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3803U -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3803U
CN213573803U CN202022173927.9U CN202022173927U CN213573803U CN 213573803 U CN213573803 U CN 213573803U CN 202022173927 U CN202022173927 U CN 202022173927U CN 213573803 U CN213573803 U CN 213573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base
wheel
rope
bl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39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ruiaite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39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3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3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3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属于建筑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转动地设置在底座的上部的翻转绳轮以及在对应于翻转绳轮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底座的下部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特点:还包括有一翻转绳轮限位座,该翻转绳轮限位座在对应于所述翻转绳轮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底座的上部嵌配并且对翻转绳轮的上部遮挡;在底座的高度方向的后侧和/或前侧中部开设有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对底座定位的底座定位卡槽;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通过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部。避免翻转绳轮跳脱逃逸于底座,确保帘片翻转梯绳的挂着;确保底座的稳定性;操作阻力小,寿命长。

Description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建筑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免受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帘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满足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等等。此外国外专利如W003071082A、US2004211528A,等等也涉及有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知:百叶帘的帘片翻转是通过帘片翻转梯绳即帘片梯绳的运动方向来实现的,具体而言,由于百叶帘的帘片梯绳由下向上引至设置于翻转辊座上的翻转辊(也称“翻转鼓”或“翻转绳轮”)并且在翻转辊的舌板上绕覆一至两圈,又由于翻转辊是通过其中央孔与翻转轴插固的,还由于翻转轴由固定于其端部的翻转牵引绳轮带动,这种结构的典型的例子可参见CN108825101A(单边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8643809A(双操控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和前述的CN105064896B以及CN105041168B。当由外操控器带动隔着内玻璃磁性吸合的内操控器向上或向下拔移时,由内操控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前述的翻转牵引绳轮,由翻转牵引绳轮带动翻转轴,由翻转轴带动翻转辊(即“翻转鼓”),从而使帘片梯绳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由于百叶帘的帘片是设置在帘片梯绳上的,因而由帘片梯绳带动帘片向内或向外(也称“向上或向下”)翻转一定的角度,以达到调节室内采光之要求。
上述结构形式的帘片翻转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翻转绳轮(即前述的翻转辊或翻转鼓)是通过其两端的轴头转动地支承在构成于底座(即前述的“翻转辊座”)上的轴头支承腔内的,因而缺乏对其的必要管制(限制),于是在诸如仓储、物流、安装搬运乃至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跳脱之虞,而若要使其复位则十分麻烦;其二,虽然底座通过其底部的安装扣能与开设在内框体的上横框条的底壁上的卡口良好配合,但是安装扣与卡口的配合不免存在间隙,因而底座由于缺乏足够的定位可靠性而或多或少会出现前后和/或左右偏动,影响对帘片梯绳的翻转效果;其三,由于在底座上并且在位于前述翻转绳轮的下方的位置需要设置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也称“改向辊”),以供用于使百叶帘升降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途经,又由于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途经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时必然会与之摩擦,尤其是当百叶帘的宽面(即宽度)愈大并且高度也相应大时,百叶帘的质量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途经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时产生的摩擦力也增大,一方面使两者摩擦而俱损,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合理的结构以电动方式实现百叶帘的升降,那么必然增大能耗,如果以传统的手动操控方式即通过拔动外操控器的方式使百叶帘升降,那么需花费较大的力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百叶帘的升降速度。鉴于并非限于前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翻转绳轮有效管控而得以避免翻转绳轮跳脱于底座、有利于显著增进对底座的限位效果而得以保障底座的稳定性并且杜绝出现前后左右偏动情形、有益于显著缓解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之间的摩擦力而得以体现操作省力并且延长两者的使用寿命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包括底座、转动地设置在底座的上部的翻转绳轮以及在对应于翻转绳轮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底座的下部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翻转绳轮限位座,该翻转绳轮限位座在对应于所述翻转绳轮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底座的上部嵌配并且对翻转绳轮的上部遮挡;在底座的高度方向的后侧和/或前侧中部开设有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对底座定位的底座定位卡槽;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通过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一安装扣,在该安装扣的对应两侧各构成有一安装扣卡配槽,并且在底座的底部还开设有一绳让位通孔,该绳让位通孔贯通所述安装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绳轮有一对并且构成于翻转绳轮轴上,而该翻转绳轮轴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底座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上部的对应壁体上各构成有一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所述翻转绳轮轴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转动支承在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内,并且在翻转绳轮轴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驱动轴配合孔,在使用状态下,由驱动轴与该驱动轴配合孔插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配合孔为正多边形孔,所述的驱动轴的横截面形状呈正多边形,所述的正多边形为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或正八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半截壁,在该对半截壁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轴头支承槽;所述的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连同所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设置在改向轮轴上,该改向轮轴的两端支承在改向轮轴头支承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所述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设置在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内,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的内圈是不转动的并且套固在所述改向轮轴上,而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的外圈是转动的并且与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的腔壁紧密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下部并且位于所述一对半截壁之间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牵引绳通过孔,该牵引绳通过孔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