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5707U -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5707U
CN213625707U CN202022342235.2U CN202022342235U CN213625707U CN 213625707 U CN213625707 U CN 213625707U CN 202022342235 U CN202022342235 U CN 202022342235U CN 213625707 U CN213625707 U CN 213625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loating
frame body
auxiliary device
t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422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健
夏丰勇
孔维达
席俊杰
李汪讳
李冠欢
马家杰
陈育忠
池明华
郭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0223422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5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5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5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运辅助装置,属于沉管隧道施工装置技术领域。该浮运辅助装置用于将拖轮拖力直接施加于沉放驳上,沉放驳放置于管节上,浮运辅助装置包括基座和顶推工装件,其中,基座固定于沉放驳上;顶推工装件包括架体,架体与基座可拆卸连接,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系缆桩,系缆桩与拖轮可拆卸连接。该浮运辅助装置能够高效率、精准的控制管节的航迹线,且能够减少管节主体的施工量。

Description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沉管法的隧道施工工序主要包括管节预制、出坞、浮运、沉放安装、管内施工等,其中管节浮运易受施工水域的水流速度、浮运距离、航道水深及宽度、水上构筑物分布等情况的影响。在复杂海域尺寸受限的长距离航路下,对于低干舷曲线变宽管节的长距离湿拖,管节的航迹线控制十分重要。
对于沉管低干舷的客观情况,传统的拖轮与管节的连接均为拖缆软连接,针对深中通道等长距离复杂海况下的管节浮运,软连接的方式不能有效控制管节的航迹线,使得管节浮运的安全性低。除此之外,由于需要将拖轮与管节连接,因此,在管节主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管节主体上安装预埋件,以通过预埋件与拖轮连接,使得管节主体的施工量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率、精准控制管节航迹线且能够减少管节主体的施工量的浮运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该浮运辅助装置能够高效率、精准的控制管节的航迹线,且能够减少管节主体的施工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所述浮运辅助装置用于将拖轮拖力直接施加于沉放驳上,所述沉放驳放置于管节上,所述浮运辅助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沉放驳上;
顶推工装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系缆桩,所述系缆桩与所述拖轮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推工装件还包括扶强材,所述扶强材连接于所述架体上,用于提高所述架体的刚性。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强材为型钢材质。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强材为角钢。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推工装件还包括加强面板,所述加强面板设置于所述架体与所述拖轮的接触面上,用于分散所述架体的受力。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面板为钢面板。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面板的厚度为0.12m~0.15m。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架体采用工字钢和/或钢管。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架体采用螺栓与所述基座连接。
作为一种浮运辅助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焊接于所述沉放驳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运辅助装置,该浮运辅助装置用于将拖轮拖力直接施加于沉放驳上,沉放驳放置于管节上,使得拖船可直接通过浮运辅助装置控制位于沉放驳上管节的航迹线,效率高且精准;浮运辅助装置包括基座和顶推工装件,其中,基座固定于沉放驳上;顶推工装件包括架体,架体与基座可拆卸连接,无需在管节主体上安装预埋件,减少了管节主体的施工量,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系缆桩,系缆桩与拖轮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顶推工装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基座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基座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基座和架体安装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类型的基座和架体安装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顶推工装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基座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基座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基座和架体安装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B类型的基座和架体安装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11、基座面板;12、基座侧板;13、加强肘板;2、顶推工装件;21、架体;211、系缆桩;22、扶强材;23、加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运辅助装置,该浮运辅助装置用于将拖轮拖力直接施加于沉放驳上,沉放驳放置于管节上,浮运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和顶推工装件2,其中,基座1固定于沉放驳上;顶推工装件2包括架体21,架体21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架体21上设置有多个系缆桩211,系缆桩211与拖轮可拆卸连接。该浮运辅助装置能够高效率、精准的控制管节的航迹线,且能够减少管节主体的施工量。
优选地,架体21采用螺栓与基座1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架体21上的系缆桩211通过缆绳与拖船紧固连接。
基座1安装在沉放驳上,便于拆卸和重复利用,具体地,基座1在首节管节浮运前焊接在沉放驳上,顶推工装件2通过螺栓与基座1连接,首节管节浮运完成后,可以很方便的拆卸顶推工装件2,下节管节浮运时,只需要将顶推工装件2通过螺栓重新与基座1连接,不需要再次在沉放驳上焊接基座1。浮运过程中,由在管节前、后方各设置一条拖轮,采用绑拖管节主体系缆柱的方式提供主要动力,两个沉放驳两侧各安排一条拖轮,四条拖轮采用绑拖或顶推浮运辅助装置的方式调节前进方向,可实现高效率、精准地控制管节航迹线。
