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7380U -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7380U
CN213627380U CN202022179583.2U CN202022179583U CN213627380U CN 213627380 U CN213627380 U CN 213627380U CN 202022179583 U CN202022179583 U CN 202022179583U CN 213627380 U CN213627380 U CN 213627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blind
supporting seat
glass
fram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95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ruiaite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95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7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7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7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窗体、内、外玻璃及百叶帘,窗体包括内、外框体,外框体由上、下横框管及左、右纵框管形成口字形构造,内框体由上横框条和左、右纵框连接成冂字形的构造,上横框条构成有上横框条槽,上横框条槽内设卷筒、帘片翻转机构和驱动轴,特点:上横框条槽内增设有排绳机构及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外玻璃背对内玻璃的一侧的上部设自主供电机构,内玻璃背对外玻璃的一侧或窗体一侧的墙体上设电气控制机构,自主供电机构与电气控制机构连接,电气控制机构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连接。避免乱绳和咬绳乃至打结;避免帘片出现跳动;使用寿命长;增进内玻璃的整洁效果;操作轻巧;简化结构。

Description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对面的状态设置的并且对四周边缘部位实施封闭的两枚玻璃(内玻璃和外玻璃)之间设置可依需升降的百叶帘而构成的属于建筑物遮阳中空玻璃制品范畴的窗户。这种窗户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免受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帘的帘片的偏转角度调节而得以满足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使用简单轻便省力而得以适应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能者操作,等等。
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等等。此外国外专利如W003071082A、US2004211528A,等等也涉及有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知:百叶帘向上升起或向下关闭即上升或下降是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工作状态的变化来实现的,具体地讲,收绳则百叶帘上升,反之则下降,例如利用卷筒状部件即绕绳执行装置将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卷绕于卷筒则可使百叶帘向上升起,反之则下降。
已有技术中的卷筒状的绕绳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为带光面坡度的卷筒绕绳器;二为带螺纹卷筒绕绳器,其动作要么是靠绕绳器和导向轮的张力被动完成,要么带坡度的绕绳器自动滑动来完成。由于前述两种绕绳方式皆属消极的被动式排绳,因而易出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卷筒上缠绕不均、乱绳、咬绳(本应当先退出的绳被后退出的绳压住)甚至产生打结现象,并且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升降过程中叶片即百叶帘的帘片会出现明显的跳动情形、各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幅面越宽,则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根数相对越多,如达到三根、四根甚至更多根,但通常为两至三根)水平不一等问题,致使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之间严重挤压和摩擦,直接影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帘的使用寿命。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绕绳器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8661526A推荐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中的牵引绳卷绳辊、CN108825102A提供的“中空内置百叶窗的百叶窗升降牵引绳收放装置”的结构体系中的左、右牵引绳卷绳辊以及CN108825103A介绍的“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收放绳装置”。由于并非限于前述三项专利公开的绕绳器(专利称“卷绳辊”)都是属于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被式排绳,因而存在前述的通弊。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共同特点是:通过设置在玻璃外的即设置在内玻璃朝向室内一侧的外操控器隔着内玻璃与设置在内外玻璃之间的内操控器的彼此磁性吸合而实现帘片翻转或使百叶帘升降。具体而言,当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动外操控器时,便由外操控器带动内操控器相应移动,由内操控器通过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相关部件如帘片翻转牵引绳轮以及帘片翻转轴等,从而使帘片翻转所需的角度,并且通过百叶帘升降牵引绳依需使百叶帘升降。
由于上述专利受传统设计思维的束缚而不能自主供电驱动,于是不得不依赖前述的内操控器以及外操控器,因而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需要在内玻璃朝向室内的一侧的边缘部位的高度方向设置内操控器滑动导向条并且在内操控器滑动导向条上滑动配合用于与内操控器磁性吸合的外操控器,因而使内玻璃的整体整洁效果产生一定的观瞻影响;二是由于对外操控器的上下拨动操作相对费力,因而不便于年迈体弱者以及未成年人的轻便省力操作;三是由于需要在窗体的内外玻璃之间的左侧下部(即左下角)或右侧下部(即右下角)的转角处设置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又由于需要在窗体的内外玻璃之间的左侧上部(即左上角)或右侧上部(即右上角)的转角处设置相应的绳轮,因而致使结构相对复杂。尤其是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前述欠缺由不可消除的并且是必然性的结构因素所致,除非使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结构设计产生颠覆性的变化。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弥补前述欠缺的技术启示,
鉴于上述,设计既可在收绳时将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绕覆于卷筒又能摒弃内外操控器而实施自主供电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收绳时有助于以积极主动方式将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均匀有序地绕覆于卷筒上而得以避免乱绳和咬绳乃至打结、有利于确保复数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收放绳的平稳性以及一致性而得以避免百叶帘的帘片出现跳动情形、有益于显著减轻百叶帘升降牵引绳遭摩擦的程度而得以保障期望的使用寿命、有便于摒弃内外操控器而得以增进内玻璃的整洁效果并且得以充分体现操作的轻巧性而避免对体弱者操作产生挑剔和得以免用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以及免用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绳轮而使结构简化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设置于窗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内一侧的一内玻璃、设置于窗体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外一侧的一外玻璃以及设置于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一百叶帘,所述窗体包括一外框体和位于外框体的内侧的一内框体,外框体由上横框管、下横框管、左纵框管以及右纵框管在各自的端部通过L字形的框管角连接件插嵌连接而形成矩形的口字形构造,内框体由上横框条、左纵框条和右纵框条彼此连接成冂字形的