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6391U - 多功能扳手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6391U
CN213616391U CN202022101095.XU CN202022101095U CN213616391U CN 213616391 U CN213616391 U CN 213616391U CN 202022101095 U CN202022101095 U CN 202022101095U CN 213616391 U CN213616391 U CN 213616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piece
spiro union
wrench
un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10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万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em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10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6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6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6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扳手,多功能扳手包括缠绕件和加力件,缠绕件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螺接件接触,第二端与加力件连接,缠绕件绕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圈,第二端与螺接件不接触,缠绕件与螺接件通过摩擦力固定,加力件用于带动缠绕件以及螺接件相对工件转动,以在工件上拆卸或安装螺接件。通过设置缠绕件和加力件,缠绕件缠绕在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周,缠绕件和螺接件通过摩擦力而周向固定,以使加力件带动缠绕件以及螺接件相对工件转动,从而完成螺接件的拆装,此过程中,缠绕件可缠绕不同尺寸的螺接件,故多功能扳手能够适应于多类规格的螺接件,而且缠绕件通过摩擦力与螺接件固定,不会压伤螺接件的表面。

Description

多功能扳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业的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接件的手工工具。管钳与扳手类似,也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区别在于管钳主要用于拆装管道。
很多产品在拆装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型号的扳手来拆装螺母或用管钳来拆装管道,拆装人员需要准备各种型号的扳手或管钳来应对不同规格的螺母或管道,有携带不便和临时难找到合适的扳手或管钳的困扰,并且常规扳手和管钳会压伤产品表面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多功能扳手包括缠绕件和加力件,所述缠绕件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螺接件接触,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力件连接,所述缠绕件绕所述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圈,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螺接件不接触,所述缠绕件与所述螺接件通过摩擦力固定,所述加力件用于带动所述缠绕件以及所述螺接件相对工件转动,以在所述工件上拆卸或安装所述螺接件。通过设置缠绕件和加力件,缠绕件缠绕在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周,缠绕件和螺接件通过摩擦力而周向固定,以使加力件带动缠绕件以及螺接件相对工件转动,从而完成螺接件的拆装,此过程中,缠绕件可缠绕不同尺寸的螺接件,故多功能扳手能够适应于多类规格的螺接件,而且缠绕件通过摩擦力与螺接件固定,不会压伤螺接件的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缠绕件呈带状,所述缠绕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加力件连接,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所述螺接件贴合而周向固定,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摩擦结构。通过设置缠绕件呈带状,缠绕件的第二表面与螺接件贴合,缠绕件与螺接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缠绕件对螺接件的压强,进一步降低螺接件被压伤的可能性。同时,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与加力件连接,使得缠绕件缠绕螺接件后,加力件位于缠绕件背向螺接件的一侧,有利于通过加力件对缠绕件以及螺接件施加扭矩。同时,第二表面的摩擦结构,能够增大第二表面与螺接件以及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的摩擦力,有利于传递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缠绕件包括多个刚性部和多个柔性部,多个所述刚性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柔性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刚性部,所述加力件连接于所述刚性部。通过设置多个刚性部和多个柔性部,多个刚性部能够提高缠绕件整体结构强度,柔性件设于相邻的两个刚性部之间,能够保证缠绕件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有利于提高缠绕件的寿命。可以理解的是,任意相邻的柔性部的间距距离相同,即多个刚性部缠绕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有利于保证螺接件的受力较为均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缠绕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通过设置柔性材质的缠绕件,有利于缠绕件能够适应外周形状不规则的异型螺接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力件呈杆状,所述加力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切地连接。通过设置加力件呈杆状,加力件的体积较小,提高了多功能扳手的便携性,同时,加力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表面,以便于通过加力件向缠绕件以及螺接件施加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力件包括互相连接的本体部和凸起部,所述本体部用于施加力矩,所述凸起部突出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通过设置凸起部,凸起部突出于本体部的外周,在对加力件进行加工时,仅需保证凸起部的加工精度,加力件与缠绕件便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加力件进行加工时,为确保加力件与缠绕件的连接强度,加力件与缠绕件连接的位置需要的加工精度较高。