如图2和图9所示,顶推工装件2还包括扶强材22,扶强材22连接于架体21上,用于提高架体21的刚性。优选地,扶强材22为型钢材质。进一步优选地,扶强材22为规格L100X63X10或以上角钢。
如图2和图9所示,顶推工装件2还包括加强面板23,加强面板23设置于架体21与拖轮的接触面上,用于分散架体21的受力,避免架体21超负荷而折损。优选地,加强面板23为钢面板。进一步优选地,加强面板23的厚度为0.12m~0.15m。
优选地,架体21采用规格HW200a或以上的工字钢和/或Φ203×12或以上钢管。
进一步优选地,基座1焊接于沉放驳上。
更进一步优选地,基座1包括基座面板11、基座侧板12和加强肘板13等件。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种结构的浮运辅助装置,分别为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和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如图1~图7所示,为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包括A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和A类型的基座1,A类型的基座1用于固定A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A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上设置有三个系缆桩211;如图8~图14所示,为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包括B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和B类型的基座1,B类型的基座1用于固定B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B类型的顶推工装件2上设置有两个系缆桩211。可注意到的是,本实施例中的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仅能够对沉放驳沿一个方向施加作用力,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能够对沉放驳沿两个方向施加作用力。每个沉放驳的每侧安装有一个A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和两个B类型的浮运辅助装置,可保证拖轮能够沿两个方向对沉放驳施加作用力,使得拖轮能够从两个方向控制沉放驳的航迹线,进而更加精准的控制管节的航迹线。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浮运辅助装置中架体21与沉放驳上焊接的基座1的连接位置以及架体21上布置的系缆桩211的位置要能够保证当拖轮通过浮运辅助装置与沉放驳连接后,拖轮的拖力能够均匀且较为平衡的施加在沉放驳上。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运辅助装置用于将拖轮拖力直接施加于沉放驳上,所述沉放驳放置于管节上,所述浮运辅助装置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固定于所述沉放驳上;
顶推工装件(2),包括架体(21),所述架体(21)与所述基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架体(21)上设置有多个系缆桩(211),所述系缆桩(211)与所述拖轮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工装件(2)还包括扶强材(22),所述扶强材(22)连接于所述架体(21)上,用于提高所述架体(21)的刚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强材(22)为型钢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强材(22)为角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工装件(2)还包括加强面板(23),所述加强面板(23)设置于所述架体(21)与所述拖轮的接触面上,用于分散所述架体(21)的受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面板(23)为钢面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面板(23)的厚度为0.12m~0.15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采用工字钢和/或钢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采用螺栓与所述基座(1)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焊接于所述沉放驳上。
CN202022342235.2U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Active CN213625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2235.2U CN21362570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2235.2U CN21362570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5707U true CN213625707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42235.2U Active CN213625707U (zh) 2020-10-20 2020-10-20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5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8816A (zh) 一种海上电气平台的滑移式安装方法及系统
CN104213501B (zh) 一种斜拉式可弯折开启栈桥结构施工方法
CN208501512U (zh) 一种桥墩支座锚栓孔定位装置
CN114750882A (zh) 一种沉管管道水面焊接连接方法及其所用的浮箱
CN213625707U (zh)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CN106522275A (zh) 自航式半潜船出运大型沉管施工工艺
CN112144572A (zh) 一种浮运辅助装置
CN112323715B (zh) 一种管节运输方法
CN209741885U (zh)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CN107190777A (zh)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系统及对接方法
CN111114710A (zh) 一种半潜式平台结构及其总段分段划分方法
CN211312605U (zh) 一种超大管径超长hdpe管道海上拖运的牵引装置
CN210882532U (zh) 一种能够调节方向的浮筒结构
CN216108621U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压条件下的沉管结构
CN217325062U (zh) 斜拉桥索塔大吨位钢横梁的拼装滑移支架
CN210293232U (zh) 一种用于定位水下建筑物基准点的测量平台
CN1143138A (zh) 陆域预制沉箱的下水方法
CN112609585B (zh) 一种适用于水上大型钢沉井定位的缆绳施工方法
CN213768915U (zh) 一种水中拖拉双壁钢套箱的浮运系统
CN101265995B (zh) 水下泵管及其施工方法及砼输送方法
CN104762965B (zh) 一种用于大型钢沉井基础定位的混凝土蛙式锚及施工方法
CN112856039A (zh) 一种l型浅海管道敷设工艺
CN216838923U (zh) 一种水上栈桥结构
CN110450913B (zh) 一种能够调节方向的浮筒结构
CN211690440U (zh) 一种水下悬浮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510290 No.1 courtyard, 2356 Nanzhou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Address before: No. 536, Binjiang Ea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3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