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3500U -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3500U
CN213623500U CN202022355790.9U CN202022355790U CN213623500U CN 213623500 U CN213623500 U CN 213623500U CN 202022355790 U CN202022355790 U CN 202022355790U CN 213623500 U CN213623500 U CN 21362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hose
opening area
hole
ho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57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王昭峰
王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557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3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3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曝气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软管本体的管体壁由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和位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之间的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构成,上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在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曝气孔;下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排水曝气孔,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大于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对曝气量有限制的工艺场合中使用的曝气软管及使用该曝气软管的曝气装置。

Description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中的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化法处理污水工艺中,曝气池或氧化沟等好氧部位必须按照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充氧,曝气装置包括位于池底的曝气软管及向曝气软管供气的供气气源,其中曝气软管被认为是曝气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其充氧性能的好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和污水的处理成本上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有的一种曝气软管如中国专利ZL942391039公开的“弹性孔曝气管”,该弹性孔曝气管包括管体,管体由具有弹性的纤维增强塑料管或纤维增强橡胶管制成,管体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沿管体轴向延伸的直缝作为曝气孔。管内充气后,管壁内外的压力差迫使直缝边缘的管壁伸长向外翻,曝气孔呈开启状,停止充气后,管壁内外的压差消失,直缝边缘管壁的伸长形变复原,曝气孔呈封闭状。
使用时,向曝气软管通气,在气体压力作用下,曝气孔打开,进行曝气操作,在不需要曝气操作时,停止通气,曝气软管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关闭曝气孔。现有的这种曝气软管存在的问题在于:曝气孔均匀分布于管体的整个周向管壁上,导致曝气孔的数量较多,曝气软管单位时间内的曝气量较大,无法适用于对曝气量有限制的工艺场合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对曝气量有限制的工艺场合中使用的曝气软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曝气软管的曝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曝气软管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曝气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软管本体的管体壁由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和位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之间的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构成,上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在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曝气孔;下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排水曝气孔,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大于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
进一步的,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180~320度,曝气孔在上侧开孔区域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240~310度。
进一步的,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270~300度。
进一步的,曝气孔的开孔数量为3000~7000个/米。
进一步的,曝气孔的开孔数量为3500~5000个/米。
进一步的,曝气孔的开孔数量为3800~4500个/米。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2~12mm。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3~10mm。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4~8mm。
进一步的,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曝气孔的长度为0.7~1.3mm。
进一步的,曝气孔的长度为0.8~1.2mm。
进一步的,曝气孔的长度为0.9~1.1mm。
进一步的,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为以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10~60度,排水曝气孔在下侧开孔区域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25~45度。
进一步的,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30~40度。
进一步的, 各排水曝气孔构成沿软管本体周向间隔布置的1~6排。
进一步的,各排水曝气孔构成沿软管本体周向间隔布置的2~4排。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2~12mm。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3~10mm。
进一步的,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4~8mm。
进一步的,排水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排水曝气孔的长度为0.8~1.5mm。
进一步的,排水曝气孔的长度为1.0~1.4mm。
进一步的,排水曝气孔的长度为1.2~1.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针对曝气量有限制的特殊污水处理工艺而言,将整个软管本体分成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和位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之间的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的软管本体上不开孔,在较大的上侧开孔区域上开设曝气孔,在较小的下侧开孔区域上开设排水曝气孔,当停止曝气时,由于软管本体内气压的降低,会有少量的污水进入到软管本体内,并存于软管本体的内腔下侧,当重新供气时,气体较轻而会处于软管本体内污水的上侧,在气压作用下,将污水由排水曝气孔排出,随后曝气孔和排水曝气孔共同向外排气而用于曝气,下侧开孔区域的排水曝气孔用于曝气初期的污水排放,更有利于污水的快速导向排出,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减小曝气孔的数量,从而减小曝气量,以符合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而且有利于保证曝气初期,软管本体内的气压,从而更有利于软管本体内污水的快速排出,覆盖中心角度更大的上侧开孔区域可以设置更多朝上的曝气孔,从而有利于曝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曝气软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 软管本体、2.曝气孔、3. 排水曝气孔、4.上侧开孔区域、5.下侧开孔区域、6.右侧非开孔区域、7.左侧非开孔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曝气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曝气装置包括供气气源(图中未示出)和多个使用时至于污水处理池池底的曝气软管,供气气源及供气气源与曝气软管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曝气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软管本体由TPU/PU+添加剂生产制作,软管本体的管体壁由上侧开孔区域4、下侧开孔区域5和位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之间的左侧非开孔区域7和右侧非开孔区域6构成,上侧开孔区域4、下侧开孔区域5为以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对称结构,也就是说上侧开孔区域位于软管本体1的顶部,下侧开孔区域5位于软管本体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曝气软管为可提升式微孔曝气软管。