构造,所述上横框条与所述上横框管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在该上横框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槽,该上横框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的内玻璃,在该上横框条槽内设置有卷筒、帘片翻转机构和驱动轴,该驱动轴与卷筒以及帘片翻转机构配接,所述内玻璃与所述外玻璃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所述百叶帘设置在百叶帘腔内,该百叶帘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上端引入所述上横框条槽内并且与所述卷筒连接,而百叶帘的帘片翻转梯绳的上端同样引入上横框条槽内并且绕套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上,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框条槽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卷筒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增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有序地排绕于所述卷筒上的并且与卷筒的两端传动配合的排绳机构以及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动作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在所述外玻璃背对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一自主供电机构,而在所述内玻璃背对所述外玻璃的一侧或者在伴随于所述窗体的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有一电气控制机构,所述自主供电机构与该电气控制机构电气连接,而该电气控制机构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卷筒转动地支承在彼此配成对使用的两卷筒支承座之间,在该两卷筒支承座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而在两卷筒支承座的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以水平状态对应于所述卷筒的上方,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以水平状态对应于所述排绳机构的下方;在所述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顶板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条顶板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配合钩板,而在所述上横框管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管配合钩板,该上横框管配合钩板与所述上横框条配合钩板彼此钩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卷筒支承座上构成有一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和一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位于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的下方,并且在该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内置入有一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而在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内嵌入有一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所述卷筒的端部与所述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转动配合并且在卷筒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绳端固定器,所述排绳机构与所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而在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与所述卷筒支承座的顶部固定,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与卷筒支承座的底部固定;所述卷筒支承座与所述上横框条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卷筒支承座的后侧和/或前侧开设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所述上横框条具有一上横框条后壁板,在该上横框条后壁板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的位置循着上横框条后壁板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卡槽嵌配凸条,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与该卡槽嵌配凸条嵌配;在所述卷筒的两端中各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卷筒的直径的卷筒枢转支承轴头,该卷筒枢转支承轴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卷筒端部支承轴承上;在所述卷筒枢转支承轴头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驱动轴配合孔,并且该驱动轴配合孔为正多边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卷筒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主动齿轮;所述排绳机构包括一丝杆支承座、一对丝杆、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和一对从动齿轮,丝杆支承座位于一对丝杆的相向一端之间,并且该丝杆支承座的底部在对应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一对丝杆的相向一端朝向丝杆支承座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的上部,而一对丝杆朝向所述卷筒支承座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上,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通过螺套分别与一对丝杆螺纹配合,并且该对排绳移动螺套座的下部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滑动配合,一对从动齿轮在对应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位置分别固定在一对丝杆朝向所述卷筒支承座的一端并且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卷筒支承座上并且在对应于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的下方转动地设置有一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在所述的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的下部各转动地设置有一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与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彼此对应并且相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的上部各开设有一螺套嵌置固定孔,而在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的下部各构成有一螺套座滑动块,在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向上折展的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所述螺套嵌固在所述螺套嵌置固定孔内,所述螺套座滑动块位于两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之间并且与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丝杆支承座的上部开设有一自丝杆支承座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或者在中部分隔的丝杆支承座孔,所述一对丝杆的相向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孔内,丝杆支承座的底部通过丝杆支承座固定螺钉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所述一对丝杆上的丝杆螺纹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主供电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玻璃背对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