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7849U -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 Google Patents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7849U
CN213587849U CN202021868925.5U CN202021868925U CN213587849U CN 213587849 U CN213587849 U CN 213587849U CN 202021868925 U CN202021868925 U CN 202021868925U CN 213587849 U CN213587849 U CN 21358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and
support frame
regulation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89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新达
唐政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strong Living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strong Living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strong Living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strong Living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89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7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柜台支撑框架包括横梁、立柱以及角码,角码包括两个连接部和调节部,两个连接部对应插入固定于两个横梁内,调节部嵌入固定于立柱的端部,调节部上开设有调节避让孔,立柱上对应调节避让孔开设有调节紧固孔,角码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避让孔并旋入调节紧固孔从而带动横梁靠近并抵紧于立柱。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部上的调节避让孔,与调节紧固孔进行连接,在调节紧固件紧固的过程中,带动角码沿立柱的斜对角方向移动,使两个横梁均往靠近立柱方向移动,并逐渐抵紧于立柱,从而减小横梁与立柱之间的安装间隙,提高了两者的连接紧密性,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背景技术
中岛台通常由支撑框架和大理石面板组成,大理石面板承托于支撑框架的上方。支撑框架一般采用拼接组装的方式,由多根横梁和立柱组成,横梁和立柱之间通常采用角码进行连接,角码安装在立柱上,同时角码的两端伸入到两个横梁内利用螺钉进行固定,实现了横梁和立柱的相互固定。但是现有的安装方式在横梁和立柱组装完毕后往往存在一定的安装间隙,导致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较差,整体结构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横梁和立柱的连接紧密性的柜台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柜台支撑框架的中岛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柜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垂直连接于两个横梁之间的立柱以及连接于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角码,所述角码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和倾斜连接于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调节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插入固定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内,所述调节部嵌入固定于立柱的端部,所述调节部上开设有调节避让孔,所述立柱上对应所述调节避让孔开设有调节紧固孔,所述角码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避让孔并旋入调节紧固孔从而带动横梁靠近并抵紧于所述立柱。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部上沿垂直于其与调节部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锁固孔,所述角码借助锁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锁固孔连接从而与立柱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柱两相互垂直内壁上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限定出所述第一锁固孔并在弧形板的两端之间形成变形缺口。
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变形缺口的朝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锁固孔,所述横梁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角码借助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并穿入第二锁固孔内与横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固孔,所述横梁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柱的端部开设有供角码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相互垂直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部穿过的避让缺口。
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和两个连接脚,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连接脚之间,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调节部并设有所述调节紧固孔,两个所述连接脚连接于立柱的内壁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部与两个连接部的夹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中岛台,包括面板,还包括上述的柜台支撑框架,所述面板承托于所述横梁上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柜台支撑框架中,利用连接部连接两个横梁,并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部上的调节避让孔,与调节紧固孔进行连接,在调节紧固件紧固的过程中,带动角码沿立柱的斜对角方向移动,使两个横梁均往靠近立柱方向移动,并逐渐抵紧于立柱,从而减小横梁与立柱之间的安装间隙,提高了两者的连接紧密性,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岛台中,通过采用上述的柜台支撑框架,柜台支撑框架的连接紧密性较高,对面板的支撑强度更高,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