若无设置凸起部,则加力件朝向缠绕件的表面均需要加工较高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力件开设有卡槽,所述缠绕件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加力件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加力件上开设卡槽,加力件通过卡槽与缠绕件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将加力件调整至缠绕件较佳的位置,以便于传递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扳手还包括固定板和多个锁紧件,所述加力件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板、所述缠绕件和所述加力件依次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板和多个锁紧件,通过固定板和多个锁紧件连接固定缠绕件和加力件,有利于提高多功能扳手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加力件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的排布方向与加力件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多功能扳手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配合结构;当所述缠绕件绕所述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缠绕件在缠绕螺接件的外周后,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可以使得缠绕件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与螺接件周向固定,有利于使得加力件带动缠绕件以及螺接件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方式缠绕件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多功能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方式缠绕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多功能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扳手、螺接件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多功能扳手、螺接件和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方式的缠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缠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实施方式缠绕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多功能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扳手100,多功能扳手100包括缠绕件10和加力件20。缠绕件10包括相背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用于与螺接件200接触,第二端12与加力件20连接。缠绕件10绕螺接件200的外周至少一圈,第二端12 与螺接件200不接触。缠绕件10与螺接件200通过摩擦力固定,加力件20用于带动缠绕件 10以及螺接件200相对工件300转动,以在工件300上拆卸或安装螺接件200。
具体的,螺接件200可以为螺钉、螺母、螺栓、螺纹管道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件。螺接件200的规格可以为外五角螺母、外六角螺母、外八角螺母等常规螺纹连接件,也可以为滚花螺母等螺纹连接件,或者是通过螺纹连接的管道。本实施例中的工件300与螺接件200 螺纹配合而固定,举例而言,若螺接件200为螺母,则工件300可为螺钉、螺栓等。可以理解的是,缠绕件10具有预设长度,预设长度优选大于市面上常见的螺接件200的外周长,以便于缠绕件10可通过摩擦力与市面上大部分的螺接件200固定。请参阅图3,加力件20通过缠绕件10向螺接件200施加拧松方向91的力矩,则可拆离螺接件200。请参阅图4,加力件20通过缠绕件10向螺接件200施加拧紧方向92的力矩,则可在工件300上安装螺接件 200。
现有技术中的扳手或者管钳,都是通过与螺母、管道等螺接件卡接而相对固定,然后在扳手远离螺接件的一端施加一个扭矩,带动螺接件转动以拧松拆离螺接件或者拧紧安装螺接件。由于是卡接固定,不容易控制扳手(管钳)与螺接件之间的压力,容易压伤螺接件,尤其是管道,压伤管道容易造成管道的结构强度下降而寿命降低,更甚者,管道破裂而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旋转扳手(管钳)前,扳手(管钳)与螺接件需要对位准确。举例而言,若需要用活动扳手安装外六角螺母,则需要先将活动扳手加紧外六角螺母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个表面,但有可能因为工件300震动、处于下雨等阻碍视线的环境下,活动扳手可能误磕外六角螺母外周面的两个对角,使得外六角螺母发生碰伤,不利于后续的拆装。
通过设置缠绕件10和加力件20,缠绕件10缠绕在螺接件200的外周至少一周,缠绕件 10和螺接件200通过摩擦力而周向固定,以使加力件20带动缠绕件10以及螺接件200相对工件300转动,从而完成螺接件200的拆装,此过程中,缠绕件10可缠绕不同尺寸的螺接件200,故多功能扳手100能够适应于多类规格的螺接件200,而且缠绕件10通过摩擦力与螺接件200固定,不会压伤螺接件200的表面。同时,缠绕件10通过摩擦力与螺接件200周向固定,不需要对位精准,因此不会发生碰伤,而且,固定方式简便,还能提高装配效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缠绕件10呈带状,缠绕件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表面101与加力件20连接,第二表面102用于与螺接件200贴合而周向固定。具体的,在缠绕件10拉展开时,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均为1个,在缠绕件10缠绕螺接件200的外周时,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均为多个。通过设置缠绕件10呈带状,缠绕件10的第二表面102与螺接件200贴合,缠绕件10与螺接件20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缠绕件10对螺接件200的压强,进一步降低螺接件200被压伤的可能性。同时,与第二表面102相对的第一表面101与加力件20连接,使得缠绕件10 缠绕螺接件200后,加力件20位于缠绕件10背向螺接件200的一侧,有利于通过加力件20 对缠绕件10以及螺接件200施加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第二表面102设有摩擦结构(未图示)。具体的,摩擦结构可以为摩擦颗粒、马赛克结构等可增大摩擦力的结构,摩擦结构优选为橡胶颗粒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通过在第二表面102设置摩擦结构,以便于增大缠绕件10与螺接件200的摩擦力以及缠绕件10自身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有利于缠绕件10通过摩擦力与螺接件200周向固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3和图5,缠绕件10包括多个刚性部110和多个柔性部120。多个刚性部110间隔设置,柔性部120连接相邻的两个刚性部110,加力件20连接于刚性部110。具体的,优选加力件20连接于缠绕件10的第二端12的最边缘处的刚性部11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相邻的两个刚性部110之间设有柔性部120,因此相邻的两个刚性部110可通过之间的柔性部120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多个刚性部110和多个柔性部120,多个刚性部 110能够提高缠绕件10整体结构强度,柔性件设于相邻的两个刚性部110之间,能够保证缠绕件10具备一定的形变能力,有利于提高缠绕件10的寿命。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5,刚性部110的数目可大于等于7个,针对于固定尺寸的外六角形状的螺母、螺钉等螺接件200,六个刚性部110可包络上述外六角形状的螺接件200的外周面,从而周向固定。以外六角螺母为例,外六角螺母的外周面包括六个平面,该实施例中的刚性部110的尺寸均相同,且单个刚性部110稍小于外六角螺母的外周面的一个平面的尺寸。在将缠绕件10与外六角螺母贴合安装时,通过六个刚性部110分别与外六角螺母外周面的六个平面一一通过摩擦力固定连接,这样可以由加力件20带动转动。
