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1177U -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1177U
CN213571177U CN202021564552.2U CN202021564552U CN213571177U CN 213571177 U CN213571177 U CN 213571177U CN 202021564552 U CN202021564552 U CN 202021564552U CN 213571177 U CN213571177 U CN 21357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or
vibration absorbing
vibration
dynamic vibration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45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
周胜利
王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Laundry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45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动力吸振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吸振组件,吸振组件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均设置于支撑件的顶侧且能相对支撑件滑动,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支撑件连接,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通过在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吸振组件构成一个带阻尼的动力吸振系统,可以有效拓宽吸振频带,为宽带吸振系统,在较宽频带内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此外,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件与振动物体连接即可,安装和拆卸工序简单、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吸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洗衣机在工作过程中,受衣物的重量、偏心量等影响,洗衣机的筒部总装的固有频率会发生变化,此外,筒体组件一般通过吊簧和减振器连接至箱体上,因此,筒部总装在工作时的固有频率较低。洗衣机在脱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心,在过低速共振时,晃动会加剧,严重时可能出现撞桶、移位等情况;此外,在高速脱水阶段,虽然激振频率远离了筒部总装的固有频率,但由于内筒转速高,衣物偏心产生的载荷大,导致外桶振动剧烈,同时噪音也会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较宽吸振频带的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包括支撑件以及吸振组件,所述吸振组件包括第一振子、第二振子、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顶侧且能相对所述支撑件滑动,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振子和所述第二振子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振子的振动位移方向和所述第二振子的振动位移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振子位于所述第二振子沿振动位移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振子背离所述第二振子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振子背离所述第一振子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振子具有滑槽,所述第二振子位于所述滑槽内且能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夹设于所述第二振子的端部和所述滑槽对应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振子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滑槽为贯穿所述第一振子的通槽,所述第二振子的底部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或者,所述滑槽为盲槽,所述第二振子的底表面与所述滑槽的底壁滑动接触。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振子沿振动位移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振子沿振动位移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振子和/或所述第二振子的振动位移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振子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振子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振子和/或所述第二振子的振动位移方向延伸,所述动力吸振装置包括多个滚珠;
所述第一振子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侧壁与所述滑轨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多个所述滚珠;和/或,所述第二振子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壁面与所述滑轨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所述滚珠。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以及从支撑板的相对两端向上弯折的筋板,所述动力吸振装置位于两所述筋板之间且在两所述筋板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筋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筒部总装以及上述任一的动力吸振装置,所述筒部总装包括外桶以及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桶内的内筒;所述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桶的顶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通过在第一振子和第二振子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吸振组件构成一个带阻尼的动力吸振系统,可以有效拓宽吸振频带,为宽带吸振系统,在较宽频带内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此外,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件与振动物体连接即可,安装和拆卸工序均比较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面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衣物处理设备配置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筒部总装省略了内筒;
图6为图5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衣物处理设备配置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筒部总装省略了内筒。
附图标记说明
