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9785U - 复合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复合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9785U
CN213589785U CN202022181513.0U CN202022181513U CN213589785U CN 213589785 U CN213589785 U CN 213589785U CN 202022181513 U CN202022181513 U CN 202022181513U CN 213589785 U CN213589785 U CN 213589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mud
retaining wall
baff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15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君华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ai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ai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ai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ailv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15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9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9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9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3,所述沉淀池一侧上端设有进水槽1,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槽8,所述沉淀池包括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在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之间的底部设有挡水墙5,在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浮泥挡板4,在挡水墙5的后方上部设有后布水挡板6。该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的优点集于一体,前段为平流沉淀池结构,可以将污水中大颗粒污染物首先沉淀下去,以减轻后段斜管沉淀池压力,斜管沉淀池仅需去除少量小颗粒污染物,避免了斜管堵塞情况发生的同时,使流过斜管的污水变清。

Description

复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沉淀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单一平流沉淀池要想达到完全去除污染物的效果,需要增大沉淀池面积或者降低过流速度,因此建设成本较大;当单一平流沉淀池用于生化污泥沉淀时,若沉淀时间过长,无法及时有效排泥,生化污泥极易产生气体变为浮泥。
此外,斜管沉淀池是逆向流沉淀池,对于泥量少的污水有较好的沉淀效果,但是泥量较大时,斜管沉淀池将出现堵塞,水量降低,若想维持原设计负荷,将出现跑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复合沉淀池,该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的优点集于一体,前段为平流沉淀池结构,可以将污水中大颗粒污染物首先沉淀下去,以减轻后段斜管沉淀池压力,斜管沉淀池仅需去除少量小颗粒污染物,避免了斜管堵塞情况发生的同时,使流过斜管的污水变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3,所述沉淀池一侧上端设有进水槽1,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槽8,所述沉淀池包括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
在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之间的底部设有挡水墙5,在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浮泥挡板4,在挡水墙5的后方上部设有后布水挡板6;所述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大于所述泥斗3的顶端高度;
所述浮泥挡板4和后布水挡板6顶端为伸出沉淀池的污水液面设置,所述挡水墙5高度小于浮泥挡板 4底端高度,大于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前段平流沉淀池9包括设置于接近进水槽1的前布水挡板2和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在所述泥斗3的侧边设有所述挡水墙5,在所述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所述浮泥挡板4。
优选的:所述后段斜管沉淀池10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墙5后方上部的后布水挡板6、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以及设置于所述泥斗3之上,污水液面之下,后布水挡板6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侧壁之间的斜管7。
优选的:所述泥斗3具有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泥斗3并列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底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的优点集于一体,前段为平流沉淀池结构,可以将污水中大颗粒污染物首先沉淀下去,以减轻后段斜管沉淀池压力,斜管沉淀池仅需去除少量小颗粒污染物,避免了斜管堵塞情况的发生。
2.本沉淀池,在前段平流沉淀池与后段斜管沉淀池连接处之间设置了浮泥挡板、挡水墙和后布水挡板,既可以阻挡水面浮泥进入后段斜管沉淀池,又可以在连接处改变水流状态,在浮泥挡板、挡水墙和后布水挡板三者之间,由于过流断面缩小,水流紊动促进小颗粒污染物聚集,增大可沉降性,实现小颗粒聚集成长,增强斜管沉淀效果。
3.本沉淀池,实现污染物分步去除,其中的前段平流沉淀池面积缩小,水流速度相应提高,抗冲击能力更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复合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复合沉淀池的俯视图;
其中:1.进水槽;2.前布水挡板;3.泥斗;4.浮泥挡板;5.挡水墙;6.后布水挡板;7.斜管;8.出水槽; 9.前段平流沉淀池;10.后段斜管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端分实施例,而不是全端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示出一种复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3,所述沉淀池一侧上端设有进水槽1,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槽8,所述沉淀池包括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