上方部位,所述的电气控制机构通过线路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包括一定位器和一电机,定位器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槽的右端,电机设置在上横框条槽的左端并且该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机构通过所述线路与定位器电气连接,而定位器与电机电气连接;在所述上横框管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走线腔,用于与定位器电气连接的电气控制机构的线路以及用于将定位器与电机电气连接的线路敷设在所述走线腔内;所述自主供电机构在所述外玻璃上的挂着位置与所述电机对应;所述的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主供电机构包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一挂板,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设置在挂板上并且由挂板连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电机的位置挂着在所述外玻璃背对所述内玻璃的一侧的上沿;所述电气控制机构包括一信号接收控制盒和一信号发射操作盒,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由导线与信号接收控制盒电气连接,信号接收控制盒对应于电机的位置粘固在所述内玻璃背对外玻璃的一侧或者固定在墙体上,并且该信号接收控制盒由所述线路与所述定位器电气连接,信号发射操作盒与信号接收控制盒无线连接并且该信号发射操作盒粘固在内玻璃的背对外玻璃的一侧的右下角或者设置在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对应于卷筒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增设了用于引导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有序地排绕于卷筒上的排绳机构并且该排绳机构与卷筒的两端传动配合,因而有助于由卷筒带动排绳机构以积极主动方式将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均匀有序地绕覆于卷筒或者从卷上退出而得以避免乱绳和咬绳乃至打结;之二,由于增设了排绳机构,因而有利于确保复数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的收放绳平稳性以及一致性而得以避免百叶帘的帘片出现跳动情形;之三,有益于显著减轻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在收放绳的过程中遭摩擦的程度而得以保障期望的使用寿命;之四,由于采用了凭借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自主供电机构以及采用了与用于驱使驱动轴工作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电气连接的并且设置于内玻璃朝向室内的一侧或者伴随于窗体设置在墙体上的电气控制机构,因而颠覆性地摒弃了凭借磁性吸合的内外操控器,十分有助于增进内玻璃的整洁效果;之五,由于对电气控制机构的操作具有触摸般的轻巧操作效果,因而得以避免对体弱者操作的挑剔性;之六,由于无需使用帘片翻转牵引绳,因而能省去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以及百叶帘升降牵引绳轮等部件而得以显著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排绳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排绳机构处于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排绳状态的示意图。
图4图1所示的卷筒、帘片翻转机构、排绳机构以及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设置于内框体的上横框条的上横框条槽内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一对丝杆与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帘片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涵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窗体1、设置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内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的一内玻璃2、设置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外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侧的一外玻璃3以及设置于内玻璃2与外玻璃3之间的一百叶帘4,前述窗体1包括一外框体11和位于外框体11的内侧的一内框体12,外框体11由上横框管111、下横框管112、左纵框管113以及右纵框管114在各自的端部通过L字形的框管角连接件115插嵌连接而形成矩形的口字形构造,内框体12由上横框条121、左纵框条122和右纵框条123彼此连接成冂字形的构造,所述上横框条121与所述上横框管1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在该上横框条12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槽1211,该上横框条槽1211的槽口朝向前述的内玻璃2,在该上横框条槽1211内设置有卷筒5、帘片翻转机构6和驱动轴10,该驱动轴10与卷筒5以及帘片翻转机构6配接,前述内玻璃2与前述外玻璃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20,前述百叶帘4设置在百叶帘腔20内,该百叶帘4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的上端引入前述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与前述卷筒5连接,而百叶帘4的帘片翻转梯绳42的上端同样引入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绕套在前述帘片翻转机构6上。
由图1所示,整个内框体12位于外框体11的内侧或称内部。前述的内、外玻璃2、3分别设置在窗体1的前侧和后侧,即结合在由内、外框体12、11共同构成的窗体1的前侧和后侧,在该内、外玻璃2、3的相向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的空间内嵌置橡胶密封条,由于该橡胶密封条同时与外框体11的四周即同时与前述上、下横框管111、112、左纵框管113以及右纵框管114朝向外的一侧如上横框管111朝向上的一侧、下横框管112朝向下的一侧、左纵框管113朝向左的一侧以及右纵框管114朝向右的一侧粘固,因而能将内、外玻璃2、3可靠定位在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内的一侧(即前侧)和朝向建筑物室外的一侧(即后侧)。
在上面,申请人提及了属于百叶帘4的结构体系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同样依据专业常识并且结合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专利文献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在本实施例中,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的下端与百叶帘4的底条43固定,而上端在依次穿过开设于百叶帘4的帘片44上的帘片升降牵引绳让位孔、途经帘片翻转机构6并且继而途经排绳机构7后定位或称固定在前述的卷筒5上,并且在排绳机构7的参与下既可有序地排绕于卷筒5,又能从卷筒5上退出;供帘片44搁置的帘片翻转梯绳42的上端引至帘片翻转机构6并绕套在帘片翻转机构6上,由帘片翻转机构6的动作而使其翻转所需的角度,以实现帘片44的翻转程度,满足室内的采光大小要求。前述卷筒5以及帘片翻转机构6由驱动轴10带动,而前述排绳机构7由卷筒5带动。