动力吸振装置1;支撑件11;支撑板111;筋板112;滑轨113;吸振组件12;第一振子121;第一导向槽121a;滑槽121b;第二振子122;第二导向槽122a;第一弹性件123;第二弹性件124;滚珠125;筒部总装2;外桶21;安装凸台211;吊簧22;减振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6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附图6中的左方为“左”,右方为“右”,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垂直纸面的方向为“前后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装置1,请参阅图1和图7,动力吸振装置1包括支撑件11以及吸振组件12。其中,吸振组件12包括第一振子121、第二振子122、第一弹性件123以及第二弹性件124。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均设置于支撑件11的顶侧且均能相对支撑件11滑动。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124连接,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之间在第二弹性件124的阻尼作用下具有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只有第一振子121通过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二种,只有第二振子122通过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三中,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振子121通过其中一部分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第二振子122通过另一部分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不会共用同一个第一弹性件123。
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1,通过在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124,使得吸振组件12构成一个带阻尼的动力吸振系统,可以有效拓宽吸振频带,为宽带吸振系统,在较宽频带内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此外,安装时,只需要将支撑件11与振动物体连接即可,安装和拆卸工序均比较简单、省时省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1可适用于任何适当的场合。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动力吸振装置1应用于衣物处理设备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该衣物处理设备可以是洗衣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8,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筒部总装2以及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1,其中,筒部总装2包括外桶21以及转动地设置于外桶21内的内筒,支撑件11固定设置于外桶21的顶部。该实施例中,筒部总装2为振动物体。
相关技术中,在衣物处理设备上设置有无阻尼动力吸振器,但是无阻尼动力吸振器只有在其固有频率附近很窄的激振频带内,无阻尼动力吸振器才有效,而在紧邻该激振频带的相邻频段,会产生两个共振峰,而内筒的转速是变化的,因此筒部总装2的激振频率是不断变化的,当激振频率经过共振峰所处的频率时,无阻尼动力吸振器不但不能吸振,反而易于产生共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外桶21顶部配置了带阻尼的动力吸振装置1,由于动力吸振装置1的吸振频带很宽,因此在内筒脱水过程中的整个激振频段内,本申请实施例的动力吸振装置1均能够起到较好的吸振作用,不产生共振。具体地,当内筒低速转动时,当激振频率经过筒部总装的固有频率时,筒部总装产生共振,此时筒部总装的理论振幅很大,此时,通过动力吸振装置1振动吸收筒部总装2的振动能量,降低筒部总装2的振幅,让外桶21与箱体之间有更大的安全间距,使衣物处理设备能够承受更大的偏心力作用,从而改善不脱水问题;当内筒高速转动时,动力吸振装置1同样具有吸振效果,同样可以减小筒部总装2的振幅以及减小传递至箱体的振动,改善脱水噪音问题。此外,吸振组件12可以充当平衡块的作用,增大筒部总装2的惯性,减小吸振组件12的振动幅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为滚筒式设备,例如,滚筒洗衣机、滚筒干衣机、滚筒洗干一体机等。可以理解的是,内筒的转动轴线可以是水平的或者相对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角。滚筒式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外桶21的顶部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将动力吸振装置1安装于外桶21的顶部,可以充分利用滚筒式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内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筒可以是有孔式内筒或者无孔式内筒。当内筒为有孔式内筒时,依靠外桶21盛水。当内筒为无孔式内筒时,依靠内筒自身盛水,也就是说,内筒内既能够盛水又能够容纳衣物,在洗涤过程中,内筒内的水不会进入外桶21内,在排水过程中,通过外桶21排水。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8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底座、吊簧22和减振器23,箱体设置于底座上,筒部总装2的上部通过吊簧22连接至箱体上,筒部总装2的下部通过减振器23支撑于底座上。
对于滚筒式衣物处理设备来说,转动轴线大致沿衣物处理设备的前后方向延伸,衣物处理设备的左右方向振幅明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沿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水平方向布置,以充分吸收筒部总装2沿左右方向的振动能量,削弱左方方向的振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振子121可以直接地支撑在支撑件11的顶侧,也可以是间接地支撑在支撑件11的顶侧,第二振子122可以直接地支撑在支撑件11的顶侧,也可以是间接地支撑在支撑件11的顶侧。
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具体形状不限,只要具有一定的质量,并适于在支撑件11上滑动即可。
一实施例中,第一振子121的振动位移方向和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吸振组件12为一个二自由度强迫振动系统,如此能够有效地吸收振动能量,有效地降低振动物体的振幅。
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只要两者之间能够沿振动位移方向能够发生相对位移且两者均能够相对支撑件11产生位移即可。
示例性地,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振子121位于第二振子122沿振动位移方向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间隔排布,互不接触。第一振子121背离第二振子122的一端通过对应的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和/或,第二振子122背离第一振子12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124连接。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振子121背离第二振子122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而且,第二振子122背离第一振子121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第一弹性件123与支撑件11连接,当动力吸振装置1处于静止状态,各个第一弹性件123均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各个第一弹性件123之间的平衡作用力,促进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快速复位。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振子121具有滑槽121b,第二振子122位于滑槽121b内且能在滑槽121b内滑动,第二弹性件124夹设于第二振子122的端部与滑槽121b对应的侧壁之间,第一振子121通过第一弹性件23与支撑件1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例中,滑槽121b可以是贯穿第一振子121的通槽,也就是说,第二振子122虽然位于滑槽121b内,但是第二振子122的底部以及第一振子121的底部均会与支撑件11接触。另一实施例中,滑槽121b为盲槽,第二振子122的底部与滑槽121b的底壁滑动接触,也就是说,第二振子122的底部直接支撑在第一振子121,第二振子122的底部不会与支撑件11接触。
