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70610U -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70610U
CN213570610U CN202021164450.1U CN202021164450U CN213570610U CN 213570610 U CN213570610 U CN 213570610U CN 202021164450 U CN202021164450 U CN 202021164450U CN 213570610 U CN213570610 U CN 21357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wall
screw
heat treatment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44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Deda Fou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Deda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Deda Fou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Deda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44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7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7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70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螺接在炉体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至炉体的内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螺杆的底端,且连接板的外壁四周与炉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螺杆过盈配合;热电阻丝网,所述热电阻丝网设置在连接板的底端;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底端。该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可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受热,加热效果好,并且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热处理炉是对金属工件进行各种金属热处理的工业炉的统称,热处理炉可以采用各种加热炉的炉型,但要求较严格地控制炉温和炉内气氛等,热处理炉大多使用气体燃料加热,为了准确控制炉温,有的热处理炉用电加热,常用的热处理炉有箱式电阻炉、井式电阻炉、气体渗碳炉和盐浴炉等。
但在现有的热处理炉中,不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受热,加热效果差,并且不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无法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不利于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受热和不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的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螺接在炉体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至炉体的内腔;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螺杆的底端,且连接板的外壁四周与炉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螺杆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热电阻丝网,所述热电阻丝网设置在连接板的底端;
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底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内侧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螺接在第二螺杆的外壁,且矩形块的底端和前后两侧与炉体的内壁相贴合;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右侧底端;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炉体的内腔右侧与相对应位置的第二螺杆固定安装在一起;
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矩形块的顶端;
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炉体的左右两侧底端;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炉体的左侧底端;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转杆,两个所述转杆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左右两侧底端,且转杆的外端延伸至炉体的外侧壁面;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转杆的外壁,且套筒的内腔呈矩形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转杆的内端,所述限位块位于套筒的内腔,且限位块的外壁四周与套筒的内壁相贴合;圆盘,所述圆盘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内侧;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过盈配合在圆盘的外壁圆周;夹持组件,若干个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圆盘的内侧壁面。
优选的,所述环形滑块的一部分内嵌在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空心块,若干个所述空心块设置在圆盘的内侧;插板,所述插板插接在空心块的内腔,且插板的外壁四周与空心块相贴合;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安装在插板的内侧中心位置,且插杆的内端延伸出空心块;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空心块的内腔外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插板的外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螺纹相反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从所述炉体左侧底端露出的转杆的外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通过第一电机可带动第二螺杆进行转动,通过第二螺杆与矩形块的螺接配合,可使第二螺杆转动使带动矩形块、环形滑块、圆盘和套筒向内侧或向外侧进行移动,圆盘向内侧移动时,可使若干个夹持组件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部分夹持组件抵在工件上进行固定,工件外围的部分夹持组件对工件进行限位固定,以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圆盘向外侧移动时,可使夹持组件与工件分离,以便于将工件取下,通过第二电机可带动转杆和限位块进行转动,通过限位块和套筒的配合,可使限位块转动的同时带动套筒、圆盘以及圆盘内侧的工件进行转动,促使启动热电阻丝网可对旋转的工件进行加热处理,使工件均匀受热,从而可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受热,加热效果好,并且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第一螺杆,3、连接板,4、热电阻丝网,5、第二螺杆,6、矩形块,7、第一支撑板,8、第一电机,9、滑槽,10、转杆,11、套筒, 