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0611U -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0611U
CN213620611U CN202021625527.0U CN202021625527U CN213620611U CN 213620611 U CN213620611 U CN 213620611U CN 202021625527 U CN202021625527 U CN 202021625527U CN 213620611 U CN213620611 U CN 213620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mechanism
conveying
clamping
driving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55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向辉
路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55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0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0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0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盘、传送机构和监测器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上侧;所述监测器件与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监测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机构滑动,所述监测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本申请的结构简单,能够便捷、准确地传送包装箱至预设位置,且适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传送机或输送机是输送设备中常用的结构,除常规的传送结构外,还有多种新型结构,例如,压带式机、线摩擦式、波状挡边式。传送机方向易变,能够灵活改变传送方向,其可以采用带传动或链传动。传送线上可卷绕传送带,此种带式传送机是当前散装物料输送的主要方式。当传送包装箱等外形相对较大的物件时,也可直接采用滚筒线输送。
在目前自动化连续作业过程中,传送机是非常常用的结构,用以配合其他操作单元联合作业。例如,在对包装箱进行封装时,需将包装箱传送至待封装位置,再由胶带机对包装箱执行封装作业。
在包装箱被传送至待封装位置时,待封装位置通常位于胶带机的打胶带单元的正下方或其他正对应的位置。而在封装的连续作业过程中,包装箱在传送过程中不便于准确定位,且定位过程中,通常其结构较为复杂,所需监测器件及辅助结构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箱在传送线上不便于准确定位、结构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盘、传送机构和监测器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上侧;
所述监测器件与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监测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机构滑动,所述监测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监测器件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侧方,且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上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监测器件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发射元件和所述信号接收元件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机构的侧方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分别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监测器件的下部卡合于所述滑槽内,一螺紧件由所述开口中穿过,并由所述监测器件的侧部压紧于所述监测器件上。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转盘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排布,任一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任一所述夹持部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侧;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或者,两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螺杆;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所述第一螺杆的轴线与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螺纹旋向相反。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U型连杆和支杆,所述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上侧,所述U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下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夹持部具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条形孔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夹持部,所述监测器件的感应元件的高度高于所述条形孔的下壁面,且低于所述条形孔的上壁面。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箱封装设备,包括底架和打胶带组件,及上述传送结构;所述转盘转动置于所述底架上侧,所述传送机构固定置于所述转盘上侧,所述打胶带组件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本申请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传送机构,并与传送机构对应设置监测器件,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实现在对传送机构上待处理件的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确定位,使包装箱能够被准确地传送至传送机构上的预设位置;且使监测器件能够随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滑动,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规格包装箱的传送需求,增进定位准确性,简化控制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务规划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转盘、夹持组件及其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支撑部与传动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机构,2-转盘,3-第一夹持部,4-第二夹持部,5-第一支撑部,6-第二支撑部,7-第一侧臂,8-第二侧臂,9-滑槽,10a-信号发射元件,10b-信号接收元件,11-直线驱动件,12-第一传动带,13-第二传动带,14-第一传动轮,15-第二传动轮,16-支撑部连接件,1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结构,该传送结构可用于封装包装箱时,对包装箱的自动传动过程,也可以适用于其他需对待处理件进行自动传送的处理过程。以下以封装包装箱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传送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盘、传送机构和监测器件;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机构驱动连接,传送机构固定设置于转盘上侧;监测器件与传送机构对应设置,监测器件能够相对于传送机构滑动,监测器件的滑动方向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转盘2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用于驱动转盘2旋转,其具体的驱动连接方式可不做具体限定。转盘2通常水平状态设置,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二驱动机构与转盘2可通过转盘传动组件驱动连接;其中,转盘转轴的下端部可通过轴承等结构置于底架上侧,以使转盘能够相对于底架转动。转盘传动组件可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例如,转盘2可固定套接于一转盘转轴上,转盘转轴竖向设置,该转盘转轴上还固定套接从动齿轮;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上或与该驱动轴连接的传动轴上固定套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直接啮合;或者,转盘传动组件还可包括中间传动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中间传动件间接连接。
