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85469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85469U
CN213585469U CN202022757216.6U CN202022757216U CN213585469U CN 213585469 U CN213585469 U CN 213585469U CN 202022757216 U CN202022757216 U CN 202022757216U CN 213585469 U CN213585469 U CN 213585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et
heat dissipation
motor
wa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72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飞
张宏彬
康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Xita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Xita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Xita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Xita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72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85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85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85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板、散热筒、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夹套、水泵、散热器和储水箱;散热筒的开口端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罩住电机本体,散热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风扇;夹套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和连通管,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分别套装在所述散热筒的侧壁上,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连通,第一夹套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二夹套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散热器、储水箱、水泵和进水口通过水管依次连通;该散热装置具有更加优异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要求及汽油能源消耗加大,发展纯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上都安装有散热架,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收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所述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板、散热筒、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夹套、水泵、散热器和储水箱;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散热筒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所述散热筒的开口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罩住所述电机本体,所述散热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散热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一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固定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框架,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固定有所述风扇;
所述夹套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和连通管,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分别套装在所述散热筒的侧壁上,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两侧,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连通,所述第一夹套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二夹套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散热器、储水箱、水泵和进水口通过水管依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散热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和水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固定在所述散热筒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内部设置有散热片。
优选地,所述散热筒的材质为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上述散热装置不仅能够通过风扇给电机散热,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添加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夹套等结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夹套内的循环液体吸收电机周围热量,进而达到降温的效果,以便更好的降低电机温度;因此,该散热装置具有更加优异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
1-固定板;2-散热筒,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第一固定框架,24- 第二固定框架,25-导气管;3-半导体制冷片;4-风扇;5-夹套,51-第一夹套, 52-第二夹套,53-连通管,54-出水口,55-进水口;6-水泵;7-散热器,71- 散热片;8-电机本体;9-储水箱;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电机散热装置包括固定板1、散热筒2、半导体制冷片3、风扇4、夹套5、水泵6、散热器7和储水箱9;
固定板1上设置有电机本体8,散热筒2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散热筒2 的开口端安装在固定板1上且罩住电机本体8,散热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电机本体8的输出轴对应的第一通孔21,散热筒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靠近电机本体8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一固定框架23,第一固定框架23 上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3,第二通孔22远离电机本体8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框架24,第二固定框架24上固定有风扇4;
夹套5包括第一夹套51、第二夹套52和连通管53,第一夹套51和第二夹套52分别套装在散热筒2的侧壁上,并且分别位于第一通孔21的上下两侧,连通管53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套51和第二夹套52连通,第一夹套51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54,第二夹套52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55,出水口54、散热器7、储水箱9、水泵6和进水口55通过水管依次连通。
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固定板1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芯片,中央处理芯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10、半导体制冷片3、风扇4和水泵6连接;当电机本体8周围温度达到预设值时,中央处理芯片开启半导体制冷片3、风扇4和水泵6进行工作运行,实现快速降温。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22远离电机本体8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管25,导气管25固定在散热筒2的顶部。
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器7内部设置有散热片71。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散热筒2的材质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散热材料;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筒2的材质为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上述散热装置不仅能够通过风扇4给电机散热,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3的添加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夹套5等结构的设置,能够通过夹套5内的循环液体吸收电机周围热量,进而达到降温的效果,以便更好的降低电机温度;因此,该散热装置具有更加优异的散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散热筒、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夹套、水泵、散热器和储水箱;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散热筒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所述散热筒的开口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且罩住所述电机本体,所述散热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散热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内固定有第一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固定有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框架,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固定有所述风扇;
所述夹套包括第一夹套、第二夹套和连通管,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分别套装在所述散热筒的侧壁上,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两侧,所述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连通,所述第一夹套侧面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二夹套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散热器、储水箱、水泵和进水口通过水管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中央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芯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风扇和水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远离所述电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固定在所述散热筒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内部设置有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的材质为铜。
CN202022757216.6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Active CN213585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7216.6U CN213585469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7216.6U CN213585469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5469U true CN213585469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43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7216.6U Active CN213585469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85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0123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036009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冷却系统
CN207651636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209543821U (zh) 一种高散热型led显示屏
CN111741646A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相变超导热传超效散热结构兼产品壳体
CN2135854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散热装置
CN219019334U (zh) 一种带散热器的车载控制器
CN219892318U (zh) 液冷散热式托盘
CN211376773U (zh) 一种车辆动力装置支撑散热装置
CN211700499U (zh) 一种汽车电池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07609471U (zh) 一种汽车用散热装置
CN21008919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水冷式冷凝装置
CN207251385U (zh) 散热结构及水泵一体机
CN212529295U (zh) 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1987664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
CN211959916U (zh) 一种循环散热多合一电机控制器
CN220252834U (zh) 一种工程车载数据盒水冷散热防水结构
CN220401524U (zh) 一种电机外壳及电机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13365443U (zh) 一种立体流道冷却机箱
CN221033473U (zh) 一种矿用多功能散热装置
CN220493478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的散热器
CN220303596U (zh) 一种uvled固化灯的散热机构
CN218499430U (zh) 一种车用多功能集成控制器
CN214381951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