继而依据专业常识可知:窗户的宽度决定了窗体1的合理宽度,而窗体1的宽度决定着百叶帘4的宽度,于是当百叶帘4的宽度(业界也称“门幅”或“幅面”)越大时,帘片44的长度越长,那么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以及帘片翻转梯绳42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前述帘片翻转机构6的数量与帘片翻转梯绳42的数量呈亦步亦趋关系(即两者的数量相等),前述卷筒5以及排绳机构7的数量也相应地可以适应性增加。基于前述,申请人在下面虽然仅对一个卷筒5以及一个排绳机构7作详细说明,但由于增加卷筒5以及排绳机构7的数量属于技术层面上的“复制”手段,因而无论卷筒5及排绳机构7的数量多寡,只要实质结构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那么俱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实质的内涵范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卷筒5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增设有用于引导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有序地排绕(即“绕覆”)于前述卷筒5上的并且与卷筒5的两端传动配合的排绳机构7以及与前述驱动轴10连接的用于驱使前述驱动轴10动作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在前述外玻璃3背对前述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一自主供电机构9,而在前述内玻璃2背对前述外玻璃3的一侧即内玻璃2的内侧设置有一电气控制机构30,前述自主供电机构9与该电气控制机构30电气连接,而该电气控制机构30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电气连接。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的电气控制机构30在伴随于前述窗体1的状态下设置于窗口部位的墙体上,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衣参见图2和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卷筒5转动地支承在彼此配成对使用的两卷筒支承座51之间,在该两卷筒支承座5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而在两卷筒支承座51的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以水平状态对应于前述卷筒5的上方,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以水平状态对应于前述排绳机构7的下方;在前述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顶板121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条顶板12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配合钩板12121,而在前述上横框管11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管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管配合钩板1111,该上横框管配合钩板1111与前述上横框条配合钩板12121彼此钩配,从而使前述内框体12的上横框条121(图1和图2示)实现与外框体11的上横框管111相互插嵌式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既有连接效果好,又有装配速度快的长处。
在前述卷筒支承座51上构成有一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和一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位于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的下方,并且在该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内置入有一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而在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内嵌入有一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前述卷筒5的端部与前述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转动配合并且在卷筒5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以插嵌方式设置有一形状大体上呈C字形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绳端固定器54,前述排绳机构7与前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转动配合;在前述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而在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与前述卷筒支承座51的顶部固定,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与卷筒支承座51的底部固定;前述卷筒支承座51与前述上横框条121相配合。
由图2所示,在前述卷筒支承座51的顶部即顶表面上构成有一对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515,并且在对应于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515之间的一侧还构成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头固定板固定头端部限定凸缘516,前述的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通过一对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5211与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515固定,并且由支承座上连接头固定板固定头端部限定凸缘516对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的端部限定,即由支承座上连接头固定板固定头端部限定凸缘516插入预设在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上的凸缘孔5212内,从而对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1限定。
由于卷筒支承座51的底部即底表面上构成有一对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图中未示出),并且在对应于一对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之间的一侧构成一支承座下连接头固定板固定头端面限位凸缘(图中未示出),因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通过一对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5311与一对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螺钉座固定,并且由支承座下连接头固定板固定头端面限位凸缘对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的端面限定。由此可知,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与卷筒支承座51的底表面的固定方式是同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与卷筒支承座51的上表面的固定方式相同的。
继续见图2并且结合图3至图5,在前述卷筒支承座51的后侧和/或前侧并且位于卷筒支承座5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该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能与预制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窗体的窗体1的结构体系的前述内框体12的上横框条121上的凸条(即为下面将要提及的“卡槽嵌配凸条12131”)和/或预制于用于盖蔽上横框条121朝向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横框条槽1211的上横条槽盖板12111上的凸条相嵌配。由此可知,既可在卷筒支承座51的前侧和后侧部开设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本实施例即是),也可仅在卷筒支承座51的后侧或前侧开设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
由图4和图5所示,前述上横框条121具有一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在该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的位置循着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卡槽嵌配凸条12131,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与该卡槽嵌配凸条12131嵌配。如果仅在卷筒支承座51的后侧具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时,那么在装配时,装配工人需谨慎地将具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的一侧对准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上的卡槽嵌配凸条12131,确保卷筒支承座51上的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与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上的卡槽嵌配凸条12131卡配;由于卷筒支承座51可以在水平位置转过180°安装(前后对调安装),因而卷筒支承座51前侧的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便可与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上的卡槽嵌配凸条12131卡配,这样可以避免装配时有可能出现的卷筒支承座51的安装方向或称方位失误的问题。当然,在上横框条槽盖板12111上对应于卷筒支承座51的前侧的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的位置也具有等效于前述卡槽嵌配凸条12131的凸条时,那么卷筒支承座51的前侧的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能与用于遮蔽上横框条槽1211朝向内玻璃2的一侧的槽口的上横框条槽盖板12111上的凸条卡配,实现对卷筒支承座51的前后卡配,在这种情况下,卷筒支承座51的前侧和后侧均具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