当主动齿轮转动时,由该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盘2沿转盘转轴的轴线转动。第二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根据包装箱的传送或其他状态而控制转盘2和传送机构1的运行状态,提升作业效率。当传送机构上的包装箱被传送至预设位置而定位后,控制器即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启动,驱动转盘2转动。
传送机构1固定置于能够旋转的转盘2上,当转盘2转动时,传送机构1能够随转盘2一起转动,以带动传送机构1上的包装箱一起转动,便于执行封装包装箱的作业。例如,当胶带机组件采用能够由包装箱的侧方将胶带贴附于包装箱侧方的结构时,则包装箱转动过程中,胶带即能够围绕包装箱的侧部缠绕一圈或多圈,达到封装包装箱的目的。其中,胶带机组件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在包装箱转动过程中,实现对包装箱打胶带的目的即可。
并且,采用该结构,还便于控制器根据第二驱动机构转速以及转盘传动组件的传动比获取转盘2旋转的状态。通过获取转盘2的旋转状态,可以确认包装箱封装的完成状态。通过上述方式可便捷地获取转盘2旋转一圈、两圈或两圈半等的圈数信息;当转盘2旋转圈数达到预设值,则相应地,胶带缠绕包装箱一圈、两圈或两圈半等。
传送机构1可以是目前常规传送结构,可以是带传送,也可以是滚筒输送线,或其他输送结构,只要能够满足自动且持续输送待处理件的需求即可。例如,传送机构1可包括第一侧臂7、第二侧臂8和传送单元。第一侧臂7和第二侧臂8相互平行设置,二者的长度方向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平行。两个侧臂可直接固定于地面或其他结构上,也可以固定于支架上,支架再固定于地面或其他结构上。传送单元可以转动设置的传动带、滚筒输送线等结构;传动单元转动架设于两个侧臂之间,实现对待处理件的传送。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以传送机构为滚筒输送线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无特殊说明,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方位上的平行或垂直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或垂直,只要相应的结构能够实现相应的目的即可。
第一驱动机构与传送机构1驱动连接,其具体的驱动连接方式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驱动传送机构1正常运转的需求即可。第一驱动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便于控制器根据其所获取的信息控制传送机构1的启停状态。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或其他能够用于驱动传送机构1正常运转需求的构件。
与传送机构1对应设置有监测器件,用于获取传送机构1上包装箱的初始定位位置,并输出对应的电信号。且该监测器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上述电信号,并根据上述电信号控制传送机构1在预设时间后停止运行。当包装箱沿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运动时,以监测器件感应到包装箱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该位置为初步定位位置。对于同一规格的包装箱,由于传送机构1的运行速度通常是预先设置且不变的,其速度为v,该初步定位位置与包装箱的预设位置之间的间距为L,则传送机构1继续运行t=L/v的时间,即可将包装箱准确地传送至预设位置。包装箱达到预设位置后,传送机构1即可停止运行,待执行后续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电连接,控制器也可根据第一驱动机构的转速而获取传送机构1的实时运行速度,进而获取传送机构1的实时运行速度。例如,由于提高运行或作业效率的需求,传送机构1的运转速度是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的。根据包装箱的初始定位位置以及传送机构1的实时运行速度,也可以便捷地控制传送机构1的运行状态,以将包装箱准确地传送至预设位置。采用该方式,能够在传送机构1运行速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够准确地将包装箱传送至预设位置。
其中,监测器件可以是光电传感器或其他能够实时获取包装箱位置的监测器件。其具体的设置位置可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设置于传送机构1的侧方,也可以是位于传送机构1的上下侧等,只要能够便于获取传送机构1上包装箱的初步定位位置即可。通常情况下,监测器件优选设置于传送机构1的侧方,且监测器件位于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上侧,该设置方式简便,不受传送机构1传送方式的限制。
进一步地,为适应封装不同规格的包装箱的需求,监测器件滑动设置于传送机构1侧方。不同规格的包装箱,其规格尺寸不同,其中心位置与转盘中心位置的对应关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增强适用性以及简化控制过程,监测器件沿传送机构1长度方向滑动,以更好地适应控制需求。
监测器件的滑动方向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平行。具体地,监测器件可包括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布置于传送机构1的两侧。可在传送机构1的两侧各对应设置一固定部。对于任一固定部,其长度方向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平行。对于固定部的具体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便于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的安装即可,固定部通常可为杆状结构。
为简化结构,传送机构1的两个侧臂可直接作为上述固定部,即信号发射元件10a可滑动设置于第二侧臂8上,信号接收元件10b可滑动设置于第一侧臂7上。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与对应的侧臂滑动设置的具体结构可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第一侧臂7和第二侧臂8上可分别开设滑槽9,滑槽9的长度方向与侧臂的长度方向相同,且滑槽9的开口方向朝上。信号发射元件10a的下部和信号接收元件10b的下部分别卡合于对应的滑槽9内,并与对应的滑槽9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对于任一滑槽9,滑槽9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区域构成滑槽的槽道,任一侧壁的长度方向与滑槽9的长度方向平行。在滑槽9的其中一侧壁上还可开设开口(图中未示出),该开口沿该侧壁的厚度方向贯穿该侧壁,也即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贯穿该侧壁。且该开口的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开口的上下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螺纹。一螺紧件由该开口中穿过,其与该开口螺纹配合;并且,该螺紧件由信号发射元件10a或信号接收元件10b的侧部压紧于信号发射元件10a或信号接收元件10b上。