12、限位块,13、圆盘,14、环形滑块,15、夹持组件,151、空心块,152、插板,153、插杆,154、弹簧,16、第二支撑板,17、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包括:炉体1、第一螺杆2、连接板3、热电阻丝网4、第二螺杆5、矩形块 6、第一支撑板7、第一电机8、滑槽9、第二支撑板16和第二电机17,炉体1 的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第一螺杆2螺接在炉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第一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第一螺杆2的底端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连接板3 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螺杆2的底端,且连接板3的外壁四周与炉体1的内壁相贴合,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螺杆2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杆2与炉体1的螺接配合,可使第一螺杆2转动的同时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热电阻丝网4设置在连接板3的底端,通过热电阻丝网4可对工件进行加热,热电阻丝网4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过多叙述;两个第二螺杆5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底端,且两个第二螺杆5的内侧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矩形块6螺接在第二螺杆5的外壁,且矩形块6的底端和前后两侧与炉体1的内壁相贴合,通过第二螺杆5与矩形块6的螺接配合,可使第二螺杆5转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块6向内侧或向外侧进行移动;第一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右侧底端;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顶端,且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右侧与相对应位置的第二螺杆5 固定安装在一起;滑槽9开设在矩形块6的顶端;夹持机构,两个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炉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第二支撑板16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左侧底端;第二电机17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6的顶端,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7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其型号的选择适用于本方案均可。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夹持机构包括:转杆10、套筒11、限位块12、圆盘13、环形滑块14和夹持组件15,两个转杆10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1 的左右两侧底端,且转杆10的外端延伸至炉体1的外侧壁面;套筒11套接在转杆10的外壁,且套筒11的内腔呈矩形设置,通过套筒11与转杆10的配合,可便于套筒11向内侧或向外侧进行移动;限位块12固定安装在转杆10的内端,限位块12位于套筒11的内腔,且限位块12的外壁四周与套筒11的内壁相贴合,通过限位块12与套筒11的配合,可便于限位块12转动的同时可带动套筒 11一同进行转动;圆盘13固定安装在套筒11的内侧;环形滑块14过盈配合在圆盘13的外壁圆周;若干个夹持组件15设置在圆盘13的内侧壁面,通过夹持组件15可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环形滑块14的一部分内嵌在滑槽9的内腔,通过环形滑块14与滑槽9的配合,可便于矩形块6移动时带动环形滑块14一同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夹持组件15包括:空心块151、插板152、插杆153和弹簧154,若干个空心块151设置在圆盘13的内侧;插板152插接在空心块151的内腔,且插板152的外壁四周与空心块151相贴合;插杆153 固定安装在插板152的内侧中心位置,且插杆153的内端延伸出空心块151;弹簧15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空心块151的内腔外侧,且弹簧15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插板152的外侧,弹簧154受到外力挤压或拉伸后发生弹性形变,失去外力后恢复初始状态,通过弹簧154可便于带动插板152和插杆153向内侧移动进行复位。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两个第二螺杆5的外壁螺纹相反方向设置,以便于两个第二螺杆5同时同向转动时,可带动矩形块6向内侧或向外侧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与从炉体1左侧底端露出的转杆10的外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通过第二电机17可便于带动转杆10进行转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打开炉体1前侧的门板,使用夹具夹持工件置于两个圆盘13之间,启动第一电机8带动第二螺杆5顺时针转动,在第二螺杆5与矩形块6的螺接配合下,可使第二螺杆5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块6向内侧移动,矩形块6 带动环形滑块14、圆盘13和套筒11向内侧进行移动,圆盘13内侧的夹持组件 15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部分夹持组件15中的插杆153抵在工件上,同时带动插板152进行收缩对弹簧154进行挤压,直至对工件进行夹紧固定,工件外围的部分夹持组件15对工件进行限位固定,以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转动第一螺杆2顶端的把手,可使第一螺杆2转动的同时向下进行移动,第一螺杆2带动连接板3和热电阻丝网4向下移动贴近于工件,以便对工件进行加热,调节完毕后,将炉体1的门板关闭,启动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带动转杆10和限位块12进行转动,在限位块12和套筒11的配合下,可使限位块12转动的同时带动套筒11、圆盘13以及圆盘13内侧的工件进行转动,启动热电阻丝网4,热电阻丝网4对正在旋转的工件进行加热处理,从而可使工件均匀受热,该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便于对工件进行均匀受热,并且便于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过盈配合”、“螺接”、“插接”、“设置”、“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1),所述炉体(1)的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门板;
第一螺杆(2),所述第一螺杆(2)螺接在炉体(1)的顶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杆(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且第一螺杆(2)的底端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
