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1885U -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1885U
CN209741885U CN201920085373.1U CN201920085373U CN209741885U CN 209741885 U CN209741885 U CN 209741885U CN 201920085373 U CN201920085373 U CN 201920085373U CN 209741885 U CN209741885 U CN 209741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mud
pile
fender
wa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53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No 1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53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1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1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1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包括若干挡泥板、若干钢管桩,每一个挡泥板安装在两钢管桩之间;钢管桩包括位于下端的结构桩、位于上端的施工桩,所述施工桩与结构桩连为一体,所述钢管桩的两侧焊接有角钢锁口,所述挡泥板的两侧固定有与角钢锁口配合的H型钢,所述挡泥板通过H型钢安装在钢管桩的角钢锁口内。本实用新型为钢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挡泥板组成的屏风式挡泥墙结构,其中钢管桩打入持力层,并承担上部传递的荷载,挡泥板承担淤泥高差形成的侧压力,并阻挡淤泥的流动。相对于钢板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挡泥墙具有结构可靠性好、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Description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泥墙,具体涉及一种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属于水下基槽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深中通道的沉管基槽两侧需要设置挡泥墙,来阻挡淤泥的流动,避免淤泥影响到沉管基槽,传统的挡泥墙为连续钢板桩结构,该结构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点:
1)钢板桩锁口严密、施工难以控制,施工效率较低,而且水下拆除困难;
2)需要大量的潜水作业,安全风险大;
3)钢板桩投入量大,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具有结构可靠性好,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包括若干挡泥板、若干钢管桩,每一个挡泥板安装在两钢管桩之间;
所述钢管桩包括位于下端的结构桩、位于上端的施工桩,所述施工桩与结构桩连为一体,所述钢管桩的两侧焊接有角钢锁口,所述挡泥板的两侧固定有与角钢锁口配合的H型钢,所述挡泥板通过H型钢安装在钢管桩的角钢锁口内。
作为改进,所述结构桩与施工桩之间采用承插口对接,且采用长螺栓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施工桩的顶端设有与长螺栓连接的旋转手柄。
作为改进,相邻两钢管桩的间距为7m,所述施工桩、结构桩的壁厚均为16mm。
作为改进,所述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挡泥板本体的两侧焊接有所述H型钢,挡泥板本体的上端焊接有若干吊环。
作为改进,所述挡泥板本体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泥板本体的厚度由下至上渐小,挡泥板本体最下端的厚度为30cm,最上端的厚度为10 cm。
作为改进,所述角钢锁口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橡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钢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挡泥板组成的屏风式挡泥墙结构,其中钢管桩打入持力层,并承担上部传递的荷载,挡泥板承担淤泥高差形成的侧压力,并阻挡淤泥的流动。挡泥板与钢管桩之间通过锁口连接,精度要求低、安装简便,且不需要潜水作业。相对于传统的钢板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挡泥墙具有结构可靠性好、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施工桩后挡泥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泥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泥板的左视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挡泥墙的俯视图;
图7 为图6中I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用新型中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泥板,11、H型钢, 12、吊环,13、挡泥板本体,2、钢管桩,21、旋转手柄,22、施工桩,23、长螺栓,24、承插口,25、结构桩,26、角钢锁口,3、密封橡胶板,4、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包括若干挡泥板1、若干钢管桩2,每一个挡泥板1安装在两钢管桩2之间形成屏风式挡泥墙;
所述钢管桩2包括位于下端的结构桩25、位于上端的施工桩22,结构桩25长14.5m,承担挡泥墙结构荷载,是挡泥墙结构的组成部分,施工桩22的有效桩长为15.5m,作用是将水下安拆工作转移到水面以上进行,施工完成后拆除,所述施工桩22与结构桩25打桩时连为一体,所述钢管桩2的两侧焊接有角钢锁口26,所述挡泥板1的两侧固定有与角钢锁口26配合的H型钢11,所述挡泥板1通过H型钢11安装在钢管桩2的角钢锁口26内。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3所示,所述结构桩25与施工桩22之间采用承插口24对接,且采用长螺栓23固定。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施工桩22的顶端设有与长螺栓23连接的旋转手柄21。当需要拆卸施工桩22时,转动旋转手柄21控制长螺栓23与承插口24分离,即可从结构桩25上拆卸施工桩22。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图6所述,相邻两钢管桩2的间距为7m,钢管桩2的直径为1m,所述施工桩22、结构桩25的壁厚均为16mm。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4、图5所示,所述挡泥板1包括挡泥板本体13,挡泥板本体13的两侧焊接有所述H型钢11,挡泥板本体13的上端焊接有若干吊环12,便于起吊安装钢管桩2。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挡泥板本体1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泥板本体13的厚度由下至上渐小,挡泥板本体13最下端的厚度为30cm,最上端的厚度为10 cm。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如图7所示,所述角钢锁口26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橡胶板3,提高了角钢锁口26与H型钢11间的密封性。另外,角钢锁口26通长,角钢锁口26的底部设有底托板。
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浮式操作平台