当需要改变监测器件的位置时,则松开螺紧件,使信号发射元件10a或信号接收元件10b能够沿滑槽9的长度方向滑动;待运动至预设位置,再旋紧螺紧件,由信号发射元件10a或信号接收元件10b的侧部将信号发射元件10a或信号接收元件10b压紧于滑槽9的另一侧壁上。螺紧件可以是螺栓或其他能够与上述开口螺纹配合,并能够由监测器件侧方压紧监测器件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传送结构还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排布,任一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的长度方向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平行,且任一夹持部布置于传送机构1的上侧;一个夹持组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另一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或者,两个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由于传送机构的传送面通常沿水平面,也可以是相对水平面具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本申请如无特别说明,均以传送面沿水平面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任一夹持组件,其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支撑部的上端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以滚筒输送线的结构为例,支撑部的下端部可直接向下延伸,穿过传送机构1,使支撑部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滚筒之间。通常情况下,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排布。其中,对于任一夹持组件,支撑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两个夹持组件上的支撑部均一一对应设置呈多对支撑部,任一对支撑部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排布。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以一个夹持组件具有一个支撑部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夹持部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具有便于与包装箱一侧面贴合而压紧于该包装箱侧部的结构即可。通常情况下,夹持部为条状、杆状结构或其他结构;其可为实体或中空的结构,也可以“]”等形状的结构,只要便于夹持和安装即可。
夹持部的长度方向沿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其长度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定;通常其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包装箱的封装位置。
对于任一夹持组件,其夹持部均位于传送机构1的上侧。两个夹持组件的夹持部位于同一高度。当其中一个夹持组件向另一个夹持组件靠近,或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时,两个夹持部能够夹紧位于两个夹持部之间的包装箱。采用该结构,在封装包装箱的过程中,能够使传送机构1上到达预设位置的包装箱的位置不会再发生变化,封装过程更稳定。
具体地,对于任一夹持部,夹持部可具有条形孔,条形孔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贯穿夹持部;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该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条形孔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的高度高于该条形孔的下壁面,且低于该条形孔的上壁面,使得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的信号能够由该条形孔的中空区域顺利传送,而不会被夹持部遮挡。采用该结构,能够避免信号发射元件10a和信号接收元件10b设置的位置过高,而影响传送机构1旁侧的其他结构的设置状态或影响后续作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传送结构还包括一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夹持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的上端部与夹持部固定连接,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驱动连接。
其中,夹持组件驱动机构还可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联动控制夹持组件和传送机构1等结构。当传送机构1上包装箱被传送至预设位置后,传送机构1停止运行,控制器控制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启动,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带动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以夹紧包装箱。
可采用一个夹持组件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夹持组件,以使该夹持组件靠近或远离另一夹持组件,或者,可采用两个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作为其中更优选的方式,采用一个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驱动连接,以实现带动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目的,其结构简单、动作效率更高,精简了驱动机构的应用,也便于对包装箱位置的夹持紧固,更便于将包装箱的位置定位在传送机构1的中心线位置,以便于定位在转盘2中心位置;同时,也能使结构更紧凑,避免单一夹持组件动作时,其行程过大而影响动作和夹持的稳定性。
其中,支撑部的结构也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便于支撑夹持部,便于夹持部在传送机构1上侧沿传送机构1宽度方向的运动即可。具体地,支撑部通常为杆状结构。为使夹持组件运动过程中更稳定,支撑部还可设置滑块,滑块可布置为与转盘2上侧面或固定于转盘2上侧的其他固定结构滑动配合的结构。
并且,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当传送机构1为传送带或其他不便于支撑部直接由传送线穿过的结构时,支撑部可还包括U型连杆和支杆。U型连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两个端部。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与夹持部的侧部固定连接,其第二端部与支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当支撑部还设置有滑块时,支杆的下端部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其中,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位于传送机构1传送面的上侧,其第二端部位于传送机构1传送面的下侧,U型连杆可由传送机构1的侧臂或传送机构1支架上其他中空的位置穿过。两个U型连杆的开口朝向可相反,且对于任一U型连杆,U型连杆的开口朝向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垂直,U型连杆的U型截面优选与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垂直。采用该结构,便于夹持部位于传送面上侧,而支撑部的下部,例如支杆部分位于传送面下侧,且位于传送机构的两个侧臂之间,结构更紧凑,也便于夹持组件沿传送机构1宽度方向的运动,夹持组件的结构不会影响传送机构的正常运行。
并且,对于任一夹持组件,支撑部都可以有多个;通常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部沿该夹持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即按照传送机构1的传送方向布置。两个支撑部之间可通过支撑部连接件16固定连接。支撑部连接件16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多个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当夹持组件驱动机构与夹持组件驱动连接时,夹持组件驱动机构与相应的支撑部连接件16驱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所述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件、第一带传动组件和第二带传动组件;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直线驱动件的驱动轴的一端部与直线驱动件的固定部活动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或第二夹持组件固定连接,且直线驱动件的驱动轴的伸缩方向与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带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带传动组件沿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一带传动组件的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带传动组件的两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带传动组件的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且第二带传动组件的两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