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螺杆(2)的底端,且连接板(3)的外壁四周与炉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螺杆(2)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
热电阻丝网(4),所述热电阻丝网(4)设置在连接板(3)的底端;
第二螺杆(5),两个所述第二螺杆(5)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底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螺杆(5)的内侧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
矩形块(6),所述矩形块(6)螺接在第二螺杆(5)的外壁,且矩形块(6)的底端和前后两侧与炉体(1)的内壁相贴合;
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右侧底端;
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7)的顶端,且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炉体(1)的内腔右侧与相对应位置的第二螺杆(5)固定安装在一起;
滑槽(9),所述滑槽(9)开设在矩形块(6)的顶端;
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炉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
第二支撑板(16),所述第二支撑板(16)固定安装在炉体(1)的左侧底端;
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16)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转杆(10),两个所述转杆(10)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炉体(1)的左右两侧底端,且转杆(10)的外端延伸至炉体(1)的外侧壁面;
套筒(11),所述套筒(11)套接在转杆(10)的外壁,且套筒(11)的内腔呈矩形设置;
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固定安装在转杆(10)的内端,所述限位块(12)位于套筒(11)的内腔,且限位块(12)的外壁四周与套筒(11)的内壁相贴合;
圆盘(13),所述圆盘(13)固定安装在套筒(11)的内侧;
环形滑块(14),所述环形滑块(14)过盈配合在圆盘(13)的外壁圆周;
夹持组件(15),若干个所述夹持组件(15)设置在圆盘(13)的内侧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块(14)的一部分内嵌在滑槽(9)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5)包括:
空心块(151),若干个所述空心块(151)设置在圆盘(13)的内侧;
插板(152),所述插板(152)插接在空心块(151)的内腔,且插板(152)的外壁四周与空心块(151)相贴合;
插杆(153),所述插杆(153)固定安装在插板(152)的内侧中心位置,且插杆(153)的内端延伸出空心块(151);
弹簧(154),所述弹簧(15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空心块(151)的内腔外侧,且弹簧(15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插板(15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螺杆(5)的外壁螺纹相反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与从所述炉体(1)左侧底端露出的转杆(10)的外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CN202021164450.1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Active CN21357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450.1U CN213570610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450.1U CN213570610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70610U true CN213570610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4450.1U Active CN213570610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706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0411A (zh) * 2021-10-15 2022-01-04 李依霖 一种光学玻璃加热炉
CN114657356A (zh) * 2022-04-01 2022-06-24 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
CN114838059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郭鸿基 一种滚针轴承自动对正装配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0411A (zh) * 2021-10-15 2022-01-04 李依霖 一种光学玻璃加热炉
CN114838059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郭鸿基 一种滚针轴承自动对正装配装置
CN114838059B (zh) * 2022-03-16 2024-03-29 佛山市华江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滚针轴承自动对正装配装置
CN114657356A (zh) * 2022-04-01 2022-06-24 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
CN114657356B (zh) * 2022-04-01 2023-11-07 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可多点传感与智能控制的零部件锻造用热处理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70610U (zh) 一种均匀受热的机械热处理炉
CN208517465U (zh) 一种新型的常规热处理炉
CN214458202U (zh) 一种高温热处理炉的可旋转工件托盘
CN212388064U (zh) 一种机械零件热处理用顶持装置
CN215733805U (zh) 一种可调节碳刷夹具
CN212770827U (zh) 一种热处理工件稳定装置
CN220520557U (zh) 一种金属件热处理箱
CN210998165U (zh) 一种曲轴打磨加工用工装夹具机构
CN209096041U (zh) 一种加热保压装置
CN217338386U (zh) 一种可发热的毛巾架
CN219972137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玻璃盖板热弯夹具
CN220806412U (zh) 一种铣床用夹紧机构
CN220629398U (zh) 一种电能质量分析监控装置
CN220719106U (zh) 一种碳晶电热板调试用固定底座
CN220804010U (zh) 一种钧瓷釉料的喷涂装置
CN220807000U (zh) 花纹块上下定位机构
CN220806840U (zh) 一种室内湿度监测装置制造用的抛光装置
CN216790524U (zh) 一种便于清理散热孔的电加热导热油炉
CN220468075U (zh) 一种用于金属环垫加工的热处理设备
CN220445275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渐进成形设备
CN219027150U (zh) 一种光学镜片夹具
CN218926983U (zh) 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8710693U (zh) 一种用于弹性夹具生产的时效热处理炉
CN215288895U (zh) 一种金属板材热处理支撑装置
CN218905028U (zh) 一种半导体盘类部件夹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