对应两侧的顶部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在所述翻转绳轮限位座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该对限位座卡脚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嵌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翻转绳轮限位座的两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该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在对应于所述翻转绳轮的内侧的位置伸展到所述底座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对应于翻转绳轮的上方的位置增设了与底座的上部相配合的翻转绳轮限位座,因而能避免翻转绳轮跳脱逃逸于底座,确保帘片翻转梯绳的挂着;之二,由于在底座的高度方向的前侧中部以及后侧中部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底座定位卡槽,因而在使用状态下能使底座与中空内置百叶窗的窗体的上横框条的后壁上的凸缘相配合,确保底座的稳定性,杜绝前后左右偏动及上下颤跳;之三,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通过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转动地设置于底座,因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得以转动自如,能显著缓解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与其摩擦,并且不仅操作阻力小,而且能有效延长两者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上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和图2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底座1、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的翻转绳轮2以及在对应于翻转绳轮2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的下部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由图1和图2所示,底座1的左右两侧各为一高壁体,而前后两侧各为一下面将要提及的半截壁15,鉴于前述,底座1毫无疑问具有一底座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翻转绳轮限位座4,该翻转绳轮限位座4在对应于前述翻转绳轮2的上方的位置与前述底座1的上部嵌配并且对翻转绳轮2的上部遮挡(也可称“盖封”);在底座1的高度方向的后侧和/或前侧中部开设有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对底座1定位的底座定位卡槽11(在下面还要说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通过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转动地设置在前述底座1的下部。
在前述底座1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一安装扣12,在该安装扣12的对应两侧各构成有一安装扣卡配槽121(在后面还要说明),并且在底座1的底部还开设有一绳让位通孔13,该绳让位通孔13贯通前述安装扣12。为了便于理解,申请人在图2中示出了由图3所示的百叶帘63的结构体系的帘片翻转梯绳631,该帘片翻转梯绳631的上端由下向上穿过前述安装卡扣12上的与绳让位孔13相通的孔及绳让位孔13后再进入上面已提及的底座腔,直至套绕到翻转绳轮2上,即在下面将要提及的翻转轮2的翻转轮轴21上绕覆一圈或一圈半,以便由翻转轮轴21带动帘片翻转梯绳631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一定的角度。
前述翻转绳轮2有一对并且构成于上面已经提及的翻转绳轮轴21上,上面提及的帘片翻转梯绳631位于一对翻转绳轮2之间,即位于翻转绳轮轴21的中部,该翻转绳轮轴21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2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底座1的上部。
在前述底座1的上部的对应壁体即图1和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左右壁体上各构成有一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14,前述翻转绳轮轴21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211转动支承在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14内,并且在翻转绳轮轴21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驱动轴配合孔212,在使用状态下,由驱动轴7与该驱动轴配合孔212插配连接,即由驱动轴7带动翻转绳轮轴21。
前述驱动轴配合孔212为正多边形孔,前述的驱动轴7的横截面形状呈正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正多边形为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但是如果使用正五边形或正八边形等等,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
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底座1的下部即图1和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前后侧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半截壁15,在该对半截壁15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轴头支承槽151;前述的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连同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设置在改向轮轴31上,该改向轮轴31的两端(图示状态的前端和后端)支承在改向轮轴头支承槽151内。
由图1所示,在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前述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设置在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内,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的内圈是不转动的并且套固在前述改向轮轴31上,而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的外圈是转动的并且与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的腔壁紧密配合。
在前述底座1的下部并且位于前述一对半截壁15之间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牵引绳通过孔16,该牵引绳通过孔16与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相对应。
在图2中还示出了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途经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以及牵引绳通过孔16的情形。
仍见图1和图2,在前述底座1的对应两侧的顶部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在前述翻转绳轮限位座4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41,该对限位座卡脚41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嵌配,从而由翻转绳轮限位座4在对应于翻转绳轮2的上方的位置对翻转绳轮2管护并遮蔽。
在前述翻转绳轮限位座4的两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42,该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42在对应于前述翻转绳轮2的内侧的位置伸展到前述底座1内,即伸展到前述底座腔内,由其起到对帘片翻转梯绳631的呵护作用,即避免帘片翻转梯绳631偏晃。
请参见上面已提及的图3,在图3中示出了窗体6的结构体系的内框体61、内玻璃62a、外玻璃62b、上面已提及的百叶帘63和外框体64,该外框体64实质上由上、下横框管641、642、左纵框管643和右纵框管644在转角部位通过角连接件645(四个)组成,并且在图3中还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系的底座1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装置8。由于图3所示的百叶帘63的幅面相对较大即较宽,因而相应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有三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装置8有两个,本实用新型结构有三个,帘片翻转梯绳631有三个(三根)。整扇百叶帘63位于前述的内、外玻璃62a、62b之间。依据专业常识,前述的底座1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装置8位于内框体61的上横框条611的上横框条槽6111内,并且底座1通过底座定位卡槽11定位。具体地讲,如果仅在底座1的后侧具有底座定位卡槽11时,那么在装配时,装配工人需谨慎地将具有底座定位卡槽11的一侧对准上横框条611的后壁体上的凸缘,确保底座1上的底座定位卡槽11与上横框条611的后壁体上的凸缘卡配;由于底座1可以转过180°安装(前后对调安装),因而底座1前侧的底座定位卡槽11便可与上横框条611的后壁体上的凸缘卡配,这样可以避免装配时有可能出现的底座1的安装方向或称方位失误的问题。当然,在盖板上对应于底座1的前侧的底座定位卡槽11的位置也具有凸缘时,那么底座1的前侧的底座定位卡槽11能与用于遮蔽上横框条槽6111朝向内玻璃62a的一侧的槽口的盖板上的凸缘卡配,实现对底座1的前后卡配,在这种情况下,底座1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底座定位卡槽11。由前述可知,在底座1的至少一侧开设底座定位卡槽11,本实施例结构示意的是后侧和前侧均具有底座定位卡槽11。当盖板上无凸缘时,则可以满足转过180°安装的要求。前述安装扣12(图1和图2示)与开设在上横框条611的底壁上的卡口相卡配(属于现有技术)。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及的有关部件的数量并不受到实施例的限制。