为便于说明,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部3和第一支撑部5,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部4和第二支撑部6;各夹持部和支撑部对应连接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任一带传动组件,其可以是带传动、链传动或其他传动结构;对于任一带传动组件,其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第一带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其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固定连接;当第一带传动组件运转时,其两个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带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其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固定连接;当第二带传动组件运转时,其两个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
直线驱动件12的固定部固定设置于传送机构1的侧臂或支架结构上,或传送机构1下侧的其他固定结构上,只要便于其驱动相应的夹持组件直线运动即可。其中,直线驱动件11可采用伺服电机与气缸一体的电动缸或其他能够实现直线驱动目的的结构。直线驱动件11的驱动轴的一端部与直线驱动件11的固定部活动配合,其另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或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固定连接,该驱动轴的伸缩方向与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平行。直线驱动件2可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第一带传动组件和第二带传动组件处于运动状态时,第一带传动组件的两个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带传动组件的两个端部的运动方向也相反。当驱动轴带动其中一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直线运动时,通过两个带传动组件的传动,也能够实现同时带动另一夹持组件直线运动的目的,以实现两个夹持组件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例如,当该驱动轴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且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向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时,分别与第一夹持组件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的第一带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带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均向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同时,由于任一带传动组件的两个端部的运动方向相反,则第一带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带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均向远离第一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分别与第一带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带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向远离第一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以实现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相互远离的目的。
同样的原理,当该驱动轴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向靠近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二夹持组件也向靠近第一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实现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的目的。采用该结构,仅用一个驱动机构即能够实现同时带动两个夹持组件相互运动的目的,精简了驱动机构的应用,两个夹持组件运动的同步性也更好,易于控制;并且,采用两个夹持组件同步运动的结构,也便于将传送机构1上的包装箱限位到传送机构1的中心线位置,便于执行后续作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传送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侧臂以及传动架设于两个侧臂之间的传送单元;第一带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带和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转动架设于传送机构的一侧臂内侧,第一传动带的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且第一传动带卷绕于第一传动轮上;第二带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带和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转动架设于传送机构的另一侧臂内侧,第二传动带的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支撑部固定连接,且第二传动带卷绕于第二传动轮上。
第一传动轮14和第二传动轮15可以是齿轮、链轮、带轮或其他轮状结构;第一传动带12和第二传动带13可以是带传动,也可以是链传动或其他传动结构。并且,对于任一带传动组件,其总长度不变,例如,当带传动组件为皮带连接的带传动时,则皮带的总长度不变。
参见图2和图3所示,第一传动轮14转动架设于第一侧臂7内侧,第一传动轮14的转轴水平设置,且与第一侧臂7平行;第二传动轮15转动架设于第二侧臂8内侧,第二传动轮15的转轴水平设置,且与第二侧臂8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轮14可转动架设于第一固定座上,第二传动轮15可转动架设于第二固定座上,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沿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可位于两个侧臂之间或传送机构1的两侧,只要使得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位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即可。
参见图3,第一传动带1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其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固定连接,且第一传动带12卷绕于第一传动轮14上,形成一个“U”型结构。第二传动带13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固定连接,其第二端部与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固定连接,且第二传动带13卷绕于第二传动轮15上,形成一个“U”型结构。
其中,为便于第一传动带12和第二传动带13的固定连接,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凸起,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凸起,上述四个凸起位于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的同一侧部。并且,为便于传动带的传动连接,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上的两个凸起的高度与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上的两个凸起的高度不同,高度之差为传动轮的直径大小,或略大于,或略小于该直径大小。其中,凸起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便于传动带的固定即可。