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6,刚性部110的数目可远大于6个,如20个、30个、50个等,可针对多类尺寸不同的螺接件200。以外六角螺母为例,该实施例中的单个刚性部110的尺寸远小于外六角螺母外周面的一个平面,可以为1/5、1/6、1/8等,如此设置,在将缠绕件10与外六角螺母贴合安装时,每数个刚性部110贴合于外六角螺母外周面的一个平面并与该平面通过摩擦力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刚性部110的尺寸较小,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外六角螺母,与外六角螺母外周面连接的刚性部110的数目则不同,因而能够适应多类尺寸不同的螺接件20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任意两个相邻的柔性部120的间隔距离相等。可以理解的是,任意相邻的柔性部120的间距距离相同,即多个刚性部110缠绕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有利于保证螺接件200的受力较为均匀。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3,缠绕件10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具体的,柔性材料可以为聚丙烯等塑料,也可以为聚酯纤维、聚芳酰胺纤维等纤维材料。可以理解的是,柔性材料材质的缠绕件10,各个位置均可支持较大程度的变形,以适应各种形状的螺接件200。通过设置柔性材质的缠绕件10,有利于缠绕件10能够适应外周形状不规则的异型螺接件20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7,加力件20呈杆状,加力件20与第一表面101相切地连接。加力件20的材质可以为铜合金、铝合金、钢铁等金属材质,也可以为聚苯乙烯等硬质塑料材质。具体的,缠绕件10展开后具有唯一的第一表面101,加力件20的延伸方向 93与第一表面101平行。通过设置加力件20呈杆状,加力件20的体积较小,提高了多功能扳手100的便携性,同时,加力件20与第一表面101相切地连接,以便于通过加力件20向缠绕件10以及螺接件200施加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加力件20包括互相连接的本体部21和凸起部22,本体部21用于施加力矩。凸起部22突出于本体部21的外周,凸起部22远离本体部21的一侧与第一表面101连接。通过设置凸起部22,凸起部22突出于本体部21的外周,在对加力件20 进行加工时,仅需保证凸起部22的加工精度,加力件20与缠绕件10便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加力件20进行加工时,为确保加力件20与缠绕件10的连接强度,加力件20与缠绕件10连接的位置需要的加工精度较高。若无设置凸起部 22,则加力件20朝向缠绕件10的表面均需要加工较高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加力件20开设有卡槽(未图示)。加力件20通过卡槽与缠绕件10可拆卸连接。以螺接件200为外六角螺母为例,外六角螺母的外周面包括六个平面,为了便于传递扭矩,一般需要加力件20贴合在缠绕件10的外周面中的其中一个平面。通过在加力件20上设置卡槽,加力件20通过卡槽与缠绕件10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将加力件20调整至缠绕件10较佳的位置,以便于传递扭矩。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多功能扳手100还包括固定板30和多个锁紧件40。加力件20朝向第一表面10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01。固定板30连接于第二表面102,固定板30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201相对的第二安装孔301。锁紧件40与第一安装孔201以及第二安装孔301配合连接,以使固定板30、缠绕件10和加力件20依次连接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板30和多个锁紧件40,通过固定板30和多个锁紧件40连接固定缠绕件10和加力件20,有利于提高多功能扳手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多个第一安装孔201的排布方向与加力件20的延伸方向 93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孔201的排布方向与加力件20的延伸方向93相同,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多功能扳手100的整体结构强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01具有第一配合结构(未图示),第二表面102具有第二配合结构(未图示)。当缠绕件10绕螺接件200的外周至少一圈后,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具体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优选为魔术贴结构,材质优选为纤维,第一配合结构包括多根呈钩状的刺毛,第二配合结构包括多个呈环状的圆毛。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时,至少部分刺毛勾住圆毛,而使得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连接稳定。通过设置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缠绕件10在缠绕螺接件200的外周后,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可以使得缠绕件10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与螺接件200 周向固定,有利于使得加力件20带动缠绕件10以及螺接件20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缠绕件10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与螺接件200周向固定,可以防止多功能扳手100脱离螺接件200,造成事故。