由图2所示,在前述卷筒5的两端中各延伸有(也可称“各固定有”)一直径小于卷筒5的直径的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该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上。
在前述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驱动轴配合孔551,并且该驱动轴配合孔551为正多边形孔。这里所称的正多边形的典型的例子为正六边形,鉴于此,申请人在图2中示出了横截面形状呈六边形的驱动轴10,该驱动轴10朝向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的一端插入驱动轴配合孔551内,以便由该驱动轴10带动卷筒5转动,该转动包括:或向顺时针转动,或向逆时针转动,前者可在下面将要详细说明的排绳机构7的作用下将由图1和图3所示的上面已经提及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均匀而有序地绕覆在卷筒5上,图4所示的百叶帘4向上升起,后者则将绕覆于卷筒5上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退出,百叶帘4向下位移(下降)。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驱动轴配合孔551的横截面形状改为等边长的五边形或八边形,等等,并且将驱动轴10的横截面形状作适应性改变,那么应当视为未游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带动前述驱动轴10动作的方式主要有但并非绝对限于如下三种:一是手动,具体而言,使用内、外操控器控制的结构形式在人为操作下使卷筒驱动轴5动作,由于这种结构形式可通过对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的阅读而得到无障碍理解,因而不再赘述;二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具体而言,由自主供电方式使下面还要描述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带动驱动轴10;三是将前述第一种以及第二种结构形式兼得而形成自主供电(第二种形式)与手动(前述第一种方式)一体的结构形式。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在前述卷筒5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主动齿轮56;前述排绳机构7包括一丝杆支承座71、一对丝杆72、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和一对从动齿轮74,丝杆支承座71位于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之间,并且该丝杆支承座71的底部在对应于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固定,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朝向丝杆支承座71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71的上部,而一对丝杆72朝向前述卷筒支承座51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上,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通过螺套732分别与一对丝杆72螺纹配合,并且该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与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滑动配合,一对从动齿轮74在对应于前述主动齿轮73的位置分别固定在一对丝杆72朝向前述卷筒支承座51的一端并且与主动齿轮73相啮合。
申请人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将前述的一对丝杆72合而为一,即变为一根丝杆72,并且省去前述的丝杆支承座71,那么应当视为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因为技术手段、发明目的以及技术效果等仍基本相同;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将一对丝杆72变为一根,但为了避免丝杆72因冗长而有可能出现的挠度问题,那么在保留丝杆支承座71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丝杆支承座71的位置摒弃丝杆螺纹而构成有一段光杆,在该光杆部位可通过轴承或类似部件使丝杆72转动支承于丝杆支承座71上。
上面已提及,由驱动轴10带动卷筒5,由于在卷筒5的两端各有一主动齿轮56,因而在卷筒5转动时,主动齿轮56也相应转动,由两个主动齿轮56同步带动一对从动齿轮74,由一对从动齿轮74带动一对丝杆72,由一对丝杆72各自带动与其螺纹配合的排绳移动螺套座73,由该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移动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有序且均匀地地排置在卷筒5上,对此可参见图3的示意。
上面提及的主动齿轮73既可以直接套固在卷筒5的两端,也可以是将主动齿轮73构成于一主动齿轮轴的中部,将主动齿轮轴的一端紧密插入卷筒5的端部(因为卷筒5是中空的),而将主动齿轮轴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插固,在这种情形下,前述的卷筒驱动轴配合孔551转移至主动齿轮轴的中央位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前述卷筒5的长度方向构成一对键凸57(即“键状凸起”),该对键凸57围绕卷筒5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即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由一对键凸57起到对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的良好的防游动作用,同时为前述主动齿轮73实现键固定提供条件。
由图2和图3至图4所示,在前述卷筒支承座51上并且在对应于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的下方转动地设置有一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514。
请参见图6并且结合图1至图4,在前述的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各转动地设置有一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731,前述的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514与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731彼此对应并且相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由图6所示,在前述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上部各开设有一螺套嵌置固定孔733,而在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各构成有一螺套座滑动块734,在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向上折展的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532,前述螺套732嵌固在前述螺套嵌置固定孔733内,前述螺套座滑动块734位于两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532之间并且与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滑动配合,也就是说,由一对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532对螺套座滑动块734的两侧实施呵护即实施滑动导向,确保其良好滑动效果。
由图2所示,在前述丝杆支承座71的上部开设有一自丝杆支承座71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或者在中部分隔的丝杆支承座孔711,前述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孔711内,丝杆支承座71的底部通过丝杆支承座固定螺钉712与前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前述一对丝杆72上的丝杆螺纹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