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B大于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A,在本实施例中,上侧开孔区域所覆盖的中心角B为270度,下侧开孔区域所覆盖的中心角A为30度,上侧开孔区域所覆盖的中心角B指的是上侧开孔区域的最左侧到上侧开孔区域的最右侧所跨的中心角角度;下侧开孔区域所覆盖的中心角A指的是下侧开孔区域的最左侧到下侧开孔区域的最右侧所跨的中心角角度。
上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曝气孔2,曝气孔用于在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本实施例中,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其制作时,可由激光线切割而成,曝气孔的长度为0.7mm,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曝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mm,曝气孔的开孔数量为5000个/米,即,每一米软管本体上,曝气孔的数量为5000个。
下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水曝气孔3,排水曝气孔用于在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本实施例中,排水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其制作时,可以有激光线切割而成,排水曝气孔的长度为0.8mm,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间距为5mm,各排水曝气孔构成沿软管本体周向间隔布置的三排结构,排水曝气孔位于软管本体的底部,更有利于软管本体内污水的排出,排水曝气孔的尺寸略大于曝气孔,在不影响其正常曝气功能的同时,更有利于软管本体内污水中污泥的顺利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还可以不是以上下方向中心线左右对称的左右对称结构;根据具体的曝气工艺需求,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还可以是180度、240度、300度、310度、320度等180~320度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180~320度之外的其它度数;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还可以是10度、25度、40度、45度、60度等10~60度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10~60度之外的其它度数;相邻曝气孔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是2mm、3mm、4mm、8mm、10mm、12mm等2~12mm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2~12mm之外的其它值,当然曝气孔也可以不均匀分布;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间距还可以是2mm、3mm、4mm、8mm、10mm、12mm等2~12mm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2~12mm之外的其它值,当然排水曝气孔也可以不均匀分布;曝气孔的开孔长度还可以是0.8mm、0.9mm、1.1mm、1.2mm、1.3mm等0.7~1.3mm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0.7~1.3mm之外的其它值;对应的,排水曝气孔的开孔长度还可以是1.0mm、1.2mm、1.3mm、1.4mm、1.5mm等0.8~1.5mm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是0.8~1.5mm之外的其它值;曝气孔的开孔数量还可以是3000个/米、3500个/米、3800个/米、4500个/米、7000个/米等3000~7000个/米之间的其它任意值,也可以使3000~7000个/米之外的其它值;排水曝气孔的开孔数量还可以是1排、2排、4排、6排等。
以上该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曝气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软管本体的管体壁由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和位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之间的左侧非开孔区域和右侧非开孔区域构成,上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在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曝气孔;下侧开孔区域的管体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软管本体内腔充气时打开、在软管本体内腔泄气时关闭的排水曝气孔,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大于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上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180~320度,曝气孔在上侧开孔区域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曝气孔的开孔数量为3000~7000个/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2~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曝气孔的长度为0.7~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上侧开孔区域、下侧开孔区域为以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的左右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下侧开孔区域覆盖的中心角为10~60度,排水曝气孔在下侧开孔区域上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在软管本体的轴向和周向上,相邻排水曝气孔之间的开孔间距为2~1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曝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排水曝气孔为长度沿软管本体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排水曝气孔的长度为0.8~1.5mm。
10.曝气装置,包括供气气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曝气软管。
CN202022355790.9U 2020-10-21 2020-10-21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Active CN213623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5790.9U CN21362350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5790.9U CN21362350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3500U true CN21362350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5790.9U Active CN213623500U (zh) 2020-10-21 2020-10-21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3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3500U (zh) 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CN201263972Y (zh) 曝气内压膜过滤器
CN102101730B (zh) 曝气用的气体扩散器
CN112158969A (zh) 一种曝气软管及曝气装置
CN205151874U (zh) 一种污水池曝气装置
JPH09253685A (ja) 散気装置
CN210419639U (zh) 一种棉类污水处理池
CN210915546U (zh) 一种防堵塞的曝气头
CN100579642C (zh) 一种高效网状复氧集成化装置
CN211644740U (zh) 一种增氧装置
CN209188533U (zh) 一种清洗效果好的超滤膜系统
CN207294331U (zh) 垂直自回流生物膜mbr装置
JP2004174287A (ja) 水質浄化装置及び水質浄化方法
CN215627034U (zh) 一种自清洁无堵塞中孔曝气器
CN214887627U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能的打水板
CN220926476U (zh) 一种负压式免维护射流曝气器
CN214457464U (zh) 一种新型村庄污水处理一体机
CN217459004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曝气装置
CN209081554U (zh) 纳米曝气增氧机
CN214243914U (zh) 一种塔式可变微孔曝气器
CN210313687U (zh) 一种曝气头结构
CN205170480U (zh) 微孔曝气器
CN209989158U (zh) 一种盘式曝气器用丝口接嘴底座及盘式曝气器
CN218944772U (zh) 一种外压式中空纤维膜
CN218491566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过水孔处反冲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