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为一个的实施例中,第一振子1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弹性件123。在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为多个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振子121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23。通过各个第一弹性件123之间的平衡作用力,促进第一振子121快速复位。第一振子121在运动过程中也带动第二振子122运动,但由于第二弹性件124的阻尼效应,第二振子122不会与第一振子121同步运动。
第二弹性件12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第二弹性件124的数量为一个的实施例中,第二振子1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4。在第二弹性件的数量有多个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二振子122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24.
滑槽121b的形状不限,只要能与第二振子122的轮廓形状大致匹配即可。
示例性地,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均大致呈矩形,滑槽121b大致呈矩形,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124需要既能承受拉应力也能承受压应力。第二弹性件124可以是弹簧、橡胶垫、硅胶垫等。
第一弹性件123可以是弹簧、橡皮筋等,在此不做限制。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7,支撑件1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113,滑轨113沿第一振子121和/或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延伸,以便对第一振子121和/或第二振子122的运动起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振子121和/或第二振子122横向偏摆。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振子121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a,滑轨113与第一导向槽121a滑动配合。通过滑轨113和第一导向槽121a的配合,对第一振子121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第一振子121横向偏摆。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第二振子122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2a,第二导向槽122a与滑轨113滑动配合。通过滑轨113和第二导向槽122a的配合,对第二振子122的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振子122横向偏摆。
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只有第一振子1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a;另一实施例中,只有第二振子1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2a;再一实施例中,第一振子1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a,且第二振子12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2a。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动力吸振装置1还包括多个滚珠125,第一导向槽121a的侧壁与滑轨113的横向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多个滚珠125。通过滚珠125的滚动,使得第一导向槽121a的侧壁与滚珠125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滑轨113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与滚珠125之间的摩擦也为滚动摩擦,如此可以明显地降低第一振子121在支撑件11上的滑动阻力。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第二导向槽122a的侧壁与滑轨113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多个滚珠125。通过滚珠125的滚动,使得第二导向槽122a的侧壁与滚珠125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滑轨113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与滚珠125之间的摩擦也为滚动摩擦,如此可以明显地降低第二振子122在支撑件11上的滑动阻力。
滚珠125的具体材质不限,只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硬度即可。例如,滚珠125可以是钢珠,也可也是塑料珠。
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7,支撑件11呈板状,具体地,支撑件11包括支撑板111以及从支撑板111的相对两端向上弯折的筋板112,动力吸振装置1位于两筋板112之间且在两筋板112之间往复运动。支撑件11通过筋板112与第一弹性件123连接,筋板112一方面为第一弹性件123提供连接位置,另一方面,也对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运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防止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脱离支撑板111。
上述实施例的支撑件11,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两筋板112和支撑板111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将一个金属板材的相对两端进行冷加工弯折即可,不仅工艺简单,而且结构强度高。
一实施例中,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总质量为筒部总装2及其内容物的总质量的8%~20%。具体地,第一振子121和第二振子122的总质量为m1,筒部总装2及其内容物的总质量为m2,m1=m2*(8%~20%)。需要说明的是,筒部总装2的内容物包括注入筒部总装2内的水、衣物等。该质量配比能够使得动力吸振装置1具有较好的动力吸振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动力吸振装置1,请参阅图5和图8,在外桶2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凸台211,支撑件11紧固安装在安装凸台211上即可。其中,安装凸台211可以与外桶21的部分结构一体注塑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支撑件11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吸振组件12.
