失较多造成的能源浪费,采用辅助加热的方式免去直接加热对水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箱剖切装配示意图。
图中:1、集热装置,11、底座,12、集热器,13、托举环,14、第一进气口,15、第二进气口,16、进液管,17、出液管,2、换热箱,21、外壳, 22、安装孔,23、液泵,24、输入管,25、抽液管,26、输出管,27、换热器,28、加热器,29、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集热装置1的外侧端装配有换热箱2,集热装置1包括开口向上的圆锥形集热器12,集热器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空气交换的进气口,换热箱2包括外壳21,外壳21的顶端装配有换热器27,换热器27的内表面装配有水箱29,换热器27的下表面装配有加热器28;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集热装置1和换热箱2的基于能量回收用的加热装置,在应用时,装配在灶台的外围处使用,将燃气灶外围处的热量回收,利用热交换液循环在换热器27的内部,将热量不断地交换到水箱29的内部辅助加热器28加热水箱29内部的水,便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灶台结构外围热量流失较多造成的能源浪费,采用辅助加热的方式免去直接加热对水质的影响。
具体而言,集热器12的底端装配有底座11,集热器12的顶端装配有托举环13,集热器12外壁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内壁采用耐高温浇筑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套接在外侧的陶瓷材料内部,提高热交换效率,将侧面的热量吸收,不会影响顶部主要热量的释放。
具体而言,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14和第二进气口15,第一进气口14 开设在集热器12的顶端,第二进气口15开设在集热器12的底端,通过进气口结构保证氧气从进气口正常的进入,保证燃气正常燃烧。
具体而言,集热器12的前表面由右至左分别装配有进热管16和出液管 17。
具体而言,外壳21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液泵23,液泵23的后端装配有输入管24,液泵23的左端装配有抽液管25,外壳21的后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22,位于左端的安装孔22内表面装配有输出管26,输入管24装配在位于右端的安装孔22的内表面,在使用时,液泵23将热交换液从输入管24输入,进入到进液管16的内表面,经过集热器12内部的循环后,从出液管17输出,在经过输出管26输入至换热器27的内部,输出管26与抽液管25和换热器 27的连接位置为换热器的底部,且呈对角式安装,进而提高热交换液在换热器27内部的停留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
具体而言,输出管26和抽液管25的前端通过耐高温管路连接至换热器的外侧端下表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装置(1)的外侧端装配有换热箱(2),所述集热装置(1)包括开口向上的圆锥形集热器(12),所述集热器(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空气交换的进气口,所述换热箱(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的顶端装配有换热器(27),所述换热器(27)的内表面装配有水箱(29),所述换热器(27)的下表面装配有加热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12)的底端装配有底座(11),所述集热器(12)的顶端装配有托举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14)和第二进气口(15),所述第一进气口(14)开设在集热器(12)的顶端,所述第二进气口(15)开设在集热器(12)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12)的前表面由右至左分别装配有进热管(16)和出液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液泵(23),所述液泵(23)的后端装配有输入管(24),所述液泵(23)的左端装配有抽液管(25),所述外壳(21)的后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2),位于左端的所述安装孔(22)内表面装配有输出管(26),所述输入管(24)装配在位于右端的安装孔(22)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26)和抽液管(25)的前端通过耐高温管路连接至换热器的外侧端下表面。
CN202022606023.0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213630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6023.0U CN21363057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6023.0U CN21363057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0570U true CN21363057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6023.0U Active CN21363057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0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30570U (zh) 一种基于能量回收的加热装置
KR101281074B1 (ko) 태양에너지를 이용한 발전 및 난방 시스템
CN2116052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换热装置
CN204349913U (zh) 一种新型光伏光热组件
CN211011964U (zh) 一种太阳能收集利用装置
CN204268712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
CN213146518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的节能装置
CN205843080U (zh)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热水速热装置
CN213931460U (zh) 一种光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CN220067251U (zh) 一种防泄温的余热利用机构
CN204376829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CN214172987U (zh) 一种陶瓷生产废热利用系统
CN213984562U (zh)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销钉炉
CN211551771U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壁挂炉
CN213906618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发电装置
CN214223431U (zh) 一种塔式光热电站的热交换系统
CN211630689U (zh)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用虚拟仿真系统
CN211177463U (zh) 家用光热装置
CN211903056U (zh) 一种便携式蓄热装置及采暖系统
CN220152960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微能网系统
CN209562509U (zh) 一种热管式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15489667U (zh) 一种锅炉污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0107755U (zh) 一种高效的电厂余热回收供热系统
CN213021094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350696Y (zh) 热管式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