立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1、垂直连接于两个横梁1之间的立柱2以及连接于横梁1和立柱2之间的角码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柜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横梁1,且在立柱2的顶部和底部均有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码3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31和倾斜连接于两个连接部31之间的调节部32,两个所述连接部31对应插入固定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1内,所述调节部32嵌入固定于立柱2的端部,所述调节部32上开设有调节避让孔321,所述调节避让孔321朝两个连接部31的对角方向开设,所述立柱2上对应所述调节避让孔321开设有调节紧固孔21,所述角码3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避让孔321后与调节紧固孔21连接从而带动横梁1靠近并抵紧于所述立柱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紧固件为调节螺钉。
利用连接部31连接两个横梁1,并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部32上的调节避让孔321,与调节紧固孔21进行连接,在调节紧固件紧固的过程中,带动角码3沿立柱2的斜对角方向移动,使两个横梁1均往靠近立柱2方向移动,并逐渐抵紧于立柱2,从而减小横梁1与立柱2之间的安装间隙,提高了两者的连接紧密性,提升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32与两个连接部31的夹角相同,即调节部32与两个连接部31的夹角均为135°,且所述角码3沿其对角线呈对称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当调节紧固件在带动角码3移动调节时,两个横梁1相互靠近的行程距离保持一致,使两个横梁1与立柱2的连接紧密性保持一致,整体连接结构的受力也更加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横梁1分别抵接于立柱2两相互垂直的侧壁上,所述立柱2的端部开设有供角码3嵌入的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上相互垂直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部31穿过的避让缺口23。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角码3可卡嵌于安装槽22内,同时两个连接部31分别从避让缺口23伸出,安装槽22和避让缺口23为角码3提供了定位安装的作用,使角码3在与立柱2进行安装紧固时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角码3与立柱2的连接稳定性,即提升了横梁1与立柱2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2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台24,所述支撑台24包括支撑板241和两个连接脚242,所述支撑板241连接于两个连接脚242之间,所述支撑板241平行于所述调节部32并设有所述调节紧固孔21,两个所述连接脚242连接于立柱2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立柱2上连接有支撑台24的内壁呈弧形结构。
通过设置支撑台24,进一步为角码3提供定位作用,提高了角码3在拉紧两个横梁1时的稳定性。另外,立柱2的拐角面采用弧面设计,防止当发生碰撞时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使整体更加美观。将调节紧固孔21开设于支撑台24的支撑板241上,由于角码3的调节部32平行于支撑板241,在安装调节螺钉时更加便于对位,而且调节螺钉不会穿出立柱2外,同时也可以减轻立柱2整体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31上沿垂直于其与调节部32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立柱2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311开设有第一锁固孔25,所述角码3借助锁固件穿过第一通孔311后与第一锁固孔25连接从而与立柱2固定,所述锁固件为自攻螺钉。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两相互垂直内壁上连接有弧形板26,所述弧形板26限定出所述第一锁固孔25并在弧形板26的两端之间形成变形缺口27。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板26上的变形缺口27呈相互垂直朝向,弧形板26上的变形缺口27的开设方向背向与该弧形板26连接的立柱2的内壁。
通过采用弧形板26形成第一锁固孔25的结构,第一锁固孔25为自攻螺钉提供了安装紧固的位置,利用自攻螺钉穿过角码3上的第一通孔311后与第一锁固孔25连接,使角码3固定于立柱2上。由于弧形板26上形成了变形缺口27,使弧形板26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在自攻螺钉拧入弧形板26内部时,利用弧形板26的弹性变形能力可夹紧自攻螺钉,实现了自攻螺钉的固定。另外,当角码3通过自攻螺钉与立柱2预固定后,转动调节螺栓,角码3可带动横梁1抵紧于立柱2上,同时由于角码3需要相对立柱2发生了小距离的位移,变形缺口27也为角码3提供了一定的位移的空间,确保横梁1与立柱2连接的紧密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弧形板26的变形缺口27均对应朝向横梁1的拉紧方向,使自攻螺钉可朝变形缺口27方向发生位移,也使立柱2整体的受力更加均衡,不易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31上开设有第二锁固孔312,所述横梁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角码3借助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11并穿入第二锁固孔312内与横梁1连接固定,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优选地,连接于立柱2顶部的横梁1上的第二通孔11开设于横梁1的顶面上,连接于立柱2底部的横梁1上的第二通孔11开设于横梁1的底面上。
借助螺栓穿过第二通孔11并与第二锁固孔312螺纹连接,实现了角码3与横梁1的固定,安装较为方便。另外,横梁1上的第二通孔11的开设位置根据横梁1的安装位置进行选择,当横梁1连接于立柱2的顶部时,该横梁1用于支撑面板,利用面板盖设于横梁1上方可对第二通孔11进行遮挡;当横梁1连接于立柱2的底部时,横梁1上的第二通孔11开设于横梁1的底面,第二通孔11朝向地面,对第二通孔11进行隐藏,避免螺钉外露,提高了整体的美观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3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固孔312,所述横梁1与连接部31连接的端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1,当横梁1的另一端也与立柱2连接时,横梁1的另一端也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1,所述连接部31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锁固孔312。