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8956U -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8956U
CN213588956U CN202020742879.8U CN202020742879U CN213588956U CN 213588956 U CN213588956 U CN 213588956U CN 202020742879 U CN202020742879 U CN 202020742879U CN 213588956 U CN213588956 U CN 21358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bone fractur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vertic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28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 Junhu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428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针对传统的恢复拐杖对于其高度的调节操作较为复杂、不易操作、调节范围较低且固定性较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撑架和底座,两个撑架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腋窝托架,两个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手持横杆,两个撑架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的一端,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竖向槽,竖向槽内滑动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焊接有立柱的底端,立柱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滑动套设在两个齿条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恢复拐杖高度进行调节,调节限度较大,且高度固定稳定性较高,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背景技术
骨伤病人的术后康复训练对其回复肢体行动功能是重要的,对于下肢骨伤病人来说,负重和行走是下肢的两个主要功能,下肢骨折术后的第三阶段的恢复,在进行负重情况下的活动度训练与肌力练习,并增加步行和平衡能力训练。在下肢康复训练中要针对膝关节僵硬进行康复治疗。典型的膝部损伤会使膝关节成负重屈曲,膝关节内侧和后侧的软组织被异常后推,这种体位又可以引起膝关节中后部肌腱、肌肉和韧带被异常扭转,这种软组织的移位和扭转会使关节受力异常,导致关节的潜在退化和受力异常,膝关节有时表现为膝关节反张。康复训练通过肌肉力量技术恢复肌纤维的正常螺旋和软组织纤维的正常平行排列和大量肌纤维(筋膜)彼此滑动能力和肌肉间肌力平衡,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所以,在第三阶段的步行和平衡训练中,需要根据骨伤患者情况提供辅助工具,如拐杖,轮椅或其他支撑设备等。。
但传统的恢复拐杖对于其高度的调节操作较为复杂,不易操作,调节范围较低,且固定性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恢复拐杖对于其高度的调节操作较为复杂、不易操作、调节范围较低且固定性较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包括两个撑架和底座,两个撑架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腋窝托架,两个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手持横杆,两个撑架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横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的一端,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竖向槽,竖向槽内滑动安装有缓冲板,缓冲板焊接有立柱的底端,立柱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滑动套设在两个齿条外侧,连接板底部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轴,两个连接轴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齿轮向啮合且两个齿轮均与对应的齿条相啮合,连接槽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蜗杆,两个连接轴中的一个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蜗杆两端均延伸至连接板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两个把手均设置为蝶形并分别与连接板两侧活动连接,便于控制蜗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的一端,多个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竖向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向槽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两个限位挡板均与缓冲板顶部活动连接,对缓冲板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顶部焊接有导向杆的一端,所述横板滑动套设在导向杆外侧,对横板进行导向。
优选的,所述腋窝托架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通过手握任一把手控制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对应的连接轴带动位于一侧的齿轮转动,位于一侧的齿轮通过与另一齿轮的啮合带动位于另一侧的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两个齿轮分别通过与齿条的啮合带动两个齿条做同步升降运动,两个齿条共同带动横板和两个撑架做升降运动,从而对腋窝托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通过将腋窝托架上的海绵垫顶在腋窝处,并通过手握手持横杆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对底座收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恢复拐杖高度进行调节,调节限度较大,且高度固定稳定性较高,易于操作,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撑架;2、底座;3、腋窝托架;4、手持横杆;5、横板;6、竖向槽;7、缓冲板;8、立柱;9、连接板;10、连接槽;11、齿条;12、连接轴;13、齿轮;14、蜗轮;15、蜗杆;16、把手;17、导向杆;18、缓冲弹簧;19、限位挡板;2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包括两个撑架1和底座2,两个撑架1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腋窝托架3,两个撑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手持横杆4,两个撑架1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5,横板5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1的一端,底座2顶部开设有竖向槽6,竖向槽6内滑动安装有缓冲板7,缓冲板7焊接有立柱8的底端,立柱8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滑动套设在两个齿条11外侧,连接板9底部开设有连接槽10,连接槽10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轴12,两个连接轴12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13,两个齿轮13向啮合且两个齿轮13均与对应的齿条11相啮合,连接槽10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蜗杆15,两个连接轴12中的一个连接轴12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蜗杆15与蜗轮14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中,蜗杆15两端均延伸至连接板9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16,两个把手16均设置为蝶形并分别与连接板9两侧活动连接,便于控制蜗杆15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8的一端,多个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均与竖向槽6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竖向槽6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19,两个限位挡板19均与缓冲板7顶部活动连接,对缓冲板7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9顶部焊接有导向杆17的一端,横板5滑动套设在导向杆17外侧,对横板5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中,腋窝托架3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20,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手握任一把手16控制蜗杆15转动,蜗杆15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通过对应的连接轴12带动位于一侧的齿轮13转动,位于一侧的齿轮13通过与另一齿轮13的啮合带动位于另一侧的齿轮13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两个齿轮13分别通过与齿条11的啮合带动两个齿条11做同步升降运动,两个齿条11共同带动横板5和两个撑架1做升降运动,从而对腋窝托架3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将腋窝托架3上的海绵垫20顶在腋窝处,并通过手握手持横杆4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18对底座1收到的冲击进行缓冲从而保证使用者的舒适度。