以直线驱动件11与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驱动连接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直线驱动件11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向远离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直线运动,第一支撑部5带动第二传动带13的第一端部向远离第二侧臂8的方向直线运动,以使第二传动带13的第二端部向靠近第二侧臂8的方向直线运动;第二传动带13的第二端部进而带动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向靠近第二侧臂8的方向直线运动;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带动第一传动带12的第二端部向靠近第二侧臂8的方向直线运动,第一传动带12的第二端部向靠近第二侧臂8的方向直线运动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带动第一传动带12的第一端部向靠近第一侧臂7的方向直线运动。
上述动作过程,实现两个夹持件相互远离的运动。与两个夹持组件相互远离的原理相同,当直线驱动件11带动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向靠近第二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时,即可实现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采用该结构,只需一个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同时驱动两个夹持组件的目的,其结构更简单、紧凑,同时,两个夹持组件的动作同步,其稳定性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当一夹持组件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时,沿两个夹持组件排布方向,两个夹持组件对应的一对支撑部之间,对应设置一组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第一传动带12和第二传动带13;即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第一传动带12和第二传动带13的数量与一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的数量相同,其具体连接方式与夹持组件仅只设置一个支撑部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此时,直线驱动件11的驱动轴与支撑部连接件16固定连接,实现直线驱动件11与夹持组件的驱动连接;其中,支撑部连接件1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便于各对应的支撑部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螺杆;驱动单元与第一螺杆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的轴线与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夹持组件分别与第一螺杆螺纹配合,且两个夹持组件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在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上均开设螺孔,例如,当支撑部包括滑块时,可在滑块上开设螺孔,螺孔的轴线方向与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螺杆的轴线与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上的螺孔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上的螺孔,并与两个支撑部螺纹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夹持组件具有两个支撑部时,则对应设置两根第一螺杆,两根第一螺杆由同一驱动单元驱动而转动;或者,任一夹持组件的多个支撑部均由一支撑部连接件16固定连接,并在两个支撑部连接件16上对应开设螺孔,一根第一螺杆依次穿过两个支撑部连接件16上的螺孔,并分别与两个支撑部连接件16螺纹配合,且两个支撑部连接件16上螺孔的螺纹旋向相反。
第一螺杆可为双向螺杆;且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上的螺孔的螺纹旋向相反。则当转动第一螺杆时,能够使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其中,第一螺杆的两端部可转动连接于传送机构1的两个侧臂上,例如,第一螺杆的一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一侧臂7连接,其另一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二侧臂8连接。
由于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较为频繁,因此,优选采用电机等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螺杆转动,以便于更智能、高效地控制。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上套设的齿轮可直接或间接与第一螺杆啮合。该结构简单,同样是一个驱动机构即能够实现同时驱动两个夹持组件的目的;并且,两个支撑部沿第一螺杆的轴向运动,第一螺杆还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送结构,传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杆17,导向杆17的轴线与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平行,导向杆17依次穿过两个夹持组件,且导向杆17与两个夹持组件滑动配合。
具体地,导向杆17的一端部固定于传送机构1的第一侧臂7上,另一端部固定于传送机构1的第二侧臂8上。两个夹持组件的支撑部上可各开设一通孔,通孔的轴线与传送机构1的宽度方向平行。导向杆17依次由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支撑部5上的通孔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支撑部6上的通孔穿过。导向杆17与两个支撑部均滑动配合;当两个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时,支撑部能够沿导向杆17的轴线滑动。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夹持组件具有多个支撑部时,相应的导向杆17也可设置多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转盘2下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结构,至少两个支撑结构沿转盘2的圆周方向排布,且任一支撑结构与转盘2转动抵接。
由于转盘2的上侧固定设置有传送机构1,包装箱在传送机构1上侧传送并进行封装操作,为使转盘2转动过程中更稳定,可在转盘2下侧设置至少两个支撑结构;通常设置四个。四个支撑结构沿转盘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于转盘2下侧。支撑结构可固定于地面或转盘2下侧其他稳固的结构上。
支撑结构上至少有一个构件与转盘2转动抵接。采用该结构,在转盘2不转动时,支撑结构与转盘2之间相对位置固定,支撑结构直接对转盘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转盘2转动时,转盘2与支撑结构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支撑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转盘2正常转动。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支撑结构可包括支撑座和滚轮。支撑座的顶部可设置一对耳板;滚轮通过转轴架设于该对耳板之间;且该转轴的轴线沿转盘2的半径方向设置。支撑座也可采用由支撑座顶部向内凹陷而形成凹陷部的结构,滚轮即架设于该凹陷部内;滚轮通过转轴架设于该对耳板之间;且该转轴的轴线沿转盘2的半径方向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装箱封装设备,其包括底架和打胶带组件,以及上述传送结构;转盘2转动置于底架上侧,传送机构1固定置于转盘2上侧,打胶带组件置于传送机构1上方。具体地,打胶带组件的结构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能够满足在包装箱旋转过程中,实现对包装箱侧部贴附胶带的目的即可。其中,打胶带组件可固定或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架上部,第一支架固定置于底架上侧,且位于传送机构1的侧方。