如图9所示,所述操作平台4长17m、宽3m,操作平台4中的浮箱高度为1m,浮箱中间设置三个钢管桩2定位孔和两道挡泥板1安装槽口,以控制钢管桩2平面位置,且便于安装挡泥板,浮箱上部设置防护栏杆和系缆桩;
2)钢管桩打设
钢管桩2打设采用震动法施工,打桩前,首先由GPS控制,通过六根锚缆调整,浮式操作平台就位,起重船起吊液压震动锤、夹住施工桩22顶部,由浮式工作平台的定位孔穿入,开启震动锤沉桩至设计标高,第一次打设三个钢管桩2;
3)安装挡泥板
起重船将挡泥板1起吊至两根钢管桩2之间,由浮式操作平台上的槽口进入,两端插入钢管桩2上的角钢锁口26,然后起重船落钩,使挡泥板1两端H型钢11支撑在钢管桩2中角钢锁口26底部的底托板上,第一次安装两块挡泥板1;
4)操作平台移位
打完三根钢管桩2、安装完两块挡泥板1后,首先拆除第一根施工桩22,然后操作平台移位,起重船吊起操作平台4,向前移动一个钢管桩2间距,由施工桩22顶部套入,再次就位,并且用锚缆固定;
5)后续沉桩及挡泥板安装
操作平台4再次就位后,施打第四根钢管桩2,再安装第三块挡泥板1,由此,每打设一根钢管桩2、安装一块挡泥板1、拆除一根施工桩22,操作平台4向前移动一次,以此类推,直到安装结束,拆除所有的施工桩22,进行另一侧挡泥墙施工。
本实用新型为钢管桩和钢筋混凝土挡泥板组成的屏风式挡泥墙结构,其中钢管桩打入持力层,并承担上部传递的荷载,挡泥板承担淤泥高差形成的侧压力,并阻挡淤泥的流动。挡泥板与钢管桩之间通过锁口连接,精度要求低、安装简便,且不需要潜水作业。相对于钢板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挡泥墙具有结构可靠性好、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等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挡泥板(1)、若干钢管桩(2),每一个挡泥板(1)安装在两钢管桩(2)之间;
所述钢管桩(2)包括位于下端的结构桩(25)、位于上端的施工桩(22),所述施工桩(22)与结构桩(25)连为一体,所述钢管桩(2)的两侧焊接有角钢锁口(26),所述挡泥板(1)的两侧固定有与角钢锁口(26)配合的H型钢(11),所述挡泥板(1)通过H型钢(11)安装在钢管桩(2)的角钢锁口(2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桩(25)与施工桩(22)之间采用承插口(24)对接,且采用长螺栓(2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桩(22)的顶端设有与长螺栓(23)连接的旋转手柄(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钢管桩(2)的间距为7m,所述施工桩(22)、结构桩(25)的壁厚均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包括挡泥板本体(13),挡泥板本体(13)的两侧焊接有所述H型钢(11),挡泥板本体(13)的上端焊接有若干吊环(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本体(13)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泥板本体(13)的厚度由下至上渐小,挡泥板本体(13)最下端的厚度为30cm,最上端的厚度为10 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锁口(26)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密封橡胶板(3)。
CN201920085373.1U 2019-01-18 2019-01-18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Active CN209741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5373.1U CN209741885U (zh) 2019-01-18 2019-01-18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5373.1U CN209741885U (zh) 2019-01-18 2019-01-18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1885U true CN209741885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6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5373.1U Active CN209741885U (zh) 2019-01-18 2019-01-18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18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7557A (zh) * 2020-10-20 2021-01-26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挡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324074A (zh) * 2022-09-06 2022-11-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坑便捷式挡泥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7557A (zh) * 2020-10-20 2021-01-26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挡板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324074A (zh) * 2022-09-06 2022-11-11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渣土坑便捷式挡泥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0140B (zh) 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梁深水桥墩施工工艺
JP6010070B2 (ja) 既設水中構造物の仮締切り工法
CN109780325B (zh) 一种水厂取水隧道水下管道安装方法
CN109797749B (zh) 一种水下基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9741885U (zh) 屏风式水下基槽挡泥墙结构
KR101211811B1 (ko) 조립케이슨을 이용한 현장타설말뚝
CN102359112A (zh) 利用钢箱桩进行基坑围护的方法
CN110295648A (zh) 一种用于急流河床内取水的设施及其整体安装施工方法
JP5390044B1 (ja) 水中における土留め工法
CN111535300B (zh) 一种水利施工环保的桥梁桩基施工方法
CN106759340A (zh) 低空间水中钢管桩拔桩施工方法及装置
CN109736347B (zh) 一种水下基槽挡泥墙的施工工艺
CN214401781U (zh) 适用于大吨位水中钢管桩清除装置的握裹机构
CN203284800U (zh) 深海高架隧道
CN101684869B (zh) 重力式常压干式舱
CN216689329U (zh) 一种基于海上钢斜桩支撑桩基础的钻孔平台
CN112609695B (zh) 大吨位水中钢管桩清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4401783U (zh) 适用于大吨位水中钢管桩清除装置的浮箱平台
CN113431081A (zh) 海上风电多桩基础整体靠船防撞结构及施工方法
JP5769608B2 (ja) 鋼板セル・アークの設置工法および鋼板セルの接続部構造
KR101154623B1 (ko) 수중 교각 시공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각 시공방법
CN214401782U (zh) 适用于大吨位水中钢管桩清除装置的反力架
CN220927778U (zh) 一种用于深水岩溶地质的大直径桩基作业平台
CN113373915B (zh) 一种钢立柱桩结构补强的方法
JP7252608B2 (ja) 立坑用ケーシングおよび土留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