需要说明的是,筒部总装2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上述的动力吸振装置1。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11);
吸振组件(12),所述吸振组件(12)包括第一振子(121)、第二振子(122)、第一弹性件(123)以及第二弹性件(124),所述第一振子(121)和所述第二振子(122)均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的顶侧且能相对所述支撑件(11)滑动,所述第一振子(121)和所述第二振子(122)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23)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所述第一振子(121)和所述第二振子(12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1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121)的振动位移方向和所述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121)位于所述第二振子(122)沿振动位移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振子(121)背离所述第二振子(122)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23)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振子(122)背离所述第一振子(12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弹性件(123)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121)具有滑槽(121b),所述第二振子(122)位于所述滑槽(121b)内且能在所述滑槽(121b)内滑动,所述第二弹性件(124)夹设于所述第二振子(122)的端部和所述滑槽(121b)对应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振子(12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23)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1b)为贯穿所述第一振子(121)的通槽,所述第二振子(122)的底部滑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1)上;或者,所述滑槽(121b)为盲槽,所述第二振子(122)的底表面与所述滑槽(121b)的底壁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2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振子(121)沿振动位移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123);所述第二弹性件(12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振子(122)沿振动位移方向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12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113),所述滑轨(113)沿所述第一振子(121)和/或所述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振子(121)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a),所述滑轨(113)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21a)滑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振子(122)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2a),所述第二导向槽(122a)与所述滑轨(113)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的表面设置有滑轨(113),所述滑轨(113)沿所述第一振子(121)和/或所述第二振子(122)的振动位移方向延伸,所述动力吸振装置包括多个滚珠(125);
所述第一振子(121)底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21a),所述滑轨(113)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21a)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槽(121a)的侧壁与所述滑轨(113)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多个所述滚珠(125);和/或,所述第二振子(122)底部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2a),所述第二导向槽(122a)与所述滑轨(11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槽(122a)的壁面与所述滑轨(113)的横向相对两侧面之间均夹设有所述滚珠(12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包括支撑板(111)以及从支撑板(111)的相对两端向上弯折的筋板(112),所述动力吸振装置(1)位于两所述筋板(112)之间且在两所述筋板(112)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支撑件(11)通过所述筋板(112)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23)连接。
1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部总装(2),所述筒部总装(2)包括外桶(21)以及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外桶(21)内的内筒;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吸振装置,所述支撑件(11)固定设置于所述外桶(21)的顶部。
CN202021564552.2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57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4552.2U CN2135711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4552.2U CN2135711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1177U true CN213571177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5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4552.2U Active CN213571177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1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1912A1 (en)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CN101314906B (zh) 动力减震器
US10648118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0640880B1 (ko) 드럼 세탁기
JP6212716B2 (ja) 洗濯機
KR101342650B1 (ko) 세탁기의 이중댐퍼
KR20140054090A (ko) 개량형 마찰 요소를 구비한 쇼크 업소버
CN213571177U (zh) 一种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8866944B (zh) 一种洗衣机减振吸振装置及滚筒洗衣机
CN21233557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US9587344B2 (en) Horizontally vibrating laundry washer
US20210071339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2301657B (zh) 动力吸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KR101416184B1 (ko) 드럼세탁기용 댐퍼
CN103459704A (zh) 滚筒洗衣机
CN107587311B (zh) 洗涤物处理装置
KR102343900B1 (ko) 세탁물 처리 장치
US11060227B2 (en)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US11332870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US10544533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4517394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KR0136464Y1 (ko) 세탁조의 진동감쇠용 댐핑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KR20050086213A (ko) 드럼세탁기의 댐퍼
KR20010088201A (ko) 드럼 세탁기용 서스펜션
KR19990031328A (ko) 세탁기의 방진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