本实用新型的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该传送结构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传送机构,并与传送机构1对应设置监测器件,且第一驱动机构和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能够实现在对传送机构上待处理件的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确定位,使包装箱能够被传送至传送机构上的预设位置。监测器件能够沿传送机构的长度方向滑动,便于适用于对不同规格包装箱的准确定位,简化控制过程。更进一步,沿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夹持组件,且两个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其能够夹紧位于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包装箱,不仅能够起到夹持紧固的作用,还能够便于将包装箱沿传送机构宽度方向的位置也定位到预设位置,实现对包装箱的精确定位。并且,采用一个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实现同时带动两个夹持组件的目的,不仅能够精简结构,还能够便于两个夹持组件的同步作业,其作业过程更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盘、传送机构和监测器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传送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转盘上侧;
所述监测器件与所述传送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监测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机构滑动,所述监测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监测器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件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侧方,且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器件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发射元件和所述信号接收元件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侧方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分别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两侧;所述固定部的上端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开口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监测器件的下部卡合于所述滑槽内,一螺紧件由所述开口中穿过,并由所述监测器件的侧部压紧于所述监测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排布,任一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平行,且任一所述夹持部布置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上侧;一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另一所述夹持组件的方向运动,或者,两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第一螺杆;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所述第一螺杆的轴线与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的螺纹旋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U型连杆和支杆,所述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连杆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上侧,所述U型连杆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面的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具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条形孔沿所述传送机构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夹持部,所述监测器件的感应元件的高度高于所述条形孔的下壁面,且低于所述条形孔的上壁面。
10.一种包装箱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和打胶带组件,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送结构;所述转盘转动置于所述底架上侧,所述传送机构固定置于所述转盘上侧,所述打胶带组件置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
CN202021625527.0U 2020-08-06 2020-08-06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20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5527.0U CN21362061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5527.0U CN21362061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0611U true CN213620611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552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20611U (zh) 2020-08-06 2020-08-06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0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65508U (zh) 包装盒盒坯生产设备
CN209797157U (zh) 一种可调式电线收卷装置
CN106742304A (zh) 一种用于冰箱包装的自动套袋机
CN113619833B (zh) 一种用于医药复合膜的自动整理包装设备
CN107434079B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位置大小的胶带标签纸给料装置
CN110275248B (zh) 一种光纤光缆自动裁缆机
CN213620611U (zh)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CN108483123B (zh)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绕线机
CN117548294A (zh) 一种芯片封装用点胶机
CN111313078B (zh) 锂电池生产用电芯入壳装置
CN220165778U (zh) 一种尿素水溶液封装设备
CN211810376U (zh) 一种新型快递打包机机架
CN213620559U (zh)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CN208094411U (zh) 一种电机转子线圈自动绕线装置
CN212314068U (zh) 传送结构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CN206923164U (zh) 一种异形元件自动化插件装置
CN208233493U (zh) 订箱装置及箱体包装机
CN220032403U (zh) 一种覆膜包装机的上料机构
CN208881257U (zh) 一种带有导纸装置能够二次成型的槽盖纸切断机
CN111846461A (zh) 传送结构、传送方法及包装箱封装设备
CN209831645U (zh) Scara机器人小臂结构及scara机器人
CN107681408B (zh) 一种用于线束的双头全自动端子机
CN112009030A (zh) 一种卷纸自动压缝设备
CN221022556U (zh) 一种纸盒贴角机
CN110120298A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自动绕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