继续见图3,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的下端与百叶帘63的底条632固定,上端在依次穿过预设于百叶帘63的帘片633、上横框条611的底部(底壁)上的孔和底座1上的前述绳让位孔13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引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装置8。由电动方式或者由手动方式使驱动轴7工作时,则由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装置8收绳或放绳,从而实现百叶帘63的上升或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包括底座(1)、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的上部的翻转绳轮(2)以及在对应于翻转绳轮(2)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的下部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翻转绳轮限位座(4),该翻转绳轮限位座(4)在对应于所述翻转绳轮(2)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底座(1)的上部嵌配并且对翻转绳轮(2)的上部遮挡;在底座(1)的高度方向的后侧和/或前侧中部开设有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对底座(1)定位的底座定位卡槽(11);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通过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底部向下延伸有一安装扣(12),在该安装扣(12)的对应两侧各构成有一安装扣卡配槽(121),并且在底座(1)的底部还开设有一绳让位通孔(13),该绳让位通孔(13)贯通所述安装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绳轮(2)有一对并且构成于翻转绳轮轴(21)上,而该翻转绳轮轴(21)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21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的对应壁体上各构成有一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14),所述翻转绳轮轴(21)的两端的翻转绳轮轴头(211)转动支承在翻转绳轮轴头支承腔(14)内,并且在翻转绳轮轴(21)的轴向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驱动轴配合孔(212),在使用状态下,由驱动轴(7)与该驱动轴配合孔(212)插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配合孔(212)为正多边形孔,所述的驱动轴(7)的横截面形状呈正多边形,所述的正多边形为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或正八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下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半截壁(15),在该对半截壁(15)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轴头支承槽(151);所述的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连同所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设置在改向轮轴(31)上,该改向轮轴(31)的两端支承在改向轮轴头支承槽(1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所述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设置在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内,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的内圈是不转动的并且套固在所述改向轮轴(31)上,而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5)的外圈是转动的并且与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腔(32)的腔壁紧密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下部并且位于所述一对半截壁(15)之间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牵引绳通过孔(16),该牵引绳通过孔(16)与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3)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对应两侧的顶部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在所述翻转绳轮限位座(4)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限位座卡脚(41),该对限位座卡脚(41)与一对限位座卡脚嵌槽(17)嵌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翻转绳轮限位座(4)的两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42),该对梯绳防偏晃限位爪(42)在对应于所述翻转绳轮(2)的内侧的位置伸展到所述底座(1)内。
CN202022173927.9U 2020-09-28 2020-09-28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Active CN213573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927.9U CN21357380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927.9U CN21357380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3803U true CN213573803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3927.9U Active CN213573803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3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675B (zh) 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573803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装置
CN213869637U (zh) 一种手动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710931U (zh) 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手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13863837B (zh) 叶片驱动装置及带有叶片驱动装置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US9482050B2 (en) Shade lock assembly
CN217421021U (zh) 一种电动日夜帘
CN213838444U (zh) 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绕绳执行装置
CN213869640U (zh) 手动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4091643U (zh) 一种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JP2011132806A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と窓枠との構造
CN212271989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转角座结构
CN111395932B (zh) 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0003173U (zh) 风雨密卷帘门
CN209025589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牵引绳涨紧装置
CN212079153U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装置
KR20180066644A (ko) 롤스크린 블라인드 승강 장치
CN218093111U (zh) 风门气动闭锁装置
CN212428540U (zh) 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5718369U (zh) 一种单侧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帘的升降与帘片翻转装置
CN210152529U (zh) 拉绳式单手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CN215595425U (zh) 单边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帘片翻转内操控器结构
CN113482514B (zh) 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内用的帘片翻转牵引绳自动涨紧装置
CN214196103U (zh) 结构改进的自主供电电动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627380U (zh)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002 No.1 Huangchong Road, Y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eruiaite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002 No.1 Huangchong Road, Y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