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8799U -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 Google Patents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8799U
CN213628799U CN202022359127.6U CN202022359127U CN213628799U CN 213628799 U CN213628799 U CN 213628799U CN 202022359127 U CN202022359127 U CN 202022359127U CN 213628799 U CN213628799 U CN 213628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cap
vent
ventilation
waterproof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91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聪聪
闫鹤飞
陈红星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591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8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8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8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设于通气结构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口处,并包括上防水帽和下防水帽。其中,上防水帽于通气口处罩设于通气结构上,并于上防水帽和通气结构之间形成有与通气口内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通通道。下防水帽则套设于通气结构外,并遮挡于上防水帽的下方,且于下防水帽的顶部和上防水帽之间形成有构成外界与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通过设置在通气口处罩设于通气结构上的上防水帽,以及套设于通气结构外的下防水帽,并使得下防水帽遮挡于上防水帽的下方,从而可有效防止水从上防水帽的上方、下方进入其内部,进而可使得本防水组件有效防止水进入通气结构内。

Description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现有的变速器通气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常闭式,一种为常开式。其中,常闭式通气塞由于需要一定压力打开压力阀,致使内部存在一定压力,油封位置仍有渗油风险。另外,变速器正常工作时,如果遇到涉水或气温骤降的工况,变速器内部温度突然降低,内部压力也降低,通气塞处密闭无法吸入空气,个别情况会导致油封位置会吸收空气或水,导致内部进水或损坏油封。而常开式通气塞由于其内部压力和大气常通,可有效避免油封位置进水。但由于通气塞和空气常通,会使得通气塞存在进水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可有效避免通气结构内进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设于所述通气结构的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口处,所述防水组件包括:
上防水帽,于所述通气口处罩设于所述通气结构上,并于所述上防水帽和所述通气结构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口内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通通道;
下防水帽,套设于所述通气结构外,并遮挡于所述上防水帽的下方,且于所述下防水帽的顶部和所述上防水帽之间形成有构成外界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防水帽内设有插装于所述通气口内的插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部为过盈插装于所述通气口内的插柱,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具有构造于所述插柱上的通气槽。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槽为环所述插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于所述上防水帽和所述通气结构的外周面及顶面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间隙,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还具有所述间隙,且所述间隙与所述通气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于所述通气结构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卡台,所述下防水帽套卡置于所述卡台处。
进一步的,所述下防水帽为顶端卡置于所述卡台处,底端外扩的喇叭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防水帽抵置于所述下防水帽的顶部,所述第二气体流通通道具有构造于所述下防水帽顶部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沿所述下防水帽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结构为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外界连通的管口构成所述通气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通过设置在通气口处罩设于通气结构上的上防水帽,以及套设于通气结构外的下防水帽,并使得下防水帽遮挡于上防水帽的下方,从而可有效防止水从上防水帽的上方、下方进入其内部,进而可使得本防水组件有效防止水进入通气结构内。
(2)设置插装于通气口内的插装部,可便于上防水帽于通气结构上的罩设。
(3)插装部采用插柱,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4)通气槽为环插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能够保证通气结构的通气效果。
(5)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还具有形成于上防水帽和通气结构外周面及顶面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防止水经由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进入通气结构内。
(6)通过在通气结构的外周面上设置卡台,可便于下防水帽于通气结构上的设置。
(7)通过使上防水帽抵置于下防水帽的顶部,可有效防止水从上防水帽的侧方进入其内部。
(8)设置多个凹槽,有利于保证通气结构的通气效果。
(9)通气结构为通气管,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的分解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防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防水帽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防水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防水帽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气管,101、卡台,2、下防水帽,201、凹槽,3、上防水帽,301、筒体,302、插柱,303、挡台,304、通气槽,4、第一气体流通通道,5、第二气体流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设于通气结构的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口处,并包括上防水帽和下防水帽。
其中,上防水帽于通气口处罩设于通气结构上,并于上防水帽和通气结构之间形成有与通气口内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通通道。下防水帽则套设于通气结构外,并遮挡于上防水帽的下方,且于下防水帽的顶部和上防水帽之间形成有构成外界与第一气体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二气体流通通道。
本实施例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通过设置在通气口处罩设于通气结构上的上防水帽,以及套设于通气结构外的下防水帽,并使得下防水帽遮挡于上防水帽的下方,从而可有效防止水从上防水帽的上方、下方进入其内部,进而可使得本防水组件有效防止水进入通气结构内。
基于如上的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中,通气结构具体为通气管1,该通气管1与外界连通的管口即构成上述的通气口。且为提高下防水帽2设置的稳定性,于通气管1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卡台101。另外,本实施例的防水组件可基于通气管1的应用场景而用于对不同部件的防水。
例如,本实施例的通气管1可用于变速器上,且相对于通气口的一端,通气管1的另一端与变速器相连,此时,本实施例的防水组件即主要用于防止水经由通气管1进入变速器内。当然,本实施例的防水组件除了应用于变速器上,亦可应用于对其他部件上。