请参见图7和图8并且结合图1和图4,上面提及的帘片翻转装置6包括底座61、梯绳翻转轮62、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和梯绳翻转轮限定座64,底座61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上面已提及的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与上横框条槽1211的槽底壁上开设的卡口12112(图4示)卡固,在底座61的底部开设有绳让位通孔611,梯绳翻转轮62转动地支承在底座61的上部并且在该梯绳翻转轮62的轮轴621的轴向中央开设有轮轴孔6211,该轮轴孔6211与前述的卷筒驱动轴5相配合,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转动地设置在改向轮轴631上,而该改向轮轴631支承在底座61的下部,梯绳翻转轮限定座64在对应于梯绳翻转轮62的上方的位置与底座61的上部嵌配。
继续见图7和图8,在前述底座61的下部构成有彼此对应的一对半截壁612,在该对半截壁612的相向一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轴轴头支承槽6121,前述改向轮轴631的轴头支承在该改向轮轴轴头支承槽6121内;在前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改向轮轴承腔632,在该改向轮轴承腔632内设置有一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6321,该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6321的内圈套固定在前述的改向轮轴631上;在底座61的高度方向的后侧中部和/或前侧中部开设有底座卡槽613;在底座61的下部并且在位于前述一对半截壁612之间的壁体上各开设有一牵引绳通过孔614,该牵引绳通过孔614与前述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相对应;在底座61的上部对应两侧(即图7和图8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以及右侧)的壁体上各构成有一轮轴轴头支承腔615,前述梯绳翻转轮62的轮轴621的轴头6212转动地支承在该轮轴轴头支承腔615内;在底座61的对应两侧的顶部各构成有一对限定座卡脚嵌槽616,在前述梯绳翻转轮限定座64的两侧并且在对应于一对限定座卡脚嵌槽616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限定座卡脚641,该对限定座卡脚641与一对限定座卡脚嵌槽616嵌配;在梯绳翻转轮限定座64的两侧各向下延伸有一对用于防止帘片翻转梯绳偏晃的限定座爪642。
由于上面提及的底座卡槽613与上横框条121的配合与前述对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与上横框条121的配合完全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在将帘片翻转装置6设置于图1和图4所示的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槽1211内时,将构成于底座61的底部的卡掣凸块617的两侧的卡掣凸块槽6171与前述的卡口12112卡配(图4示)。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途经牵引绳通过孔614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后抵达前述支承座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514。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通过一对改向轮转动支承轴承6321而转动地支承于改向轮轴631上,因而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能转动自如,使阻力得以显著减小,既可避免百叶帘升降牵引绳10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改向轮63之间的剧烈摩擦,又能在手动操作时或在前述电机驱动操作的过程中体现操作阻力小并且速度快的长处。
前述帘片翻转梯绳42的上端自前述的绳让位通孔611向上引至梯绳翻转轮62并且在梯绳翻转轮62的轮轴621的中部绕复一圈或一圈半。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的上端引至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绳端固定器54并且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绳端固定器54的固定器固绳耳541固定的过程已在上面述明,因而不再重复说明。在收绳过程中,由于一对丝杆72带动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朝着相悖的方向同步位移,又由于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均匀而有序地绕覆在卷筒5上,百叶帘4上升;反之则从卷筒5上退出,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退绳时,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相向位移,百叶帘4下降。
请重点参见图1并且结合图4至图5,前述的自主供电机构9设置在前述外玻璃3背对前述内玻璃2的一侧即设置在外玻璃3朝向外界的一侧的上方部位,前述的电气控制机构30通过线路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电气连接。
前述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包括一定位器81和一电机82,定位器81设置在前述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槽1211的右端,电机82设置在上横框条槽1211的左端并且该电机82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前述横截面形状呈正六边形的驱动轴10连接,前述电气控制机构30通过前述线路与定位器81电气连接,而定位器81与电机82电气连接;在前述上横框管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走线腔1112,用于与定位器81电气连接的电气控制机构30的线路以及用于将定位器81与电机电气连接的线路敷设在前述走线腔1112内;前述自主供电机构9在前述外玻璃3上的挂着位置与前述电机82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电机8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
前述的自主供电机构9包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和一挂板92,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设置在挂板92上并且由挂板92连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在对应于前述电机82的位置挂着在前述外玻璃3背对前述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沿;前述电气控制机构30包括一信号接收控制盒301和一信号发射操作盒302,前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由导线与信号接收控制盒301电气连接,信号接收控制盒301对应于电机82的位置粘固在前述内玻璃2背对外玻璃3的一侧或者固定在墙体上,并且该信号接收控制盒301由前述线路与前述定位器81电气连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与信号接收控制盒301无线连接并且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粘固在内玻璃2的背对外玻璃3的一侧的右下角,但也可以设置在即固定在墙体上,并且该信号接收控制盒30由前述线路与前述定位器81电气连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与信号接收控制盒301无线连接并且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粘固在内玻璃2的背对外玻璃3的一侧的右下角或其它合理位置,但也可以设置在墙体上,甚至可以象电视机遥控器那样放置于桌子或类似的载体上。
由图1所示,在前述信号发射操作盒302的面板上设置有向上箭头3021和向下箭头3022,当要使帘片44向上翻转一定角度时,则由使用者触及一会向上箭头3021,由信号接收控制盒301接收指令,使定位器81驱使电机82转动,由电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驱动轴10相应转动一个角度,由驱动轴10带动轮轴621(图7至8示),从而使帘片翻转梯绳42相应运动即转过或称翻转一个角度,从而使帘片44翻转相应的角度。反之,当按动向下箭头3022,由于定位器81驱使电机82反转,则按前述相反过程而使帘片44翻转与前述相反方向的角度。
当要使百叶帘4向上收起时,由操作者按住向上箭头3021,信号接收控制盒301接收到信号而由定位器81使电机82正转,按前述雷同过程直至使百叶帘4上升至所期望的程度时才将手指离开向上箭头3021,具体而言,由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也可称“联轴节”)带动驱动轴10相应转动,并由驱动轴10带动卷筒5相应转动,从而在前述排绳机构7的参与下使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以螺旋状态持续绕覆于卷筒5上,直至百叶帘4上升至所期望的程度时,将手指离开向上箭头3021;反之亦然。