Claims (6)

1.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包括两个撑架(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两个撑架(1)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腋窝托架(3),两个撑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手持横杆(4),两个撑架(1)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5),横板(5)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条(11)的一端,所述底座(2)顶部开设有竖向槽(6),竖向槽(6)内滑动安装有缓冲板(7),缓冲板(7)焊接有立柱(8)的底端,立柱(8)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滑动套设在两个齿条(11)外侧,连接板(9)底部开设有连接槽(10)),连接槽(10))前后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轴(12),两个连接轴(12)上均固定安装有齿轮(13),两个齿轮(13)向啮合且两个齿轮(13)均与对应的齿条(11)相啮合,连接槽(10))两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蜗杆(15),两个连接轴(12)中的一个连接轴(12)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蜗杆(15)与蜗轮(1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5)两端均延伸至连接板(9)外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16),两个把手(16)均设置为蝶形并分别与连接板(9)两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8)的一端,多个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均与竖向槽(6)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槽(6)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19),两个限位挡板(19)均与缓冲板(7)顶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顶部焊接有导向杆(17)的一端,所述横板(5)滑动套设在导向杆(17)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窝托架(3)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安装有海绵垫(20)。
CN202020742879.8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Active CN21358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879.8U CN21358895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2879.8U CN21358895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8956U true CN213588956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2879.8U Active CN21358895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8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3829B (zh) 一种外骨骼式多自由度下肢康复助力机构
CN108852759B (zh) 一种骨科病人用多脚拐杖
CN108553271A (zh) 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坐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11329715B (zh) 一种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训练装置
CN113244087B (zh) 一种老年患者腿部训练装置
CN203662957U (zh) 脑瘫综合康复训练辅具
CN113730175A (zh) 柔性十字架牵引康复床
CN108478320B (zh) 一种主动操控式手摇牵引床
CN213588956U (zh) 一种骨伤病人用恢复拐杖
CN109529262A (zh) 一种运动医学或康复科学偏瘫健身器
CN105662684B (zh) 六维颈椎正骨牵引康复系统
CN112057302A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系统
CN110236894A (zh) 一种多功能转移助行辅具
CN114159737A (zh) 一种分离式骨科腿部康复架
CN212308372U (zh) 一种足底驱动步行训练助行器
CN109846663B (zh) 一种脊椎侧弯康复锻炼训练装置
CN113908499A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113648194A (zh) 立式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CN209122565U (zh) 一种斜位牵引装置
CN216702908U (zh) 一种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防护装置
CN111228735A (zh) 一种用于骨科术后康复的拉绳锻炼装置
CN213190961U (zh) 手控式躯体侧卧位下肢被动外展仪
CN109126038A (zh) 一种医疗康复用复健座椅
CN112603780B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腿伤术后恢复设备
CN213076422U (zh) 柔性十字架牵引康复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Junhua

Inventor after: Yang Hongxia

Inventor before: Yang Hong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1 Benxi Street, Qi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8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uhan Puren Hospital

Patentee after: Xu Junhua

Address before: Room 603, building 48, yuejiangxin Road,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before: Yang Hong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