本实施例的上防水帽3的结构由图4、图5并结合图2和图3中所示,其具有底部敞口设置的圆柱形的罩体301,并于罩体301内设有可插装于通气口内的插装部,以便于上防水帽3于通气管1上的罩设。由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插装部具体为位于罩体301内、且顶部与罩体301的顶壁固连的插柱302,该插柱302可过盈插装于通气口内,而实现上防水帽3于通气管1上的设置。
为有效保证通气管1的通气效果,于插柱302上构造通气槽304,上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即具有该通气槽304。另外,为提高本防水组件的防水效果,如图3中所示,于上防水帽3和通气管1的外周面及顶面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间隙。且该间隙与通气槽304相连通,上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还具有间隙。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如图4中所示,插柱302与罩体301连接的一端具有径向外凸的挡台303,该挡台303可随插柱302于通气口内的插装而与通气管1的顶端抵接。
此时,为保证通气管1的通气性能,结合图4和图5中所示,上述通气槽304包括沿插柱30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槽体,以及沿挡台303的径向设置、并与第一槽体连通的第二槽体。本实施例中,为提高通气管1的通气效果,通气槽304为环插柱30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其中,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通气槽304具体为间隔并相对布置的两个。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上防水帽3除了插装于通气口内,亦可直接在通气管1内设置支架,并通过支架将其粘接或卡接于通气管1上。抑或,也可不在插柱302上设置挡台303,此时在向通气口内插装插柱302时,需使得插柱302的顶部与通气管1的顶部之间间距设置,以使上防水帽3与通气管1的顶面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施例的下防水帽2具体卡置于卡台101处,并与通气管1之间紧密抵接。另外,为提高本防水组件的防水效果,由图6、图7并结合图3中所示,下防水帽2的顶端卡置于上述卡台101处,其底端呈外扩的喇叭口状,以此可有效保证下防水帽2的顶部不留存积水。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本防水组件的防水效果,尤其是为防止水由上防水帽3的侧方进入其内部,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上防水帽3抵置于下防水帽2的顶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合理设置上防水帽3和卡台101的位置,以在挡台303与通气管1的顶部抵接时,构成上防水帽3抵置于下防水帽2的顶部。
此时,为保证通气管1的通气效果,由图4和图5中所示,于下防水帽2的顶部构造有凹槽201,该凹槽201由下防水帽2的底端贯穿至其顶端,上述第二气流流通通道即具有该凹槽201。另外,本实施例中,为提高通气管1的通气效果,本实施例的凹槽201为沿下防水帽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各凹槽201沿下防水帽2的周向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既可保持通气管1与外界之间的常通,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水由上防水帽3的上方、下方及侧方进入其内部,从而可有效防止水进入通气管1内,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设于所述通气结构的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
上防水帽(3),于所述通气口处罩设于所述通气结构上,并于所述上防水帽(3)和所述通气结构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通气口内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
下防水帽(2),套设于所述通气结构外,并遮挡于所述上防水帽(3)的下方,且于所述下防水帽(2)的顶部和所述上防水帽(3)之间形成有构成外界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连通的第二气体流通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防水帽(3)内设有插装于所述通气口内的插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为过盈插装于所述通气口内的插柱(302),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具有构造于所述插柱(302)上的通气槽(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304)为环所述插柱(30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上防水帽(3)和所述通气结构的外周面及顶面之间形成有相连通的间隙,所述第一气体流通通道(4)还具有所述间隙,且所述间隙与所述通气槽(30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通气结构的外周面上构造有卡台(101),所述下防水帽(2)卡置于所述卡台(101)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水帽(2)为顶端卡置于所述卡台(101)处,底端外扩的喇叭口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帽(3)抵置于所述下防水帽(2)的顶部,所述第二气体流通通道(5)具有构造于所述下防水帽(2)顶部的凹槽(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1)为沿所述下防水帽(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结构为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1)与外界连通的管口构成所述通气口。
CN202022359127.6U 2020-10-21 2020-10-21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Active CN213628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9127.6U CN213628799U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9127.6U CN213628799U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8799U true CN213628799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9127.6U Active CN213628799U (zh) 2020-10-21 2020-10-21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8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260B (zh) 用于外壳的压力平衡部件和具有这种压力平衡部件的汽车电部件
EP2309117B1 (en) Plughole waterproofing device for engine
CN106058558A (zh) 防水连接器
CN113594623B (zh) 电池包防爆阀
GB2543638A (en) A vent for a transmission
CN213628799U (zh) 通气结构的防水组件
JP2003252071A (ja) 燃料供給装置
US6012434A (en) Fuel system vapor separat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125442A (ja) 点火プラグ用プラグキャップ
CN110178278B (zh) 通气部件以及电线束
CN106609714A (zh) 混合动力车的防水进气系统
KR101208121B1 (ko) 방진방수 기능 및 통풍기능이 있는 통풍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등기구
US5377640A (en) Plug cap device
CN214465973U (zh) 通气塞、泄压装配结构及车辆
CN215816076U (zh) 用于电池的顶盖组件和电池
CN214536011U (zh) 车灯组件和车辆
CN115467956A (zh) 防冒油防进水的传动装置
CN218001373U (zh) 一种双重密封防水透气帽
CN210345931U (zh) 一种透气防水胶塞
CN210733968U (zh) 一种防水式汽车大灯内壳
US10281107B1 (en) Cap assembly and vent body for a light housing on a vehicle
JP2013229103A (ja) 通気構造を備える車両用ランプ
CN212616211U (zh)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防水通气塞和车辆变速器
CN219911327U (zh) 油壶盖、油壶组件以及车辆
JPH021957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