如果在百叶帘4向上升起或向下降落至极限程度,但操作者的手指仍未离开向上箭头3021或向下箭3022,那么由定位器81使电机82停止工作,即由定位器81切断电机82的工作电源。因为定位器81的功用是控制电机82正反转的转动圈数来达到精确控制百叶帘4上升至极限或下降至极限位置的,以起到对电机82控制并且保护电机82的作用。由前述说明可知,驱动电机82工作的电源来自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包括一窗体(1)、设置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内一侧的一内玻璃(2)、设置于窗体(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建筑物室外一侧的一外玻璃(3)以及设置于内玻璃(2)与外玻璃(3)之间的一百叶帘(4),所述窗体(1)包括一外框体(11)和位于外框体(11)的内侧的一内框体(12),外框体(11)由上横框管(111)、下横框管(112)、左纵框管(113)以及右纵框管(114)在各自的端部通过L字形的框管角连接件(115)插嵌连接而形成矩形的口字形构造,内框体(12)由上横框条(121)、左纵框条(122)和右纵框条(123)彼此连接成冂字形的构造,所述上横框条(121)与所述上横框管(111)朝向下的一侧的长度方向连接,在该上横框条(12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槽(1211),该上横框条槽(1211)的槽口朝向所述的内玻璃(2),在该上横框条槽(1211)内设置有卷筒(5)、帘片翻转机构(6)和驱动轴(10),该驱动轴(10)与卷筒(5)以及帘片翻转机构(6)配接,所述内玻璃(2)与所述外玻璃(3)之间的空间构成为百叶帘腔(20),所述百叶帘(4)设置在百叶帘腔(20)内,该百叶帘(4)的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的上端引入所述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与所述卷筒(5)连接,而百叶帘(4)的帘片翻转梯绳(42)的上端同样引入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绕套在所述帘片翻转机构(6)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框条槽(121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卷筒(5)的长度方向的下方的位置增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百叶帘升降牵引绳(41)有序地排绕于所述卷筒(5)上的并且与卷筒(5)的两端传动配合的排绳机构(7)以及与所述驱动轴(10)连接的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轴(10)动作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在所述外玻璃(3)背对所述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一自主供电机构(9),而在所述内玻璃(2)背对所述外玻璃(3)的一侧或者在伴随于所述窗体(1)的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有一电气控制机构(30),所述自主供电机构(9)与该电气控制机构(30)电气连接,而该电气控制机构(30)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5)转动地支承在彼此配成对使用的两卷筒支承座(51)之间,在该两卷筒支承座(5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而在两卷筒支承座(51)的底部之间固定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以水平状态对应于所述卷筒(5)的上方,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以水平状态对应于所述排绳机构(7)的下方;在所述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顶板(121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条顶板(1212)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条配合钩板(12121),而在所述上横框管(11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循着上横框管(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上横框管配合钩板(1111),该上横框管配合钩板(1111)与所述上横框条配合钩板(12121)彼此钩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支承座(51)上构成有一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和一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位于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的下方,并且在该卷筒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1)内置入有一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而在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内嵌入有一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所述卷筒(5)的端部与所述卷筒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11)转动配合并且在卷筒(5)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一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绳端固定器(54),所述排绳机构(7)与所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52)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而在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两端各构成有一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支承座上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21)与所述卷筒支承座(51)的顶部固定,而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固定头(531)与卷筒支承座(51)的底部固定;所述卷筒支承座(51)与所述上横框条(12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支承座(51)的后侧和/或前侧开设有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所述上横框条(121)具有一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在该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的前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的位置循着上横框条后壁板(1213)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卡槽嵌配凸条(12131),支承座边框固定卡槽(513)与该卡槽嵌配凸条(12131)嵌配;在所述卷筒(5)的两端中各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卷筒(5)的直径的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该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卷筒端部支承轴承(5111)上;在所述卷筒枢转支承轴头(55)的轴向中央位置构成有一驱动轴配合孔(551),并且该驱动轴配合孔(551)为正多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5)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主动齿轮(56);所述排绳机构(7)包括一丝杆支承座(71)、一对丝杆(72)、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和一对从动齿轮(74),丝杆支承座(71)位于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之间,并且该丝杆支承座(71)的底部在对应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固定,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朝向丝杆支承座(71)并且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71)的上部,而一对丝杆(72)朝向所述卷筒支承座(51)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丝杆端部枢转支承轴承(5121)上,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通过螺套(732)分别与一对丝杆(72)螺纹配合,并且该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滑动配合,一对