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7520U -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7520U
CN213577520U CN202022208383.5U CN202022208383U CN213577520U CN 213577520 U CN213577520 U CN 213577520U CN 202022208383 U CN202022208383 U CN 202022208383U CN 213577520 U CN213577520 U CN 213577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ipe
treatment device
pipe
wast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83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anhol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anhol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anhol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anhol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83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7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7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7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VOC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密封箱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进气管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板,底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热罐,蓄热罐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正面和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连接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连接管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对VOC废气内的粉尘和杂质进行去除,同时能够让VOC废气内的有机污染物充分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OC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VOC废气是指气体内部含有有机物的废气,由于VOC废气内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大部分是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工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副产物,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非常容易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而根据有机物具有可燃的特性,在处理这些VOC废气时,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其内部含有的有机物燃烧成无害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蓄热式废气处理装置便是处理VOC废气的不二之选,但VOC废气中不单纯含有有机物,还可能含有无法燃烧的无机物粉尘等,这些粉尘若与有机物一起进行加热则可能对有机物的燃烧造成阻碍,但现有的蓄热式废气处理装置无法将粉尘杂质从废气中去除,同时若废气燃烧不完全,将不完全燃烧的废气排入空气中依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从而达不到净化废气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具备能够将废气内含有的粉尘杂质去除,能够使废气内的有机物充分燃烧净化等优点,解决了废气内的粉尘与有机物一起加热会阻碍有机物的燃烧,废气中有机物燃烧不充分依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气管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热罐,所述蓄热罐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正面和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所述连接管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连接管内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管。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进气管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密封箱的左右两侧,所述蓄热罐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气管的右侧和连接管的左侧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VOC废气能够通过进气管进入该装置内,并通过蓄热罐进入连接管的内部,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性。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封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且拉杆的左侧贯穿进气管的左侧,所述密封箱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抽屉且回收抽屉的位置与连接槽的位置相对应,该结构设置,使得进气管内积累的粉尘和杂质能够通过连接槽进入回收抽屉中,便于工作人员对粉尘杂质这种无机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连接管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滑轨的内部,该结构设置,利用滑轨和连接框之间的滑动连接对连接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电机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右侧,所述螺纹杆贯穿连接框的左右两侧并与连接框通过螺纹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连接框的移动能够在电机和螺纹杆的带动下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观察玻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贯穿连接管的表面和内壁,所述清洁刷的表面与观察玻璃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清洁刷能够始终与观察玻璃相贴合,从而提高了清洁刷对观察玻璃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中回收管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蓄热罐顶部的中央,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和回收管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阀门,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阀门回收管和出气管中流经的VOC废气的流向,使得当VOC废气若未充分燃烧,能够再次回到蓄热罐内进行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进气管和连接槽,配合过滤网,使得废气内的粉尘等杂质能够在过滤网的阻挡作用下,停留在进气管内,而VOC废气则可以通过进气管进入蓄热罐内进行加热燃烧,同时配合拉杆、封板和回收抽屉,使得进气管内积累的粉尘杂质,能够在封板的移动下,从连接槽进入回收抽屉内,便于工作人员后续集中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管和连接管上设置的观察玻璃,配合出气管和回收管,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玻璃来判断从蓄热罐内出来的废气是否燃烧完全,从而利用回收管,能够将不完全燃烧的废气重新导回蓄热罐内进行加热燃烧,通过设置连接框和清洁刷,配合螺纹杆和电机,使得该装置能够通过电机和螺纹杆带动连接框和清洁刷移动,对观察玻璃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箱和进气管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密封箱;21、回收抽屉;3、进气管;31、过滤网;32、连接槽;4、封板;41、拉杆;5、蓄热罐;51、加热装置;6、连接管;61、观察玻璃;62、滑轨;7、连接框;71、清洁刷;8、电机;81、螺纹杆;9、出气管;91、阀门;92、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的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2,密封箱2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1,进气管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32,连接槽3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板4,底座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热罐5,蓄热罐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51,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正面和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61,连接管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框7,连接框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71,连接管6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连接管6内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1,连接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出气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管92。