在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之间的底部设有挡水墙5,在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浮泥挡板4,在挡水墙5的后方上部设有后布水挡板6;所述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大于所述泥斗3的顶端高度;
所述浮泥挡板4和后布水挡板6顶端为伸出沉淀池的污水液面设置,所述挡水墙5高度小于浮泥挡板 4底端高度,大于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
如图1-2所示:所述前段平流沉淀池9包括设置于接近进水槽1的前布水挡板2和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在所述泥斗3的侧边设有所述挡水墙5,在所述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所述浮泥挡板4。
如图1-2所示:所述后段斜管沉淀池10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墙5后方上部的后布水挡板6、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以及设置于所述泥斗3之上,污水液面之下,后布水挡板6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侧壁之间的斜管7。
如图1-2所示:所述泥斗3具有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泥斗3并列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底部。
复合沉淀池实施例:如图1-2所示,污水经进水槽1进入前段平流沉淀池9,污水受限于前布水挡板2 向下流动,在其作用下均匀进入前段平流沉淀池9的泥斗3上方;在平流阶段,由于重力作用,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污染物自由沉降至前段平流沉淀池9的泥斗3内;部分片状污泥,尤其是生化污泥内含较多气泡,致使这些污泥在流动过程中上浮,形成浮泥,这些浮泥随水流上浮,在浮泥挡板4处可阻挡液面浮泥,部分浮泥受阻后会脱稳分解为具有一定比重的小颗粒,重新获得下沉的能力;小颗粒在水流下缓慢向前移动,污水从泥挡板4和挡水墙5之间的空隙进入,再从挡水墙5与后布水挡板6之间的空隙进入后段斜管沉淀池10;在浮泥挡板4、挡水墙5和后布水挡板6三者之间,由于过流断面缩小,水流紊动促进小颗粒污染物聚集,增大可沉降性;水流携带较多的小颗粒污染物经斜管7聚集后重新获得下沉的能力,小颗粒聚合物沉淀于后段斜管沉淀池10的泥斗3内;流过斜管的污水变清,经出水槽8进入下一工艺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复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斗(3),所述沉淀池一侧上端设有进水槽(1),另一侧上端设有出水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
在前段平流沉淀池(9)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之间的底部设有挡水墙(5),在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浮泥挡板(4),在挡水墙(5)的后方上部设有后布水挡板(6);所述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大于所述泥斗(3)的顶端高度;
所述浮泥挡板(4)和后布水挡板(6)顶端为伸出沉淀池的污水液面设置,所述挡水墙(5)高度小于浮泥挡板(4)底端高度,大于后布水挡板(6)的底端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平流沉淀池(9)包括设置于接近进水槽(1)的前布水挡板(2)和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在所述泥斗(3)的侧边设有所述挡水墙(5),在所述挡水墙(5)的前方上部设有所述浮泥挡板(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段斜管沉淀池(10)包括设置于所述挡水墙(5)后方上部的后布水挡板(6)、设置于底部的所述泥斗(3)以及设置于所述泥斗(3)之上,污水液面之下,后布水挡板(6)和后段斜管沉淀池(10)侧壁之间的斜管(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3)具有两个以上,所述两个以上的泥斗(3)并列设置于所述沉淀池底部。
CN202022181513.0U 2020-09-29 2020-09-29 复合沉淀池 Active CN213589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1513.0U CN213589785U (zh) 2020-09-29 2020-09-29 复合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1513.0U CN213589785U (zh) 2020-09-29 2020-09-29 复合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9785U true CN213589785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9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1513.0U Active CN213589785U (zh) 2020-09-29 2020-09-29 复合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9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78978B (zh) 一种圆形自排沙式重力沉沙过滤池
CN110075577A (zh) 用于江、河、湖、库、海排污口的雨污水过滤沉淀系统
CN211069312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107381858B (zh) 一种船用油污水清洁装置
CN110478977B (zh) 一种螺旋流自排沙式沉沙过滤池
CN213589785U (zh) 复合沉淀池
CN219941879U (zh) 沉淀池
CN215454787U (zh) 一种池塘循环水养鱼泥沙分离装置
CN202324177U (zh) 旋流沉砂式溢流井
CN214913640U (zh) 一种大颗粒污水沉降池
CN21569186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结构
CN214141881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4637669U (zh) 平流式初次沉淀池
CN210356330U (zh) 一种沉沙池
CN209679570U (zh) 一种竖流沉淀池
CN208429920U (zh) 一种高效混凝斜管沉淀器
CN208865541U (zh) 一种具有斜管沉淀与气浮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20580106U (zh) 一种高效防沙防漂浮物的取水装置
CN216092643U (zh) 一种水土保持沉沙装置
CN216653506U (zh) 一种沉淀池布水装置
CN210251347U (zh) 一种便于清理沉渣的平流式沉淀池
CN112121476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4457061U (zh) 一种改良型平流沉淀池
CN213853236U (zh) 一种污泥沉淀和脱水一体机
CN214075191U (zh) 一种异形斜板填料以及斜板填料沉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