从动齿轮(74)在对应于所述主动齿轮(56)的位置分别固定在一对丝杆(72)朝向所述卷筒支承座(51)的一端并且与主动齿轮(56)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筒支承座(51)上并且在对应于丝杆端部支承轴承嵌入孔(512)的下方转动地设置有一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514);在所述的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各转动地设置有一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731),支承座百叶帘升降牵引绳导向轮(514)与排绳移动螺套百叶帘升降牵引绳牵引导轮(731)彼此对应并且相互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上部各开设有一螺套嵌置固定孔(733),而在一对排绳移动螺套座(73)的下部各构成有一螺套座滑动块(734),在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向上折展的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532),所述螺套(732)嵌固在所述螺套嵌置固定孔(733)内,所述螺套座滑动块(734)位于两螺套座滑动块导滑凸条(532)之间并且与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支承座(71)的上部开设有一自丝杆支承座(71)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或者在中部分隔的丝杆支承座孔(711),所述一对丝杆(72)的相向一端转动地支承在丝杆支承座孔(711)内,丝杆支承座(71)的底部通过丝杆支承座固定螺钉(712)与所述支承座下连接固定板(5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所述一对丝杆(72)上的丝杆螺纹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供电机构(9)设置在所述外玻璃(3)背对所述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方部位,所述的电气控制机构(30)通过线路与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自主驱动机构(8)包括一定位器(81)和一电机(82),定位器(81)设置在所述上横框条(121)的上横框条槽(1211)的右端,电机(82)设置在上横框条槽(1211)的左端并且该电机(82)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10)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机构(30)通过所述线路与定位器(81)电气连接,而定位器(81)与电机(82)电气连接;在所述上横框管(11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走线腔(1112),用于与定位器(81)电气连接的电气控制机构(30)的线路以及用于将定位器(81)与电机电气连接的线路敷设在所述走线腔(1112)内;所述自主供电机构(9)在所述外玻璃(3)上的挂着位置与所述电机(82)对应;所述的电机(82)为正反转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主供电机构(9)包括一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和一挂板(92),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设置在挂板(92)上并且由挂板(92)连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在对应于所述电机(82)的位置挂着在所述外玻璃(3)背对所述内玻璃(2)的一侧的上沿;所述电气控制机构(30)包括一信号接收控制盒(301)和一信号发射操作盒(302),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91)由导线与信号接收控制盒(301)电气连接,信号接收控制盒(301)对应于电机(82)的位置粘固在所述内玻璃(2)背对外玻璃(3)的一侧或者固定在墙体上,并且该信号接收控制盒(301)由所述线路与所述定位器(81)电气连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与信号接收控制盒(301)无线连接并且该信号发射操作盒(302)粘固在内玻璃(2)的背对外玻璃(3)的一侧的右下角或者设置在墙体上。
CN202022179583.2U 2020-09-28 2020-09-28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ctive CN213627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9583.2U CN2136273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9583.2U CN2136273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7380U true CN213627380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57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9583.2U Active CN213627380U (zh) 2020-09-28 2020-09-28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7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10099A (en) Electric venetian blind
EP2894287B1 (en) Hollow glass built-in sun-shading apparatus
CN109057675B (zh) 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2108833A (zh) 一种上展式卷帘及应用
CN213627380U (zh) 能自动排绳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69637U (zh) 一种手动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4703733U (zh) 一种门窗用收卷遮阳卷帘装置
CN215292282U (zh) 一种多轨道窗帘装置、日夜帘装置和电动窗帘
CN213710931U (zh) 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手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11980564A (zh) 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11395932B (zh) 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13863837B (zh) 叶片驱动装置及带有叶片驱动装置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CN214997324U (zh) 改进型磁力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2454191U (zh) 自主供电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69640U (zh) 手动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JP2006304984A (ja) 昇降コード選択型ローマンシェード
CN212454193U (zh) 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38444U (zh) 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绕绳执行装置
CN112081517A (zh) 遥控式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2454192U (zh) 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69638U (zh) 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6193975A (zh) 一种新型卷帘
CN112081515A (zh) 自主供电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2428540U (zh) 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01269035Y (zh) 电动自平衡门窗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002 No.1 Huangchong Road, Y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eruiaite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002 No.1 Huangchong Road, Y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hongcheng shutter Manufactu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