通过在连接部31上开设两个第二锁固孔312,增加了与横梁1的连接点数量,同时,还可以防止横梁1相对角码3发生偏移转动,提高了两者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中岛台,包括面板(图中未示出),优选地,所述面板为大理石面板,还包括上述的柜台支撑框架,所述面板承托于所述横梁1上方。通过采用上述的柜台支撑框架,整体的结构紧密紧密性较高,对面板的支撑稳定性较好,从而提升了中岛台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发生晃动甚至崩坏,具有较高的承重性能及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立柱2与横梁1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将角码3上的两个连接部31分别穿入至两个横梁1内,利用螺栓由横梁1外部穿入将角码3与横梁1固定,然后将与横梁1固定完成的角码3卡入到立柱2端部的安装槽22内,利用自攻螺钉将角码3与立柱2预固定,最后将调节螺栓穿过角码3的调节避让孔321并与立柱2上的调节紧固孔21连接,拧紧调节螺栓直至横梁1与立柱2抵紧,完成横梁1与立柱2组装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柜台支撑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垂直连接于两个横梁之间的立柱以及连接于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角码,其特征是:所述角码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连接部和倾斜连接于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调节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插入固定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横梁内,所述调节部嵌入固定于立柱的端部,所述调节部上开设有调节避让孔,所述立柱上对应所述调节避让孔开设有调节紧固孔,所述角码借助调节紧固件穿过调节避让孔并旋入调节紧固孔从而带动横梁靠近并抵紧于所述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上沿垂直于其与调节部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立柱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锁固孔,所述角码借助锁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锁固孔连接从而与立柱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两相互垂直内壁上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限定出所述第一锁固孔并在弧形板的两端之间形成变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变形缺口的朝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锁固孔,所述横梁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角码借助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并穿入第二锁固孔内与横梁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固孔,所述横梁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立柱的端部开设有供角码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相互垂直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供连接部穿过的避让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立柱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板和两个连接脚,所述支撑板连接于两个连接脚之间,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调节部并设有所述调节紧固孔,两个所述连接脚连接于立柱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部与两个连接部的夹角相同。
10.一种中岛台,包括面板,其特征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柜台支撑框架,所述面板承托于所述横梁上方。
CN202021868925.5U 2020-08-31 2020-08-31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Active CN21358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925.5U CN2135878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8925.5U CN2135878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7849U true CN213587849U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8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8925.5U Active CN2135878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2048B2 (en) Support assembly
WO2021057016A1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梯框架
US10517187B1 (en) Modular rack assembly
CN213587849U (zh) 柜台支撑框架和中岛台
ZA200400838B (en) System clamping element and counter-element for the connection of profiled elements
US4811508A (en) Wedge connection assemblage
CN2118314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拼接式电气柜
CN209177795U (zh) 电梯井道的连接结构以及电梯井道
CN202750380U (zh) 一种机柜
CN209780318U (zh) 预制构件安装支撑结构
CN216475782U (zh) 幕墙连接件
CN204552398U (zh) 一种翻转式门轴机构
CN221031896U (zh) 网片中段补强结构及围栏系统
CN216743535U (zh) 一种连接结构和led屏幕系统
CN209081189U (zh) 一种电梯专用环保耐磨导轨支架的连接结构
KR102648590B1 (ko) 컴퓨터 케이스 조립키트
CN219654499U (zh) 锁止装置、电气模块组和储能设备
CN216742304U (zh) 一种隐藏式家具连接件
CN220580293U (zh) 一种建筑幕墙连接装置
CN21488611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栅栏网片连接构件
CN102904172A (zh) 并柜专用柜及并柜方法
CN217998416U (zh) 一种新型外墙专用连接件
CN211597371U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用门廊立柱
CN216241717U (zh) 一种45度相接快速拆装固定结构
CN204199730U (zh) 一种组装式防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