举例而言,在高空作业时,工人容易由于大风或者大雨而没能抓住多功能扳手100,此时由于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多功能扳手100也不会脱离螺接件200而坠落,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也可以为通过卡扣配合连接的结构,也可以为凹槽和凸起配合连接的结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公开几种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公开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公开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万能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件和加力件,所述缠绕件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螺接件接触,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力件连接,所述缠绕件绕所述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圈,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螺接件不接触,所述缠绕件与所述螺接件通过摩擦力固定,所述加力件用于带动所述缠绕件以及所述螺接件相对工件转动,以在所述工件上拆卸或安装所述螺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呈带状,所述缠绕件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加力件连接,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所述螺接件贴合而周向固定,所述第二表面设有摩擦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包括多个刚性部和多个柔性部,多个所述刚性部等距离间隔设置,所述柔性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刚性部,所述加力件连接于所述刚性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件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件呈杆状,所述加力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切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件包括互相连接的本体部和凸起部,所述本体部用于施加力矩,所述凸起部突出于所述本体部的外周,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力件开设有卡槽,所述缠绕件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加力件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扳手还包括固定板和多个锁紧件,所述加力件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板、所述缠绕件和所述加力件依次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排布方向与所述加力件的延伸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配合结构;
当所述缠绕件绕所述螺接件的外周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
CN202022101095.XU 2020-09-22 2020-09-22 多功能扳手 Active CN213616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1095.XU CN213616391U (zh) 2020-09-22 2020-09-22 多功能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1095.XU CN213616391U (zh) 2020-09-22 2020-09-22 多功能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6391U true CN213616391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1095.XU Active CN213616391U (zh) 2020-09-22 2020-09-22 多功能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63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980A (zh) * 2021-09-09 2021-11-30 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外六角螺钉快速拆装的专用工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980A (zh) * 2021-09-09 2021-11-30 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外六角螺钉快速拆装的专用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16391U (zh) 多功能扳手
EP3382217B1 (en) Fastener
CN104368962B (zh) 一种驱动轴锁紧螺母紧固专用工装
KR101185765B1 (ko) 풀림 방지 플랜지 너트
FI105288B (fi) Momenttiruuvi tai momenttimutteri
CN108730298B (zh) 三点紧固件
CN101890695A (zh) 重载车辆履带快速拆卸安装器
CN212311870U (zh) 一种新型扳手
CN110977873B (zh) 一种双头螺栓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JP4436016B2 (ja) ボルト・ナットの共回り防止治具
JP3206541U (ja) ボルトナット締結具
CN110712160A (zh) 万向调节扳手
CN218341973U (zh) 隐藏螺母装卸工具
CN217097569U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双头主轴承螺栓安装工具
CN218093856U (zh) 螺丝防护装置
CN220241308U (zh) 全接触多功能快速扳手
CN210909747U (zh) 一种活动套筒扳手
JP3187664B2 (ja) インパクトレンチリミッタ
CN216077925U (zh) 一种克服螺栓转动及振动的螺母紧固装置
CN220575758U (zh) 多尺寸螺栓螺母安装拆卸结构
CN216812397U (zh) 一种汽车轮毂螺栓夹紧套
CN217703191U (zh) 一种利用旋转力专用锁扣扳手
KR0118084Y1 (ko) 커플링장치
CN214980720U (zh) 一种拉马
CN219404166U (zh) 一种用于助力器的拆卸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5

Address after: 210032 12th Floor, Zhongjian Global Building, 17 Xinghuo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MAN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28

Address after: Room 1002, Building 04, Zone 7, Hongyang Xuri Love City, No.1 Hongsheng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em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0032 12th Floor, Zhongjian Global Building, 17 Xinghuo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MAN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