进气管3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密封箱2的左右两侧,蓄热罐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气管3的右侧和连接管6的左侧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VOC废气能够通过进气管3进入该装置内,并通过蓄热罐5进入连接管6的内部,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性。
封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41且拉杆41的左侧贯穿进气管3的左侧,密封箱2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抽屉21且回收抽屉21的位置与连接槽32的位置相对应,该结构设置,使得进气管3内积累的粉尘和杂质能够通过连接槽32进入回收抽屉21中,便于工作人员对粉尘杂质这种无机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连接管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2,连接框7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滑轨62的内部,该结构设置,利用滑轨62和连接框7之间的滑动连接对连接框7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电机8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螺纹杆81的右侧,螺纹杆81贯穿连接框7的左右两侧并与连接框7通过螺纹相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连接框7的移动能够在电机8和螺纹杆81的带动下进行控制。
观察玻璃6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贯穿连接管6的表面和内壁,清洁刷71的表面与观察玻璃61相贴合,该结构设置,使得清洁刷71能够始终与观察玻璃61相贴合,从而提高了清洁刷71对观察玻璃61的清洁效果。
回收管9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蓄热罐5顶部的中央,出气管9的表面和回收管9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阀门91,该结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利用阀门91回收管92和出气管9中流经的VOC废气的流向,使得当VOC废气若未充分燃烧,能够再次回到蓄热罐5内进行燃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将进气管3的左侧与排放VOC废气的管道相连接,此时VOC废气便会通过进气管3的左侧进入该装置内,当VOC废气经过过滤网31时,VOC废气内携带的粉尘杂质等无机物污染物因为是固体杂质,则会在过滤网31的作用下被阻挡在进气管3的内部,而VOC废气则能够顺利通过进气管3进入蓄热罐5中,而被过滤下来的粉尘杂质则会积累在进气管3内部的底部并位于连接槽32中的封板4上,当长时间该装置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动拉杆41,利用拉杆41带动封板4向左移动,使封板4与连接槽32分离,便可将积累在封板4上的粉尘和杂质通过连接槽32倒入回收抽屉21内,进入蓄热罐5内的VOC废气则会在加热装置51的加热作用下和蓄热罐5内的高温下开始燃烧,使VOC废气内的有机污染物燃烧变成没有污染的二氧化碳,接着VOC废气燃烧后会进入连接管6内,此时工作人员便可通过连接管6上设置的观察玻璃61观察进入连接管6内的气体情况,由于为燃烧完全的VOC废气内部会含有没有燃烧的炭颗粒,因此会呈现黑色,当工作人员发现连接管6内气体呈现黑色是,便可关闭出气管9上的阀门91并打开回收管92上的阀门91,使连接管6内的VOC废气通过回收管92再次进入蓄热罐5内进行加热燃烧,直到VOC废气内有机物燃烧完全后,便可打开出气管9上的阀门91,并关闭回收管92上的阀门91,使燃烧净化后的VOC废气从出气管9排放到外界,当长时间使用该装置后,观察玻璃61表面可能会沾附有炭灰,此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启动电机8,利用电机8在螺纹杆81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框7和清洁刷71移动,并利用清洁刷71对观察玻璃61进行清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箱(2),所述密封箱(2)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1),所述进气管(3)底部的中央开设有连接槽(32),所述连接槽(3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板(4),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热罐(5),所述蓄热罐(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51),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正面和背面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61),所述连接管(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框(7),所述连接框(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清洁刷(71),所述连接管(6)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连接管(6)内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1),所述连接管(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气管(9),所述出气管(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管(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密封箱(2)的左右两侧,所述蓄热罐(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进气管(3)的右侧和连接管(6)的左侧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杆(41)且拉杆(41)的左侧贯穿进气管(3)的左侧,所述密封箱(2)内部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回收抽屉(21)且回收抽屉(21)的位置与连接槽(32)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2),所述连接框(7)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于滑轨(6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输出轴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螺纹杆(81)的右侧,所述螺纹杆(81)贯穿连接框(7)的左右两侧并与连接框(7)通过螺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玻璃(6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贯穿连接管(6)的表面和内壁,所述清洁刷(71)的表面与观察玻璃(61)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9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于蓄热罐(5)顶部的中央,所述出气管(9)的表面和回收管(92)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阀门(91)。
CN202022208383.5U 2020-10-01 2020-10-01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577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383.5U CN213577520U (zh) 2020-10-01 2020-10-01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383.5U CN213577520U (zh) 2020-10-01 2020-10-01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7520U true CN21357752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8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8383.5U Active CN213577520U (zh) 2020-10-01 2020-10-01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7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3565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及其附属烟气的处理系统
CN112629272A (zh) 一种工业窑炉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回收方法
CN113577944A (zh) 一种锅炉废气内杂质收集清理装置
CN213577520U (zh) 一种蓄热式voc废气处理装置
CN203764071U (zh) 火化机烟气环保处理净化系统
CN110314476A (zh) 核废物焚烧处理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06786723U (zh)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技术的垃圾焚烧炉
CN215863441U (zh) 一种rto焚烧炉气体导流结构
CN116623496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除尘系统及工艺
CN107899344A (zh) 一种固体沥青熔化用沥青烟净化设备
CN210544338U (zh) 一种锅炉废气检测过滤装置
CN213955332U (zh) 一种三床式蓄热氧化装置
CN219399388U (zh) 一种烟气排放净化装置
CN216171095U (zh) 废气净化吸收再利用装置
CN220677199U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过滤装置
CN219120584U (zh) 一种带有预警功能的蓄热式氧化炉
CN218544488U (zh) 燃烧炉排烟净化装置
CN110925781A (zh) 一种一体式医疗垃圾综合净化器
CN104913656A (zh)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吸热装置
CN101862580B (zh) 捣固焦装煤出焦地面站新型高效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工艺
CN216744377U (zh) 一种废液处理用焚烧炉
CN219502372U (zh) 一种电炉烟气超净处理装置
CN220567261U (zh) 一种voc气体焚烧回收处理装置
CN208687760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锅炉吸烟罩
CN216281460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环保燃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